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性别角色发展有关理论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性别论文,角色论文,理论论文,儿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020(2002)-04-0061-04
1 引言
性别角色是社会按照人的性别而分配给人的社会行为模式。性别角色发展是儿童自我意识和社会化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因而历来是发展心理学家关注的一个问题。在上世纪60年代,认知发展理论从性别恒常性的角度解释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在70年代和80年代,认知理论家掀起对性别角色发展进行认知研究的浪潮[1],主要以图式理论为代表;社会学家从社会学角度提出社会对男女两性提供的机会不均等性来解释性别角色发展的差异。但这些理论都不能很好地解释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及其差异。在90年代,Bussy和Bandura整合了上述理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决定因素,从社会认知的角度对性别角色发展作出合理的解释。本文首先分析性别角色发展的几种理论,接着重点介绍对性别角色发展具有很大影响力的社会认知理论。
2 关于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主要理论
2.1 认知发展理论
该理论强调性别恒常性对性别角色发展的作用,其代表人物是科尔伯格。科尔伯格的基本观点源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他认为,儿童能够对其自身发展水平和个人目标信息作出积极选择并运用,其性别恒常性对认识与了解性别起着组织和调节作用[2]。性别恒常性是指基于生物属性基础上的永久性的特性,它不依赖于一些表面特征,如头发的长短、服饰等。性别恒常性是儿童模仿的先决条件而不是模仿的结果。只有在获得性别恒常性后,儿童才喜欢模仿同性榜样。性别恒常性由三种对性别理解的不同成熟度组成:即性别同一性、性别稳定性和性别一致性。性别同一性是儿童获得性别概念的第一步,是对性别的初步理解。2~3岁的儿童获得性别同一性,能够分清自己和他人的性别。随着对性别理解的成熟度提高,儿童在2~7岁期间获得性别稳定性概念,知道性别不会随时间变化而改变,即一个人的性别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保持一样。6~7岁的儿童开始知道性别也不随一个人的外表、服饰和活动的改变而改变,他(她)们已获得性别一致性概念。性别恒常性的发展不是一种全或无的现象,并不存在严格的年龄界线。
认知发展理论集中于儿童对性别概念的理解和获得,没有很好关注儿童如何获得性别概念以及性别知识如何转化成性别行为的机制。虽然该理论把性别恒常性作为控制性别发展的因素,视其为儿童进行仿效同性行为的先决条件,但缺乏充分的实验支持。因为在获得性别概念以及理解偏好与性别联系之前,儿童就表现出了偏好[3]。显然,性别恒常性不是性别角色发展的前提,存在其他动机和调节机制调控着性别行为。
2.2 性别图式理论
该理论是在认知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强调性别图式作为一种预期结构,为搜索和同化性别知识和信息作好准备,其代表人物是Martin、Bem和Levy,他们在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解释上侧重点有所不同。
Martin和Halverson的性别图式理论着重于性别图式发展和机能的发展方面,即儿童如何获得性别知识,如何形成定型和合适的性别脚本[4]。他们认为,性别图式的发展始于儿童获得性别同一性。一旦形成,图式就会扩展,包括对活动的兴趣和社会属性等。Bem和Markus提出的性别图式理论主要集中在性别图式的信息加工的个别差异上[5]。对性别高度分化的人来说,他(她)按性别组织信息的阈限比较低,易把与性别有关的特征与行为联系在一起。对“双性化”(androgyny)的人而言,其性别图式的主导性比较低。Bem认为,“双性化”不是指男女生理特征的结合而是指个体对有关性别的判断较为自由,对与性别有关的特征有另外的分类和组织标准。Levy和Carter的性别图式理论阐述了性别图式的加工如何影响有关性别信息的注意、组织和记忆[6]。性别图式表征了关于男性和女性的一般性的知识结构。性别图式越突出,就越能利用性别信息。
性别图式理论预示儿童拥有的性别知识越多,就越表现出性别偏好。但成人可以完全意识到性定型,当关于性别的知识增加后,并没有产生更多的性别相关行为。因此,该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它难以解释男女儿童拥有的性别知识增加后,其性别偏好未见明显增加。另一方面该理论强调性别图式的作用,没有很好探讨性定型知识转换成性别行为的机制,也没有涉及性别行为的动机。
2.3 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理论强调机会结构模式对性别角色发展的作用,认为社会向男女两性提供的机会不均等性是男女两性角色发展存在差异的重要影响源。
这一派理论的代表人物是Epstein。他认为男人和女人在如何思维和行为上的相似性远远超过两者的差异,不能把性别简单地二分为男性和女性[7]。与其把性别视作生物属性倒不如视作社会建构更为合适。若夸大性别差异的本质,则会促进性别关系的社会等级对比。机会结构模式和种种限制(如女性没有法定选举权,受教育机会少等)塑造了行为的性别风格,并将男女两性纳入不同的生活轨道。在亚洲,64%的文盲者是妇女和儿童,失学女童占失学总人数的62%[8]。由此可见,女性和男性的受教育机会还是存在不平等,性别差异明显。随着机会结构和限制的调整,性别差异随时间推移而减少。联合国在1995年的人类发展报告中首先提出性别角色发展指标(GDI),用该指标来表示男女两性在社会地位、经济、福利、教育等方面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状况的改变[9]。
该理论对性别差异的解释存在一定的缺陷,在于它难以解释社会结构共同体中适应的多样性问题。因为并不是所有具有同等社会经济地位、生活在具有同样的机会结构下、享有共同的家庭、教育和社区资源的人都会以同样的方式表现其行为。
