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企业信息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信息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二次大战后随着经济的复苏和发展,现代大生产非但没有排斥中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反而越来越多,在国际经济舞台中的地位也越来越显得举足轻重。同样,中国的中小型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5%以上,到1997年底,不算商业企业约有500多万。 近几年来中小型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扩大出口、技术引进、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意。80年代以来,中小型企业的年产值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远远高于总的经济增长速度。其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0%,为社会提供了70%的就业机会,创造了60%以上的出口价值。中小型企业具有经营方式灵活、资金周转快、应变能力强、发展快包袱小等优势,但也存在资金实力有限、技术人员少、产品线少、知名度低等劣势。由于中小型企业本身的特点使之容易接受信息技术的渗透,易于见效益,因此抓住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工作就等于抓住了我国企业信息化的牛鼻子。如果量大、面广的中小型企业信息化不发展,整个国家的信息化工作也谈不上。
1 中小型企业的信息需求特点
(1)全面性。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具全”, 中小型企业也是一种全面的企业,所以它需要全面的信息化方案,并不能因其小就省略其中的一些环节。而且,他们的需求也很广泛。物流、财流、人流、信息流的透明化管理是其核心。但全面性并不意味着它的复杂性,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必须是层次清晰、符合其小的特点。
(2)延续性。所谓延续性也就是前瞻性, 中小型企业发展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它们往往会有比较快速且明显的壮大,因此就特别关注信息系统的延续性,可扩充性,关心对原有资源的保护。现有的投资应当有一定的超前性,能预计到日后发展的空间。
(3)实用性。由于中小型企业资金有限、风险大, 因此对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的投入,不能铺得太开,应以实用为主。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型企业更注重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工作效率,能够解决当前具体存在的问题,例如提高生产力、市场竞争力等等,对中小型企业很重要。每个具体的软件、设备都应以实用为原则。只有实实在在存在看得见、与企业效益有关的好处,才能使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者下决心做信息技术投资。
(4)多样性。中小型企业的另一个特点是多样性, 多样性的涵义有两层,一个是指中小型企业由于数量多、门类多,经营的方向也多,信息化的方案自然也应符合它们自身的特点,不同的使用环境、资源条件、人文背景都不一样。另一个是指中小型企业由于规模小、灵活性大、面临的环境复杂,很容易改变经营方向,业务内容会不断变化,如果有一个好的信息系统支持企业的决策过程,企业的工作效率就会大大改进。
(5)简易性。 很多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者对内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还知之甚少,而且企业小也不可能经常做培训,抽出太多的人员去做经常性的维护,因此信息系统的简单易用性是很重要的。太远的东西会让管理者望而却步,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一步步做。
2 中小型企业信息化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1)概念。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概念关系到两个方面, 其一是中小型企业的概念,其二则是企业信息化的概念。现在国内尤其使信息产业界对中小型企业的划分十分混乱,一般的说法是2000人以下是中小型企业,但美国IDG认为100人以下为中小型企业。又有的说法认为考虑到中国的人口较多应当按企业销售额分。而信息产业界的一些人士则从信息技术投入角度认为应按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分,例如微软公司以企业是否有专门的信息技术部门来划分是否是中小型企业。众说纷纭,各有利弊,笔者认为可以综合考虑几方面的因素来确定划分中小型企业的标准。
关于企业信息化的概念也一直没有明确的定义,其内涵也有很多说法。总体来说,大部分学者都统一认为应包括生产上的自动化、柔性化、智能化和管理组织上的一体化、透明化、有机化,即硬的和软的两个方面。具体来说包括综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或重建企业的生产技术系统、设计开发高附加值的智能化产品,在企业基础信息建设的基础上,开发信息资源,融各种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手段于一体实现对资源的综合优化管理,建构或重组一个有限刚性和有限柔性相济、对环境应变能力强的优化组织结构。
企业信息化是信息时代企业系统自组织进化或优化的最重要特征,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微观基础和主体。作为现代国民经济发展重点的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问题无疑是很关健的。
(2)影响因素。 最近方正集团对国内中小型企业相对集中的温洲、东莞、烟台、北京四个城市进行了一次调查。被调查的企业中50人以上的占23%,50人以下的占77%,其中20人以下的占30%。对信息技术应用如图1所示,其中60%以上是单机使用,10 %的企业根本没有考虑上INTRANET,对信息系统有47%听说过,2%完全不知道, 所用的软件42%为字处理软件、40%为财务软件。对售后服务的要求排在性能和价格要求之前。
从图1中可以看到,我国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应该是稍有基础、 前景广阔但也任重道远,以下给出了影响中小型企业信息化的几个关键性因素。
(1)企业管理是立足点。 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最大的障碍不是技术,而是认识不足。信息沟通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只有认识到这个问题才能更好的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据悉对1000家中小型企业的调查显示:40%的企业电脑拥有率为40%,而60%没有想过要建立企业内联网。因此搞好中小型企业信息化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就很迫切。企业的基础管理是企业信息化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有一些是技术问题,而更多的是组织和管理上的问题。引进信息系统,也意味着引进了新的管理模式、新的管理制度,这对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是很有利的。
