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产业转移与山东半岛制造业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山东半岛论文,日韩论文,制造业论文,产业转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世界经济正经历着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正急速向外转移。据韩国经济学家预计,韩国30万家中小企业大部分将在3年左右转移到国外,其中80%选择中国。大韩商工会所的一项调查结果也显示出这一趋势,在调查的海外投资者中,70%多的选择在中国。日本制造业也正积极移师中国,据了解,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143家企业中,有一半的企业表示将在3年内把产业基地外迁,其中的70%把中国作为主要目的地。山东政府顺应这一趋势提出“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战略。如何借日韩之力,引半岛之势,圆山东之梦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焦点话题。本文通过分析日韩对外投资规律,探索日韩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就山东如何充分发挥其经济优势实现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与日韩产业转移的良性对接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日韩对外投资回顾和产业转移影响因素
(一)日韩对外投资分析
中国加入WTO前后,外国直接投资迅速增加,一些国家和地区分别对其对中国投资政策进行了积极的调整。日本和韩国也再度明确并强调了将中国作为其投资的重点地区的战略,使得日、韩对中国投资呈现了新的特点和趋势。
1.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阶段性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对外投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1年到1970年,由于战败国的特定历史背景,日本在国际社会活动的空间受到很大的限制,这一时期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最显著的特点是,经常收支赤字,外汇资金不足,严格控制资本外流,并主要以日美为基轴,以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方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第二阶段是从1971年到1985年,由于日本在第一阶段制定的“复兴经济,追赶欧美”的国家战略性目标进行比较顺利,为其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市场,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当时的德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进入70年代以后,尤其是以1973年石油危机为契机,日本调整了自己的对外投资政策。危机后对外直接投资由限制性转向缓和。截止1985年,15年间日本对外投资总额为800亿美元,是第一阶段的22倍,项目总数为33173个,是第一阶段的8倍。此为平稳增长阶段;第三阶段是1986年以来,日本积极推进国际化促使本国资本在国际上流动,以实现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目标。这一阶段可以说是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急剧增长时期,其主要原因是日本进入80年代以后,尤其是1985年,7国首脑会议采取美元贬值日元升值的政策,1986年的东京宣言,又强调在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发展中国家,以促进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基于这种背景,日本随即采取了不少缓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措施,使日本国际收支每年产生大量的盈余,同时也加剧了与美国贸易的摩擦。特别是日元的升值,促进了资本的外流,从而使日本对外直接的规模扩大,达到一个新的水平。1986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额已增加到223亿美元,几乎是上一年的2倍,1989年达到675亿美元。1993年以后,以400~500亿美元的速度向前发展[1]。
2.日本对华投资现状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受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等因素的影响,波动比较大,尤其是1997年金融危机后,连续多年出现大幅度负增长,然而自2000年后出现了快速的恢复性增长。2001年日本对欧盟及北美的投资都有大幅度衰退,唯独对亚洲地区的投资增长,尤其是对中国的投资,不论项目数还是金额,都连续3年大幅增长。根据中国商贸部统计,2001年日本对华实际投资达到434.8亿美元,比1992年的7.1亿美元增长了5.1倍,日本投资占中国吸收外商投资总额的比重,1992-2001年平均达到7.8%,其中1997年之后略高于前半期。按照2001年实际投资规模排列,日本是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第三大来源地。
3.韩国的海外投资政策
随着全球经济自由化趋势及韩国企业转型的需要,韩国政府不断放宽对企业赴海外投资的限制,到1997年彻底实行海外投资自由化的政策,除了被列为金融交易信用不良者及正在办理移民海外手续外,不论法人或个人均可到海外投资。
据韩国财政部发表的《2004年度海外直接投资动向》报告显示,2004年企业和个人向外国投资项目共计3904个,投资额为79.4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了36.8%。2004年韩国对外投资中,对中国的投资额仍高居榜首,达到36.3亿美元。韩国对美国、欧盟、越南及日本的投资额分别为14.02亿美元、7.1亿美元、3.5亿美元和3.3亿美元。
