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金矿采矿中的矿石损失贫化问题论文_陈琼华

浅谈金矿采矿中的矿石损失贫化问题论文_陈琼华

山东省烟台莱州市三山岛金矿 山东 莱州 261400

摘要:金矿采矿中矿石损失贫化会导致矿石的质量受到影响,而开采矿石的速率也会因此而降低。只有减少或避免矿石损失贫化现象的发生,才能将质量提高上来,促进采矿行业更好地发展。本文介绍金矿采矿中矿石损失和贫化的类型,分析矿石损失和贫化的主要原因,提出降低金矿开采矿石损失贫化的对策。

关键词:金矿采矿;矿石损失贫化;对策

随着我国采矿业的发展,在采矿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定数量的矿石损失或贫化,具体的指标高低都和矿区地质条件特点、采用的采矿方式以及矿区生产技术管理等因素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并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手段实现强化管理,以此降低采矿过程中造成的损失、贫化出现频率,最终实现提高采矿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1金矿采矿中矿石损失和贫化的类型

1.1矿石损失分类

在进行矿床开采时,因为有些原因而导致部分矿石存量没有采出,或是采出之后没有完全运输出来而导致的损失。这就是矿石损失。矿石损失量占据整个开采矿的存量的比例就是损失率。依据实际情况可以把矿石损失分成以下几部分:其一是根据矿石储量是否参与到生产中,进而将损失分威开采损失和非开采损失。其二是依据采矿生产阶段的情况,把矿石损失分成切割、矿房回采以及矿柱回采等损失。

1.2矿石贫化分类

在矿床的开采过程中,因为混入岩石与少数情况之下矿石有所丢失,这样采出矿石的质量较低,这就是所谓的矿石贫化。矿石贫化也可以分成以下几类:其一是依据贫化形成原因,能够把矿石分成围岩混入造成贫化;高品位矿石与粉矿导致的贫化;还有则是成分被氧化或是被析出而导致的贫化。其二是依据采矿设计是否能够把矿石分成不可避免与可避免两种。其中的不可避免具体是指采矿设计允许采下围岩与夹石所形成的平滑,而可避免具体是指设计不允许采下围岩或是夹石等相关而导致的贫化。其三是依据采矿生产环节的不同,能够把矿石贫化分为采准、切割以及矿房回采等。

2矿石损失和贫化的主要原因

2.1地质因素的影响

地质因素包括很多方面,包括地质条件、矿体的产状、裂缝的节理发育、情况围岩性质等。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一是矿体顶板形态比较复杂,难以找到矿体边界,不能全部将矿石采出,加上矿岩夹杂不一,容易造成损失和贫化。二是矿体的产状、薄厚程度,矿体中夹层的数量及大小,围岩的破碎情况;三是地质构造方面的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如在断层破碎带,由于矿体错失不能采出,还有出现岩浆岩体侵入到矿体中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填充采矿方面的问题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填充采矿法也会造成损失和贫化,其主要因素包括:未能控制好回踩,会造成无法采出顶板上或是地板所残留的一些矿石,充填体上留有部分矿石。没有完全装运造成损失;只注重精品矿石的开采,将一些低品位的矿石丢弃;施工人员为了赶进度,不注重开采边角矿;造成在掘进过程中产生大量废石;对于矿石中的夹层没有进行及时清理,尤其是超过一米的夹层,也是矿石损失和贫化的原因之一。

2.3边界定位不准确

矿石的边界定位指的是辨别矿石和废石的临界品味值,不能准确定位创世的最低可采边界,这样对矿石的开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假如没有开采的矿石过多,容易损失很多可选矿石,也有可能会混入一些废石到矿体中。导致边界定位不合理,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如矿石样品试验不准确,对于边界品位的计算方法不合理等。

