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古代盲人观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汪心海,刘彤,林潇,翟敏,吉敦亮,高华[1](2021)在《《市景商业图》所见明清之际苏州的医药业:以眼科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市景商业图册》成画于清早期, 是通过对既往画稿的整理以回顾形式所绘的写实画作。图册描绘了明末清初苏州市区繁荣的商业与生活景象。其中医馆、药店等与医药相关的图像有10余处, 与眼科相关的描绘共有7处, 分别为眼科专科诊所1处、眼镜商铺2处、眼镜佩戴者2处、盲人3处, 所绘眼科专科诊所及眼镜商铺在文献检索与历代古画检索中均未发现, 可推测《市景商业图》为现存最早出现中国眼科专科诊所及眼镜商铺的画作图册, 其对研究明末清初苏州的医药业, 尤其是眼科专科诊疗相关情况提供了重要史料。
李婧[2](2021)在《清代弹词章回体小说与宗教》文中指出清代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弹词章回体小说作品,诸如《安邦志》、《天雨花》、《雷峰塔奇传》、《十粒金丹》、《笔生花》等,这些作品内容丰富,不仅有历史政治故事,还有民间异闻传说,充分反映了市井百姓真实的现实生活与复杂的内心世界。弹词虽然在民间具有一定影响力,但在学术界内重视程度不高。前辈学者或从弹词书目的分类整理与文学史角度,或从单一弹词作品与女性作家群体出发讨论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事实上,弹词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其中历史、文学史等价值有待进一步发掘。本文将系统整理分析以佛教与道教为首的宗教与弹词章回体小说的关系,从小说文本、人物形象及宗教思想等方面深入发掘弹词章回体小说的宗教艺术价值。论文第一章对弹词进行概述,首先对弹词的渊源的四种说法进行阐释说明。其次从弹词的分类出发,将论文的研究对象明确局限为弹词章回体小说,明确弹词章回体小说为弹词中的章回体小说。最后通过分析清代佛教与道教的发展、三教合一趋势及宗教世俗化倾向,阐释清代弹词与宗教的密切关系。第二章从弹词章回体小说文本出发,以对人物进行分类分析为基础,将人物分为佛教人物、道教人物、世俗人物三类进行阐述分析。首先,通过对文本中出现的佛祖与观音、僧侣群体中正邪两类僧人的分析,体现了清代佛教世俗化倾向对人们信仰及行为的影响。其次,道教人物主要分为神仙、道士两类。道教神仙众多,呈多等级系统化倾向。作品中以本相出现的神仙主要为玉皇大帝、吕祖、城隍三位,其余诸多神仙是以下凡神仙形象出现的。最后,通过对世俗人物的分析,探究宗教世俗化倾向对世俗社会的深刻影响。第三章主要分析弹词章回体小说中的宗教思想。宗教思想具体表现为佛教业报轮回思想、道教神仙丹道思想、冥界思想三类。弹词章回体小说作为清代这一特定时代繁荣兴盛的最贴近市井百姓生活的一种文学形式,直接反映了清代社会普罗大众对以佛教、道教思想和信仰为首的宗教的接受程度与情感态度。
杨洋[3](2021)在《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文中研究说明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是时代文明进步的体现,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保障残疾人权益平等,让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社会对残疾人的教育关注十分有限,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清末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特殊教育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中产生,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适和完善。基于对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背景审视、内容考察、影响因素分析与特点归结以及对发展历程的评析与启示思考的探讨与研究,为当代中国特殊教育的本土化发展累积经验、提供借鉴。论文以历史的角度,对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考察,从特殊教育各时期具体的内容入手,以全局和局部相结合的方式,描绘出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图景。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比较研究法等,探索变迁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中积累了何种经验,并对历史进程进行分析解读,以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清末特殊教育的滥觞与起步。主要探讨了自西学东渐伊始,社会有识之士对特殊教育的舆论宣传及教会特殊教育机构建立所经历的初期探索历程,具体包括特教师资培养、特殊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与教学方法移植、学校的经费来源以及生源和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通过对清末特殊教育的初创历程进行描述,分析这一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受哪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揭示其发展背后的推动力。第二章民初特殊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国家通过制定教育宗旨、划定特殊教育的行政管理来确立特殊教育在学制体系中的地位,对特殊学校的管理发挥着若隐若现的作用,特殊教育开始逐渐被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中。同时,特殊学校的办学实践有了新的起色,在特教师资培养、课程教学、经费来源等方面趋向正规学校发展,生源和学生就业也较原来有了较大变化。第三章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转型渐变。随着国家在政治上得到统一,教育行政也趋于稳定,政府除了制定特殊教育宗旨和对其进行教育行政管理划分外,开始加强对私立特殊学校的立案监管。同时,义务教育政策的完善,卫生教育、慈善救济政策的强化实施,对这一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辅助推动作用。特殊教育的师资培养、课程设置、语言教学、办学经费等方面“中国化”的色彩愈益浓厚。第四章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挫折复兴期。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给本就薄弱的特殊教育事业重创一击,但在民族生存危机意识强烈的时代背景下,受过教育的残疾人接手开办特殊教育的重任,政府在保存和发展特殊教育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使特殊教育事业得以存续。战后,政府对特殊教育制定了相对完善的规划,但受政局动荡影响并未实施。不过,特殊教育在民间推动与政府引导的合力作用下,特教师资培养专业性逐渐增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日渐规范,经费来源也逐渐有了稳定的保障,特殊教育逐渐向制度化的方向迈进。第五章在对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历程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特殊教育发展的内外因素,来揭示其自身与所处环境的互动关系。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外在大环境的更迭所产生的影响,同时特殊教育自身功能的转换,人本价值的逐渐突显,以及适应本土发展的自我调整,也是促成其具有独特发展态势的关键因素。