3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从个人因素(包括认知和情感)、环境和行为三元交互作用来考察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源和机制。该理论着重强调儿童的标准匹配机能和自我激励机能在性别角色发展中的作用。Bandura区分了三种环境结构:强加的环境(imposed environment)、选择的环境(selected environment)和建构的环境(constructed environment)[10]。强加的环境是指不管人们喜欢还是不喜欢,却人为地将外在要求强加于他们。虽然在此条件下,人们无法控制环境,但如何解释和反应是自由的。如:不顾儿童的个人喜好,已入学的儿童都得上学以及上规定的课程。选择的环境是指人们通过选择,把潜在环境转化为实际经历的环境。如:对同伴的选择、活动的选择等。而建构的环境是指潜在环境并不存在,人们通过产生式努力创造、建构社会环境和结构体系。如:儿童通过想象建构符号环境,完成符号游戏。很多早期角色学习都发生在儿童的符号游戏中。
与这三种环境结构相对应的是性别概念和能力(competencies)获得的三种主要途径。第一种是直接教育。它是儿童获取关于不同行为方式以及与之相关的性别信息的便捷途径。当直接教育以共同的价值和广泛的社会支持为基础时,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而当教育内容与儿童模仿的内容发生冲突时教育的作用就被削弱。第二种是模仿。模仿是儿童获得性别信息的重要途径。与性别有关的信息通过儿童对日常生活中的榜样如父母、同伴和长辈等的模仿而获得,同时大众传媒也为性别角色和行为的模仿提供途径。在观察学习的社会认知分析中,模仿主要通过信息加工过程起作用,并认为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产生和动机这四个连续的过程。其中注意过程决定选择观察的内容以及从榜样事件中要抽取的信息,而这些信息通过保持、产生过程激发活动的动机,从而产生相应的行为。第三种是扮演体验。它依赖于对性别行为与行动所导致的结果的区分,通过评价性社会认可来构建性别概念。如父亲对男孩玩女性的玩具表现出强烈的消极反应。儿童通过以上三种方式逐步获得关于性别属性和性别角色的知识,但儿童并不是消极接受这些知识,而是从各种性别行为方式中建构一般的性别角色概念和抽取性别行为规则。因而,性别角色发展是一个建构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大规模地组合社会所传递的与性别相关的信息。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关于性别角色的知识不断增加,但他(她)们未必表现出更多的符合社会期望的性别行为。对此,Bandura提出性别行为主要受自我调节机制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且随年龄增长而有所改变[11]。最初,儿童对性别行为的调节是以获得社会认同为基础的,儿童积极表现那些能赢得他人表扬、奖励的行为,减少或克制那些会引起他人批评、惩罚的行为。因而多数性别行为的结果是具有社会规范性的。如奖励符合当前社会对性别要求的行为,惩罚不符合当前社会对性别要求的行为。随着性别角色发展,儿童以赢得社会认同为标准的外部调节逐渐过渡到以个人标准为基础的自我认同。而自我认同的调节由对性别行为的自我监控、关于个人标准和环境的行为判断和自我评价等一系列心理机能组成。自我调节的第一步是监控行为,即按性别要求监控自己的行为举止,第二步是判断行为的合适性,即行为与性别标准及环境是否匹配。第三步是自我评价。性别行为符合个人标准时,儿童会进行自我表扬;若性别行为违背了个人标准,则儿童会自责。
除了自我调节机制对性别角色发展起重要影响外,自我效能感作为一种重要的动机变量,也对性别行为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在效能导向的自我发展中,个体通过选择有利于开发潜能和培养良好生活方式的环境来影响自己社会化的进程。自我效能感对男女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力最明显体现在职业选择和发展上。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择业范围广泛,对职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为从事不同的职业做好准备,而且在选定的职业上表现出更强的持久性。男性在传统男性化的职业上表现出更强的自我效能感,倾向于选择男性化的职业。而女性在传统女性化的职业上表现出更强的自我效能感,倾向于选择女性化的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性别角色的要求逐渐淡化,越来越多的女性从事男性化的职业。Bandura把效能感的对象由个人扩展到集体成员,认为集体效能感也会影响集体成员对集体完成的活动的选择、在集体活动中集体成员对努力的付出、当集体努力失败时对集体活动的坚持性以及对社会变迁的意识[10,12]。比如争取妇女选举运动的集体效能感。正因为为争取妇女平等选举权的集体效能感强,能够坚持不懈的为争取妇女的选举权而努力,从而取得当今社会女性参与选举的平等地位,最终推进了社会进步。
4 结语
综上所知,不同理论对性别角色发展的解释是不同的。认知发展理论和性别图式理论注意的焦点是性别概念,强调机体内在过程控制性别角色的发展;而社会学理论则关注性别角色发展的社会结构决定因素和功能。认知发展理论和性别图式理论强调性别概念的认知建构,而社会学理论强调性别角色的社会建构。但上述理论均仅从心理或社会结构因素的角度来解释性别角色发展,存在一定的不足。而社会认知理论恰恰整合了心理因素和社会结构因素,认为性别概念和性别角色是广泛的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支持多维的社会传递模式而不是单一的家庭传递模式。社会认知理论不仅分析了性别概念如何获得、性别概念如何转化成性别行为的机制,也详尽阐述了按性别知识行动的动机机制。因而,社会认知理论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认知发展理论和性别图式理论的局限性,它能较好地解释性别知识不能预测性别行为和性别偏好的原因。另外,社会认知理论认为,社会结构因素可以通过自我系统的机制来产生不同的行为效果,也就是,能够运用效能信念和自我调节机制来解释社会学理论难以解释的相同社会结构条件下存在的性别差异问题。最后,不像其他理论那样只重视早期研究,社会认知理论坚持终生发展的观点,认为性别角色发展贯穿人的一生,随社会背景和人一生的不同时期而变化。总之,社会认知理论相对合理地解释了性别角色发展问题,更符合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