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保产业的产业经济分析_环保产业论文

我国环保产业的产业经济分析_环保产业论文

我国环保产业的产业经济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分析论文,环保产业论文,我国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X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7462 (1999)06-0014-05

产业经济学是在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未研究的“产业”领域所开展的产业之间和产业内企业间的产业关系研究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产业经济分析的目标,是要在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和经济总量的基础上寻求结构效益最优。环保产业是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自然保护开发等活动的总称。为发展我国的环保产业,在实现环保企业利润最大化和经济总量的基础上寻求结构效益最优,有必要对我国的环保产业进行产业经济分析。本文拟根据环保产业的特殊性,从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发展三方面对我国环保产业进行分析。

一、我国环保产业结构分析

(一)我国环保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指各产业之间有机联系和耦合增强的过程。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产业结构没有合理化作基础,是难以进行高级化演进的。一个国家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关键取决定于能否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合理性的本质是指它的功能性,或称之为“聚合质量”。所谓产业结构的聚合质量是指产业结构系统的资源转换能力。这是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所在。产业结构系统的资源转换能力越高,即产业结构的聚合质量越高,那么产业结构就越合理。对于环保产业结构系统来说,这种转换能力体现为环保产业改善环境质量的整体能力,我们可称这种整体能力为环保产业的聚合质量。

针对我国目前“局部环境有所改善,总体环境仍在恶化”的现状,我国政府提出了控制环境污染、减缓自然生态恶化的趋势、提高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的环境目标。为达到这一环境目标,根据产业结构理论,就需要提高我国环保产业的聚合质量,而提高聚合质量的关键是强化环保产业间的协调。系统论理论表明,系统内各要素相互协调的基本条件是系统结构的有序性和层次性。一个系统如果其结构缺乏有序性和层次性,整个系统就会像一盘散沙,从而显示出一种缺乏协调的紊乱,造成系统功能的底下。我国环保产业系统的有序性和层次性是比较弱的,目前我国环保产业以环保产品生产的企业较多,而其它方面比较薄弱。另外,我国环保产业规模小、投资分散,规模经济效益和产品的技术含量低。到目前为止,我国环保产业能达到七、八十年代国际水平的产品仅占40%。从总体上看,我国幼稚的环保产业总体水准与我国环保事业发展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环保企业的规模与国际水平相比还差得很远。

(二)我国环保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关于传统的第一、二、三产业结构高级化理论已有了极为丰富的内容,运用这些理论分析环保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问题,本文认为要重视“环保产业结构的软化”问题。产业结构软化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二是整个产业中对技术、管理和知识等“软要素”的重要性大大加强。环保产业产业结构软化,则是指在环保产业中非物质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些非物质因素也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指用于治理和改善环境的环保产业技术、管理、信息、服务等软因素;二是指意在预防环境破坏的法律法规、监督管理及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等软因素。从长远来看,预防更为重要。

应该指出的是,环保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环保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为其结构的高度化提供了基础,而环保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又推动其产业的结构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合理化。环保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首先着重于近期社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而环保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则更多地关注产业结构的成长,着眼于建立一个更加舒适、美好的生态经济系统。因此,在环保产业结构的优化过程中,应把合理化与高级化有机的结合起来。以环保产业的合理化促进其高级化;以环保产业的高级化带动其合理化。在环保产业结构合理化过程中实现其结构高级化;在结构高级化的进程中实现结构合理化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环保产业结构的优化。

二、我国环保产业组织分析

(一)我国环保产业市场结构的分析

产业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经济活动中构成产业市场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包括卖方之间、买方之间及买卖双方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在现实的市场中综合反映成市场的竞争和垄断的关系。而影响市场结构或市场竞争和垄断关系的三个主要因素是:市场进退障碍、市场集中度和产品差别化程度。

