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分析及控制论文_杨海阔

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分析及控制论文_杨海阔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 161200

摘要:混凝土是水利施工的重要材料,其凝结效果直接影响着水利施工质量。受环境因素、温度因素、操作因素等的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凝结冷却后非常容易出现裂缝,造成水利工程防水效果大打折扣,严重时甚至会对水利工程质量及使用寿命造成威胁。分析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在该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控制,已成为水利施工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对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分析及控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施工;混凝土裂缝;分析及控制

引言

混凝土裂缝是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常见的质量问题,本文从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入手,对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为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类型

1.1干缩裂缝

在水利建筑混凝土竣工养护期结束后的14d左右,混凝土结构容易出现干缩裂缝问题。干缩裂缝是受到外部条件影响所形成的,混凝土表面水分损失过多,变形过大,其内部湿度与形变反而却偏小。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表面干缩变形会受到内部强烈约束,进而产生巨大拉应力,直接导致干缩裂缝产生。一般来说干缩裂缝多为表面性网状或平行现状浅细裂缝,其裂缝宽度在0.05~0.25mm范围内。干缩裂缝的出现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间接导致混凝土内部钢筋被腐蚀,最终影响水利建筑混凝土的承载力与耐久度。

1.2塑性收缩裂缝

塑性收缩裂缝出现是因为混凝土在凝结前其表面失水较快,通常情况下在某些燥热或大风环境中容易出现该裂缝问题。塑性收缩裂缝多为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其裂缝从20cm~3m各种长短情况均有,但宽度一般在1~5mm左右。混凝土发生塑性收缩开裂的主要原因还在于混凝土在水灰比与凝结时间方面没有做到良好把控,也与外界环境中的风速、温湿度等等因素有关。

1.3沉陷裂缝

它主要是基于结构地基土质不够均匀、松软、浸水或回填土不实所造成。该类裂缝属于典型的贯穿性裂缝,它的裂缝走向与沉陷状况有关,如果沉陷状况较小所产生的裂缝也较小,通常与地面呈现30~45°角方向扩展。而某些较大沉陷裂缝则会与裂缝宽度比以及沉降量之间呈现正比关系。这种沉陷裂缝与温度变化关系不大。当地基沉陷变形逐渐停止趋于稳定后,沉陷裂缝也会基本趋于稳定。

2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2.1温度变化因素

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其自身的抗压和收缩都存在一定限度,实际施工过程中,一旦超过限度,就会产生裂缝。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外界温度环境的变化会导致混凝土性质发生转变。在热胀冷缩效应的影响下,混凝土内部与外部形成温差,拉应力将在膨胀的基础上产生,当这一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性质特点的限值时,就会引起裂缝。

2.2材料质量因素

在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水泥等材料进行应用,科学地使用水泥、混凝土等材料,才能够预防裂缝的产生,提升浇筑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发生水化的水泥,会自然散发出一定的热量,这部分热量必须引起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只有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对这一因素进行全面考虑,才能够科学地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严禁内部温度过高现象的产生,这样一来,混凝土浇筑中就不会产生较大的内部与外部温差,拉应力在混凝土表面也不会超过混凝土自身的限值,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够加大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控制。

混凝土本身的质量以及混凝土配置过程中的比例都将对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造成影响。如果较高的比例产生于水泥当中,在将水泥砼混凝土进行融合并浇筑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更高的混凝土收缩力,容易产生塌陷的现象,引发混凝土裂缝。同时含沙量、水灰比等在混凝土材料配置过程中的比例也会引起混凝土裂缝问题。如果在水利工程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科学地配置混凝土材料比例,就将导致混凝土裂缝发生的概率增加。

2.3地形的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因为所处位置的不同,会有着更加不同和复杂的地形地质情况,从实际的施工和建设过程来看,对于施工所在地点的勘察工作很多单位并不是很重视,这样导致工程建设中对于地形的了解不强,导致混凝土的稳定性必然会受到影响,裂缝也就自然会出现。

3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3.1做好施工设计,规范施工流程

水利施工的过程中要依照施工要求及规范对混凝土施工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的混凝土施工流程,使其能够严格依照规定顺利施工。设计相应的控制手段对其裂缝进行预防和处理,从根本上降低水利施工中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可能性。除此之外,还要做好混凝土配筋加固设计,依照工程状况对施工工艺进行设计,确定配筋加固时的各项操作规程,最大限度降低配筋对混凝土拉应力的影响,减小配筋加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混凝土结构问题。

3.2依照施工规范,科学设置配比

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对材料配比及材料质量要求非常严格。为了避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在材料选择方面,要选用优质混凝土原料,即所选用的水泥、砂石等均需达到国家规范标准所要求的质量等级。在混凝土配比的过程中,需严格依照规范确定水灰比。当骨料收缩性较大时可以适当增大水灰比,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凝结效果;而在外加剂选择的过程中要尽量选取粉煤灰一类的活性混合材料,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凝结过程中的水化热温度,缩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大大降低了裂缝产生的可能性。必要时还可以在混凝土配置过程中加入一定的钢筋,通过钢筋提升混凝土的拉应力,使其内外拉应力平衡,从而避免裂缝的产生。

3.3定期进行检查,做好实时管控

3.3.1温度裂缝控制

依照水利施工中混凝土的环境状况、温度状况等设置相应的保温装置或导热装置;在容易出现裂缝的区域设置强筋保护装置,减小混凝土内部和表面拉应力差值;尽量使温度恒定在常规范围内且避免使用易膨胀性材料,必要时可以预留变形缝,以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3.3.2干缩裂缝控制

依照施工要求对混凝土材料配比进行严格把握;浇注完成后定时洒水保湿,使混凝土凝结过程中湿度处于合适范围内,保证内部及表面拉应力平衡;要依照要求进行填埋、压实,成型前要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抹压;使用薄膜、塑料等进行覆盖,避免出现混凝土裂缝。

3.3.3塑性裂缝控制

该混凝土裂缝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浇筑过程中的振捣,使混凝土压实;要在混凝土凝结前进行二次抹压。

3.4修补混凝土裂缝表面

如果水利工程建筑一定出现混凝土表面裂缝,就要考虑为混凝土表面增加一层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面层。具体来讲首先为混凝土表面裂缝位置周围进行凿毛,沿混凝土裂缝深度凿出深度为15~25mm,宽度为150~200mm的凹槽,配合钢丝刷、高压水对凹槽进行清洗湿润,然后再在凹槽上刷一层水泥砂浆,利用比例为1:2的水泥砂浆涂抹2~3层(保证涂抹总厚度被控制在10~20mm),最后用铁抹压密抹光,形成一层刚性防水层,对其进行覆盖和洒水养护后即宣告混凝土裂缝治理成功。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水利工程中出现的混凝土裂缝问题,可以看到其产生的影响非常大,对于整个工程的安全使用和寿命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对于混凝土裂缝问题给予了更大的关注,相关工作人员要将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最大限度的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云靖.水利工程施工中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技术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4,23:24-25.

[2]肖晗.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江西建材,2013,05:186-187.

[3]刘继磊.浅议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J].珠江水运,2012,04:66-67.

论文作者:杨海阔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0

标签:;  ;  ;  ;  ;  ;  ;  ;  

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分析及控制论文_杨海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