在多重因素的交互影响下,清末民国时期的特殊教育显现出了鲜明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也是这一时期的特殊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发展的重要时代标识,更有助于厘清特殊教育的发展思路。第六章从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中,辩证地评析特殊教育发展的经验和局限性,并以史为鉴,探索当前特殊教育发展的方向,即拓展特殊教育观念视角,社会融合与自主发展并举;加强特殊教育政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优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师资专业化发展;丰富特殊教育课程教法内涵,把握借鉴与创新合理尺度;扩充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凝聚多元力量均衡发展,这些经验可以为当下特殊教育体系的充实和完善提供借鉴和启示。
杨人桦[4](2021)在《涉马成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动物类的成语是汉语成语中极富特色的一类,二十一世纪以来的二十年里对动物类成语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涉马成语是动物类成语中数量占比最多的一类,早在经典古籍《尔雅》和《说文解字》中,古人对马在年龄、毛色、体态及动作等方面就有过十分细致的描述,可见马这种动物与中华民族有着紧密的联系,与古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本文对涉马成语搜集,除了参考《新华成语大词典》和《马语典·涉马熟语辨释》之外,主要利用汉语多功能字库中的“成语汇辑”搜集。对搜集的涉马成语条目出处和用例的查找,主要利用中国基本古籍库和北京大学CCL语料库来搜集。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是主要是词汇的历时与共时相结合法,从历时与共时两个层面对涉马成语进行考察,这对增进我们对涉马成语的认识,丰富汉语史的研究都有一定的价值。论文内容主要有五方面:第一,引言部分。主要介绍动物类成语的研究现状,并简要阐述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使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确定涉马成语的数量,分析涉马成语的历时分布。本文共搜集了618条涉马成语,并根据汉语史研究中的分期,从上古、中古、近代和现代对不同时期的涉马成语数量及特点进行考察,发现涉马成语的数量从上古到近代有一个逐渐递增的过程,且其有逐渐趋向通俗口语化的历史发展特点。第三,区分涉马成语的语法结构。可分为联合结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中补结构、连谓结构、兼语结构和其它结构八大类。通过考察各类型涉马成语的数量和特点,发现其中以联合结构的涉马成语数量最多,占到总数比的48.71%。第四,归纳涉马成语的结构变化。涉马成语的结构变化,属于语形的演变。涉马成语有着丰富的结构变化,从结构成分和结构关系两方面考察,可以看到其结构变化的大概面貌。第五,分析涉马成语的语义演变。对于语义演变的涉马成语,本文采用义素分析法,对语义发生变化的涉马成语进行指称性义素和区别性义素的考察,最后还就其中5例涉马成语的语义演变轨迹进行了尝试性地分析。最后,总结涉马成语的研究。总的来说,涉马成语在动物类成语中数量很多,值得注意。涉马成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数量及分布,能让我们进一步看到它的历史发展特点。涉马成语的结构类型,体现了以联合结构为主的汉语成语的结构特征。涉马成语语形和语义的变化发展,对深入认识涉马成语的历时演变有着重要意义。
曹好好[5](2021)在《悲凉·欢乐·幸福 ——中国京族独弦琴音乐文化研究》文中提出中国京族为广西西南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世代居住在广西北部湾地区毗邻越南的京族三岛上。京族独弦琴是京族特有的传统一弦弹拨乐器,其在京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曾被不同的话语建构:早期文献称其为独人独弦的“悲凉琴”,20世纪8、90年代的独弦琴,学者称之为时代颂歌“欢乐琴”,而当代京族人则通过挪用古老的民间神话传说,结合当下独弦琴的作乐事件、情境和生活感知,赋予独弦琴以“幸福琴”的称谓。基于此,本文首先通过梳理诸多话语之间的差异和关联,来对话历史和前人研究,并讨论独弦琴如何在历史中被建构为“悲凉琴”和“欢乐琴”。同时,通过走入田野,采访乐器制作、学习演奏独弦琴来获得局内知识体系,参与独弦琴作乐事件来体会局内的作乐感知,在一次次具体的独弦琴表演和作乐过程、情境和事件中,进而理解局内人口中“幸福”的情感表述,并诠释独弦琴如何在当下被建构为“幸福”之弦。
牛艳莉[6](2020)在《女性书写与诗学形态 ——翟永明诗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翟永明在中国当代诗坛被誉为女性诗歌的“领头羊”。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她始终保持旺盛的诗歌创造力,在每个历史阶段都留下了重要的诗歌作品。论文以翟永明近40年的诗歌为研究对象,对其诗歌文本、诗学衍变轨迹、独异的诗学主题与艺术探索,进行了全面深入解读。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她与19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诗歌进程的深层关系。论文共四章。绪论从本论文的研究缘起、问题意识入手,进而对已有的翟永明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以及相关研究发现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总结已有研究尚存的不足及研究盲点,并就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学术预期进行了说明。第一章聚焦翟永明的人生道路与诗歌写作。翟永明的诗歌创作可分为:诗歌写作“喷涌期”(1984-1990),诗歌写作“裂变期”(1991-1999),诗歌写作“整合期”(2000-2020)这样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其童年强烈的“创伤经验”的喷涌。在青少年时期的文学积累和1980年代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诱发下,翟永明以独具个性的“黑夜”、“死亡”意识、以结构精致完整的组诗形式出现在诗坛。这一时期她的写作具有明显的“独白呓语”的特点,其女性视角主要集中在女性个体的生命体验及其在男权世界中的苦闷与抗争。第二个阶段贯穿整个1990年代。在时代的急剧转型中,翟永明不断寻求诗歌写作的新变,她告别了相对单一的自我经验,而扩展至与现实、世界的对话与交流。翟永明这一阶段的诗歌有明显的“向外转”的倾向,在广泛涉猎“公共经验”的同时,对其进行“个人化”的经验甄别与提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与复杂现实对话的新方式。这一阶段为翟永明诗歌写作的“裂变期”,在“无用”而“沉潜”中不断调整诗歌的书写策略,重新释放出诗歌的活力。第三个阶段是新世纪以来的诗歌写作。从“白夜”开始,翟永明的写作开始变得更为自由和开阔,不断地与现实、传统进行对话,甚至与艺术作品进行互动式批评,体现了诗人此时期交流诗学的特色。可以说这一时期,翟永明进入到更自如、更综合的诗歌写作时期,回应现实、回归传统是这一时期最主要的书写内容;此时期她的诗歌形式也变化多端,诗歌语言趋于质朴,更加注重诗歌的节奏和语感。翟永明这三个阶段的诗歌既与时代语境的转型密切相关,更是其遵循内心、不断追求诗歌艺术精进的体现。第二章对翟永明诗歌中的女性群像进行解读,研究其诗歌对女性经验的挖掘与书写。