3 降低金矿开采矿石损失贫化的对策

3.1 依据矿区厚度制定措施

一般而言,采矿人员在开展厚度低于1m的金矿时,其需要加强对于矿体围岩节理、裂隙发育等因素的考量,并预留1m×1m的矿柱,实现对于该结构的支撑,确保矿区的稳定性。而在针对厚度大于1m金矿进行开采作业时,为了规避损失贫化问题的出现,作业人员需要科学的设置炮眼位置,确保其与矿体倾向平行,从而实现了对于顶板围岩的保护,防止其松动而导致的滑落问题。此外,采矿单位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若出现大量出矿状况时,工作人员需要进一步提升出矿强度,并降低出矿的周期,从而实现了对于二次损失、贫化问题的规避。再者,为了进一步促进损失贫化概率的降低,作业人员还需要促进凿岩爆破质量的提升,规避回采落矿状况的出现。

3.2提高凿岩爆破质量

在进行采矿作业时,回采落矿时的矿石损失贫化属于回采的一次损失贫化,主要是指在回采落矿时,因为部分矿石未被崩落,而造成的矿石损失问题,或者岩石被崩落混入到矿石中,造成的矿石贫化,也就是采场矿石在爆破后未放出前,产生的损失贫化。对于此问题,可以通过提高凿岩爆破质量,来降低矿石的损失贫化率。在实际开采的过程中,因为矿石不可以自然崩落,需要进行爆破,因此使得炮孔的质量管控较为重要,对此在实际布设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计算机技术与相关勘查设备,做好岩性分析,以确保炮孔设置的合理性,保证爆破效果。

3.3提升回采深孔施工质量

作业人员在促进矿石损失贫化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金矿的实际状况,加强对于回采深孔施工质量的提升。关于相关操作的具体的措施,笔者总结如下:一是需要开采人员制定回采中深孔验收标准,并加强对于新设备的采用,从而实现测量质量以及效率的提升。目前,最为常用的新设备主要是CS-4型测角测深仪。二是在矿区的凿岩上进行角度仪的安装,确保施工监测作业的顺利开展。三是进行奖惩、验收制度的制定以及推行,从而确保矿区开采工作符合施工要求。四是对施工质量较差的炮孔进行补孔操作。一般而言,伴随着上述措施的采取,矿区的凿岩质量必将获得大幅度的提升,并由此规避了40%的矿石损失,确保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

3.4提升底部结构的合理性

为了保障采矿中矿石损失贫化问题的解决,作业人员还需要对金矿底部结构的合理性进行提升。一般而言,金矿的底部结构普遍存在下述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劈漏拉底的工作量大,且安全性弱。二是在劈漏施工作业时,往往会导致漏斗斜面无法依照设计方案形成,故而导致施工难度加大。三是漏斗电耙底部结构位置高,处理难度大,且危险性强。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了确保矿区中崩落矿石能够得到全部的释放,作业人员加强了对于无堑沟颈的堑沟电耙底部结构的构建,该底部结构在运行的过程中往往具有多种特点:

一是该结构的堑沟借由堑沟巷道中深孔爆破形成,故而其具有效率高、施工安全性强的特点。二是该底部结构的构建实现了放矿中堵塞高度的降低,故而确保施工团队对于相干问题的处理。三是堵塞高度降低,故而导致大块矿石卡在巷道壁间成拱的堵塞现象明显减少。

此外,堑沟电耙底部结构在构建以及运行的过程中,其底柱切割量往往大于漏斗电耙底部,故而导致底部结构稳定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此,设计人员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将传统的巷道顶板设置为圆弧形,并借助光爆方式进行掘进操作。此外为了提升底部结构的安全性,在操作的过程中,作业人员还需要开展管缝式锚杆支护作业。

综合上面几点来看,要想使得金矿采矿行业的质量和效率得到进一步的保障和提高,就应该对现在金矿采矿过程中存在的损失贫化现象重视起来,并投入一定量的精力来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尽量减少损失贫化,将高采矿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从而促进金矿采矿行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定坤.金矿采矿防止矿石损失贫化的办法[J].山东工业技术,2017(12).

[2]李学良,刘广泷.浅谈金矿采矿中的矿石损失贫化问题[J].世界有色金属,2017(24).

[3]刘涛.如何防止金矿采矿中的矿石损失贫化[J].装饰装修天地,2017(19).

论文作者:陈琼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9

标签:;  ;  ;  ;  ;  ;  ;  ;  

浅谈金矿采矿中的矿石损失贫化问题论文_陈琼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