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表现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陕西疆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例
杨 敏1,余雅婷1,祁喜鸿2
(1.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陕西 西安710110;2.陕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710062)
[摘 要]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表现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是近年来内地高校民族教育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在陕西就读的疆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访谈和调查问卷获取该群体的学业表现数据,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生活适应、学习成果和学习收获。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法探究影响该群体学业表现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内地高校求学欲望强烈,学生组织和竞赛活动的参与度高,与他人关系比较融洽,学业整体表现较好。而课业难度、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专业兴趣、与同学沟通、语言交流能力以及家庭经济条件等,是影响其学业表现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内地学习;学业表现;影响因素
一、引言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扩招,让少数民族学生有了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规模逐渐扩大。我国教育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总人数为1333.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大学生为77.43万人,占学生总数的5.81%。2017年在校大学生人数达到了2753.59万人,少数民族大学生为248.88万人,占全国大学生总数的9.04%[1],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数量和比例显著增加。然而,随着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其培养质量和学习适应性等问题也逐步凸显。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方面与汉族学生存在着一定差异,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内地大学的适应等存在一定的困难,会影响其生活和学业表现。
上世纪90年代就有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情况及适应性问题。孙晓燕、魏琳等(1999)发现少数民族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语言障碍、学习方法不当和学习基础较差等[2]。李卫英、张霜(2005)以贵州一所中学的苗族、彝族和回族为例,探讨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的的影响[3]。张栓云(2006)研究了少数民族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问题,研究发现对学习环境适应困难、学习内容吃力、学习方法不当和学习动机不明确是主要问题[4]。戴芸和夏拥军(2008)就南京农业大学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调查,指出该群体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是汉语水平不高、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方法不得当和自信心不足[5]。唐德忠(2010)以维吾尔族大学生为例,运用质性分析方法探讨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问题,认为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适应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是文化适应的过程,而汉语的熟练程度是影响他们学习适应的重要因素[6]。张学娟(2013)以安徽安庆市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适应性,发现校园不适应主要表现在文化、学习及人际交往等方面,而影响少数民族学生校园适应性的原因主要有文化差异、语言障碍、家庭经济状况、饮食与气候以及民族地区的稳定等[7]。托娅、夏增艳(2013)以新疆少数民族本科预科生为对象,分析了“融合策略”和“分离策略”两种文化适应策略在该群体中的应用[8]。刘剑霞(2018)对广州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两者在学习动机、学习能力、教学模式、学习态度以及环境因素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9]。白华、王媛(2018)研究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收获,发现该群体生参与的各类活动与校园环境对学习收获会产生积极影响[10]。
艾迪追寻自我和生命意义的希望被安斯全盘否定。弥留之际,艾迪想象着自己的葬礼——她对安斯的最终惩罚。艾迪对自己葬礼的这种感知的叙述,向读者展现了其背后的势——个人主义。
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中,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需要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进一步强调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因此,在未来我国需要发展一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法律效力相同的园林绿化法律,以进一步加强园林绿化法规的独立性。
从现有研究来看,学者们主要聚焦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且主要以少数民族大学新生的学习情况和适应性为主,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教育基础等方面与内地学生存在较大差异[8],影响其学业表现和适应性的因素主要有汉语水平、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动机、文化背景以及环境因素等。在这些研究中,学者们多以学业成绩和入学成绩作为因变量进行比对分析。多数学者认为学业表现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表现,并采用“课程学习成绩”这一具体指标代表学业表现[11-17]。狭义的学业成绩仅代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学习掌握情况,作为一个单一的数量指标,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在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新技能等方面的表现。随着大学生学习内容的拓展以及学生评价模式的变化,学业表现的内涵变得丰富起来[18]。李彩彦(2018)认为学业表现是对大学生在读期间表现的综合性判断,包括学习成绩和非学习成绩[19]。刘亚敏(2018)则将学业表现定义为学生在大学期间与学习过程、学习结果有关的综合表现,包括其学习行为、学习成果与学习收获[18]。尽管对于大学生学业表现的界定和测量还不统一,但近年来相关研究对学业表现内涵的界定更加侧重学生知识、能力、观念等方面的综合性考量。本研究认同刘亚敏对学业表现的定义,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表现是其在大学期间与学习过程、学习结果有关的综合表现,包括学习行为、学习生活适应、学习成果和学习收获。
