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量VP”的历时研究
于 洁
(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摘 要: 在语料库的基础上,对具有定中关系的“一量VP”的历时演变进行考察。“一量VP”包括“一量动”和“一量形”两种类型。在先秦时期,没有发现“一量动”这一结构,但出现了由时间量词构成的“一量之VP”结构;到两汉时期,出现了由时间量词参与构成的“一量VP”。由时间量词构成的“一量VP”很有可能是 “一量动(量词为时量词)”格式的来源。之后,更多量词能够进入这一格式。“一量形”这一结构则是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表示数量的“一量形”和“一量之形”,另一个是具有修辞色彩的“一量形”。其中,表示数量的“一量形”和“一量之形”,其数词不一定必须为“一”;而带有修辞色彩的“一量形”,数词必须是“一”,而且不表示数量。
关键词: “一量动”;“一量形”;历时演变
在现代汉语中,数量短语一般与名词组合,不过,现在“一量VP”(“VP”指的是形容词性和动词性词语)的结构使用越来越频繁。这一结构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例如:
在传统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普遍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将课堂教学的主体进行颠倒,认为自己是阅读教学中的主人,一味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的灌输,忽视了学生能否真正消化这部分知识点,是否能将这些技巧在自己的阅读中使用,导致教学效率的下降。因此,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梳理师生在课堂中的关系,重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主动进行阅读,并且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教师在初中阅读课堂中需要给学生自主发挥的时间和空间,提供平台让学生进行自我展示。
(1)一场寒暄,大家坐下。接着又陆续来了几个人。(王火《战争和人》)
(2)一天奔波,一无所获。(范小青《我们的会场》)
(3)他擅自的决定不仅遭到父母的否决,而且还饱尝了一顿训斥。(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缺钙发生原因:通常在土壤酸度较大(pH较低)的情况下易导致缺钙。柑橘对钙的需求量较大,但由于在柑橘生产中常施石灰、过磷酸钙、钙镁磷肥及喷含钙的肥料、农药等,使得柑橘园缺钙的现象并不多见。仅山坡地,或土质差、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时,钙素易流失,会导致土壤缺钙。其次,大量施用生理酸性的化肥,易使土壤酸化,并加速钙的流失。另外,在干旱年份土壤水分不足时,氮和其他盐离子(如钾)浓度相应提高,影响根系对钙的吸收,也会发生暂时缺钙。近年发现柑橘裂果趋势越来越严重,与土壤营养失衡密切相关,土壤过量的磷和钾是造成柑橘缺钙裂果的主要原因。
(4)狗竖起耳朵,羊男闭嘴不说,周围一片寂静。(村上春树《图书馆奇谈》)
(5)孙儿孙女的接连到来,冲淡了韩太太失去女儿的悲哀,也给韩子奇那颗凄凉的心带来了一丝安慰。(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基于《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19)(http://data.people.com.cn/rmrb),我们发现,“一量VP”结构在新闻标题中同样得到广泛运用。例如:
(6)挂号,是一场折磨(《人民日报》,2015-01-19)
(7)遭受魏德迈主子一顿“训斥” 蒋党沮丧颇感奴才难当(《人民日报》,1947-09-07)
(8)“剪”出一片喝彩(《人民日报》,2009-07-06)
(9)怎能留给母校“一片狼藉”(《人民日报》,2014-07-08)
(10)微笑中的一丝清凉(《人民日报》,2007-09-01)
在上述例句中,例(1)~例(3)、例(6)~例(8)属于“一量动”结构,其余为“一量形”结构。由此可以看出,“一量VP”结构在文学作品、新闻媒体中得到普遍运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结构进行深入探讨。在目前的相关研究中,有些学者对“数量+形”的情况进行了研究[1][2],有些学者对数量动核结构的语义特征进行了分析[3],有些学者则对“一量VP”的来源、演化进行了描述[4],还有学者对“一量形”构式化及其特点进行了阐述[5][6]。从总体上来看,学界对具有定中关系的“一量VP”结构较少关注,对其历时演变进行描述的则更为少见。有鉴于此,本文基于北京大学语料库(http://ccl.pku.edu.cn),系统考察“一量VP”的历时演变情况,全面探讨具有定中关系的“一量VP”,这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结构的特点与意义。