图1 我国部分城市中小型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情况
(2)政府的强制性与倡导。中小型企业的分散性和不规范性, 使得政府在其信息化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对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不可能做到一一扶持,但做一刀切的统一强制性命令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强制性规范与宣传倡导相协调,综合运用。
(3)协作的重要性。信息技术产业中, 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组合是大势所趋,同样要搞好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工作,协作也是必须的。在这方面不仅有企业和信息技术提供者的协作问题,还有信息技术提供者之间的协作问题。中小型企业的多样性决定了单个IT提供者很难给出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方案。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搞联合发展对资金和技术力量均较薄弱的国内企业应是一条较好的路子。
(4)开放性和国际化。过去企业由行业来控制, 现在企业的行业色彩渐渐淡化,企业的独立性增加,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另外企业间所有界限的模糊化等因素也使企业向标准化、国际化发展,它们需要开放的国际化应用方案。
3 案例研究
结合上述研究我们对长春市的一些中小型企业做了调研。选取长春铁塔厂、长春通用机械厂、长春汽车制动器厂三个中小规模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这三个企业,除了长春通用机械厂在信息技术应用上较薄弱外,其余两个在CIMS、MRPII方面均有一定的发展, 应用于生产管理实际中的成效也比较明显。如图2、3示。
我们搜集了这些厂历年来的信息技术投入资料(因通用机械厂的投入分散而且也很少,因此无法给出图表),并对数据做了2 年期的移动平均曲线。从数据可以发现,这些企业大多在1986、1987年左右开始引入计算机系统,在1990至1992年左右和现阶段有一些较大规模的投入。现今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有较大进展的企业大多是在这三个时段购入大量信息技术相关硬件设备和软件。信息技术的投入总的来说呈现高低起伏的不稳定状态,对整个生产管理的作用还处于不成熟阶段。投入和产出基本是成比例的,但效益率很低。投入量相对较大的铁塔厂已经逐步在实现计划、生产、销售、设计等一条龙体系,预备建立一个包括操作层、管理层、决策层三个层次和6个专业信息分系统。 即一个面向决策层的智能型分布式决策支持系统,六个分别面向生产、计划经营、财务、人事、运销、物资供应(管理层)的专业管理信息分系统,结合运行于生产装置(操作层)的意大利数控生产线,几十台计算机通过网间互连与远程通信联为一体。而汽车制动器厂还没有实现网络连接,他们采取的模式主要是单项集成模式,在计划、人事、财务、物料管理等等方面已经开始局部应用计算机系统,并准备在今后几年内实现网络连接,并逐步向CIMS等系统管理发展。在信息技术应用上较薄弱的通用机械厂也是在1986年有了第一批信息技术投入,但以上级调拨为主,在以后的10年中,基本没有大投入,相对来说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是最差的。1994年开始,企业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逐步开始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信息技术上,首先在生产管理上引入了数控生产线,并打算逐渐引入计算机计划、物料管理。
图2 长春汽车制动器厂年信息技术投入
图3 长春铁塔厂年信息技术投入
从以上对三个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信息技术的实施是长期的,通常要在投资3~5年后才能看到效益,即使是较快能看到效益的财务和库存方面也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这是因为信息技术的渗透要有一个从技术、人材和资金等方面积累的过程,在完全渗透并逐渐融合之前要有一个较长的孕育期。因此,在这期间年平均效益率是较低的。信息技术对企业的渗透作用期可划分为五个阶段:孕育期、成长期、成熟期、饱和期、衰退期。而现在大多数中小型企业还处于“游击战”阶段,集成度差。单项应用、局部应用多,系统应用、集成应用难。尤其是在制造业,应用软件很缺乏,中小型企业又多,包括很多集体、乡镇企业,在最能提高机械制造企业管理水平,最能出效益的核心部分——MRPII(制造资源计划管理)方面,达到集成应用的很少。 另外,硬件、软件和应用系统的淘汰率高。这些企业的软硬件系统都存在应用时间不长就被淘汰的情况,实际效益不像期望的那么显著。系统的深层次开发力度不够大。而且实施进度普遍慢于计划要求,周期过长,实施效果长期达不到系统目标。
综合上述分析,并结合实际调研情况,我们给出了下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成三大部分,即硬指标类、软指标类和综合指标类。
对三类指标分别进行标准化处理,因三个企业的规模大小不同,所以以1000人为标准1,每增加(减少)300则减去(加上)0.1 作为规模系数。规模系数用于对硬件台数、培训人次等绝对数的调整。另外,由于数控机床购买的时间不同,质量不同,其信息技术含量也不同,综合考虑年代、自动化效果及投入,给出其信息技术含量比率。以下是标准化公式:
硬指标=((1)+(2)*(3))*(15)
软指标=(4)+(5)+(6)*(15)*d+(7)
综合指标=((8)+(9)+(10)+(11)+(12)+(13)+(14))/7
总指标=(硬指标+软指标)*综合指标
考虑到人员培训指标比较模糊,很难衡量,以人次来度量容易夸大其实际重要性,故乘以一个削弱系数d,此处d=0.5。 经计算得到下表。
表1 信息技术应用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长春通用机械厂长春汽车制动器厂
长春铁塔厂
硬指标 5.1126.934 29.59
软指标 5.284
18.630 17.511
综合指标0.1430.714 0.857
总指标 1.485
32.546 40.372
从表中可以看到通用机械厂的信息技术应用明显低于其他两个厂,铁塔厂占有相对优势。这个模型计算简单,数据取得也较容易,能够反映企业管理各个方面运用信息技术的实际情况,可用于对中小型企业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的简单评价。当然,这个模型也存在许多缺陷,如高层决策支持等几个指标太模糊,很多环境因素均未详细考虑,企业若是规模较大,情况较复杂,则不宜使用该模型。另外,由于信息技术对管理的影响存在一个临界问题,早期的投入对应的效益不明显,也不易测度。只有经过孕育期后,才能逐渐从更容易量化的指标上反映出来。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企业管理者也不能只顾眼前的效益,必须考虑到高技术本身的特点。因此,可以在临界期的前后采用两种评价模型,调整评价指标的力度,以反应实际情况。
收稿日期:1998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