近10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少数民族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为了进一步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内地高校学习情况,本文以在陕西疆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些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源地为新疆和西藏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该群体在内地高校的学业表现及影响因素。本研究对于新时代背景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收集主要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于学业表现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利用了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学业表现的主要因素。
学习态度是学生对学习及其学习情景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学习态度影响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的选择[25]。调查结果显示(图2),有54.43%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参加了“为考取专业证书所进行的学习活动”,有43.04%的学生进行过“与专业相关的实习活动”,而“尝试课外兼职”的比例更高,达到62.45%。此外,参加“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和尝试创业活动的比例分别达到18.57%和16.88%。可以看出,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多数能积极参与各种实习实践及学习活动,表现出较强主动性和积极性。
目前,有关大学生学业表现的测量指标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多数研究中采用学习成绩(平均学分绩点)作为衡量学业表现的指标,也有学者采用英语四六级成绩、奖学金获得情况、学习成绩排名、挂科门次、出勤率等客观性指标[20-23]。此外,知识获取、能力提升、素质培养、学习效能感等主观性学习结果指标也都被不同学者纳入了大学生学业表现的指标体系[18,20]。本文在这些量表的基础上,根据文献资料和访谈结果设计调查问卷。
2017年7月,首先通过访谈对来自疆藏地区的22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初步调研,了解他们在西安的学习生活情况,结合前人研究形成了问卷初稿。2017年8月初进行预调研,发放问卷20份,根据预调研反馈结果,对问卷进行修订。问卷由基本信息、结构化问题及开放性问题共22个问题项构成,涉及学习动机、个人发展目标、参加学生组织情况、是否担任班干部、获得奖学金情况等方面。2017年8月中旬至9月初,采用滚雪球抽样法,利用微信定向发放问卷。最终回收问卷253份,剔除非疆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问卷、非内地高校问卷等不合格数据,有效问卷共240份,有效率94.86%。利用SPSS对问卷进行处理和信度分析,结果显示Cronbach'sAlpha系数为0.735,适合进一步的研究。样本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由于以疆藏地区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因此调研针对疆藏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大学生展开,从调研结果来看,主要有维吾尔族、回族、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东乡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撒拉族等9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大学生最多,占调查人数的46.7%,其次是回族大学生,占23.2%,第三是藏族大学生,占调查人数的12.8%,蒙古族和哈萨克族大学生分别占9.2%和6.5%。从年级来看,以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为主,共占调查人数的77.5%,一年级和四年级大学生人数分别占14.2%和14.6%,此外,还包括了少量的预科生。从受访者所学专业的学科门类来看,管理学类最多,占受访者人数的28%;其次是工学类,占23.7%;第三是医学类,占13.8%。而教育学、历史学、法学、农学类较少,分别占受访者人数的1.3%,2.6%和3%。从性别来看,男生占39.6%,女生占60.4%,以女生居多。
三、疆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内地学习现状分析
装饰这个词,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也越来越受艺术家的重视,装饰性绘画在中国画中表现的越来越突出。在中国画中“意境”一直是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墨画主要是靠写意性来体现这一点的,工笔与写意是相对而立的,工笔画的意象趣味主要通过装饰性来表现。
疆藏地区大学生在内地的学业表现,可以从学习行为、学习生活适应、学习成果和学习收获等几个方面展开,具体包括发展目标、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能力提升及参加课外实践、生活适应、学业收获和自我评价等几个方面。
(一)学习动机与目标分析
1.学习动机
整体来看,疆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求学欲望比较强烈,其中选择到内地省市上大学以“拓宽眼界,接受不同教育”为主要动机,占到总数81.86%,想“提高自己的独立能力”的占58.65%,因“内地城市魅力所吸引”来求学的占32.91%,而期望通过求学继而到内地发展的仅占21.52%。来自疆藏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有着较为强烈的求知欲望,期望接受不同事物,有着较强的独立意识。
图1 疆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选择到内地求学的动机
2.学习目标
获取分析信息能力作为考纲要求的四种能力之一,常常是学生的薄弱能力。如果,教师一方面能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各种信息素材,另一方面利用试题素材充分训练学生获取信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也许学生在面对新情境的信息试题时,会更加有信心与方法!
