摘要:高压线路的保护运行中,需加强对两种不同结构的重视,包括线路主保护、后备保护两部分。当下国内高压线路的应用逐渐增多,从线路类型分析,一般多采用双保护配合处理。高压线路保护是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为了提高保护合理性,需要结合线路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探讨,充分提高保护线路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高压线路;电气运行;保护;电力资源
引言
当下国家电力资源受重视度较高,整个电气运行中安全隐患问题日益增多,为了避免线路、设备受损,需要相关作业人员及时进行全面保护。从专业角度出发必须加强保护措施的执行,较为常见的保护措施包括主保护、后备保护。高压线路故障问题较多,如母线故障、系统振荡等,不但会导致电力系统瘫痪,还会威胁到相关维护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为此需要加强相关研究,保证线路保护工作的全面落实。
1高压线路保护分析
对高压线路进行保护,需要建立在提升电网环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之上,在我们的高压电线路保护的过程中,更多地是应用双重保护的方式,其中包括主保护和后背保护两种不同的形式。可见,在实际的工作中,对于线路保护工作来说,工作所涉及到的环节比较多,复杂性也相对较强。因此,保护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就显现出其重要性。但是,电力系统在运行中,涉及到的线路所承受的最大功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 220kV 的电力线路,这种线路类型主要选择的是合环运行的模式,在进行输电和配电的过程中都能够达到一定的要求。当然,不可避免的也会出现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问题。比如,如果线路运行的方式不科学,就很容易出现系统热稳定问题比较突出或者是破坏性比较大。因此,对线路进行保护就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由于这些问题的一直存在,需要工作人员加强对高压线路的保护力度。在做好电力线路配置科学性的基础上,以主保护为基础,不断提升后背保护的力度。
2高压线路电气运行安全
高压线路电气设备的维护管理、保护操作中,经常发生人员触电事故,危害突出,主要原因在于高压线路断电后线路仍带电,继而引发的触电问题。高压线路保护中,必须加强电网、环网的安全性控制。实际线路保护作业中,牵涉环节多,整体复杂度高。为此,必须考虑线路安全、稳定的要求。当下电力系统运行中,线路最高承载功率不同,常见的包括220KV电力线路,该类设备主要采用合环运行控制,输电、配电中可满足预期要求。但是不排除意外状况,如线路运行不当可能导致系统核心设备发热。为此,线路保护的难度相对较高,需要加强高压线路保护控制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讨。做好电力线路科学配置的前提之下,从主保护基础之上出发进行后备保护控制。
3高压线路保护中常见问题
第一,系统电压低结合高压线路的运行规律可以分析得出,低电压问题是常见状况。主要表现为系统运行电压过低,明显小于正常范围内的下限参数,可能是部分线路、变电器等过载引发。
第二,系统电压高高压线路的运行电压过高,明显大于电压最大值,即可
认作系统电压过高。具体分析中,系统设备运行时,机组无功输出过高,可能引发电网电流问题,进而导致系统电压过高。
第三,频率问题频率异常问题的表现可理解为:系统频率与额定频率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如果系统运行频率超出规定范围内 0.2HZ,同时 AGC 投入频率高出正常范围内 0.1HZ,便会产生严重的异常状况,如发电机故障,系统运行效率突变等。上述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对系统正常运行的危害极为突出,安全隐患较为严重。
第四,系统震荡结合高压电系统常规状况分析可以看出,运行中震荡问题较为频发,经常发生电流、电压等常规指数的波动,一般是周期性摆动。有时甚至会出现点灯亮度的波动,伴随机组噪音、轰鸣等状况,上述表现均为系统震荡常见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五,开关跳闸、开关失灵最为明显的表现为部分装置、设备等出现了开关跳闸问题,部分光字牌按钮出现闪烁状况。且该状况下监控系统可能出现指示失灵、示数为零等状况。从中可以看出,开关跳闸会引发系统运行方面的重大问题,对核心零部件的危害极为突出,必须及时进行全面检查、处理。
