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建设中海绵城市的发展与应用分析论文_刘欢

现代城市建设中海绵城市的发展与应用分析论文_刘欢

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摘要:海绵城市就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水,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兴起的一个新型的关于城市建设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城市的建设中海绵城市的应用也越来越关键。其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海绵城市的应用效率。还能让城市的建设逐渐趋于完美。但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其依旧会存在着一些问题。

关键词:现代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应用分析

前言

海绵,顾名思义具有很强的吸水蓄水能力。建设海绵城市就是建设像海绵一样能够吸水、蓄、渗水于一体用以应对雨水灾害的新型城市。这种城市建设理念打破了传统的下水道排水的城市雨水处理理念,将城市中的建筑、绿地、道路排水系统等多种基础设施结合成一个整体,综合城市基础设施和排水系统建设,对城市用水和雨水进行蓄存、净化、使用等,从而可以采用渗水方式补充城市地下水进行水循环,同时构建新型海绵城市,将雨水收集存储于城市中以便日后使用。从大自然自我调节功能来看,草地、林地都具有吸水功能,同理城市中的人工草地、湖泊也可以吸收大量的雨水,避免过量雨水汇集形成灾害。海绵城市中的“海绵体”同样具有吸收水分的功效,这样就避免因雨势过大造成城市积水的情况。而且,“海绵体”中的大量雨水还可以用于灌溉绿化、清理污垢等,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用水紧张的局面。只有这样海绵城市的作用才能有效地体现出来,因此,在现代化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加强海绵城市的应用分析十分重要。

1 现代城市建设中海绵城市的应用分析

1.1 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自然灾害面它具有良好的弹性,而且能够很好地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吸收、净化,并促进水循环。而在干旱缺水的时候它能够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从而使城市的迁移过程更加灵活。近两年来国家也在积极进行海绵城市的试点工作。我们知道传统的模式是,我们利用管道、下水道等设施来对雨水进行排放、收集和利用。但是传统的海雨水排放模式会有很多的弊端。不仅会增加城市排水、防洪的工作量,而且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甚至是水资源的浪费。而海绵城市则避免了这些问题的发生,它遵循绿色环保的理念和生态优先等原则,实现了对雨水的充分再利用。海绵城市完美的将自然环境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对雨水进行净化和渗透,促进水资源的循环,防止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1.2 海绵城市的应用现状

虽然海绵城市对城市的建设具有很好的绿化效果,而且能够实现蓄水等多方面的功能。

但是很多城市对海绵城市的认识仍然存在很大的不足,对于排水管理的方法、原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困惑,从而导致在城市建设和排水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国困难重重,不利于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其实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并没有我们想的那样困难,只要我们充分认清什么是海绵城市,并明白其工作原理,那城市的绿色环保建设就指日可待。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到它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有持久的耐性,并协调统筹好地表水和地下水,给水和排水的关系。所以,从总体的角度来看,我国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上依旧是处于初级阶段,其在建设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细节需要进一步的进行完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现代城市建设中海绵城市的建设

2.1 加强水资源的收集利用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可见,政府层面对海绵城市理念具体应用的期待。在海绵城市理念的具体应用中,我们主要从城市实体、城市绿地、城市道路系统、地块内部设施方面展开讨论。我们知道一般在城市中,我们并不缺少河湖水系和坑塘湿地。为了能够对雨水进行更好的利用和收集,在河湖水系周围建立绿化带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就是要恢复被破坏的坑塘湿地,使其充分在城市中的蓄水、调节水资源功能。城市绿地也对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园广场等这类城市绿化场所都对雨水的收集、排放产生重要影响。

2.2 关于道路系统的优化

在城市道路系统方面,我们要把雨水的径流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我们可以使用凹式处理的方法来进行雨水的储存和净化工作,或是采用透水路面的方法,是雨水尽量往地下渗入,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污染,并防止洪水的发生。接下来就要说一下对地块内部设施的处理了,其实城市海绵的建设重点就在于此。在上面已经提到过凹式绿地和透水地面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小型地块的开发措施,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屋顶绿化和绿色带的方法。在对于地块内部的处理方法,我们应该摒弃传统的方式方法,采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并根据雨水的实际情况来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才能在根本上减少径流量,促进雨水的循环和利用效率。

3 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注意的问题

3.1 对施工环境的全面的控制

首先在海绵城市计划启动之前,我们要对本城市的自然环境状况、建设情况、系统配置情况和交通情况等问题做一个全面系统的掌控。简要说一下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对设施的管理和保护问题。明确各类设施是由哪几个部门管理,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3.2 提高现有“海绵体”的质量

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途径有3个方面:保护城市原有的生态系统;生态修复和恢复;低影响开发。首先要对原有的“海绵体”进行保护,现代城市水系统建设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其次,对已经受到破坏的水体、绿地、湿地等“海绵体”,应运用物理、生物和生态等综合手段逐步进行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使其水文循环特征和生态功能逐步得以恢复旧。再次,在缺水地区,通过生物滞留设施、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植被浅沟、绿色街道、绿色屋顶、透水铺装等低影响技术措施,强化雨水积存、渗透,补充地下水,削减地面雨水径流,其他地区则利用池塘、雨水湿地、蓄水池等措施调蓄、净化雨水,以削减径流峰值,防止内涝。

结语

随着现代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海绵城市作为该进程中的一部分,必将得以广泛应用,从而发挥其在解决城市洪涝灾害频发与水资源短缺矛盾方面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振强.海绵城市试点示范申报策略研究与能力建设建议[J].建设科技,2015(3):58-60.

[2]王国荣,李正兆,张文中.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J].山西建筑,2014,40(36):1-2.

论文作者:刘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  ;  ;  ;  ;  ;  ;  ;  

现代城市建设中海绵城市的发展与应用分析论文_刘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