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也显示,学业掌握情况与发展目标存在相关性。“考研”和“出国留学”与学业掌握情况在0.01水平上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98和0.166,而表示“还没有想好”与学业掌握情况在0.05水上负向相关,相关系数为0.142。
北领地金矿类型主要有造山带型金矿(石英脉型),铁氧化物型铜-金矿,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太古宙绿岩带条带状铁建造(BIF)型金矿,班岩型铜-金矿,矽卡岩金矿与不整合面型U-Au矿等。Pine河造山带经多期变形,基底为粗碎屑沉积岩,盖层为细砂岩、页岩、玄武质砂岩,Tanami地区为杂岩体,两个地区均产有变质期前矿床,也有后期石英-硫化物(网)脉矿床,但总体Pine河造山带及Tanami地区金矿类型为造山带型(石英脉型)金矿为主。Tennant河地区则由多期变形的粉砂岩、火山碎屑沉积岩等组成,矿体与切割浊积岩的磁铁矿-绿泥石筒状体有关,主要产出铁氧化物型(IOCG)金-铜矿。
(二)学习态度与实践分析
1.与他人关系
(3)做好文书档案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失误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做好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先从档案的基础性工作入手,保证现有档案准确无误,同时要对原有档案进行核查,防止失误,发现错误时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使损失降到最低。
图2 疆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各种实习实践及学习活动情况
参与社团活动、参加各种竞赛、担任学生干部对于提高个人综合素质、锻炼沟通能力、创新与协作能力、组织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调研发现,有81.67%的受访者参与过学生组织。各类比赛竞赛活动的参与率更高,达到81.2%。参加过“1-2次”的比例最高,达45.4%,参加过“3-5次”的比例达24.2%,参加过“6次”各种比赛竞赛活动的学生占受访者的11.7%。可见,在参与学生组织和各种比赛竞赛活动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有着非常高的积极性。
②险情类型多。险情包括管涌7902处、散浸860处、滑坡307处、裂缝5处、漫溢2处、决口3处、其他险情75处,管涌占险情总数的86%。
2.参与竞赛活动
此外,调查发现,“从不缺课”占30.8%,“每学期平均缺课1-3次”的占到43.8%,两者共占到74.6%(“缺课”包括事假、病假和旷课)。总体上,受访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约束较强,学习态度较为端正。但“平均缺课10次以上”的仍然占到5.0%,“平均缺课4~6次”的人占16.3%,“平均缺课7-9次”占受访者的4.2%,有超过25%的学生缺课次数比较多。说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已有研究表明,“成就目标取向的差异会影响个体在成就情景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24]。研究发现只有11.8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还没有想好以后要干什么,其他受访者则有明确的个人发展目标。其中,表示“回家乡工作”和“考研”的人最多,占比分别为45.99%和45.57%,其次是“考公务员”,占比为32.07%。未来想要“留内地工作”的占比24.89%,打算“自己创业”的人占15.19%,“出国留学”占比10.9%。
(三)文化融入分析
1.学习态度
在新的环境中,少数民族大学生会结识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新同学新老师。能否在新环境中构建与他人的和谐关系(舍友、同学、辅导员、专业课教师)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不同文化、不同思想,适应新学习环境的重要能力。通过调查,“同学中没有要好的朋友”与“和宿舍同学相处困难”两项中表示非常同意的均仅占3.8%,“在班集体中感受不到温暖”略高,为4.22%。“同学中没有要好的朋友”表示不同意和不太同意的受访者占到66.67%,“和宿舍同学相处困难”不同意和不太同意的受访者占到65.82%。数据结果说明,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同学中有要好的朋友,也能够与宿舍同学较好相处。
进一步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有61.18%的受访者会与家人沟通,有46.84%的受访者会与当地汉族同学沟通,这一比例略高于“和本民族同学沟通”(44.3%)。“与辅导员沟通”的比例占到34.18%,“和自己信任的专业课老师沟通”的比例比较低,仅为26.16%。少数民族大学生遇到问题时会与他人沟通,且首先选择与家人沟通,其次是当地汉族同学和本民族同学。总体上,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能与同学能较好相处,与他人关系比较融洽,但遇到困难时更倾向于与家人倾诉。
证明:设(u,a,b)满足关系式(3.1),由 J∂φ=(I+ρ∂φ)-1的定义,等式 成立,当且仅当
北美致密油主产区盈亏平衡成本大部分已低于60美元/桶,油砂开发成本也显著降低(见图2)。非常规油气开发成本的降低可改善石油公司的效益水平,提升非常规资产的滚动发展能力,实现非常规油气规模可持续发展。但是,随着国际油价回暖,受油服成本增加、边际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2017年美国致密油盈亏平衡价格出现10%~20%的涨幅。
图3 疆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与他人关系
2.院校文化适应
在调查中,“无法融入所在院校的文化”这一问题,仅有2.92%的受访者表示完全非常同意,有6.25%的受访者表示比较同意,而分别有39.17%和25%的受访者不同意和不太同意这一说法,持一般态度的比例也占到了26.67%。可见,对于是否能够融入所在院校文化这一问题,有超过6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可以融入所在院校文化的,但仍有近10%的少数民族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院校文化适应问题,有超过25%的受访者院校文化适应性一般。
图4 疆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内地高校院校文化的融入
(四)学业收获与自我评价
1.学业收获分析