综合上述内容,透水沥青路面的施工性能效果主要体现在抗滑与透水性。此工程结构建设性能效果的目标达成,应结合施工选取的混合料类型来确定温度控制范围。如此,实际的拌和施工作业就能在科学有效的状态下保证沥青路面结构施工的质量效果。事实证明,只有这样才能使拌和、摊铺、碾压以及养护等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的应用效果充分发挥出来,进而提高透水性沥青路面施工的整体建设效果。因此,研究人员应将上述分析内容与科研结果更多地作用于不同工程建设要求的工程项目,进而推动所处道路交通系统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一量VP”构式的历时演进
(一)先秦时期的“一量之VP”
先秦时期,自度量衡制度确立之后,出现了大量表示度量衡单位的量词,如“丈”“尺”“寸”“升”等。不过,“表示天然单位的单位词还是很少的”[7](P26),只有“匹”“乘”“两”“个”等极少数量词,而且这些量词并没有参与构成“一量VP”构式。这时,数量短语都是与名词组合在一起,“一量VP”的结构尚未出现。
李佐丰指出,在先秦时期,存在着一种特殊的量词——时间量词,在计量单位中实际已经包含了一种特殊的事物:时间。这一时期常用的时间量词有“日”“月”“年”,此外,还有“岁”“朝”“夕”“世”“夜”“宿”等[8](P234)。因此,在这一时期,虽然“一量VP”构式尚未出现,却存在着由时间量词“日”“朝”“夕”“世”参与构成的“一量之VP”结构。例如:
(11)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论语·颜渊》)
(12)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13)夫不忍一世之伤,而骜万世之患。(《庄子·外物》)
(14)是以有终生之乐,无一日之忧。(《荀子·子道》)
同时,这一时期还有表示估量的“一名之VP”。不过,表示估量的“一名之VP”格式并不多见。例如:
(15)今夫山,一拳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礼记·中庸》)
在例(15)中,“一拳石之多”“一勺之多”分别是对山的大小、水的多少进行估量,就如同现代汉语中所说的“一勺多的水”。
2.2.3 治疗反应的分析和评估:临床上最初的诊断是拟诊,通常是通过病情的演变和观察治疗反应来明确诊断的。也就是说,如果治疗有效,那么拟诊就可以确立诊断了。例如浆液性结核性胸膜炎胸水中往往找不到结核杆菌,如果临床表现和胸水化验符合结核性胸膜炎,抗结核治疗有效,就可以做出临床诊断了。可见治疗反应的评估与诊断的关系极大。为了鉴别诊断,还需要决定治疗的先后顺序,如1例右上肺炎性阴影合并空洞的患者,肺结核或肺脓肿的可能性都有,先按肺脓肿给予抗生素治疗,结果炎症很快吸收,空洞也关闭。如果先按肺结核治疗,观察的时间就要长得多。诊断就会延迟。
(二)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量VP”
“一量之VP”结构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仍然存在。例如:
(16)天地之理,分一岁之变,以为四时,四时亦天之四选已。(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官制象天》)
当今时代十分注重信息与数据的处理,结构优化方法在信息与数据处理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并且在航天产业中的新产品研发时,通过结构优化方法设计出的新产品在技术性和学术性上更为先进和科学。同时生产技术相关的科研人员能够对研发出的新科技产品更有效率的进行改进。在结构优化方法的帮助下,对航空航天产业的科研成果在效能、构造和效能方面得到更新,设计出更加符合低消耗、高效率产业目标的科研产品。对当今航天航空产业进行新的产业改革。
(17)夫以一世之变,欲以耦化应时,譬犹冬被葛而夏被裘。(《淮南子·齐俗训》)
(18)本在积任母后之家,非一日之渐,往者不可及,来者犹可追也。(《汉书·李寻传》)
(19)其为害久矣,非一世之渐也。(东汉荀悦《前汉纪·孝平皇帝纪》)
(40)一世之短,百世之长。于兹庙貌,晾仰纲常。(明代谢诏《东汉秘史》第五十一回)
子宫肌瘤属于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为良性肿瘤疾病。临床结合子宫肌瘤疾病特点,以采取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术。而施行手术过程中,有效的麻醉方式可以提高麻醉效果、完善镇痛效果、完善肌松效果,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术后疼痛感。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子宫肌瘤手术中持续硬膜外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效果对比评价。现报道如下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出现了由时间量词“世”参与构成的“一量VP”。例如:
(21)千载阙疑,从春冰而俱泮;一世颠倒,与浮云而俱开。(南朝梁僧祐《弘明集》卷十)
例(21)中的“一世颠倒”,在结构上非常接近现代汉语的“一天奔波”,它们都可以调换语序,变为“颠倒一世”“奔波一天”。