第一节首先从身体、生育等女性的性别经验入手,分析翟永明诗歌中的女性身体经验。在此基础上,考察她在诗歌中与西方女性(以普拉斯、弗里达·卡洛为主)的对话,这是其精神症候的典型体现。最后,翟永明在诗歌中从“倾听和注视”出发,在对世界的体认中建构起女性主体形象。第二节分析翟永明诗歌中的母亲形象,以及抒情主体与“母亲”的精神交流。与母亲的对话和交流,是翟永明诗歌女性经验书写的贯穿性主题,这在从《母亲》到《十四首素歌》的诗歌文本中有所体现。翟永明对母亲的书写,经历了情感表达上的从独白到对话的方式演变,通过母女之间女性经验的重合与冲突,彰显女性生存的共同悲剧。第三节分析翟永明诗歌对中国古代女性的书写。通过时空并置、灵魂对话和文化透视的多元艺术形式,翟永明对鱼玄机、李清照、杨玉环、虞姬等展开书写,由此敞开了被遮蔽的女性经验,并由历史返观当下的女性诗歌。翟永明对女性的书写由自我隐秘经验出发,题材范围逐渐扩展,写作手法也不断调整,建构了时间跨度大、空间涉猎广的女性群像。她的女性经验不仅在其女性群像中得以表达,而且她也籍此建构了自身独特的女性观、诗歌观。第三章通过色彩诗学、空间诗学、时间诗学、戏剧性诗学等关键词对翟永明的诗歌及诗学特征进行解读,借此发掘翟永明诗歌的内在肌理和文本建构方式,这也是解读翟永明诗歌的关键入口。第一节为翟永明的“色彩诗学”,以《女人》为例,对翟永明诗歌中的色彩运用进行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黑色、白色、红色在其诗歌中的意蕴。翟永明的诗歌书写有效调动了颜色的暗示功能与隐喻意味,在诗歌中构建了独具特色的“色彩诗学”。第二节为翟永明的“空间诗学”,以法国思想家巴什拉的空间诗学理论为参照,解读翟永明诗歌的多重空间书写。从早期的幽闭空间如“黑房间”、“静安庄”,到消费时代的开放空间如“咖啡馆”、“酒吧”,翟永明的诗歌空间书写有明显的转向。而对“建筑”的兴趣与书写,则使得翟永明以“纸上建筑”的视野重铸诗歌观,深刻地影响了她1990年代后期以来的诗歌写作。第三节为翟永明的“时间诗学”,通过对作为时间意识的“黑夜”的考察,辨析翟永明诗歌中的时间观念。翟永明对时间的感知与书写经历了由紧张而至舒展的过程,由“性别化”的时间感知到“超性别”的时间感知方式,建构了基于自身经验而又极具包容性的“时间诗学”。第四节为“戏剧性诗学”,旨在考察翟永明诗歌的文体探索与结构意识。对其诗歌内部的“用典”、“复调”等进行解读与分析,考察翟永明组诗、长诗的结构技巧。翟永明自幼喜爱戏剧,她在后来的诗歌写作中将之发展、改造,并在与现实的对话中创造性地运用,形成了极具个人特色的“戏剧性诗学”。第四章为“当代诗歌史中的翟永明”,尝试阐释翟永明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中的位置与价值。第一节分析翟永明对女性诗歌理论、批评的参与及贡献。自“黑夜意识”提出以来,翟永明一直是女性诗歌的理论支撑者和反思者,她对女性诗歌的真知灼见,影响了当代女性诗歌的发展。除此之外,翟永明对中国传统女性颇有研究,她有多本散文集涉及古代女诗人,这其实是在对女性诗歌的历史进行溯源,对女性诗学的建构有着不言而喻的价值和意义。第二节考察翟永明与当代诗歌场的关系。40年来,翟永明一直随时代而变,不断矫正诗歌与现实的关系,并一直秉持个人化的独立价值立场和审美立场。与此同时,翟永明对绘画、建筑、电影等艺术领域多有研究,她也一直致力于诗歌与其他艺术的跨界融合,这在媒介融合的当今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翟永明是一位特立独行的诗人,她既融入了特定的地域(四川)与代际(第三代诗人),又在一定程度上游离而出。翟永明相对于特定代际和地域的“溢出”与“飞翔”,使其成为一个难以被标签化的诗人。结语部分对整篇论文,也是对诗人翟永明在中国当代诗歌史的特殊地位与价值进行了总结。翟永明开启了当代诗歌的女性写作源头,之后以不同时期、不同特色的作品持续参与女性写作,在新世纪又将其引向更加广阔的外部空间,超越女性自身,实现诗意升华,为女性写作在新诗史留下浓墨重彩。诗歌创作之外,翟永明对女性诗歌理论、批评的高度参与和重大贡献,对当代女性诗学的建构具有重要价值。翟永明艺术涉猎广泛,其诗歌中其他艺术元素的渗透与融合,及其在戏剧、绘画、建筑、电影等诸多领域的跨界建构在媒介融合的当今时代具有相当意义。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翟永明都一直秉持个人化的独立审美和价值立场,以女人的细腻感知和女诗人的独特视角,用诗歌反映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为其诗歌创建了文学史意义!“完成之后又怎样”?让我们期待翟永明在未来的语境中为我们呈现更多的欣喜与奇迹!
王雨晴[7](2020)在《苏州传统园林理景中的参与性设计方法与现代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市的快速建设,导致城市景观风貌雷同,文化活力缺失,公众参与水平低等问题日益凸显。在此背景条件下,如何提升园林景观的可参与性,促进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和参与,成为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文章以园林理景过程中的参与性设计为研究主体,从参与性设计的概念出发,在深入研究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完善和补充。依据设计过程中主客体之间的融入深度和设计结果的不同,对园林理景中的参与式造景设计进行了层次划分,将其划分为认知、互动和精神三个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的参与层次,以此构建了参与性设计的研究体系。借助参与性设计的概念和内涵,对苏州传统园林理景过程中的参与性设计类型进行了分类,探究人的不同参与方式对园林景观产生的深入影响。研究表明,苏州传统园林理景中的参与性设计不仅发生范围广泛,而且达到了人与景之间融会契合、精神共鸣的参与深度。为了继承和发展苏州传统园林理景中的参与性设计精髓,将其从认知参与、互动参与、精神参与三个方面进行方法概括,得出“自然融入,应时而借”、“多感官互动”、“景境营造,借物比德”三个参与性设计方法。同样以参与性设计的概念和内涵为衡量标准,从认知层面、互动层面、精神层面三个方面剖析苏州市姑苏区现代公园景观参与性的现状问题。在此基础上,选取苏州市中心城区最大的市民公园——桐泾公园为例,进行了景观参与性优化设计实证研究,以此探究苏州传统园林理景中的参与性设计方法对于现代景观营造的借鉴意义。
吴灏然[8](2021)在《专类花园类型及其植物景观营造研究》文中提出在当前“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花园植物的应用、专类花园的推广极为迫切。国内对于观赏价值显着的专类花园尚缺少系统研究,故本文研究梳理国内外文献资料中的专类花园起源与发展,明确专类花园的定义并总结归纳其类型范围。通过对国内外专类花园案例相关图文资料搜集和实地踏查,研究专类花园植物造景的设计要点和配置手法,以期为我国专类花园营建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系统梳理专类花园历史发展脉络,明确专类花园发展渊源和相关概念为:1)专类花园中西方雏形都源自实用性的专类植物栽培;2)以植物和植物科学知识展示为主的传统专类园受到当代主流审美的影响,以满足人们日益精致的观赏需求和使用需求为首位,拓展为类型多元、主题创新的花园类型,即专类花园;3)专类花园植物景观具有鲜明的主题性、地域性和功能性,对于设计和营建当代中国花园具有借鉴意义。(2)基于国内外文献专类花园相关资料分析,概述专类花园植物造景手法,并以植物学特征、园艺学特征、经济学特征、生态学特征、社会学特征5大主题特征为划分依据,提出体现植物亲缘关系、植物生境条件、植物观赏特性、植物特定使用价值、植物生态功能、针对特定人群、具有特殊社会意义和人文历史内涵的8大专类花园类型。(3)从植物景观的组成元素、植物个体的美学特征、植物空间构成形式、植物景观的意境表达4个方面,系统分析专类花园植物造景手法,提出专类花园植物景观的主题导向,即采取多样造景手法烘托主题,以骨干植物支撑空间结构、主题植物表达空间意境、填充植物丰富空间细节,并运用相关构图原则和植物组团设计手法,创造多样空间体验。(4)对国内外专类花园典型案例进植物景观分析,研究每一类别的专类花园植物造景设计手法,并结合10个专类花园实地调研成果分析国内专类花园建设现状:1)以植物学特征、园艺学特征、经济学特征为主题的专类花园运用最为广泛;2)形成以乔灌木为骨干,多年生草本为主体,一二年生草花为填充的植物造景模式;3)植物品种丰富度不够,植物景观多样性欠缺;4)设计理念重艺术而轻生态;5)建设水平与养护水平参差不齐。(5)通过自闭症儿童康复专类花园实践探索,从患儿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出发,探讨康复专类花园的空间构建、植物组合等设计方法,于实践中总结专类花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手法,并提出专类花园植物造景手法的重要意义。(6)根据沪杭地区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和可利用的花卉资源,推荐在沪杭地区营建岩石园、观赏草园、可食花园等不同类型的专类花园植物材料共317种(含品种)。