1、我国环保产业市场进退障碍分析。 作为新兴的高科技环保产业,其市场进退的两个障碍都比较大。一方面,由于环保产业一出现就决定了要解决传统产业和日常生活所废弃的物质和能量,要求环保产业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所以环保产业市场进入的障碍比较大;另一方面,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不能因为某些企业的随意退出而受影响,因此一般环保产业市场退出的障碍也比较大。我国现阶段环保产业的发展还没有实现进退门槛的标准化,这与我国的环境保护目标是不相适应的。由于我国环保产业的市场进入没有依据标准化的门槛,所以我国环保产业呈畸形发展:一方面,我国大量技术、设备落后的小规模企业进入,成为我国环保企业的主体;另一方面,高科技大规模的环保产业又因受各种障碍因素的影响而难以进入,这些障碍因素主要有资金技术条件的约束、地方或部门对污染企业的保护等。

2、我国环保产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市场集中度是指特定产业的供需集中程度,因此,它包括买方集中度和卖方集中度两个方面。我国环保产业的买方集中度在城市和农村、南方和北方等不同的地区显然是不同的,这是环保产业企业发展应注意的一个问题。由于我国环保产业才刚刚起步,所以这里着重讨论环保产业卖方集中度的问题。影响卖方集中度的两个直接因素是企业规模和市场容量。首先,当市场容量既定时,企业规模与集中度一般是正相关的关系。我国环保企业规模小,自然集中度比较低。其次,一般来说,市场容量与集中度是成反比的关系。若市场容量较小则企业容易形成垄断,从而提高集中度;若市场容量扩大,则容易降低集中度。然而这一规律在我国被扭曲,目前尽管我国环保产业的可操作市场还较小,但是这一较小的市场却被条条块块所分割,所以我国环保产业的集中度仍然较低。如果这一现象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势必影响我国环保产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影响我国环保产业规模经济的发展。

3、我国环保产业产品差别化程度分析。 产品差别化是指在同类产品中,不同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具有的不同特点和差异。企业生产差别产品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不同偏好,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因此对企业来说,产品差别化是一种非价格竞争的经营手段。环保产品与其他产品一样面临着不同偏好的消费者,尤其是环保产品和服务不仅要求符合千差万别的消费者偏好,还应适应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因此环保产品和服务必须多样化。虽然我国环保企业较多,但环保产品的性质、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差别化程度不大,特别是环保产业多偏重于产品的生产,而其它方面如环保技术开发、资源利用、环保咨询、环保工程承包、自然保护等方面比较薄弱,已不适应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我国环保产业市场行为分析

市场行为,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的而根据市场环境的情况采取相应行动的行为,其中的市场环境主要是指企业所在产业的市场结构(包括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市场结构是企业市场行为的主要制约因素,但同时企业市场行为又反作用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主要包括价格行为、促销行为和企业组织调整行为三方面。

我国环保产业市场行为和市场环境的相互关系不容乐观,总的来说表现为环保产业市场秩序较为混乱,市场运作规则、市场管理手段不完善,市场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缺乏强有力的监督管理措施和手段,影响了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我国环保产业市场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1)观念上不重视。 我国长期以来在短缺经济下形成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观念根深蒂固。地方政府工作中,环境保护常常是“说起来重要,计划时次要,实施中不要”,使得环保产业的市场需求低于其他工业产品的需求。(2)政企不分, 保护主义严重。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垄断,搞市场自我保护的封闭体系,从而引发不正当的市场竞争,并以高额回扣,虚假产品签定、虚假广告及贿赂干部指定产品准入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扰乱了环保产品市场,使环保企业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样必然影响企业投资效益和环保产品质量。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乡镇环保企业的低价劣质产品能畅销的原因。(3)新兴的环保产业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环保产业行业跨度大,隶属关系复杂,分属于不同部门、不同系统、不同的经济体制,而各系统又有不同的产业政策、技术与管理条件,条块分割现象严重。由于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缺乏统一的发展战略和实施调控的机构,致使环保产业在整体发展方向、获得投资来源、政策与市场扶持、产业技术开发等方面基本上流于各自为政、自生自灭的状态。因此,在建立统一的市场条件下,如何形成兼顾效率与公平的价格机制、如何做好环保产品的促销工作、如何搞好企业的兼并从存量上调整产业结构等问题,都是环保产业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我国环保市场绩效分析