4.韩国对华投资现状
韩国对华投资起步较晚,主要开始于1992年,而增长速度却十分迅猛。资料显示,1992年韩国对华直接投资额仅为1.19亿美元,然而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时的1997年,韩国对华投资已达21.42亿美元,年均增长78%。虽然随后几年韩国对华直接投资一度下降,但它在我国利用外资总额中的比重却没有明显减少。从韩方有关统计看,1993-2000年,韩国对华投资项目数,占到了韩国同期对外投资项目总数的48.2%,对华投资金额也占到了对华投资金额的18.3%。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1年,韩国对华直接投资累计已达约128亿美元。2002年以来,中国连续3年成为韩国的最大投资对象。
5.日韩在山东的投资
与日本、韩国一水相隔的山东,是日韩两国企业的投资热土。截至2003年底,山东累计吸收日韩投资122.8亿美元,在已投资的近万家韩资企业和近3000家日资企业当中,中小企业投资比重超过80%。2003年,山东半岛内青岛、烟台、威海三市进出口贸易额占全省总量的62.2%,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的68.3%,制造业增长值占全省的40.4%。对山东来说,韩国目前已成为在山东省投资最多的国家,日本则是山东省第一大出口国。山东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在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梯度错位”空间,发展国际合作和产业结构转移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6.日韩对中国直接投资的主要特征
由于各国产业结构和比较优势的不同,中国吸收日韩对华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也存在较大区别。从产业分布来看,韩资企业与日资企业具有向制造业集中的相同特点。近年来,日本和韩国在华投资企业和其母公司在制造业投资的比重分别为76%和83%。此外有少量公司从事批发零售、仓储运输和其他行业。在制造业中,日资企业多从事电气机械和电子通讯设备生产,其次为纺织服装和皮革制品、金属制品、化学原料制品和精密仪器及办公机械;韩资企业多从事电气机械和电子通讯设备、纺织服装和皮革制品的生产,其次为橡胶塑料制品、金属制品和食品饮料等产品的生产[2]。
综合分析,日韩对华直接投资呈以下主要特征:
(1)生产的主体发生了变化。在以往中国吸收的日韩对华投资中,来华投资设厂的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投资多数是劳动密集型、环境污染型、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的产业部门,这些传统产业在日韩已经是夕阳产业。当时,日韩的产业政策鼓励这些产业部门向中国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投资,利用这种投资实现其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而现在到中国设厂投资的企业,多为实力较强的大企业。除了汽车等传统产业外,还有许多像信息产业那样的高科技产业,其技术含量远远高于20世纪90年代。
(2)生产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在以往对华投资高潮中,日韩企业主要以来料加工方式,完成产品生产链中的若干道简单工序,然后再返回日韩本国的总厂或它们在其他国家的生产基地,中国充其量只是日韩企业的低端生产基地。而现在的情况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日韩企业在中国境内设厂生产,输出的资本和技术渐多,许多日韩企业已经把在中国的工厂作为主要的生产场所。采取将最先进、新开发技术,同步移往中国,并以高附加值产品为切入中国市场的投资策略。
(3)生产的地域发生了变化。八九十年代,日本企业到中国搞“三来一补”,从运输成本考虑,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山东等沿海地区,韩国则集中在我国东北和山东,以方便原料和产品的进出。现在,由于中国近年来高速公路发展迅速,其他交通基础设施也得到极大改善,运输已不存在太大困难。日资企业已经把建厂的地点逐步扩大到中国内地。韩国企业也出现了南下扩散势头。
(二)日韩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
日韩产业正在逐步升级,向高科技、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日韩要成功地实现这种产业结构的调整,离不开全球化战略,尤其是离不开经济正在高速发展、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山东半岛由于地缘、文化等方面的优势,会继续成为日韩投资的热土,究其动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日本和韩国正处在产业结构高度化阶段,许多传统工业部门尤其是制造业部门,由于深受国内劳动力价格(在制造业中,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只有韩国的1/9,中日劳动力成本比例则更大)和地租高昂的困惑,欲向海外转移,以谋求更大的利润空间。
2.中国正以巨大的市场空间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成为承接发达国家制造业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作为国内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及其与日韩产业转移的对接已具备条件。
3.欧美跨国公司踊跃来华投资给日韩带来一定的影响。由于韩国进入中国市场落后于欧美国家,在韩国企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欧美企业基本上已完成了在中国的布局,因此,韩国企业与欧美国家相比处于不利地位。日本虽然较早进入中国市场,但由于其对华投资理念一贯遵循“边际产业扩张论”,使其在华的投资水平和投资力度远远低于欧美国家在中国的投资。为了追赶欧美企业,日韩企业借助与山东半岛一衣带水的有利地位,势必会加大在山东的投资。
