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现象”中的民营企业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霍山论文,民营企业论文,现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研究背景
霍山县地处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腹地,大别山主峰位于县境。幅员总面积2043km[2],山地面积占全县总幅员面积的2/3,耕地面积204km[2],海拔高度在400~1000m之间,土地结构为“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人口近37万。其东部丘陵地区以种植业为主,库区农户主要以水产养殖业和林业为主,西部地区多为大山区,交通不便,农民常年生活十分艰难,1986年被国家确定为贫困县。为改变贫困落后局面,县政府在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的前提下,提出“工业富县、外向带动、山口经济、能人经济”四大战略①。经过十多年的发展,200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亿元,达30.24亿元,增长1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达1023美元,增长17%;财政收入突破3亿元,达3.0009亿元,增长25%;招商引资到位内资突破7亿元,达7.06亿元,增长30.5%;实际利用外资突破1000万美元,达1061万美元,增长39%;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亿元,达12.42亿元,增长41.4%,6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新突破②。这一切,使“霍山现象”再度成为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个集山区、库区、老区为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霍山县工业经济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奇迹般地崛起,被经济学界称之为“霍山现象”、“霍山模式”。与“温州模式”相比,重要的不同点在于政府自上而下地推动民营企业的成长,民营企业的成长又促进了霍山县域经济的发展,对“霍山现象”的形成起关键作用。
二、对霍山民营企业的调查分析
1.调查的着眼点
为了了解霍山民营企业崛起的原因及现状,笔者对霍山60家最有影响力的民营企业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调查研究。调查主要侧重以下内容:
①霍山民营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被调查的民营企业所属行业、经营规模、成立时间。以此剖析:民营企业从事的行业集中度;霍山民营企业的实力;成立时间调查,纵向分析宏微观环境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影响。
②特色资源在霍山民营企业成长中的作用:包括直接、间接从事与资源开发利用相关企业在所调查的60家最有影响力的民营企业中的比例。
③特色资源开发型民营企业与“三农”问题的解决:主要了解以民营企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关系的变化,以及民营企业与农民合作模式。霍山林业资源丰富,林业资源与农民及民营企业关系密切,民营企业与“三农”问题水乳交融。
④“能人经济”战略与霍山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主要了解县政府“能人经济”战略对民营企业的意义与作用以及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及其作用。
2.调查的结果及情况分析
①霍山民营企业的基本情况。在被调查的最有影响力的60家民营企业中,按行业划分,加工制造业17家,占28.3%;建材与房产14家,占23.3%;服务(宾馆、旅游等)4家,占6.7%;食品行业9家,占15%;化工2家,占3.3%;矿产2家,占3.3%;包装3家,占5%;医药2家,占3.3%;其他行业7家,占11.8%。全县拥有亿元资产以上民营企业5家,5000万元至亿元企业6家(截止2006年6月底)。按成立的年代划分,53家企业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的十几年间。其余几家的成立时间,散见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十几年,霍山县民营企业敏锐地抓住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发展机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加工制造业、建材与房产业及食品行业是民营企业主要经营的行业,三行业企业数量占总数的73.3%。
②特色资源在霍山民营企业成长中的作用。从了解的情况来看,直接从事特色资源开发或为特色资源开发服务的民营企业36家。其中,林业资源开发企业有22家,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37%;矿产资源开发企业10家,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17%;旅游资源开发企业4家,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6%。其他企业24家,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40%。水电资源作为霍山重要资源之一,没有一家民营企业参与水电资源开发。
上述结果表明:霍山民营企业对资源的依赖性很强(资源开发型企业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60%),霍山丰富的特色资源是霍山民营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民营企业没有参与水电资源开发。
③特色农业资源开发型民营企业与“三农”问题的解决。调查发现:霍山现有12大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60多个,其中,直接依托林业资源而建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涉及9大类49个。特色资源开发型民营企业与农民合作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公司+基地+协会+农户;协会+企业+农户;协会+企业+农妇;公司+协会+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等模式。特色资源是发展民营企业,解决霍山“三农”问题的纽带。