这一时期常用的度量词有“寸”“丈”“亩”“里”“分”等,其中,度量词“亩”能够构成“一量之VP”,但用例较少。同时,尚未发现其他度量词进入这一结构的用例。例如:
(22)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东汉王充《论衡·效力篇》)
与此同时,还出现了由量词“介”构成的“一量VP”,此处的“VP”只能为形容词。例如:
(23)吾西州穷士,一介寂寥,恩周荣誉,泽遍衣食。(《南齐书·豫章文献王传》)
(2)扩大贷款范围,建立诚信档案,开发旅游金融产品。银行要落实优惠政策,加大优惠力度,推进普惠金融,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建立专门的旅游业贷款途径,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完善企业的信用档案,加强诚信建设,对信用良好的贷款主体给予贷款额、期限等多方面的优惠,银行贷款的抵押担保政策针对不同的企业可以适当浮动,以保证尽可能多的支持。积极开发旅游金融产品。开发旅游金融产品,推出如景区门票收益权质押贷、景区股权质押贷等特色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金融需要。
在上古汉语中,“介”已经可以充当量词,有“一+量+之+被修饰名词”的用法[9]。如:“一介之人”“一介之众”。到六朝时期,“介”仍然保留着这一用法,并且用例增多,如:“一介之善”“一介之能”“一介之使”等[9]。同时,还出现了“一量VP”的用法,不过用例较少。
(三)唐宋元时期的“一量VP”
从社会的角度看,书法休闲活动有雅玩怡情功能,促进和谐稳定的功能。社会分工细化,日趋紧张忙碌,人们的休闲意愿日益强烈,通过书法作为休闲活动的载体,在书法活动中书写自我,雅玩怡情,在书法活动中结识新朋友,使在紧张的工作中产生的一部分不良情绪通过一种书法休闲活动得到很好释放,去除疲劳,并以更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工作学习中去。从整个社会的角度讲,书法休闲活动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24)尽一世之欢娱,纳百年之乐趣。(《唐代墓志汇编续集》)
(25)贡五侯宅,奉帝王家。时新献入,一世荣华。(唐代王敷《茶酒论》)
(26)坐时七宝随身,不曾一日忧煎,只是长时快乐。(《敦煌变文集新书·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经文》)
(27)韩夫人喜不自胜,将一天愁闷已冰消瓦解了。(元代《话本选集·勘皮靴单证二郎神》)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时期,“一量VP”用例逐渐增多,在唐诗、宋词、元曲中频繁出现,形式更加丰富。同时,不只是量词“介”能构成“一量VP”,“场、成、分、尺、寸、项、次、种”等量词也可以构成“一量VP”,而且“VP”既可以是形容词,也可以是动词。例如:
(28)皇帝既遭亲顾问,一场惆怅口难开。(《敦煌变文集·欢喜国王缘》)
(29)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唐代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与此同时,还出现了表示距离、长度的“一量VP”和“一量之VP”。例如:
(31)一分秋、一分憔悴。紫箫吟断,素笺恨切,夜寒鸿起。(宋代张辑《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32)这情味,望一成消减,新来还恶。(宋代刘一止《喜迁莺·晓行》)
(33)若理会得一分,便有一分受用。(南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九)
(34)若要合下便做一次排遣,无此理,亦不济得事。(南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十八)
目前北京市尘土残存量监测属于随机抽样检测,每月从全市一级道路中随机选取90条道路开展监测工作,图1中每个数据点的数据值为当月90条道路的平均值,结果分析呈现以下特点:①2015年、2016年监测结果平均值在3—6月处于比较离散的状态;②2015年、2016年监测结果平均值在1月、2月、7—12月比较靠近15.0 g/m2。总体来看,道路尘土残存量监测数据由于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数据规律性不太明显:①每月检测道路总数不多,且为随机抽取;②连续监测的周期仅为2 a;③道路环境为开放环境,受到自然降尘、自然风、机动车流、人流等的影响。
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也练就一双发现问题的慧眼,才能使他们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35)有一尺诚,便有一尺物;有一寸诚,便有一寸物。(南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六十四)
(36)或欲作一项输纳,吏又以违限拒之。(南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一)
(46)倘言过其实,不空费主公一片真诚,竟为愚夫所弄。(明代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四回)
