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建筑工程项目中质量管理的几个方面论文_王海云,张晋

探析建筑工程项目中质量管理的几个方面论文_王海云,张晋

山东豪鑫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质量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要通过科技进步,全面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提出于20世纪50年代末,发展至今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在建筑行业,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还存在着管理理念认识不深入、体系不健全、实施流于形式等问题。

关键词:工程项目;控制目标;质量管理;项目管理

导言: 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楼拔地而起为城市增添了无限魅力,故建筑工程是展现城市人文、风景的美丽面孔,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因此施工项目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靠质量树信誉靠市场增效益靠效益求发展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把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把质盘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工程质量形成于施工项目,是企业形象的窗口,因此抓工程质量必须从施工项目管理入手。

1建筑工程项目全面质量管理原则

1.1人力资源优化组合原则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在质量管理中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性。现代化生产多为大规模复杂系统,环节众多,单纯依靠质量检验和统计方法进行质量管理远远不能奏效。因此,建筑工程必须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强质量意识,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为做到这一点,一靠教育,二靠规范,需要通过教育培训和考核,同时还要依靠有关质量的立法、必要的行政手段等各种激励及处罚措施。

另外,要求建筑工程项目全员、各部门开展质量管理。不仅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利益的关系,而且要处理好暂时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只有达到整体优化,才能在生产出满足市场要求产品的同时实现最佳经济效益。协作是大生产的必要要求。生产和管理分工越细,就越要求协作。一个具体单位的质量问题往往涉及到许多部门,如无良好的协作,是很难解决问题的。因此,强调协作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一条重要原则。这也反映了系统科学全局观点的要求。

1.2追求“零缺陷”的全要素质量管理原则

以往在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着允许工作中出现错误的做法,它逐渐消蚀了人们对做对事情的决心,增长了工作出纰漏习以为常的惰性。因此要在建筑工程项目部上下营造一种对工作、对工程质量要追求“十全十美”的氛围,从而使项目部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质量精神、积极的质量文化。

2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项目质量问题存在的不利特性

(1)影响质量的因素多。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不仅受机械设备、施工工艺、项目决策、建筑材料、操作方法、施工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人文地理、已有建筑、区域资源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2)工程项目质量隐蔽性。如遇协调不合理,工程项目生产的协调性会造成生产过程中上一道工序的生产结果被下一道工序掩盖,出现质量隐蔽,对工程项目竣工后的终检验收带来诸多不便。

(3)施工项目质量波动性大。对于制定好的决策计划书,因为现场施工一般是在露天的环境下没有稳定的环境,项目无法依据决策计划书上的施工工艺进行生产,致使施工项目质量波动性大。

(4)工程项目质量变异大。整个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中看,项目的生产强调连续性、协调性,不管哪个环节出现质量问题,都会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进展,从而造成工程质量的变异,严重的还会发生质量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准备阶段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分建筑施工准备阶段和现场施工阶段,对建筑施工准备阶段而言,在人员和材料因素上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在人员素质上,公司指派与业主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人员担任项目经理,不了解其管理经验是否能够胜任此位;或项目人学历不高,没有接受过系统性的培训,边学习边管理边改进,比较被动,容易造成分工不明确,找不到责任人,管理一团麻。

其次,材料因素上:有关人员徇私舞弊没有按照计划书及监理的要求进货,采购便宜的或不合规定的材料替代规定的材料施工,造成建筑工程质量下降,严重的就会出现豆腐渣工程。另外一方面,保管员经验不足或怠慢工作致使材料保管不当,发生损失或变质,使其性能不符合要求。

2.3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现场阶段存在的问题

个人从多年的经验来看,现场施工阶段不仅存在工人素质因素还存在选用得械设备是否合理及处理问题的方法等因素。

人员素质上,工人队伍素质不高,年龄老化、技术素质低,与理应承担的技术任务不匹配,造成一些质量问题,而且有的文化程度偏低接受宣传的能力差,容易出现安全意识薄弱,不便管理。

在机械设备的选用上,由于组织和人员技术的局限性,对选用的机械研究不足或性能不好,容易造成选用的施工机械机群配置不强,合作使用生产效率低等,从而造成整个质量管理过程滞后。

此外就是项目管理人员在处理问题的方法上容易犯老毛病,缺乏创新能力,而流失了诸多利益。

3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主要措施

3.1PDCA循环原理。PDCA循环原理是项目目标控制的基本方法,也同样适用于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实施PDCA质量管理循环原理时,把质量管理全过程划分为P即计划Plan、D即实施Do、C即检查Check、A即总结处理Action四个阶段。PDCA循环的特点是:四个阶段的工作完整统一,缺一不可;大环套小环,小环促大环,阶梯式上升,循环前进。

3.2建设工程项目三阶段质量控制主要措施。

①事前质量控制措施。事前质量控制是在正式施工前进行质量控制,控制重点是做好准备工作。要求在切实可行并有效实现预期质量目标的基础上,预先进行周密的施工质量计划,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作为一种行动方案,对影响质量的各因素和有关方面进行预控。应注意,准备工作贯穿施工全过程。

②事中质量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对质量活动的行为约束,即对质量产生过程中各项技术作业活动操作者在相关制度管理下的自我行为约束的同时,充分发挥其技术能力,完成预定质量目标的作业任务;是来自外部的对质量活动过程和结果监督控制。事中质量控制的策-筹是全面控制施工过程及其有关各方面的质量,重点是控制工序质量、质量控制点。

③事后质量控制是指对于通过施工过程所完成的具有独立的功能和使用价值的最终产品即单位工程或整个工程项目及其有关方面的质量进行控制,包括对质量活动结果的评价和认定以及对质量偏差的纠正。在实际工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很难保证所有作业活动一次成功。另外,对作业活动的事后评价是判断其质量状态不可缺少的环节。

4.聘请高品质的监理单位

调整监理单位现场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是当务之急;即在现有监理费用的基础上,打消一味的要求监理人员数量的做法,辞退滥竽充数的监理组织和个人,提高现场监理人员个人和组织的管理素质,使其能在管理现场最大限度的发挥应有的作用。

5.引进优秀的施工企业

施工单位现场项目组织的整体素质事关整个建设项目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建设单位巩固永久合作基础的现有合作伙伴,引进信誉好的有较高施工管理能力的团队。在正常的运行过程中,暗中调高有其带头作用的团队的优惠条件,切实让他起到良好的先锋作用。

结语:建筑工程项目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需要考虑建筑工作项目全员、全要素、全过程这三方面的协调与发展,以提高建筑工作项目管理水平,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任廷.简述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J].建材发展导向,2010,(8):29-30.

[2]张海波,提高工程施工质量[J],山西建筑,2010.36(32):217

[3]杨海龙,袁晓玲.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分析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34):213-214.

论文作者:王海云,张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  ;  ;  ;  ;  ;  ;  ;  

探析建筑工程项目中质量管理的几个方面论文_王海云,张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