4.由于我国加入WTO,我国利用外资方面正在发生两个重大变化:一是投资领域的放宽,即我国将根据WTO协议框架和入世谈判的承诺,向外商开放更多的投资领域;二是投资环境的改善,我国将按WFO规则要求全面修订和完善我国现行的外商投资法规。中国巨大的潜在市场将变为现实,为日本和韩国的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因此,可以预料,今后日韩企业将依据其各自优势增加在华投资项目。
综合以上因素分析,日韩企业在山东的投资在现有的基础上,产业结构会不断调整,更大规模的投资即将到来,未来会出现一些新的趋势:
(1)从边际产业转向比较优势产业。“边际产业扩张论”的基本主张是: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处于或已经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可称为边际产业),同时也是对方国家(东道国)具有显在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开始依次进行投资。
因此,日韩对华直接投资首先是面向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随着中国新兴工业化的进展,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国内市场竞争的日益强化,日韩对华投资逐步会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这种趋势已经开始转变。
(2)构建产业链,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已经投资的核心大企业会不断构筑完整的产业链,吸引和带动本国和当地的大批中小配套企业,尤其是一些生产关键核心部件的企业,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3)增强研发实力,实行本土化战略。随着比较优势产业对华投资的增加和技术换市场理论的提出,日韩对华直接投资的技术水平也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体现在:一是比较优势产业投资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含量;二是日韩跨国公司步欧美企业后尘开始增加研发投资,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另外,在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品牌营销等方面也已开始实施系统的本土化战略。
(4)独资与跨国合作渐成主流。自改革开放以来,日韩企业对华投资的组织形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改革开放初期,日韩在我国的投资始终以合资为主。从90年代末开始,独资企业已经取代合资企业,成为日韩两国进入中国的主要方式。并且,部分日韩企业同中国本土企业的关系由竞争开始转向合作,一些日中、韩中跨国公司正在建立战略联盟。
二、山东半岛制造业的现状及来来发展目标
(一)发展现状
山东是我国的工业大省,2001年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增加值的9.7%,而山东半岛构成了山东省工业生产的主体,半岛制造业在全省工业体系中占有绝对的重要地位,同年山东半岛的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均占全省的74%。作为半岛骨干的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以占山东19.1%的土地和17.6%的人口,实现了该省31.6%的国内生产总值、62.6%的进出口贸易和68.3%的实际利用外资,并已初步形成了各自的优势产业。
青岛,首先是全国重要的家电制造业中心,汇集了海尔、海信、澳柯玛等一批知名品牌。另外,青岛还是全国重要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历史上就有“上青天”之说,目前,知名的服装品牌有红领、巴龙、好事中、一诺、即发等。青岛还是重要的钢铁、化工、重型机械、机车制造基地以及北方重要的航运中心,青岛港的吞吐量过亿吨,是全国第三大集装箱港。青岛的海洋产业基础雄厚,汇集了全国60%的科研力量,海洋食品、医药产业具有了较强的竞争实力。
烟台集中膨胀发展的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黄金和食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渐具规模。莱阳市的农产品加工业、招远市的黄金冶炼加工业、莱州市的石材加工及汽车零部件、海阳市的毛衫加工业等都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已具备一定的区域竞争力。
烟台在机械加工和汽车产业方面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竞争优势。除韩国大宇数控机床项目外,韩国大宇综合机械株式会向烟台转移发动机项目已经基本敲定;上海通用在烟台的赛欧生产基地项目已正式投产;韩国泰信电子的手机项目也已投产。上海通用东岳、北方奔驰、山汽改和舒驰组成了整车制造体系;轿车发动机、车用空调、玲珑子午胎、内饰件等零部件构成了汽车产业上下游配套体系;同时,在特种船舶制造、挖掘机、数控机床、制冷及工程机械制造方面,烟台也具备较强的产业基地。
威海在纺织服装、电子、橡胶轮胎、造船、食品医药与水产品加工等产业上具备了自己的竞争优势。威海的三角轮胎、成山轮胎在全国橡胶轮胎产业中占据前两位;山花地毯、海马地毯全国驰名;造船业,威海有威海造船厂,同时正在规划建设3个传播工业园区;文登的农用车及曲轴产业、荣成的渔业加工及其华泰现代的越野车都已形成了较强的产业基地[3]。
(二)未来发展目标
山东省政府出台《山东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制造业强省发展纲要》。山东省从2005年到2010年,将以投资2万亿元的大手笔,构筑山东制造业新构架:以七大产业链为支撑,打造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胶济沿线制造业隆起带,培植六大产业集聚区。到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年增加值将突破1万亿元。七大产业链将成为支撑全省制造业的体系构架。根据制造业发展现状,山东省将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及制药、新材料三大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轻工、纺织、机械、化工、冶金、建材六大传统行业,突出抓好电子信息、汽车、船舶、石化、家电、食品、服装纺织七个产业链,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优势产业为骨干、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到2010年,七个产业链销售收入将达到2.2万亿元,年均增长18%。
