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探讨体位护理对分娩的积极作用,方法:从2015年到2016年,98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常规组,在分娩产妇的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组护理干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结果:在产程时间,在第二产程时间护理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常规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16%,护理组的发生率为2.04%,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同时新生儿评分方面,护理组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合理的体位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骨盆、劳动力等角度,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劳动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分娩安全性。
关键词:体位护理;分娩;积极影响;临床分析
分娩是胎儿从母亲作为个体的时间和过程。分娩方式为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妇女可以选择自然分娩却选择了剖宫产,这不仅给她们带来伤害,也会影响胎儿的未来发育。具相关报道称,有效的体位护理干预可以直接影响产妇的生产以及胎儿的健康,并且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临床护理模式的不断变化,对护理干预也提出新的要求[1]。因此,为了研究体位护理对分娩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从2015到2016年期间,孕妇98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起止时间为2015年4月~2016年5月,所有孕妇足月单胎初产妇,超声下均为健康的孕妇,无流产、早产以及精神疾病产妇。患者的临床资料见表1.
表1患者的临床资料
1.2方法
1.2.1常规组,常规护理干预在分娩,包括其心理、环境等方面。
1.2.2护理组护理干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体位指导,根据患者生产过程实施阶段性体位护理,其操作如下:(1)针对于无出现胎膜早破的产妇,应指导其站利或蹲位,让产妇进行行走,或者走楼梯,来促进宫颈扩张。(2)当子宫增大至5cm,医护人员应指导产妇实施侧卧位休息,同时告知产妇侧躺的方向应是胎儿的背面。(3)当产妇的宫口全部张开的时候,就应该立即取产妇的膀胱截石位,将产妇的双腿固定在腿架上,确保妇女能屏住呼吸的力量。(4)产妇要生产的时候,工作人员要引导产妇把手放在床上,用力,并且实施常规的外阴清洁,准备生产。(5)分娩后,应引导产妇仰卧位,保证其良好休息,观察其产后出血情况[2]。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时间、不良反应(包括滞产、大出血等。)以及胎儿的Apgar 评分情况。
1.4统计方法
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采用均数±标准差测量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分娩时间比较,护理组在第二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常规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比较两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常规组发生率为8.16%,护理组发生率为2.04%,(P<0.05),见表3
2.3对比两组新生儿Apgar 评分情况,(P<0.05),见表4.
表2对比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
3讨论
在分娩过程中,如果长时间生产过程会给新生儿和产妇带来极大的危害,并可能发生危险事故,所以只有使用能缩短有效的护理措施,才能保证母婴的安全[3]。
临床报道称,合理的体位影响能缩短产妇的生产时间,可帮助产妇分娩,比如,当产妇在坐着的时候,子宫趋向腹壁,胎儿重力向下,可有效的增加宫颈的压力,出现反射性的宫缩,进而扩张宫颈,加速生产,因为产妇体位的改变,可以对其宫内压力造成影响,当产妇通过平躺进入坐时,可使宫内压力迅速增大,压力直接作用于宫颈,因此,体位护理可加速分娩[4]。在第二产程,传统的仰卧位分娩,会影响产妇的骨盆,导致活动活动受限,胎头的阻力增加,导致生产力降低,延长生产时间,而产妇取膀胱截石位,可以避免上述问题,加快其产程[5]。
然而,科学的体位护理,对新生也是具有一定优势的,传统生产为仰卧位,其产妇在生产时,宫压会压迫产妇的主动脉,使其压力增加,导致血液循环见底,进而出现胎儿缺氧的情况,而采用半卧位的生产方式,子宫的主动脉压迫较小,也可以降低对下腔静脉的压迫,增加血液循环,保障胎儿能有足够多的氧气,降低新生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但为了保证护理质量,在体位护理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事项:(1)观察产妇的分娩体情况,根据产妇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体位指导,保证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2)护理人员实施体位护理时,应加大对产妇的沟通,并且通过沟通,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让产妇了解顺产的优点,保障其分娩顺利实施。(3)在分娩结束后,护理人员应指导产妇进行休息,并立即观察产妇是否出现出血等并发症,若产妇出血,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确保其安全[6]。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出结论,在产程时间,在第二产程时间护理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常规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16%,护理组的发生率为2.04%,护理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同时新生儿评分方面,护理组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结果表明:体位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产妇的分娩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母婴安全。
总之,体位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分娩角度、骨盆的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顺产率,保障新生儿和产妇的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卢柳霞,陈凤仪,刘凤琴.温馨护理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4,35(15):2473 -2474
[2]贺晓敏,骆灵,杨敏,等.中医穴位按摩配合产时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5,28(7):132 -136
[3]陈莉.体位护理与一对一责任制助产对高龄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13,15(11):1771-1772.
[4]张依妮,郭洪花.不同分娩体位在第二产程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3):281-283.
[5]严邱英,李倩.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产妇的影响及抑郁与焦虑量表评价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22):14 -16
[6]于秀梅,王传锐,陈婷,等.体位干预针横位矫正胎方位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3,35(16):2485-2486
论文作者:陈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6
标签:产妇论文; 体位论文; 常规论文; 时间论文; 胎儿论文; 新生儿论文; 两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