刘重麟[9](2020)在《说书与敬神:太行山神书艺人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神书是一种在太行山区域民间信仰活动中表演的文艺形式,常见于公共庙会的酬神仪式与私人家户的还愿仪式。神书艺人是指参与仪式策划与表演,精通乐器或说唱技能并以此为生的群体。他们出生贫寒,身体缺陷,现实中常常遭受不公待遇,处于社会边缘。本文通过对“神书艺人”这一地域标志性民间曲艺群体及其仪式性说唱活动的研究,剖析流动的艺人是如何链接村落社会中人、祖先、神的关系,如何互构仪式角色与社会身份,进而讨论技术时代的神书艺人的生存规则与生活策略。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分析了自然环境、民间信仰、灾荒移民、晋商流动、佛头宣卷与乐户赛社等因素对神书艺人的历史源流与说唱传统的影响,重新审视了曲艺说唱作为神圣载体参与社会交换的过程。第二章通过考察清末民初神书艺人群体的行会组织,讨论了中国传统业缘性社会组织的构成方式与运作机制。其中发现祖师崇拜对行业内部秩序整合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三皇信仰是官方祭祀下移民间与艺人群体借神自重、塑造认同的双重构建。孔圣崇拜强调了艺术来源的正统性与说古劝善的功能。对苗庄王、邱祖的敬奉体现了佛道传教对曲艺传承的影响。第三章从艺人的主体性出发,重点介绍了太行山神书艺人入行前的苦难遭遇,学艺经历与婚姻生活。艺人将苦难遭遇转化为奇遇经历,以此塑造灵验的仪式身份。学艺中师徒关系的建立既维持了曲艺流派的风格特征与特殊技艺,也建立了一种互惠型的经济契约。在婚姻家庭方面,艺人的通婚圈主要是以其演艺活动的地域范围为中心向外扩散。职业特点、经济收入、身体状况成为艺人建立婚姻关系的消极因素。第四章介绍了神书表演的具体场合、说唱程序与文本选择,比较了襄垣郭庄村求雨书与长子岚水乡杨府周年书两类演出的异同,具体分析了艺人在链接群体仪式与家族仪式中作用与功能。第五章选取了神书类型之一的庙会书为研究对象,介绍神书表演的基本形式、市场关系与经营模式,剖析神书艺人的人际交往网络与社会互动模式。神书演出的基本形式地摊、神棚与舞台派生出香客还愿经济、善人功德捐赠,村落商业雇佣三类市场关系。神书市场的多元性促使艺人在表演中运用不同的策略满足主家的期待。说唱表演中“吉祥话”“扣子”的使用,团队搭班与收入分配的秩序化,个人营销与社交的线上化都是影响艺人经济收入与演艺市场的重要因素。
张宗建[10](2020)在《鲁西南地方戏曲影响下的戏曲民俗版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戏曲和民俗版画是中国传统民众生活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了诸多的文化交融与碰撞,多地的民俗版画生产中便出现了大量表现戏曲故事的画面,这种作品则多被称为“戏曲民俗版画”。作为一种将戏曲文化与木刻版印相结合的民间艺术,自明代出现萌芽以来,经过清代的发展,逐渐成为极受民众欢迎的民间美术形式之一。鲁西南地区自宋元以来便是戏曲文化的繁盛之地,当地戏曲剧种、剧目众多,戏曲表演在民众日常生活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由此,地方戏曲自然地进入民间木刻版画艺人的视野,进而创造出大量表现戏曲内容的民俗图像。不过,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鲁西南地区所生产的此类戏曲图像,并非为年节期间装点家居使用,而是具有明确的实用性与生活性特征。无论生产还是使用,都跨越了“年”的阈限性质,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这也使本文的研究对象具有了文化功能上的特殊性。因此,本文使用“民俗版画”的概念视野,将其定义为“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并通过对鲁西南地区地域文化生态与地方历史的梳理,还原鲁西南民俗版画的生存语境,进而对其中戏曲题材的出现与兴盛加以诠释。同时,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在前人的学术研究中关注较少,仅有的研究也多围绕该地最具代表性的书本子民俗版画展开,很难完整的呈现这一民间艺术的完整面貌,这也使本研究具有了学术意义的稀缺性。笔者通过对近50个民俗版画作坊的田野考察及相关艺人、知情者的口述访谈,获取了大量珍贵的图像与口述资料。基于这些资料的充分利用,本文将尽可能的复原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在历史上的空间分布与时间跨度,并重述它在中国民俗版画史中的重要位置,进而对这一被学界忽视的民俗版画产地进行学术补白。另外,本研究主要从“文化融合”“文化区”“文化时空交流”等研究视野着手,探析地方戏曲文化与文化融合现象对民俗版画生产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指出鲁西南地区作为诸多民俗版画产区的地理交界处,所生产的一般类别民俗版画都具有明显的多地文化融合样态,而地方戏曲则为鲁西南民俗版画的生产带来了关键的文化元素,在此显示出一种特殊的风貌。即其不光接受了邻近区域民俗版画的制作技艺,同时融汇整合了鲁西南地域内的重要民间文化事项——地方戏曲,从而产生出风格独具的艺术特色。两者共同构筑了民俗版画的共性与个性特征,成为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得以存续的重要前提。可以说,鲁西南地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与区域内特定的民俗生活样态,使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产生与存续既是必然,亦显偶然。邻近地区众多民俗版画产地的存在使该地出现木刻印刷技艺成为必然,这种必然凸显了民间文化的交流与扩散行为。而将戏曲故事作为最主要的表现对象,并将其融入民众日常的生活用品中,更是区域内不同文化事项间互为融合的偶然。那么,从空间与时间的双重角度考量,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这一研究对象的产生与发展,便充分反映出民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特性,成为解释民间文化自发交融整合现象的重要案例。这也正是本文选取该文化事项作为研究对象的重要原因。最后,本文提出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通过文化的时空交流与融合所构建的“生活空间”与“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文化区”的概念,进一步解释鲁西南地方戏曲、戏曲民俗版画以及鲁西南民众生活间的关联与互通,并呈现出其在当地文化生态链形成中的重要意义。将“文化区”“文化融合”等概念引入该研究不仅能够对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独特性与区域性加以阐释,同时也使本研究具有了更为深远的研究意义,进而对当下各类民间美术乃至民间文化事项文化类型划分、产地区域分类的科学性提供学术借鉴。最终以此重释文化融合、文化交流、文化秩序、文化生态链等元素对民间文化事项发展兴衰的重要影响。