(57)当头也有一个大鬼,也有一丈之长,也有头上双角,只是头面上白净净的,不像头里的黄。(明代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第九十回)
(四)明清民国时期的“一量VP”
在这一时期,仍然继承了由时间量词构成的“一量之VP”和“一量VP”。例如:
(39)一载相思,喜侥幸粘皮贴肉。(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
(20)再罹遏密,而无一日之哀。(《宋书·明帝纪》)
(41)今天下一岁之供,不给一岁之用,加以水旱频仍,物力殚屈。(清代张廷玉《明史·张汉卿传》)
(42)李大人不必争辩,但愿省垣安稳,那才一天之喜,倘若被我料中,浙省人民便无噍类矣。(民国徐哲身《大清三杰》第五十三回)
这一时期,由量词“介”构成的“一量VP”用例增多,尤其在小说和笔记中频繁出现。例如:
(43)臣一介凡庸,遭逢圣明在上,追惟郊礼之议。(明代王世贞《皇明异典述》)
(44)臣以一介庸愚,谬蒙陛下知遇殊恩。(清代李春芳《海公大红袍传》第二十二回)
(45)但我一介孤寒,未能早日让您知情。(民国曹绣君《古今情海》卷三)
(3)为什么要控制酸奶的摄入呢?酸奶到体内生成蛋白酶,促进晶体发育,近视是眼轴长长了,也就是晶体发育过快,所以一定要控制酸奶的摄入,甜食和含胶脂的食物也会促进眼轴的发育。眼轴的增长与近视密切相关。
在这一时期,能够构成“一量VP”的量词也逐渐增多,如:“寸”“场”“顿”“脸”“丝”“种”“片”等。例如:
(37)近来一种议论,只是跳踯。(南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四)
在唐宋元时期,由时间量词参与构成的“一量之VP”和“一量VP”同时并存。例如:
(47)这个风不为小可,主今夜三更时分,贼兵来劫水寨,有好一场惊慌哩!(明代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第六十六回)
(48)贵人一分焦躁变做十分焦躁。(明代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五卷)
(49)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明代柳如是《金明池·咏寒柳》)
(50)一顿抚恤,把个小献宝转怒为喜,拿着银子去了。(明代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三十九回)
(1)地表出露的斑岩为以岩脉、岩株形式产出并侵入香夼组地层以及南部的南庄组地层,并具有大致顺层的特征。另外,隐爆角砾岩多位于浅成—超浅成中酸性斑岩体顶部[13],Wolfe[21]认为形成隐爆角砾岩的浅成—超浅成斑岩体往往是与深部大隐伏岩体相连的沿着软弱带向上侵入的小岩株,推测深部存在较大的隐伏岩体,岩脉、岩株向下汇聚为花岗闪长斑岩体。
财政部虽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在2016年底前必须完成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工作。但是从内部控制建设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仍未完成内部控制建设。主要表现在:(1)高校“一把手“对内部控制重视程度低;(2)内控建设仅由财务部门推动,最终变成财务一个部门的事情,高校其他部门及成员不了解或参与程度低;(3)高校内控建设缺乏专业的内控人才。这些都严重制约了高校自身内部控制的建设及发展。
(51)当下满堂嬉笑,一片寒暄。(清代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二回)
(52)把他说个心肯意肯,不叫这桩事有一丝牵强。(清代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三回)
(53)江标受了这一脸惶恐,心中十分怄气。(清代坑余生《续济公传》第一百四十七回)
(54)与其说了出来,受你一场奚落,还不如不说为是。(清代无垢道人《八仙得道》第八十七回)
(55)安得海当了面并不谏阻,总密密的奏知太后,使他受一顿教训。(民国陆士谔《清朝秘史》第八十五回)
(56)好似是自己的旧物,心上不由地起了一种感动。(民国许啸天《明代宫闱史》第一百一十九回)
(30)一场寂寥,无眠向晓,空有半窗残月。(宋代柳永《小镇西·意中有个人》)
(38)当下韩氏好一场惶恐,却也了却想思债,得遂平生之愿。(元代《话本选集·勘皮靴单证二郎神》)
(58)才行一里远,背后三路兵杀来,正在奔走之间,前面喊声大振,一彪军拦住。(明代甄伟《西汉演义》第六十一回)
(59)出了城门,望那江边,尚有一里之远,回看城门,已经数里之遥,从树林中跑出七八个人来。(明代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九十六回)
(60)此去麦城,止一舍之远,有大将斗巢引兵守把。(清代蔡元放《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六回)
(61)于奢从下面飕的一声,打上来一丈长的一个暗器,就听当啷一声,把小泉右腿打折,哎哟一声,栽下房来。(清代佚名《续小五义》第一百回)
二、“一量动”的演变过程