同时,山东省将通过打造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胶济沿线制造业隆起带,培植六大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制造业特色县,形成产业集聚、配套协调、布局合理的制造业新格局。
打造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以青岛、烟台、威海为主体,加快与国际接轨,积极承接日韩、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把胶东半岛建设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辐射和带动全省制造业跨越式发展。重点发展交通运输设备、电子信息及家电、化工医药、服装纺织、食品工业五大产业群。
建设胶济沿线制造业隆起带。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载体,充分发挥胶济铁路作用,整合现有资源,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建设胶济沿线制造业隆起带,带动西部,促进全省制造业共同发展。重点发展交通运输设备、电子信息及家电、新材料、钢铁、化工医药、服装纺织、食品等产业。
培植六大产业集聚区。这六大产业集聚区是:以济南、青岛和莱芜为中心的钢铁产业区,济南、青岛、潍坊、济宁为中心的装备制造业区,以青岛、烟台、淄博、济宁为中心的医药产业区,以潍坊、青岛、东营、滨州为中心的盐化工产业区,以济宁、泰安、枣庄、菏泽为中心的煤化工产业区,以淄博、泰安、枣庄、临沂为中心的新型建材产业区。通过突出区域特色,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整合区域资源,依托现有骨干企业,辐射带动周边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到2010年,六大产业集聚区销售收入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25%。
根据规划,到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将突破1万亿元,年均增长15%,占全省工业的比重提高到90%,占全省GDP的比重提高到40%,实现利税4000亿元,年均增长18%。
三、山东半岛与曰韩产业对接的战略举措
日韩产业转移对于山东半岛的工业化进程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山东要打造成为承接日韩产业转移的制造业基地,还存在着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
1.要立足现有基础,以优势企业为依托。目前,胶东半岛在汽车、船舶、石化、化工橡胶、新材料、电子信息、家电等十个产业领域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在制造业中占据较大份额。其中化工橡胶、家电、纺织服装、食品具备明显优势,创出了一批国内或国际知名的企业和品牌,拥有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具备加速发展的基础。
2.对技术含量较高但还没有形成明显优势的产业要重点扶持。如汽车、船舶、石化、新材料、电子信息、医药等六大类产品,在未来制造业发展中极具潜力,有很强的产业辐射和带动作用。大力引进日韩新兴产业的资本和技术可以保持半岛地区与日韩国内产业调整的同步性,为区域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积累资金、技术和经验。通过对日韩新兴产业资本的引入,可以引进日韩高端技术,分享其技术进步的好处,为我所用,培养后发优势。
3.加快研发基地建设,提升制造业水平。制造业基地是一个综合体,包括由科研机构、大学等组成的研发部,由高素质的生产工人和高标准设施组成的生产基地,以及高水平的市场销售环节。目前,山东半岛在土地和劳动力成本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在信息、人才与研发力量方面与发达国家和地区比较还有一定差距。因而,建设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需要大力引进各类科研机构、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和大专院校,加快研发基地建设,提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4]。
4.构建一个强大的依托体系,即交通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教育体系,同时强化法规体系,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随着日韩制造业的大量涌入半岛地区,随之而来的是日资和韩资企业需要庞大的资金流和物流的相互协调,因此,将引致对于金融服务业(如银行、保险业等)和运输服务业(公路、铁路、航空、海洋等)的需求。同时,大量日韩企业进驻半岛地区,也必然吸引大量的日韩银行、保险和航运企业的进驻。这样就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与此同时,还要不断推进涉外法制建设、完善人才开发利用机制、提升半岛就医、上学、文化娱乐、社区服务等生活环境质量等等[5]。
综上所述,胶东半岛必须在保持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推进技术、产品、产业升级,构建新的竞争优势,不断提高自己在国际分工中的层次,才能避免滑入比较优势的陷阱,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标签:产业转移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韩国企业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日韩关系论文; 建设投资论文; 经济论文; 直接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