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万科置业有限公司 广东省佛山市 528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对于城市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大,并且由于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的硬化造成了降雨径流外排,从而导致城市地下水补给不足,水体污染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并进一步加剧了城市水资源的紧缺程度,进而严重制约了我国城市快速发展。为更好应对城市水资源短缺危机及节约水资源,需在建筑排水工程中切实地采用相关节能措施。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节能技术;应用
1 新型技术推动市政给排水工程节水节能效益实现
市政工程建设中会出现消耗问题,虽然这个消耗不是最大项目,但是为了更好的节约资源,应该将耗能降到最低,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大量新型的技术层出不穷,技术给引入市政给排水系统之后,使得系统运行效率提升。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水平虽然处于良好态势中,但是能源短缺问题一直阻碍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为了贯彻节能设计理念,我们应该把时下先进的技术引入到市政工程建设排水系统的设计之中,将系统的运行效率予以提升。城市给排水管的广泛运用和设计的更新升级,便捷了城市建设的进度,也推动着城市各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在管理这些设备的过程中,庞大的信息量,极大地提高了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运行难度和强度,因此也需要更高的技术水平与之配套。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关键组成在于 GIS,通过该项技术来完成二维矢量拓扑网络的建立并且该技术自带的网络分析功能使其受到了广泛的采用。这项软件技术将数学、建筑工程学、力学、计算机图形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与给排水工程相关基础知识融汇在一起,知识量纷繁复杂。配合使用CAD 软件技术,不断地提高其智能化程度,科学地转变为集成化 CAD,上述功能需要大量的数据库理论,专家系统理论以及人工神经学等相关知识和智能理论化的内容。我们可以这样说,这门技术涵盖了众多学科的知识内容,属于拥有超大系统的技术软件,具备显著的综合性、复杂的多学科性和极高的操作要求等特点。
当然,在实际使用该过程中,这项工具也暴露出了图形绘制能力不足等劣势。所有,为了克服这个劣势,我们可以将 CAD 技术与之搭配使用,互取其长,可以实现工作效率的大幅度提升。这也是城市给排水工程的发展所需要克服的问题,通过不同技术的组合搭配,在城市给排水工程和设计中占据着不可撼动的技术领先地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CAD 技术的发展也势如破竹,顺应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将 CAD 软件技术引入到市政给排水工程之中,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处理对象,是城市生活用水,包括用水的供给、污水的排放和废水的处理三个方面内容,新兴技术主要着眼于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能技术的应用
2.1合理设计水泵运行参数
建筑给排水系统中水泵设备在系统的运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时代的进步,水泵逐渐完善,市场可以选择的种类越来越多,不同种类的水泵,功能也不同,水泵的自控技术也来越完善,相关技术人员研发的各种感温材料,使得人们热水的控制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相关单位要根据情况合理的选择,全方位考虑节水效果以及工程成本,很多水浪费现象的产生由于热水供应系统设计不合理,施工时施工不规范所导致的。
2.2 防治二次供水污染
二次供水系统的出现是针对建筑物时常出现供水水压不正常的现象,但是二次供水系统的出现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二次供水设备的增加使得水资源很容易收到污染,因此相关单位和人员在进行二次供水设计,应站在全局考虑,比如管材的选择,自来水中存在很多微生物,金属管道会出现严重的腐蚀,在这个过程中自来水一些对于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会大幅度上升,不宜与人们的健康。因此,在设计中要尽量采用新型管道材料。有些建筑中,会存在水箱设计,这些建筑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的材料,但其容易滋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易于污染水资源。面对这种情况,相关人员就可以在施工过程中,选择一些辅助材料,比如采用玻璃钢或者其它不锈钢的材料。给排水设计中,材料的使用十分重要,材料选择的好,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水资源的安全,材料选择不好,就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目前很多部门忽视这一环节,这也是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采用分流制排水
分流制排水的关键点在于针对居民使用的排水系统,智能化地将质量较高的生活废水与粪便污水等进行分流,有效地缓解水资源的浪费,具有较高的节水节能意义。分流系统排水有丰富的方案可供选择,这里本文选取了中水回用作为处理方案。何为中水?即把人们平时已经使用过的水统一地进行收集,将收集来的生活污水做进一步地深度处理,可以再次供给用于除饮用以外的其他用途。从这个方面来看,中水拥有着广发的使用途径,可以用于车辆和道路的清洗、厕所的冲刷甚至用于浇灌植物。中水的使用,可以极大地提升水资源利用程度,对于水资源的再利用具有重大的技术指导意义,同时也减轻了水资源的浪费,有效地对环境进行保护。
2.4合理运用太阳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用太阳能加热生活用水,这一方式不仅环保,且使生活更加便捷。但在开发利用太阳能的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具体特征,太阳能的实践原理,并以此为基础科学选择太阳能设备,使太阳能功效最优化。针对低楼层建筑物,选择太阳能设备时,应注意采用分散分布方式,利用公共楼梯间分设管道井的途径,在管道井中设计各单元出水管道,在屋面放置集热板、热水箱。但高楼层建筑物的太阳能布局模式则完全不同,建议采用集中供热,可直接利用太阳能,也可间接利用太阳能。如串联太阳能聚热板,将热水箱内部配件与相关电辅助加热设备放置于楼顶,也可将热水箱和换热器安置在地下室设备房中。
2.5建筑中水系统
中水是建筑物通过收集废水如淋浴、洗衣、冷却水,屋面雨水等作为水源,经过物理化学的处理成的二次用水。在水资源缺乏的问题下,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成为了解决问题的首选方式。由于建筑消耗的水量高,中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的建筑用水压力,也降低了污水排水量。中水系统是目前最佳的节水途径,但由于投资与运行管理造价高,该系统并没有得到普遍的应用。
2.6合理利用市政管网的压力
根据国家和行业标准的相关规定,市政管网的供水压力通常在 0.5MPa 左右,建筑物一旦超过 5 层,就需进行二次加压,才能满足人们的用水需求。传统的建筑给排水系统将蓄水池和供水管网紧密联系,但必须借助外力才能将水资源供给人们进行生活和生产,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充分发挥出供水管网的固有性能,一定程度上出现无法实现现有能源综合利用,造成资源严重浪费。此外,建筑底层一般都是供应人们生活基本需求的铺面,比如面包店、超市和快餐店等,而这些铺面的需水量通常较大,但由于不能综合利用供水管网,进一步加大了水资源的浪费。因此,为更好地实现节能减排的设计目标,设计人员需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对管道的布置进行综合性规划和思考,尽可能地利用现存供水管网,实现便利性供水的设计目标及对现有社会资源的二次利用,最终显著降低水电的能源消耗。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给排水工程在绿色建筑中也是绿色的重要一环。水资源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节水节能也成为了给排水工作者的要求和目标,在实践中应用新的节能节水技术,优化方案和总结经验,更加科学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寻找更好的方法更好地保护水资源。
参考文献:
[1]杨华,杨侦.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理念的运用[J].低碳世界,2017(31):188-189.
[2]夏小平.探究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44):20-21.
[3]白洁.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用环保节能理念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31):42-43.
[4]刘东东.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和应用研究[J].居舍,2017(30):146+160.
[5]卞育军.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与应用分析[J].居舍,2017(30):28.
论文作者:乔旭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水资源论文; 给排水论文; 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太阳能论文; 工程论文; 节能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