市场绩效是指市场的运行效率,它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以及在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评价市场绩效的好坏,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如资源配置效率、市场供求平衡、企业规模效益、科技水平的提高及社会公平等;而评价环保产业市场绩效的最终标准是环境污染程度的降低和环境状况的好转。我国环保产业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目前环境局部有所改善,但总体仍在恶化,这说明环保产业总体市场绩效不理想。另外,从我国环保产业各领域的情况来看,发展也是不平衡的。环保产品生产和三废综合利用构成环保产业的主体,低公害产品的生产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然而环保技术服务业尚未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相对滞后。由环保技术开发、环保技术服务、环境工程设计施工和环保产品专业营销、环保设施运营等组成的环保产业服务体系,是环保产业的技术支持系统和社会化、市场化服务体系,这个体系我国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已不适应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

三、我国环保产业发展分析

为发展我国的环保产业,我们要运用经济发展理论和产业发展理论来制定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战略。一个完整的产业发展战略包括产业战略目标选择和产业战略途径选择两个基本部分。

(一)选择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产业发展战略的目标有两层含义,一是发展战略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二是最终所要达到的发展水平。传统产业的产业发展战略遍重于经济方面的目标,如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生产力的发展、人均收入的提高等。环保产业的发展有着更为广泛的内容,不仅包括经济效益方面的目标,还包括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的目标。目前,我国环保产业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江河湖泊的治理、城市环境的治理,以及二氧化硫和酸雨的控制和治理等,特别是重点江河湖泊、污染严重的大中城市以及遭受严重破坏的脆弱生态区的治理。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最终战略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系统。正如《中国21世纪议程》所提出的,就是要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保护可持续利用的资源,逐步使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互协调。为实现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景目标,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物质、技术支持,加大环境管理力度和投资力度,这就为下一步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市场。

(二)选择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战略途径

基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背景及环保产业的特殊性,本文认为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战略途径,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确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环保产业进入标准, 走科技环保产业之路。我们知道生态环境系统有一个阈值问题,当生态环境系统的变化在阈值范围之内时,生态环境系统处于正常的动态平衡状态;当外界因素使生态环境系统的变化超过这个阈值时,这个生态系统就会变得脆弱而崩溃。这是自然界的规律。另一方面,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的需求逐渐从解决温饱问题向更高层次的环境享受转化,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但是,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环境享受水平的高低不可能是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享受的环境标准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因此,我们应首先确立不超过阈值范围的“环境享受最低标准”,在这个最低标准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我们的环境享受水平;若没达到这个最低标准,则务必尽快达到。发展我国的环保产业,就是要使我国的环境质量尽快达到这个环境享受最低标准,并努力提高环境享受水平。所以,这个环境享受最低标准就是确立我国“环保产业市场进入标准”的依据。只有使环保产业市场进入标准高于环境享受最低标准,才有可能达到改善环境,使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并超过所确定的环境享受最低标准。就我国的环境状况和生产力水平而言,要达到这个根据我国环境享受最低标准所确立的我国环保产业市场进入标准是可行的。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论证这种可行性。

