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需要三个“回归”论文

国学教育需要三个“回归”

李稚田

【摘要】 “国学热”既为国学教育发展提供了契机,也产生了不少现实问题。为此,广大教育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必须勇于担当、积极投入,让国学教育真正回归经典、回归校园、回归纯粹;并创新、丰富国学教育方式,让国学教育活起来,以国学教育发扬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 国学 回归 讲好中国故事

自20世纪80年代起,“国学”渐渐成为教育的热门词语。在人群密集处散发的传单中,在街边鳞次栉比的广告牌上,在校门口接孩子家长的闲聊里,都能看到或听到“国学”一词,穿汉服、行大礼、拜先师、读四书一时间成了时尚。正如钟敬文先生所说,“国学”是“民族醒觉意识”的体现。曾饱受欺凌的中华民族从各个方面确认自己的独立身份,自己民族所创建并持有的文化理念,则是确立独立身份的重要依据。随着产业化发展的不断推进,国学教育也滋生了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学教育创造文化价值的同时也产生了现实问题

中国的历史悠远绵长,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博大精深,“国学”一词是对它极为宏观的概括,这从国学大师编写讲义、出版教材中可见其奥。1906年发起国学讲习会的章太炎发行讲义,按典籍分类将国学分为六种:诸子学、文史学、制度学、内典学、宋明理学、中国历史。1905至1906年,刘师培编著中小学“国学教科书”,按学科分类将国学厘为伦理、经学、中国文学、中国地理、中国历史五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王杰教授主编的《领导干部国学大讲堂》,煌煌四大册集中了当代文化大师讨论国学的文章,涉及文化的方方面面,也只是笼统地述说国学是“在中国的历史中形成的一种学术思想体系”,是“中国历史经验的理论总结”。据教育部“十二五”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课题组所说,目前通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少包括经典著作、传统艺术和民俗文化三个部分,这也是一种留有余地的分类方法,给国学研究以及国学教育留下了巨大空间。就承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各级学校来说,不仅优秀传统文化中经典、艺术、民俗的相互关联性和整体性难以把握,而且针对受教育者年龄段差异的教材与课程设置也难以安排。此外,缺少能够把优秀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并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教师也是国学教育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3)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电险火灾等事故处置预案。遇到停电等突发状况,志愿者要组织管辖范围内的游客,现场有序等待、听从现场安排;遇到火险时,志愿者组织游客迅速撤离现场,并使用就近的灭火器进行自救,若火情严重,可拨打火警电话进行急救。

从国学热形成之日起,最能捕捉市场的资本便迅速找到了增殖的机会。数据显示,全国经营范围包括国学教育的相关企业已达4000余家,虽然其中不乏良心企业,但也有不少是打着“国学”旗号,实则圈钱盈利的劣质机构,它们要么由于师资条件、办学能力等因素的制约,无法形成有效的国学教育体系,影响国学的传播与发展;要么向社会大众兜售“伪国学”,将传统文化中应予摒弃的糟粕当作教学内容,对中国传统文化误解甚至曲解以便达到博人眼球的效应从中谋利。一些社会培训机构擅自招收适龄儿童、少年,以“国学”“女德”教育等名义开展全日制教育、培训;还有一些培训机构打着“传承国学”的幌子,行“挂羊头卖狗肉”之事,传授“三从四德”、占卜、风水等封建糟粕,使“伪国学”大行其道。种种现象表明国学教育行业亟需整治。

国学教育须真正回归经典、回归校园、回归纯粹

在资本面前,承担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任的各级各类学校确实显得有些“柔弱”,这种情况必须花大力气尽快改变;而广大教育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则必须勇于担当、积极投入,让国学教育真正回归经典、回归校园、回归纯粹。

图1为滨水动态人文景观类型划分的技术路线图,并按照日常型和节庆型两大类型,对传统老广州曾经存在的滨水动态人文景观进行了初步的全面整理[12-24]。

第二,努力回归校园的尝试:国学教育的重心应该是在各级各类学校而非社会上鱼龙混杂的培训机构,同时也要让身边的、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学生学习的大教室、活课堂。例如,2017年献县县委宣传部主持编写了《献县历史文化实验读本》,升入中学的初一学生人手一册,起到了很好的国学传承普及效果。编撰乡土文化教材的目的是把“乡愁”具化为“乡愁教育”,让每一名青少年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知道家乡的可爱,树立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建设家乡的愿望。但是,乡土文化教材不能取代语文课,而要当作思想教育课、艺术创新课来上。乡土文化教材让学生走出教室,到虽耳熟能详却并不真正了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课堂”中学习并增长本领,是国学教育回归校园的有效途径。

第一,努力回归经典的尝试:对传统经典进行具有时代特征的认真解读。例如,2018年末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孝文化分会组织、华龄出版社出版了《〈孝经〉与孝行故事》一书重新诠释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孝”,通过具体孝行故事广泛传播“二十四孝”,作者依据时代的发展赋予该书两个新功能,其一是努力“回归经典”,对《孝经》原文作了科学梳理;其二,对传统的“二十四孝”故事,作了科学解读。譬如,大家熟知的《木兰从军》,过去解读较多突出花木兰的“孝行”,新解中则清晰点明花木兰具有为国效力而不求封官获赏的爱国“忠心”,突出了“忠”与“孝”并不矛盾、真正的“忠”是不求个人私利的思想,加强了故事的教育意义。回归并创造性地重读经典,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为国学教育注入了时代活力和新鲜血液。

第三,努力回归纯粹的尝试:让受教育者更为广泛、更为直接地接触原生材料,激励他们的求知欲,提升他们的思辨力,真正做到学而有获、学而有益。有关回归纯粹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思考,源于对2014年高考改革后语文试卷中“古代诗文板块”的认知:这次试卷一改以前的出题方式,文言文的阅读材料一律出自《二十四史》,所涉及内容都是极富正能量的历史人物和事迹。须知考生答卷并非仅为做题拿分,考生一边做题一边受到正能量的激发鼓励,可见一部《二十四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藏。每年近千万的高考考生,其中能有几人通读过《二十四史》呢?的确,一部3000余卷、4700万字的巨著,一个人不吃不喝不休不眠,终其一生也难以读完。如何将国学教育从应试教育中剥离,使之回归纯粹的文化传承和文化价值,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

创新教学形式,让国学教育活起来

进行教育的最好形态是把教材教学转化成故事,青少年是喜欢读故事的,故事讲得好,不但能提升教育效果,而且能耳濡目染地提高青少年的道德修养。但故事如此之多,就需要认真推敲、悉心拣选、合理分类、强化效果。国学教育须充分利用中华文化宝库,遴选优质文化资源,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受教育者,采用故事、演讲、表演、短剧、动漫、微电影、VR、展览等方式提供优质教育产品。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强调,“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也经常引经据典,展现了深厚的国学功底,表达了自己对经典国学和文化的热爱情结和对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期待。生之有理,传之有序,是祖先的智慧,是数千年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高度总结。以国学教育发扬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任重道远。

相关部门对古城的保护措施缺乏一定的公开民主性,其真实性操作和现实情况没有被大众直接了解到,这不仅降低了政府的被监督性,而且也限制了大众对国家大事的关注程度[3]。而对于公民本身而言,当社会舆论停留在一个事件的表层时,很难引发公众的深层探讨,而建言献策更是无从谈起。由此看来,公民对城市建设的实际参与程度并没有很高,且处于被动的状态,缺乏大众的支持自然不利于保护战略的实施。

【中图分类号】 K207.8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责编/韩拓 美编/杨玲玲

标签:;  ;  ;  ;  

国学教育需要三个“回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