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面养护工程中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论文_朱国华

公路路面养护工程中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论文_朱国华

莱芜市公路管理局 山东省莱芜市 271100

摘要:公路建设是现代交通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任务,在国家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公路建设进程明显加快。在新时代下,公路工程质量要求逐渐提高,为保证公路整体质量,除了要加强对公路的施工控制,还需要做好公路的养护工作。本文主要对公路路面养护中的预防性养护技术展开讨论,以期为路面的养护处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

引言:现代交通运输压力加大,公路在长时间受到行车荷载压力以及气候环境因素的硬性下,很容易出现一系列的质量问题,导致路面发生渗水的情况,并对路基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出现上述情况时,行车安全将难以保障。为此,为保障路面性能,采取预防性养护措施是极为必要的。

一、预防性养护浅析

预防性养护指的是在公路未出现质量问题时采取养护措施,在实际养护时,需要结合预防性养护理念,并选择合适的养护技术方法,进而降低公路出现病害的概率,确保公路的质量安全,延长其使用年限。预防性公路养护基本核心是以早养护的手段实现公路的少养护。早对公路进行养护,提前投入养护精力与费用,实现后期公路维修费用的减少。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的宗旨是提高公路的耐久性、性价比、稳定性以及绿色理念。对于预防性养护手段,比较常见的包含裂缝灌缝、雾封层、微表处、开普封层、超薄罩面、坑槽修补、碎石上封层、稀浆封层、地热再生等。

二、公路路面易出现问题

1、泛油问题

在公路工程投入运行的初始阶段,沥青路面之上会经常发生泛油问题。之所以会发生泛油问题,主要是因为路面之上通行车辆较多、降雨量大或者是环境温度太高等,均会导致路面发生泛油问题。另外,在路面施工过程中,由于沥青的比例未能得到合理控制,同样也会导致泛油问题的发生。

2、车辙问题

在公路工程投入运行较长一段时间之后,因为长期受到车辆载荷的作用,加上环境以及气候的影响,导致路面行车轨迹区域之中出现了较多的下洼凹槽,凹槽的尺寸大小不等,有时长度可达几十米、深度可达10cm左右。若是公路工程的形状为“S”形,则路面出现车辙问题会更为严重,这些车辙在路面之上的行车轨迹区域呈现不规则分布,若是遇到下雨或者下雪天气,则会严重的影响到行车安全性。

3、松散问题

导致松散问题出现的原因包含有下列两方面:其一,由于骨料之中含泥量过高,使得沥青和较多的泥粉接触,而无法和骨料直接接触,沥青和骨料两者之间结合显著减弱,在公路工程通车之后,长时间受到载荷作用情况下,极易发生骨料脱落问题,从而出现松散病害;其二,混合料密实度较差。混合料的密实度要是不能达到要求,其粘聚力也会较差,导致集料极易出现脱落问题,会发生松散病害。

4、裂缝问题

当前交通运输负荷日益提升,在环境因素、施工因素以及养护等各项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使得公路路面出现了明显的裂缝问题。引起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在路基施工时未能做好排水处理,路基压实处理不当或是软土层的沉淀期不足,上述因素都会引起公路路面裂缝问题。

三、公路路面养护工程中的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

1、裂缝处理技术

绝大多数的公路路面最早出现、最易出现的病害当属裂缝,尤其是会随着公路沥青路面使用年限的不断延长而恶化。针对这种情况,务必要采取行之有效的裂缝处理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雾封层处理技术适用于细骨料损失严重、路面龟裂面积大的路段,既可提高路面抗水的渗透能力,又可避免裂缝、坑槽的进一步发展;灌缝处理技术则适用于裂缝较多的路段,可在裂缝的深层灌入相应的密封材料,既可提高车辆的行驶舒适性及安全性,还可让公路路面的使用寿命大幅度增加。

2、微表处技术

微表处技术在乳化沥青稀浆罩面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好的提升。微表处技术所使用的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在防水、填充、抗滑、耐磨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路面的整体性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微表处技术还可以对各项公路表面病害问题进行预防,包括路面抗滑性能降低、水分的下沉等,并且也可以实现对路面麻面、车辙等问题的控制。微表处技术所采用的材料具备较强的强度、弹性与稳定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践中必须要严格控制施工技术,因此,一定要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的指导培训,确保操作的规范性,使该项技术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

3、碎石封层养护技术

在碎石封层养护施工技术的实践运用中,应当加强对碎石封层机械的使用控制,这是进行施工的主要设备,要确保将碎石与沥青同时喷洒在公路上,同时要采用压路机对碎石封层进行反复碾压,以便于形成坚固的碎石沥青磨损层。碎石封层技术具备帮助公路路面提升抗裂性能以及提高公路路面防水性、防滑性等,可以直接将公路路面上的浅层车辙彻底清洗,施工成本低,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当然碎石封层养护技术在夏季环境中施工,需要注意温度的控制,必须保持温度≥30℃,并且还要选择无风天气施工。对当地这段时间中降水以及天气变化等情况详细了解。并且碎石沥青磨损层的晾晒时间必须超过2h,这期间尽量避免车辆存在掉头或者刹车等现象出现。

4、稀浆封层技术

稀浆封层技术可用于维护、预防新旧公路路面的各类病害(如坑槽、剥落、老化、光滑、裂缝等),无论是低温抗裂性,还是高温稳定性,抑或者抗老化性都较佳,能够大幅度提高公路路面的养护水平。众所周知,稀浆封层是指基于一定比例来将添加剂、填料、乳化沥青、水、级配骨料等多种物质搅拌在一起,使之形成稀浆混合料,而后再在公路路面上均匀地摊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固化、蒸发之后,原公路路面就会和稀浆封层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能够起到耐磨、防滑、防水效果的路面封层,具有耐磨、坚固、密实等特点。

稀浆封层技术的最大优点在于:第一,无须碾压层型,无须冷却、加热;第二,施工快捷、简便;第三,施工可在常温下完成,施工速度较快,特别适合将其应用于亟待完工的公路路段。稀浆封层技术的最大缺点在于:稀浆封层的承重效果较差,厚度较薄,只能作为公路的磨耗层、保护层来将公路使用寿命提高。值得注意的是,稀浆封层技术对于材料具有较高的要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务必要确保接头处平整,颜色外观一致均匀,摊铺效果密实、平整,摊铺速度稳定。由于稀浆封层技术具有较高的标准化、规范化,所以,在国内外公路路面养护工程项目中应用较为广泛。

5、薄层罩面技术

此种预防性养护技术是在之前路面之上铺设一层厚度为1.5cm~2cm左右的热沥青混合材料,这层材料能够有效的避免路面病害问题进一步恶化,可以有效的提升路面结构平整度,确保路面抗滑阻力进一步增加,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对路面进行补强,尤其适宜应用在一些交通压力相对大的公路工程之中。

结语:公路路面的质量与公路的运行能力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现如今交通运输流量持续增加,为保证路面质量,有必要采取科学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在实践操作中,需要明确路面的实际情况,并选择合适的预防性养护技术,这样才能使公路养护的整体效果得到优化,提升路面的整体性能,避免路面病害问题产生,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

参考文献:

[1]王海龙.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17,43(31):122-124.

[2]王凤莲.沥青路面养护措施以及路段划分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6,42(34):146-147.

[3]林忠.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公路养护中的应用分析[J].价值工程,2016,35(34):156~158.

[4]朱云江,付立平.微表处技术和预防性养护在公路养护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9).

论文作者:朱国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  ;  ;  ;  ;  ;  ;  ;  

公路路面养护工程中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论文_朱国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