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庄煤业集团总医院消化科 内蒙古赤峰市 024076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了肠梗阻中小肠减压管的应用及其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肠梗阻患者按照姓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小肠减压管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胃肠减压管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一般症状、感染情况的变化及临床综合应用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均早于对照组。结论:小肠减压管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肠梗阻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肠梗阻;小肠减压管;应用;治疗
前言
肠梗阻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都可称为肠梗阻。本人毕业于原华北煤炭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曾在北京安贞医院、山东滨州医学院进修,主修内分泌、消化及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治疗。长期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对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都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和独到的见解,本文主要研究了肠梗阻中小肠减压管的应用及其治疗,希望可以为肠梗阻中小肠减压管的临床应用和治疗工作提供一定的建议。
1概述
肠梗阻的发病率是仅次于急性阑尾炎和胆道疾病的消化道疾病,它会引起患者肠管形态、功能上的变化及一些消化系统临床症状,如腹痛、呕吐、腹胀等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1]。临床上治疗通常会根据梗阻发生的病因、部位、性质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保守治疗或者是手术治疗,但不管是选择哪一种治疗都需要首先对胃肠进行减压治疗。相关数据表明,小肠减压管可以随着患者肠管的蠕动和导管的前进,进行低位、持续的减压,且效果非常好。同时,小肠减压管还可以快速有效的解决肠梗阻造成的肠管内的高压,改善肠管的病理状况,减少肠内菌群和内毒素的移位等等。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选取了我院2016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肠梗阻患者40例,按照姓氏排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共20例,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6.85±15.17)岁。对照组患者共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为45-78岁,平均年龄为59.70±9.98岁。
2.2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小肠减压管进行治疗。所采用的小肠减压管的导管长度为3m,管径为F16-18,导管丝的长度约为3.5m。使用时,在小肠减压管的前囊处注入灭菌的蒸馏水,以方便导管在肠道内的移动。在后囊注入空气,以辅助小肠减压管进行造影。注意插管的全过程均在X线透视下进行,且在手术结束后给予患者基础补液;对照组采用普通胃管进行治疗。所采用的胃管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并用一次性纱布进行固定,然后再在胃管的下方绕3圈胶布进行固定,胃管末端接减压器[2]。
2.3治疗方法
第一,心理治疗。由于肠梗阻患者的心理压力较大,再加上部分患者还有既往病史,很容易出现焦虑或者不安的情绪。所以,在临床上进行治疗时,应该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和交流患者,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结合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第二,减压治疗。医护人员应该向患者说明置管的重要性,让患者对置管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医护人员应该提醒患者,在入院治疗之前需要禁食。此外,在患者留置导管期间,医护人员应该及时检查患者置管的状况。由于置管的固定的位置是在鼻外端,所以,医护人员需要告知患者在活动要保护置留导管;第三,拔管治疗。肠梗阻治疗完成后,需要在患者拔管前的1-2小时内服用100-150mL的石蜡油,然后抽出前囊内的蒸馏水,间歇性拔出导管;第四,并发症治疗[3]。由于肠粘膜具有特殊性,很容易受到损伤、感染,所以,在实践阶段要持续负压吸引(如果负压值比较高,则说明肠粘膜受到了损伤。如果负压值过小,则说明患者吸收的效果比较差)。在治疗全程,治疗人员都需要观察患者的临床状况,如果有异常,一定要提前通知医生。
2.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涉及到的相关数据均录入到SPSS18.0统计学软件中,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比较两组数据之间的结果差异。
3结果
3.1胃管及小肠减压管减压量比较
如上表所示,小肠减压管的引流量明显高于胃管的引流量,临床上可以有效的减轻腹胀症状。
3.2两组患者治疗后一般临床指标比较
如上图所示,对照组的患者中,8例治愈,7例有效,5例无效,治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40%、75%、20%;观察组患者中,13例治愈,5例有效,2例无效,治愈率、有效率、无效率为别为65%、90%、10%。观察组的治愈率比对照组的治愈率高2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的治愈率高15%,观察组的无效率较对照组的无效率低10%。综合分析数据P<0.05,有统计学差异。
4结论
分析数据可得,小肠减压管在肠梗阻治疗中能有效的降低肠管内压力,减少梗阻以上肠管内液体、气体积聚,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避免了肠壁扩张,蠕动受限,肠粘膜缺血、缺氧而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当然,小肠减压管的应用也有其局限性,价格比较昂贵是其不能在临床广泛推广的主要原因,所以,小肠减压管很难作为一项常规的治疗手段。但是,如果对肠梗阻患者应用了小肠减压管后,可以使其经过保守治疗快速的恢复健康,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可以实现节省医疗费的目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患者进行胃肠减压是非手术治疗患者肠梗阻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表明,小肠减压管与传统的胃管减压相比,前者可以更有效地帮助患者进行胃肠的减压,不仅能够减轻患者肠管的扩张度,改善临床症状,还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虽然,当前使用小肠减压管治疗患者的肠梗阻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积累经验,但小肠减压管具有安全、有效、成功率高等方面的特点,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元穆.小肠减压管联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阳明腑实型小肠梗阻的临床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
[2]吴燕菊.肠梗阻中小肠减压管的应用和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8):145-146.[2017-08-04].
论文作者:周玉凤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3
标签:小肠论文; 患者论文; 肠梗阻论文; 肠管论文; 导管论文; 对照组论文; 胃肠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