为数众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霍山农村经济社会中的一大特色。它大大改变了农民及农户松散的生产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土地承包到户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生产标准不一、粗放式经营等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在民营企业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利用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起到外部组织的重要作用,使民营企业与农户(农民)的合作更加便利,极大地推动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围绕特色资源办工业的霍山民营企业中,特色资源开采加工业占相当大的比重,并以此形成了牵动力强的县级龙头民营企业。龙头企业大大带动和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促进了“三农”问题的解决。表现为就地转移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部分地解决了农产品的出路问题,而且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④“能人经济”战略与霍山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研究表明:“能人经济”战略与民营企业的数量迅速增加直接相关,表现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民营企业的迅速增长;“能人经济”战略与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经营方式也有很强的相关性。从短期来看,虽然家族式经营的弊端多多,但是家族式经营方式在融资等方面却对霍山民营企业的成长起直接的推动作用。
3.霍山民营企业的调查结论
结合本次调查的结果和分析,笔者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民营企业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大有可为,他们将逐渐成为我国发展县域经济中的领跑者;②农民(农户)的有效组织,对依托农林资源而建立的民营企业的成长起促进作用;③投资环境是影响民营企业的重要因素,如,霍山的“工业富县”战略,使一大批资源开发型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出,而“外向带动”的“开放兴县”战略,则吸引了大批外来资金,有力地改善了民营企业资金不足的状况等;④在建设县域经济中,发展民营企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⑤“能人经济”战略对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影响深远;⑥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县域经济中的民营企业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⑦欠发达地区的民营企业大多数集中在资源开发等领域③;⑧我国现阶段的民营企业中,家族式经营方式占主导地位。
三、问题与思考
1.霍山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霍山民营企业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它对我国发展县域经济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①主要经营的行业结构过度集中。作为欠发达地区霍山县的民营企业大多数集中在加工制造业、建材与房产业及食品行业,而其中大多是农(林)产品和矿产品的初加工和粗加工,产品多以跟踪和模仿别人的产品为主,自主开发能力不足,行业竞争力弱。
②投资大环境成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掣肘之一。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民营经济实现了从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的历史性跨越。但是,民营企业投资所面临的不公平的投资体制和政策环境仍然存在,如部分领域的准入问题等。它是制约民营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也是当前我国体制改革、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③融资问题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障碍。由于存在信贷歧视,金融产品创新不足,上市融资门坎较高等原因,致使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较窄,民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远远低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缺少资金支持。
④治理结构与用人机制有待进一步改善。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绝大部分来自于头脑灵活、富有创业精神的农民,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基本上没有接受过必要的专业教育和职业训练,大都凭借自己的管理“天分”和不断积累的管理经验来管理企业,采用的管理方式基本上都是家族式经营管理。企业家族化色彩浓厚,从而严重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规模发展。因此,企业经营管理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一大问题。
2.对发展民营企业的思考
要解决以上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拓宽民营企业发展空间,打破行业市场垄断局面。除国家安全和必须由国家垄断的领域外,其他领域均可允许民营经济进入,同时政府要通过制定规则、发布信息等方法,指导民营企业寻找投资机会,选择投资项目。此外,民营企业在税收政策等方面应享有与国有或外资企业平等的地位,消除制度性歧视。其次,要设法为民营企业发展增添后劲,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比如,山东烟台为中小企业建立的公共设计研发平台,有力的支援了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再次,应消除信贷歧视,建立健全民营企业信贷机制;创新金融产品,满足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利用深圳二板市场,为民营企业上市融资提供条件;加速建立民间银行融资机制,规范民间融资行为。最后,要全面推进民营企业组织管理模式升级。随着企业的扩大,逐渐改造民营企业,摆脱其家族式管理所带来的管理问题,并由此完善民营企业内控机制,规范企业会计制度,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治理机制。
注释:
①进入21世纪,霍山县政府又提出“工业富县、开放兴县、生态立县、文明育县”新的四大战略。
②2006年2月,霍山县政府工作报告。
③样本为最有影响力的60家企业,若放大样本容量,这一属性将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