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县上派镇丽景小学 陈晓寒
【摘 要】仔细倾听心理辅导对象的倾诉,建立相互信赖 的辅导关系,以辅导对象为中心,多角度分析辅导对象的内心 世界,充分理解辅导对象的困扰,引导辅导对象从“自我封闭” 状态中走出去。辅导对象要学会与家人、同学沟通交流,摆脱 心中的困境,这一过程是漫长的,心理辅导员根据对象的实际 情况进行阶段性辅导。
【关键词】心理健康辅导,以人为本,自我封闭,成长
一、背景材料
王伟,男,17 岁,九年级学生。父亲为建筑工人,母亲从 外地嫁到,该生是独生子,家境一般。小学在外婆家上学,从 七年级时才转到严店初级中学就读。不合群,喜欢独来独往, 父亲因工作忙不太管他,母亲对他管得较严,但管理方式比较 简单而粗暴,动不动就打他。星期六经常是一个人关在家里看 电视,爱看武侠小说。进入九年级后,同别的同学讲想自杀而 引起班主任及主管德育副校长的重视,应他们要求对其作心理 辅导。本人原先任教于严店初级中学,并担任他的班主任。
二、案例分析
1、家庭中父母的教育方式,造成了他孤独的不良性格,在 家里他得不到温暖,他想倾诉,可得到的是简单的粗暴教育方 式。
2、因小学在他外婆家上(在外省),转入初中后在语言沟 通,伙伴交往、学习行为等方面均表现出适应不良,进入九年 级后紧张的学习气氛更令他喘不过气来。
3、家庭中缺乏关爱,学习失败又使他对学校生活失去信心, 伙伴间交往欠佳。从班主任中了解到,他还“暗恋”着班级中的 一位女生。用他自己的话讲:“有自杀的想法是许多事长时间积 累在一起的结果。”
三、心理辅导过程
第一次: 辅导目标:了解该生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特征,以及他对问题的认识和感受,为进一步辅导作准备。 在班主任的安排下,与辅导对象进行了第一次面谈。我请他坐下,问他叫什么名字?在哪个班级?他如实回答。我拿出 一张纸,请辅导对象写下自己的名字,他看了我一眼后在纸上 写下自己的名字。
辅导员:“你的字写的还可以,语文成绩能考及格吧?” 对象:“只有语文勉强及格,其他几门都不行。” (辅导员在开始辅导时,注意营造气氛,拉近与对象的距,给对象以安全感。) 对象双手拖住脸庞,低着头。
辅导员:“看你的情形,你似乎很痛苦,能告诉我有什么不 开心的事吗?”
对象:“不开心的事很多。” 辅导员:“请你举个例子好吗?” (把事情具体化,以了解对象的内心状态,也可以让对象
倾诉以减轻其痛苦。) 对象:“不知道。” 辅导员:“为什么不想说呢?”
对象:“语文老师、班主任、副校长都已经同我讲过许多次 了,讲来讲去都是那几句,没意思透了,我烦都烦死了,反正我知道,你们不想让我死在学校里,这样你们学校就没有过错 了。”
(看来,他不想合作,他把这次心理辅导当作了思想教育) 辅导员:“你理解错了,我是心理辅导老师,可以向你保证,在这儿所说的事会为你保密的。” 对象:“我真的不想说。”他始终低着头,一副很痛苦的子。 辅导员:“请你思考,如果你真的自杀了,无论死在学校和家里,最终伤害最大的人是谁?” (采用诘问的方式帮助对象分析事实的真相。) 对象:“当然是我的父母。” 辅导员:“想想你母亲培养你容易吗?从外地嫁到严店,首要适应严店的环境,17 年了,你能体会你母亲的辛苦吗?” (唤醒对象的“本我”,并让他角色互换思考问题) 对象:“这也是我迟迟下不了自杀决心的原因。在家里,父对母亲不好,只有母亲关心我,给我零花钱。但母亲对我要 求很严格,经常打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辅导员:“你与母亲试着沟通过吗?你可以把不高兴的事告 诉她,或许她会帮助你出主意?”