二、中国古代盲人观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古代盲人观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2)清代弹词章回体小说与宗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二节 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
第一章 弹词概述 |
第一节 弹词渊源 |
第二节 弹词章回体小说 |
第三节 弹词与宗教 |
第二章 弹词中的人物与宗教 |
第一节 佛教人物 |
一 佛与菩萨 |
二 僧侣 |
第二节 道教人物 |
一 神仙 |
二 道士 |
第三节 世俗人物 |
第三章 弹词中的宗教思想 |
第一节 佛教业报轮回思想 |
一 业报思想 |
二 轮回思想 |
第二节 道教神仙思想 |
一 神仙思想 |
二 丹道思想 |
第三节 冥界思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清代弹词章回体小说一览表 |
致谢 |
(3)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问题 |
三、文献综述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研究的价值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七、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清末特殊教育的滥觞与起步(1874—1911) |
一、清末特殊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一)动荡政局为开办特殊教育提供宽松土壤 |
(二)西学东渐的文化传播为特殊教育的产生创造条件 |
(三)新教育发展为特殊教育移植创设宽容氛围 |
二、清末特殊教育的嚆矢 |
(一)清末特殊教育的舆论宣传 |
(二)教会特殊教育机构的兴起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启蒙 |
(一)盲教育师资培养的肇始 |
(二)聋哑教育师资培养的肇始 |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的初步探索 |
(一)确立“识字明道”的培养目标 |
(二)尊西仿新的课程体系初具 |
(三)教学方法的移植与改进 |
五、特殊教育经费对西国的依附 |
(一)教会慈善人士的联合募捐 |
(二)国内教会组织的支持资助 |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
(二)教会办学的零星尝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初期特殊教育的规范化发展(1912-1926) |
一、民初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军权至上的政局导致特殊教育发展边缘化 |
(二)城市社会变动改变残疾人的救助观念 |
(三)教育热潮迭起为特殊教育发展创设民主氛围 |
二、民初特殊教育政策的形成与确立 |
(一)民初特殊教育宗旨的流变 |
(二)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初定 |
(三)特殊学校确立地位与规范管理 |
三、特殊教育师资来源的自给自足 |
(一)特殊学校毕业生扩充师资队伍 |
(二)特殊学校附设短期师资训练班 |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变革与课程教学完善 |
(一)确立“塑造独立国民”的培养目标 |
(二)课程内容的丰富充实 |
(三)语言教学方法的改进与调试 |
(四)上海盲童学校的个案考察 |
五、广源众筹的多渠道经费来源 |
(一)特殊学校的外源性筹资 |
(二)特殊学校的内源性筹资 |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
(二)教会办学增加,国人积极仿办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的“中国化”渐变(1927-1936) |
一、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教育行政渐趋稳定与教育秩序规范 |
(二)国内预防残疾意识逐渐增强 |
(三)儿童学研究的发展促使国人关注残疾儿童 |
二、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政策的调整与发展 |
(一)特殊教育宗旨的核心确立 |
(二)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调整 |
(三)私立特殊学校的管理权过渡 |
(四)特殊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变通政策 |
(五)卫生教育与慈善救济的强化实施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一)确立职业性与师范性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
(二)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课程设置 |
(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经验积累 |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革新与课程教学的本土探索 |
(一)确立“盲哑教育职业化”培养目标 |
(二)课程内容的宗教性弱化 |
(三)国人对语言教学的尝试与突破 |
五、西方母国经费来源缩减 |
(一)国内捐款与政府补助增加 |
(二)制定学费标准,补充学校经费 |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
(二)教会与国人办学数量的此消彼长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挫折复兴(1937-1949) |
一、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致使特殊教育重心南移 |
(二)特殊教育专业组织的兴起助力 |
(三)战后中国经济崩溃导致特殊教育生存举步维艰 |
二、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政策的规划与完善 |
(一)战时特殊教育政策的应时调整 |
(二)战后特殊教育政策的完善性规划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专业性增强 |
(一)专业性与师范性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
(二)注重系统理论学习的课程设置 |
(三)延聘专业教师开展培训 |
(四)战后拟定专业师资培养方案 |
四、特殊教育办学目标与课程教学体系的日趋完善 |
(一)确立“培养社会有用公民”的培养目标 |
(二)课程内容的规范设置 |
(三)特色教学法的形成 |
五、经费来源渐趋稳定 |
(一)社团组织的经费补助 |
(二)政府经费投入渐增 |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
(二)学校数量扩充,残疾人渐成办学主体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特点 |
一、特殊教育发展的外生性影响因素 |
(一)政权更替与国家权力触角的延伸 |
(二)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新生与生产力的客观需求 |
(三)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强势推进 |
二、特殊教育发展的内生性影响因素 |
(一)特殊教育自身的功能转换 |
(二)特殊教育的人本价值逐渐突显 |
(三)适应本土发展的自我调整 |
三、特殊教育发展的特点归结 |
(一)教育观念由“养”到“教”不断明晰 |
(二)教育监管由“放”到“收”的集权化 |
(三)特教师资培养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
(四)课程教学体系杂糅走向融合的本土化适应 |