开关失灵会引发报警系统作用,警示声响起,对应开关指示标识等会受到负面作用,优势甚至会发生功率、电流等指示设备的故障问题,如示数为零。
第六,母线故障设备母线故障的问题十分严重,可能引发系统设备出现大范围的停运、报警状况,此外,母线故障下,电气参数可能会发生大幅度的变化波动。过于严重的故障问题还会导致母线开关跳闸,导致电压下降为零。一般状况,母线故障属于高压线路中的严重故障,危害极为突出,需引起相关作业人员足够的重视。
4应对策略分析
第一,系统电压低高压线路运行中,如果发生低电压问题,必须进行下述检测操作:第一、核查指示表及相关设备的状况,核查整个运行回路正常与否;第二、确切证明回路正常,系统低电压时,需要对系统电压进行调整处理,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无功出力。
第二,系统电压高若机组出现无功输出故障导致的问题,需要针对无功输出进行整合控制。若调整后系统电压仍居高不下,需要在可控范围内尽量降低无功输出。此时如果是网络结构变化等导致的电压不稳定问题,主要是高电压问题,则可判定为部分线路负载出现问题,必须即刻调整相关机组的无功、有功出力。
第三,频率异常对于系统频率波动范围超过 0.2HZ 的异常状况而言,需要针对整个机组进行出力调整,保证频率恢复正常后方可进行后续操作。在系统频率异常状况下,需要考虑电机频率保护动作,结合相关规范要求、条例明细等进行程序化处理。
第四,系统震荡首先,需要靠发电机状况,避免发电机失磁导致故障,如果是失磁问题,需要解列失磁机组和整个机组。其次,针对 AVR 输出进行调整,保证手动状况下的 AVR 增加,对于自动状态的 AVR,可任其操纵。再者,高频状况下,需要针对发电机有功功率进行调整,一般是降低该参数。尤其需要引起重视的是,系统震荡状况下,不可随意进行接线方式的调整,尤其是主接线部分,针对运行线路的险制额定参数进行严格的监控管理。
第五,开关跳闸、开关失灵开关跳闸问题中,首先,需要针对表计、开关状况、保护动作等进行核查,判断其是否发生故障问题。其次,重合闸投用后进行开关拒动处理,避免强行贸然操作,针对开关设备进行细致检查。再者,针对运行机组进行系统潮流变化动态分析,并核查其是否发生过载故障。最后,如果判断设备是保护误动,或者修复好故障问题后,方可投运跳闸所在线路。开关失灵状况下,需要结合表记变化、保护动作、事故发生状况等进行分析,针对拒动开关的状态进行核查。其次,切实细致的进行现场勘测分析,保证全面了解故障问题及牵连范围。
第六,母线故障先检测母线上连接开关的合理性,保证跳开,否则需要手动拉开。其次,核查母线、线路、机组状况,避免 220KV线路发生过载问题。并及时恢复备用电源,维持正常稳定运行。再者,核查故障母线、连接元件,确定母线无明显问题后测量其绝缘阻值,正常状况下可采用外来电源对空母线进行充电处置。保证所有故障均排除后方可恢复其进入正常运行。
结束语
总之,在电气运行过程中,高压线路的保护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保护高压电路过程中,应当尽快对线路中所发生的事故利用有效方法进行处理,从而保证高压线路得以安全运行。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将这些措施及方法熟练掌握,并且有效运用,从而确保高压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董新洲,苏斌,薄志谦 . 特高压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特殊问题的研究 [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28(22):19-22.
[2] 袁浩,王琰,倪益民 . 高压线路保护非全相运行状态下的考虑 [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34(20):103-107.
[3] 徐振宇 .1000kV 特高压输电线路保护的现状及发展[J]. 电力设备,2012,9(04):17-20.
论文作者:丁领宗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线路论文; 高压论文; 系统论文; 状况论文; 母线论文; 故障论文; 电压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