对象:“我的学习成绩很不好,我一谈别的事,她就让我把 书读好,别学坏了。我又听不进去,烦死了。”
辅导员:“你这样谈话的时间合适吗?你可以选一个母亲高 兴的时候谈?”
(对象恰如其分的指导,并引起他的思考。) 对象:“我试着去做一下。” 第一次辅导就这样结束了,我约他一周后再来,并给他布置了以下作业: 1、试着与母亲谈一次。告诉母亲自己真实的想法。 2、每天记一些不愉快的事在纸上,这也是宣泄情绪的一方法。 第一次辅导,主要是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本着一次谈话涉及一个问题的理念,帮助对象分析面临的问题。辅导后与 班主任取得了联系让对象自己选择住校还是不住校(因为初三 原则上住校的),对象提出想每天回家,我们要求他每天都来校 上学,上学、放学途中不能在别处逗留。班主任还与他的母亲 取得了联系,并进行了及时的沟通。
第二次:5 天以后 辅导目标:从该生完成作业情况着手,进一步了解其内心况,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这一次是他主动来找我的,他的面部表情比上次好多了。 辅导员:“你与母亲谈过了吗?” 对象;“谈了一次,母亲似乎不象以前那样严厉了,只要求每天到校上学,顺利毕业。” 辅导员:“谈过以后,心情如何?” 对象:“心情比以前好了一些。” 辅导员:“给你的体会是什么?” 对象:“其实许多时候我只要好好跟父母谈,他们还是愿意的,而我以前经常一个人边吃饭边看电视,不想与父母交谈。” 辅导员:“希望你能坚持这么做。” 对象:“可我还是感到很孤独,很无能?”
对象:“我们班就有好几个,大家也都知道此类事。” 辅导员:“你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 对象:“我觉得正常,但同在一个班级,每天都要见面,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这也是我心情烦闷的一个主要原因。” (对象能主动坦露内心的秘密,说明他已有了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的心态。) 辅导员:“你准备如何做?”
对象:“她不可能喜欢我!尽管我从初二时就注意他了。我 也想忘掉她,但不可能,因为每天都要见面。”
辅导员:“你不妨多与其他女生交往,而不是只把注意力集 中在她一个人身上。”
对象摇了摇头,说:“不可能,我很怕与女生交往。” (到此为止,他内心的主要“心结”均已向辅导员倾诉了,
这也是他产生自杀想法的主要原因:家庭中缺少关爱;学校里 被人瞧不起;“暗恋”女生且又不知道如何去处理。种种烦心事 纠缠在一起,令他心力憔悴。作为心理辅导老师,在辅导过程 中以倾听为主,并不断用反问的方式引导他去解决问题。最大 的收获是他肯说了,他没有自杀的想法了;最大的困惑是,对 于他提出的问题,有一种“力不从心”之感。)
第四次: 辅导员:“毕业后,你准备干什么?”
对象:“我母亲说让我去学修家电或上职高选一个好的专 业。”
辅导员:“学一门技术能在社会上立足,这很好。” 临近辅导结束时,我对前几次的辅导作了小结后并告诉他:“快乐的钥匙在自己的手中”,并把我的联系电话告诉他。望着 他离去的背影,真的好希望他不再自我封闭,远离心灵上的阴 影,快乐健康地成长。
四、辅导效果评估体会
这不是一个很成功的心理辅导个案,仅仅帮助对象暂时走 过一段心理阴影。在辅导过程中主要采用“认知领悟”的方式, “以辅导对象为中心”的方法,用倾听、反问和适当的指导还注 重与班主任,家长间的配合,帮助辅导对象消除“自杀”的倾向, 但遗憾的是让他彻底告别“自我封闭”的状态还有很长的路要 走。
参考文献:
(1)《心理健康辅导基础理论》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7。
(2)《心理健康辅导个体辅导》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7 年。
(3)《心理健康辅导团体训练》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7 年。
论文作者:陈晓寒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对象论文; 辅导员论文; 母亲论文; 班主任论文; 自己的论文; 心理辅导论文; 是他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