(五)经费来源由单一走向多元的开放化集资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评析与启示 |
一、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经验 |
(一)特殊教育本质功能的表达与强化 |
(二)政府主权意识觉醒加强特殊教育整顿规范 |
(三)特教师资培养体系的形成与教学经验积累 |
(四)西式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植入与改造 |
(五)多方支援加强特殊教育根基巩固 |
二、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困境 |
(一)角色定位摇摆不定,教育观念难转变 |
(二)政策法规零散不健全影响特殊教育规范管理 |
(三)师资培养体系欠缺阻碍教学工作进展 |
(四)课程教学过度依赖制约特殊教育独立发展 |
(五)经费支出基础薄弱导致特殊教育发展缓慢 |
三、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当代启示 |
(一)拓展融合教育观念视角,社会融合与自主发展并举 |
(二)加强特殊教育政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
(三)优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师资专业化发展 |
(四)丰富特殊教育课程教法内涵,把握借鉴与创新合理尺度 |
(五)扩充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凝聚多元力量均衡发展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涉马成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动物类成语的研究综述 |
1.对单个动物的成语研究 |
2.对类聚动物的成语研究 |
3.不同语言文化中动物成语的对比研究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资料采集法 |
2.语汇的共时描写 |
3.语汇的历时比较 |
4.定量统计法 |
一、涉马成语的认定与统计 |
(一)涉马成语的认定 |
(二)涉马成语的时期分布 |
1.上古时期的分布 |
2.中古时期的分布 |
3.近代时期的分布 |
4.现代时期的分布 |
二、涉马成语的语法结构 |
(一)联合结构 |
1.名词性联合结构 |
2.谓词性联合结构 |
(二)主谓结构 |
1.主+谓 |
2.主+谓+宾 |
3.主+状+谓 |
4.主+状+谓+宾 |
5.主+(主+谓) |
(三)动宾结构 |
1.动宾式 |
2.状动宾式 |
3.动补宾式 |
(四)偏正结构 |
1.定中结构 |
2.状中结构 |
(五)中补结构 |
1.中心语为双音节动词 |
2.中心语为动宾结构的词组 |
(六)连谓结构 |
(七)兼语结构 |
(八)其它结构 |
三、涉马成语的结构变化 |
(一)涉马成语结构成分的变化 |
1.同义或近义成分换用 |
2.非同义成分换用 |
3.同音成分换用 |
(二)涉马成语结构关系的变化 |
1.并列型的次序变化 |
2.非并列型的次序变化 |
3.结构成分和结构关系的综合变化 |
四、涉马成语的语义演变 |
(一)涉马成语语义的发展变化 |
1.语义范围的扩大 |
2.语义的转移 |
(二)基于语料库的涉马成语语义演变的个例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本文搜集的涉马成语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悲凉·欢乐·幸福 ——中国京族独弦琴音乐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一)跨境居住京族的迁徙历史背景、现状概览 |
(二)中国京族独弦琴 |
二、研究空间及相关概念 |
(一)对独弦琴的研究 |
(二)本文研究中所涉及的表演理论 |
(三)本文研究中的感知理论与相关的概念 |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四、写作策略与章节安排 |
第一章 京岛田野纪行及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京岛琴声的初次体验 |
一、聆听:优美的琴声 |
二、体验:传承人的生活 |
第二节 遭遇三类话语:悲凉、欢乐与幸福 |
一、“悲凉琴”:文献的追忆 |
二、“欢乐琴”:文献的特指 |
三、“幸福琴”:口述的指引与文献的诉说 |
第三节 问题的提出:为何“悲凉”“欢乐”与“幸福”? |
一、对悲凉、欢乐与幸福的理解 |
二、本文的作乐感与声音感辨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悲凉琴:声似哭泣的悲凉作乐 |
第一节 悲凉的生活与“独人独弦”的演奏形式 |
一、“悲凉”的生活 |
二、“独人独弦”的演奏形式 |
第二节 声似哭泣的声音形态 |
一、演奏前的准备:找泛音点、定弦(选调) |
二、虚实中的“语言”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欢乐琴:“声”“形”中的欢乐作乐 |
第一节 欢乐琴的缘起与背景 |
第二节 曲目的变化 |
一、对传统曲目的改编 |
二、依据京岛事与物的创作 |
第三节 演奏技法的改变 |
一、右手实音的弹奏 |
二、左手的摇杆与手形 |
第四节 乐器形制的革新 |
一、对形制的关注 |
二、京族独弦琴形制发展的历程变迁 |
三、从“旦匏”到“多功能”的命名与认知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幸福琴:展演中的选择与女性 |
第一节 节日的展演 |
一、哈节与独弦琴 |
二、对展演活动背后的思考:以百人独弦琴表演为例 |
第二节 展演中的表演与选择 |
一、问题探讨的必要性 |
二、乐器的选择 |
三、曲目、技法的选择 |
第三节 展演中的女性建构 |
一、历史沿革 |
二、女性对独弦琴演奏方式的几种建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女性书写与诗学形态 ——翟永明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思路、框架与方法 |
四、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翟永明的人生道路与诗歌写作 |
第一节 诗歌写作“喷涌期”(1984-1990) |
一、“创伤体验”与翟永明1980年代的创作心态 |
二、美国“自白派”诗歌与翟永明的情绪共振 |
三、“对抗”诗学与“组诗”形式:1980年代诗歌的阶段特征 |
第二节 诗歌写作“裂变期”(1991-1999) |
一、时代转型与翟永明1990年代的诗歌观念 |
二、公共经验的个人提取:诗歌经验的扩容 |
第三节 诗歌写作“整合期”(2000-2020) |
一、全球化语境下翟永明诗学策略的调整 |
二、消费时代的诗歌回应 |
三、“在春天想念传统”:古典诗心的回归 |
第二章 女性群像与女性经验书写 |
第一节 女性经验的敞开:身体、生育及其他 |
一、“身体”的言说:遮蔽与敞开 |
二、“生育”与女性的宿命 |
三、作为“镜像”的异域女性与艺术 |
四、“倾听与注视”:女性主体的建构 |
第二节 “通过母亲回溯过去”:女性命运溯源 |
一、《母亲》、《死亡的图案》中的母女经验 |
二、《十四首素歌》:追溯母亲的过去 |
三、“生者是死者的墓地”:领悟生命与死亡 |
第三节 翟永明书写女性群像的三重路径 |
一、“时空并置”:女性艺术的共时呈现 |
二、“灵魂对话”:遮蔽与发现 |
三、“文化透视”:“被书写”的历史 |
第三章 翟永明诗学多维透视 |
第一节 “颜色”的交错融合:翟永明的色彩诗学 |
一、《女人》组诗的色彩运用统计 |
二、“黑夜”及其扩散:男权枷锁与自我的深渊 |
三、“红”:来自生命内部的激情 |
四、“白”:澄明之境 |
第二节 现实空间与隐喻空间:翟永明的“空间诗学” |
一、“房间”隐喻与“家宅”诗学 |
二、“静安庄”与“南部地区”:孤独的诗学 |
三、“酒吧”“咖啡馆”:消费时代的精神驿站 |
四、“纸上建筑”:空间与形式 |
第三节 “夜”的思考与表达:翟永明的时间诗学 |
一、作为时间意识的“黑夜” |
二、《女人》的时间隐喻 |
三、去性别化的“白夜” |