如前所述,在先秦时期,存在着由时间量词“日”“世”“朝”“夕”参与构成的“一量之VP”,如:“一世之伤”“一日之忧”等。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由时间量词“世”参与构成的“一量VP”,如:“一世颠倒”。由时间量词“世”构成的“一量VP(VP为动词)”可以变为“VP(VP为动词)一量”,如:“一世颠倒”可以替换为“颠倒一世”。由此我们认为,由时间量词参与构成的“一量VP”是“一天奔波”这类“一量动(量词为时量词)”格式的来源。到唐宋元时期,形容词也能够进入这类“一量VP”,如:“一天愁闷”“一日忧煎”。
值得注意的是,唐宋元及其之后,“一量动”格式开始频繁使用,而且不仅仅限于时量词,量词“里、丈、场、寸、项、次”等都可以进入“一量动”这一格式。有些“一量动”仍然可以变为“动一量”,如:“一里行”可以变换为“行一里”,“一场奚落”可以变换成“奚落一场”;也有一些不能再变换为“动一量”,如:“一寸相思”不能变为“相思一寸”,“一种感动”不能变成“感动一种”。至于在什么情况下,“一量动”格式可以变换成“动一量”,在什么情况下不能变换,还值得我们进行更深入地探讨。
三、“一量形”的演变过程
前文曾经提及,在先秦时期,已有由时间量词参与构成的“一量之VP”和“一量VP”,同时还出现了表示估量的“一名之VP”。我们发现,“一名之VP”中的“VP”只能是形容词,不能为动词,如:“一拳石之多”“一勺之多”,只是这类格式的用例并不多见。不过,先秦时期确实存在着“数量+之+形”,有的表示确量,也有的表示估量,其估量义,常体现为“千+量+之+形”[10]。例如:
(62)须臾刘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墨子·鲁问》)
(63)探渊者知千仞之深,县绳之数也。(《商君书·禁使》)
(64)乌获举千钧之重,而不能以多力易人。(《商君书·错法》)
(65)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庄子·秋水》)
两汉魏晋时期,出现了表示数量的“一量之形”,不过,尚未出现“一量形”格式。直到唐宋元时期,表示数量的“数量+形”结构方才出现。例如:
(66)枝上三分落,园中二寸深。(唐代白居易《惜落花》)
(67)腊雪一尺厚,云冻寒顽痴。(唐代杜牧《雪中书怀》)
杨永龙认为,“数量+形”的出现,可能是由“形+数量”移位的结果,也可能是由“数量+之+形”缩略而来的结果[2]。
我们发现,表示数量的“一量VP”和“一量之VP”同时并存,而且还存在着“数量+形”和“数量+之+形”。那么,“一量VP”是由“一量之VP”演变而来的吗?我们认为,“一量VP”并不是由“一量之VP”演变而来,一个显著的事实就是,“一量之VP”和“一量VP”常常同时并存或交替出现,比如例(58)中的“一里远”与例(59)中的“一里之远”。沈家煊认为,“之字结构”基本上只能是指称语,起着提高指别度和强调的作用。因此,当说话人觉得“一量VP”所指称的事件可及度低时,就会加上“之”来表示强调,提高它的指别度,故“一量之VP”与“一量VP”经常交替出现[11]。
此外,还需指出的是,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由量词“介”构成的“一量形”结构,不过,这一结构并不表示数量,而是具有一定的修辞色彩,如:“一介寂寥”。在此之后的唐宋元时期,“一介形”这一格式则很少出现;直到明清时期,“一介形”的用例才逐渐增多,如:“一介凡庸”“一介孤寒”。虽然由量词“介”构成的“一量形”在唐宋元时期用例很少,但是由其他量词构成的“一量形”结构在诗、词、曲中大量出现。
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在具有修辞色彩的“一量形”结构中,数词必须是“一”,而且不表示数量。值得关注的是,这一现象在诗、词、曲等文学创作中频繁出现。那么,为什么“一量形”在具有修辞色彩之后,就不再表示数量呢?我们推测,这可能是由于文学家们追求诗词形象性和创造性所导致的结果,以表示数量的“一量形”(或者是“数量+名”“数量+形”)格式为基础,逐渐演变为带有修辞色彩的“一量形”。正如刘大为所说的:“一方面语言不可能为修辞动因的实现准备单独的结构形式,一方面人们也更习惯于以已有的认知图式、交互模式为基础去接受新的认知经验及交互方式,所以修辞动因是在已有构式上得以实现的。”[12]
通过上文对“一量VP”格式的历时考察,可以发现,先秦时期存在着由时间量词“日”“世”“朝”“夕”参与构成的“一量之VP”。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由时间量词“世”等参与构成的“一量VP(VP为动词)”,它可以替换为“VP(VP为动词)一量”。由此我们认为,由时间量词构成的“一量VP”是 “一量动(量词为时量词)”格式的来源。一开始只有时间量词出现在“一量动”格式中,到唐宋元时期,其他量词也可以进入这一格式。随着越来越多量词的进入,“一量动”逐渐成为现代汉语中所普遍使用的格式。“一量形”这一结构则是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表示数量的“一量形”和“一量之形”,另一个是具有修辞色彩的“一量形”。其中,表示数量的“一量形”和“一量之形”可以交替出现,而且数词不一定必须为“一”,这类结构准确来说应该是“数量+之+形”和“数量+形”;而带有修辞色彩的“一量形”,数词必须是“一”,而且不表示数量。
参考文献:
[1]邢福义.谈“数量结构+形容词”[J].中国语文,1965,(1).
[2]杨永龙.从“形+数量”到“数量+形”——汉语空间量构式的历时变化[J].中国语文,2011,(6).