第一,我国粗放型生产还很严重,环保产业市场初步进入的技术障碍并不大。由于环保产业一出现就决定了要解决传统产业和日常生活所废弃的物质和能量,这就要求环保产业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所以环保产业市场进入的障碍比较大。但是,一个国家环保产业市场进入障碍,是由该国的环境状况和生产力水平所决定。如果一个国家的环境状况已经比较好,生产过程中利用物质和能源的技术水平较高,那么水涨船高,相应要求环保产业的科技水平也较高,因而环保产业市场进入的障碍也就比较大;反之,如果一个国家的环境状况比较差,生产过程中利用物质和能源的效率比较低,这样要治理环境所要求的环保产业科技水平也不如前一种情况高,因而环保产业市场进入的技术障碍也比较低。我国经过50来年的建设,基本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但认真回顾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过程,总体上看,我国选择的基本上是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发展途径,形成了典型的耗能高、浪费严重的粗放型生产方式。据统计,我国社会最终产品占原料总投资量的20~30%,这是造成我国“三废”排放量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种条件下环保产业技术的起点也比较低,所以说我国环保产业市场进入障碍并不大。1998年我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了818亿元,首次超过占国民生产总值1%的指标(90年代起一直在0.6~0.7%的水平)。然而大量技术、设备落后的小规模企业是我国环保企业的主体。试想,如果我国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及国防科技工业,发挥自身的优势,进军环保产业,势必会极大地推动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同时,还有利于我国环保产业市场进入“门槛”的提高,有利于环保科技水平的提高。

第二,我国目前环保科技成果运用率仅为20%,利用潜力很大。正如前文所述我国环保产业以中小型为主,大多是技术、设备比较落后的乡镇企业,总的来说我国环保产业还属于幼稚产业的水准。特别是我国环保产业科技成果运用率仅为20%,这是制约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辩证的看问题,往往是差距与潜力并存。我国环保产业科技成果运用率低,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科技成果发明、推广和运用三个环节的联系相脱离所造成的。首先,在科技成果的发明方面,科研人员往往单纯追求学术水平,对科研成果如何在市场上运用不甚了解,也不够关心,所以尽管科技成果数量不少,但成果的实际运用性、成熟性、配套性及工艺性等较差,至使科技成果形不成规模生产。其次,在科技成果推广运用方面,政府对环保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指导不够有力。主要表现在,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少、政策措施不配套,以及中介服务、中间试验、技术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等方面。第三,大多数中小型环保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意识较差,也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实力,致使企业缺乏追求技术进步的动力,缺乏对科技成果转化紧迫感。

2、环保要以预防为主,走清洁生产之路。按照传统的生产方式, 人类社会要发展,就免不了要利用物质和能源,也就免不了“三废”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因而免不了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我国长期以来就把“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大政策。为达到“预防”污染的目的,应该走清洁生产之路。清洁生产顾名思义,就是保持整个生产过程(从原料到最终产品)处于清洁状态。到目前为止, 国际上对清洁生产尚无统一的定义, 较为广泛采用的定义是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与环境活动中心提出的,即“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政策持续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清洁生产被大会正式确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现在,清洁生产被全球肯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唯一可靠的办法。清洁生产的内容主要包括:选择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原料、能源及产品;改进工艺技术,强化企业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原料和能源的利用水平;对必须排放的污染物进行综合利用;对少量无法利用的污染物进行低费用、高能效的处理等。实行清洁生产的核心,是企业环境审计。环境审计是对企业生产全过程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可能产生的污染情况进行定量的审计,找出高耗排污的症结所在,然后提出对策、制定方案,防治污染的产生。从清洁生产的内容和实行清洁生产的核心可以看出,走清洁生产之路,要求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制定和运用新的政策和管理手段,改变生产模式,使企业在实施可持续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一旦企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就有了主动性。

3、壮大幼稚的环保产业,走主导产业发展之路。 目前我国环保产业还属于幼稚产业,无论在设备、技术还是总产值上都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甚远。我国现实的环境问题和潜在的环境问题还很严重,每年仅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就达950亿元人民币, 这种现状既加强了发展我国环保产业的紧迫感,也为环保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九五”期间,中国用于环保和污染控制的计划投入为4500亿元人民币,如此规模的经济是环保产业发展的大好时机。正是由于我国具有发展环保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所以说环保产业完全可以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增长点。

标签:;  ;  ;  ;  ;  ;  

我国环保产业的产业经济分析_环保产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