第四节 文体拓展与“戏剧性”诗学 |
一、“用典”:文本内部的“镶嵌”结构 |
二、“对话”:诗的“戏剧化” |
三、长诗、组诗的多元结构探索 |
第四章 当代诗歌史中的翟永明 |
第一节 “女性诗学”的建构与反思 |
一、“女性诗歌”的理论建构与“在场”守护 |
二、寻找女性诗歌的历史源头 |
第二节 翟永明与当代诗歌“场域” |
一、诗歌与现实关系的不断矫正 |
二、“跨界”的艺术实践 |
三、地域与代际视野中的翟永明 |
结语 |
附录: 翟永明重要作品及活动(1986-2020)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苏州传统园林理景中的参与性设计方法与现代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快速发展,文化活力消减 |
1.1.2 优化人居环境的现实需求 |
1.1.3 景观参与性热度增加,深度欠缺 |
1.2 研究对象界定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论文研究目的 |
1.3.2 课题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1.7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参与性设计相关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 |
2.1 相关概念 |
2.2 参与性设计基本特点 |
2.2.1 人本性 |
2.2.2 互动体验性 |
2.2.3 体现个性化 |
2.3 园林理景中的参与性设计层次划分和相关案例分析 |
2.3.1 认知层面的范式参与 |
2.3.2 互动层面参与性设计 |
2.3.3 精神层面参与性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苏州传统园林理景中的参与性设计类型与方法 |
3.1 苏州传统园林理景中的参与者 |
3.2 苏州传统园林理景中的参与性设计类型 |
3.2.1 观赏性参与 |
3.2.2 娱乐性参与 |
3.2.3 生产性参与 |
3.2.4 情感参与 |
3.3 苏州传统园林理景参与性设计方法归纳 |
3.3.1 认知参与——自然融入,应时而借 |
3.3.2 互动参与——多感官互动 |
3.3.3 精神参与——借物比德,景境营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苏州市姑苏区现代公园景观参与性现状调查与分析 |
4.1 场地选择 |
4.2 场地调研概况 |
4.2.1 认知层面 |
4.2.2 互动层面 |
4.2.3 精神层面 |
4.3 桐泾公园景观参与性问卷调查与分析 |
4.3.1 区位概况 |
4.3.2 设计现状 |
4.3.3 问卷设计及发放 |
4.3.4 使用人群分析 |
4.3.5 景观满意度评价 |
4.3.6 使用者提升需求分析 |
4.4 苏州市姑苏区现代公园景观参与性现状问题总结 |
4.4.1 设计过程缺少使用者参与 |
4.4.2 使用主体与景观客体互动性不足 |
4.4.3 景观缺乏文化意趣,参与深度受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应用探究——苏州桐泾公园景观参与性优化改造设计 |
5.1 景观参与性提升策略 |
5.1.1 优化功能分区,满足公众需求 |
5.1.2 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公众参与 |
5.1.3 营造互动景观,丰富参与体验 |
5.1.4 深化环境教育,实现精神参与 |
5.2 桐泾公园景观参与性改造设计方案 |
5.2.1 总体方案 |
5.2.2 认知层面优化提升 |
5.2.3 互动层面优化提升 |
5.2.4 精神层面优化提升 |
5.2.5 活动策划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
附录 桐泾公园使用情况调研问卷 |
致谢 |
(8)专类花园类型及其植物景观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2 专类花园相关概念及辨析 |
2.1 花园探析 |
2.1.1 花园起源与发展 |
2.1.2 花园概念 |
2.2 专类花园探析 |
2.2.1 专类花园起源与发展 |
2.2.2 专类花园概念 |
2.2.3 专类花园植物元素概念 |
2.3 相关概念辨析 |
2.3.1 专类园 |
2.3.2 专类花园与专类园的比较 |
2.4 专类花园植物造景国内外研究分析与提炼 |
2.4.1 国内专类花园植物造景研究概述 |
2.4.2 国外专类花园植物造景研究概述 |
2.5 本章小结 |
3 专类花园植物景观案例分析 |
3.1 调研方法 |
3.1.1 调研对象 |
3.1.2 调研方法 |
3.2 体现植物亲缘关系的专类花园 |
3.2.1 景观特征 |
3.2.2 案例分析 |
3.2.2.1 观赏草园(Grass Garden) |
3.2.2.2 植物造景分析 |
3.3 体现植物生境条件的专类花园 |
3.3.1 景观特征 |
3.3.2 案例分析 |
3.3.2.1 岩石花园(Rock Garden) |
3.3.2.2 植物造景分析 |
3.4 突出植物观赏特性的专类花园 |
3.4.1 景观特征 |
3.4.2 案例分析 |
3.4.2.1 草花园(Flower Garden) |
3.4.2.2 植物造景分析 |
3.5 突出植物使用价值的专类花园 |
3.5.1 景观特征 |
3.5.2 案例分析 |
3.5.2.1 可食花园(Edible Garden) |
3.5.2.2 植物造景分析 |
3.6 突出植物生态功能的专类花园 |
3.6.1 景观特征 |
3.6.2 案例分析 |
3.6.2.1 蝴蝶花园(Butterfly Garden) |
3.6.2.2 植物造景分析 |
3.7 针对特定人群的专类花园 |
3.7.1 景观特征 |
3.7.2 案例分析 |
3.7.2.1 盲人花园(Garden For The Blind) |
3.7.2.2 植物造景分析 |
3.8 体现特殊社会意义的专类花园 |
3.8.1 景观特征 |
3.8.2 案例分析 |
3.8.2.1 纪念花园(Memorial Garden) |
3.8.2.2 植物造景分析 |
3.9 彰显人文艺术内涵的专类花园 |
3.9.1 景观特征 |
3.9.2 案例分析 |
3.9.2.1 艺术型花园(Art Garden) |
3.9.2.2 植物造景分析 |
3.10 本章小结 |
4 专类花园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手法 |
4.1 植物景观的组成元素 |
4.1.1 基于生活型的花园植物分类 |
4.1.2 基于景观空间结构的花园植物分类 |
4.2 植物个体美学特征 |
4.2.1 花园植物的视觉特征 |
4.2.2 花园植物的其他特征 |
4.2.3 视觉构图设计运用要点 |
4.2.3.1 构图原则 |
4.2.3.2 植物组团的设计手法 |
4.3 专类花园植物景观空间构成 |
4.3.1 花园植物的空间特征 |
4.3.2 空间的组合形式 |
4.3.2.1 单体空间的特征 |
4.3.2.2 空间布局要点 |
4.3.2.3 空间序列排布 |
4.4 专类花园植物景观的文化属性 |
4.4.1 审美意境的生成 |
4.4.2 专类花园植物材料选择 |
4.5 小结 |
5 专类花园植物造景实践探索 |
5.1 自闭症儿童康复花园 |
5.1.1 前期分析 |
5.1.2 规划设想 |
5.1.3 概念方案 |
5.1.4 分区设计 |
5.1.5 植物造景设计 |
5.2 浙沪专类花园植物推荐表 |
6 结语 |
6.1 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9)说书与敬神:太行山神书艺人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源起 |
2.学术史综述 |
3.核心概念 |
第一章 神书艺人的历史源流与说唱传统 |
1.1 自然环境与民间信仰 |
1.2 灾荒移民与晋商流动 |
1.3 民间宣卷与乐户赛社 |
第二章 神书艺人的祖师信仰与行会组织 |
2.1 官方祭祀:三皇信仰与三皇会 |
2.2 圣儒先贤:孔子与苗庄王信仰 |
2.3 宗教活动:邱祖信仰与长春会 |
第三章 神书艺人的学艺经历与婚姻家庭 |
3.1 神灵的旨意:入行前的苦难遭遇 |
3.2 出门三辈小:三年投师五年学艺 |