[3]陈强.数量动核结构语义特征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7,(9).
[4]温锁林.“一VP”的演化及“一量VP”的由来[J].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十一辑),2008.
[5]吴春相.现代汉语“数+量+形”结构的机制和动因——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J].当代修辞学,2015,(1).
[6]闫亚平.“一+量+形”的构式化及其修辞动因[J].当代修辞学 ,2015,(2).
[7]王力.汉语语法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8]李佐丰.先秦汉语实词[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9]胡世文,徐朝红.“一介之使”再辨——兼谈量词“介”的发展[J].云梦学刊,2007,(2).
[10]罗思明,查如荣,郭泉江.“数+量/名+之+形”表量构式的历时与类型学考察[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8,(1).
[11]沈家煊,完权.也谈“之字结构”和“之”字的功能[J].语言研究 ,2009,(2).
[12]刘大为.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上)[J].当代修辞学,2010,(3).
[13]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65.
Diachronic Study of “Yi liang(一量) VP”
Yu Jie
(College of Literatur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 China )
Abstract: Based on corpu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iachronic evolution of “yi liang(一量) VP”.The “yi liang(一量) VP”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ncludes “yi liang(一量) verb” and “yi liang(一量) adjective”.In pre-qin times, the structure of “yi liang(一量)verb” was not found, but “VP of yi liang(一量)” composed of time quantifier appeared.In the Han Dynasty, the “one quantifier VP” was formed by the time quantifier.We believe that the “yi liang(一量) VP” formed by the time quantifier is the source of the “yi liang(一量) verb” (quantifier is a time quantifier).At first, only time quantifiers appeared in “yi liang(一量) verb”.After,more quantifiers could enter this format.The structure of“yi liang(一量) adjective” evelops in two directions, one is the “yi liang(一量) adjective” and “yi liang(一量) of adjective” which represent quantity, and the other is the “yi liang(一量) adjective” with rhetoric color.Among them, “yi liang(一量) adjective” and “yi liang(一量) of adjective” can occur alternately, and the numeral does not necessarily have to be “one”.However, for the figure of “yi liang(一量) adjective” with rhetorical colors, the numeral must be “one” and does not represent quantity.
Key words: “yi liang(一量) verb”;“yi liang(一量) adjective”;diachronic evolution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一量VP’类标题的语法及互动功能研究”(18A021)
作者简介: 于洁,女,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标签:“一量动”论文; “一量形”论文; 历时演变论文;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