3.3 夫妇搭班子:男人说书女人引路 |
第四章 神书艺人的仪式程序及说唱文本 |
4.1 庙会与家户:神书表演的场合 |
4.2 说书与敬神:神书的说唱程序与文本选择 |
4.3 祈雨与丧葬:襄垣郭庄村求雨书与长子岚水乡杨府周年书 |
第五章 神书艺人的市场竞争及生存策略 |
5.1 地摊、搭棚、舞台:神书表演的基本形式 |
5.2 还愿交换、集体供养、商业雇佣:神书演出的市场关系 |
5.3 策略化、秩序化、线上化:神书艺人的经营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鲁西南地方戏曲影响下的戏曲民俗版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鲁西南地区概念的界定 |
1.2.2 民俗版画概念的界定 |
1.2.3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概念的界定 |
1.2.4 相关地方民俗词汇的概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1.3.2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5 主要创新之处 |
1.6 基本思路与方法 |
1.7 论文主要框架图 |
第2章 鲁西南地区的文化生态与民俗版画呈现 |
2.1 鲁西南地区的地域文化生态 |
2.1.1 鲁西南地区的自然环境 |
2.1.2 鲁西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变迁 |
2.1.3 民俗版画与鲁西南民众日常生活 |
2.2 鲁西南民俗版画的发展历程与地理分布 |
2.2.1 萌生期:鲁西南民俗版画的产生推论 |
2.2.2 兴盛期:清末民国的重要地域文化事项 |
2.2.3 转型期:冀鲁豫边区的新年画改造运动 |
2.2.4 衰落期:20 世纪中期以来的发展式微 |
2.2.5 鲁西南民俗版画的主要地理分布 |
2.3 鲁西南民俗版画的内容与形式 |
2.3.1 生活类民俗版画 |
2.3.2 仪式类民俗版画 |
2.3.3 神只类民俗版画 |
2.4 鲁西南民俗版画的制作技艺及对图像的影响 |
2.4.1 主要材料及工具 |
2.4.2 基本制作技艺及场所 |
2.4.3 材料工具及制作技艺对图像呈现的影响 |
第3章 地方戏曲与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图像的生成 |
3.1 鲁西南地方戏曲与民间生活 |
3.1.1 鲁西南地方戏曲概述 |
3.1.2 相关剧种及其文化特征 |
3.1.3 鲁西南地方戏曲展演的空间与场所 |
3.1.4 地方戏曲对鲁西南民间生活的影响 |
3.2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对地方戏曲的接受与呈现 |
3.2.1 戏曲文化传播与戏曲民俗版画 |
3.2.2 戏曲民俗版画呈现的载体 |
3.2.3 鲁西南民俗版画对地方戏曲的接受及影响 |
3.3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图像阐释 |
3.3.1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表现题材 |
3.3.2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造型 |
3.3.3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构图 |
3.3.4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色彩呈现 |
3.3.5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文本重构 |
3.4 鲁西南及邻近地域戏曲民俗版画的图像比较 |
3.4.1 区域内不同画店的图像比较及其融合影响考论 |
3.4.2 与豫北地区戏曲民俗版画的图像比较 |
3.4.3 与河南朱仙镇戏曲民俗版画的图像比较 |
3.4.4 与山东杨家埠戏曲民俗版画的图像比较 |
3.4.5 与临汾地区戏曲民俗版画的图像比较 |
3.4.6 多地图像元素的比较与分析 |
第4章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流传的生活空间与文化融合 |
4.1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流传的生活空间 |
4.1.1 私人空间:功能语境下的书本子民俗版画 |
4.1.2 特定空间:仪式语境下的罩方画 |
4.1.3 营作空间:戏曲民俗版画的制作与销售空间 |
4.2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文化融合 |
4.2.1 民间文化融合的效度及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反应 |
4.2.2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文化区的形成 |
4.2.3 鲁西南地方戏曲文化区与戏曲民俗版画文化区的重合及错位 |
4.3 当代生活交流方式的改变与戏曲民俗版画的式微 |
4.3.1 社会转型对民间文化秩序与生活交流方式的影响 |
4.3.2 文化媒介的转变: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文化区的弱化 |
4.3.3 文化生态链的断裂: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当代式微 |
第5章 民间文化的时空交流与戏曲民俗版画 |
5.1 戏曲民俗版画生发的文化基础 |
5.1.1 共性:民间文化语境下的戏曲民俗版画形塑 |
5.1.2 个性:文化区视野下的戏曲民俗版画独特呈现 |
5.2 戏曲民俗版画生发过程中的文化交流与整合 |
5.2.1 民间文化的交流与扩散 |
5.2.2 戏曲民俗版画的时空交流与扩散 |
5.2.3 戏曲民俗版画与地域文化的整合 |
5.3 戏曲与戏曲民俗版画的时空交流及其作用 |
5.3.1 戏曲文化与民间视觉艺术的文化融合 |
5.3.2 文化区视野下戏曲与戏曲民俗版画的时空交流 |
5.3.3 作为标志性文化的地方戏曲在区域文化中的统领作用 |
5.4 “非遗”保护视野下的戏曲民俗版画 |
5.4.1 当代文化语境下戏曲民俗版画的特殊性 |
5.4.2 戏曲民俗版画传承在“非遗”时代出现的相关问题 |
5.4.3 “非遗”视野下的戏曲民俗版画传承与保护路径探析 |
结语 |
附录A: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部分图录辑选 |
附录B:鲁西南民俗版画艺人录 |
附录C:鲁西南地区相关方言称谓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中国古代盲人观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市景商业图》所见明清之际苏州的医药业:以眼科为中心[J]. 汪心海,刘彤,林潇,翟敏,吉敦亮,高华. 中华医史杂志, 2021(04)
- [2]清代弹词章回体小说与宗教[D]. 李婧.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D]. 杨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涉马成语研究[D]. 杨人桦.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5]悲凉·欢乐·幸福 ——中国京族独弦琴音乐文化研究[D]. 曹好好. 上海音乐学院, 2021(09)
- [6]女性书写与诗学形态 ——翟永明诗歌研究[D]. 牛艳莉. 山东大学, 2020(04)
- [7]苏州传统园林理景中的参与性设计方法与现代应用研究[D]. 王雨晴. 苏州大学, 2020(02)
- [8]专类花园类型及其植物景观营造研究[D]. 吴灏然. 浙江大学, 2021(01)
- [9]说书与敬神:太行山神书艺人的调查研究[D]. 刘重麟. 山西大学, 2020(01)
- [10]鲁西南地方戏曲影响下的戏曲民俗版画研究[D]. 张宗建. 天津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