学业收获是衡量学业表现的重要指标。目前有关学业收获测量主要采用学习成绩来说明,由于受访者来自不同高校,其学业成绩(平均学分绩点)无法获得,这里采用“奖学金获得情况”这一综合性指标来体现。根据调研,有接近45%的学生获得过奖学金,其中获得国家级奖学金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8.02%,获得励志奖学金的人数占10.42%,专业奖学金获得者占10.42%,校内少数民族奖学金和其他社会奖学金获得者占36.25%。从统计结果可知,获得校内奖学金的比例最高,达26.67%。整体上,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收获相对比较突出。
2.学业表现的自我评价分析
3.改善决策机制,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决策与采油队中心工作决策有序衔接。2013年是“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第三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2周年的喜庆之年,也是油田党建工作至关重要的一年。我们坚信,只要严格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实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密切联系群众,优化工作环境,抓实工作作风,必定能够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必定能够为油田基层队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必定打造出一流队伍、一流管理、一流业绩,不断提高基层队整体发展水平!
She showed off sle_____figure in a long narrow dress.
学业表现的自我评价从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和对学业成就的满意度两个方面来反映,这两个指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调查发现,仅有2.5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掌握了所学专业知识80%及以上,有26.5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掌握了所学专业知识的61%~79%,有52.74%的学生认为自己仅掌握了所学专业的41%~60%,掌握40%的以下占到了17.91%。这一结果反映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自己在专业领域学习的效果较差。对自己的学业成就感到“不满意”的占到10.13%,“不太满意”的占到29.11%,“一般”占到41.77%,而“比较满意”和“十分满意”仅占18.99%。可以看出,总体上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自己的学业表现方面自我评价不高。由于这部分是由受访者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业成就满意度做出的评价,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而传统上中国人比较谦逊,因此不排除这种因素的影响。
图5 专业知识掌握自我评价
四、影响疆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表现的因素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因素,对可能的指标进行因子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提取,可以更加明确影响学业表现的重要方面,然后利用回归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明确不同因子的影响程度。
(一)因子分析
结合学者已有研究成果及访谈资料,对课业难度、专业兴趣、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汉语能力等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学业表现的21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首先,对其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其值分别为0.771和1508.696,且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达到了显著(sig=0.000),说明这21个指标组成的相关矩阵存在公因子,适合进行因子分析,运用主成分法进行分析。
结果萃取得出8个公因子,它们累计共解释总方差的69.16%。其中,因子1的方差贡献率达到了14.896%,特征值为3.128,因子2的方差贡献率为10.528%,因子3的方差贡献率为9.981%,因子4的方差贡献率为9.938%,因子5的方差贡献率为6.447%,因子6、因子7和因子8的方差贡献率相对较小,分别为6.321%、5.782%和5.262%。
旋转后的成份矩阵表可以看出,“老师讲的不好”“在班级体中感受不到温暖”“和宿舍同学相处困难”“同学中没有要好朋友”“无法融入所在院校的文化”等五项指标相关度高,将主成分1命名为院校环境融入。主成分2主要包括“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对”“自己不够勤奋刻苦”“老师教学进度快”“周围同学都不怎么学习”等指标,其相关度高,命名为自身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主成分3主要包括“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担心毕业后的工作问题”等指标,命名为专业兴趣。依次将主成分4命名为语言交流能力和经济条件,将主成分5命名为与同学沟通愿望,主成分6命名为与老师沟通,主成分7命名为课业难度,主成分8命名为和家人沟通。
表2 旋转后的成份矩阵
(二)回归分析
将这八个公因子分析的得分作为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表现的变量,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掌握情况(专业知识掌握的自我评价)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从分析结果来看,系数显著的有FAC7(课业难度)、FAC2(自身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FAC3(专业兴趣)、FAC5(与同学沟通愿望)、FAC4(语言交流能力和经济条件)。这一结果说明,课业难度、自身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专业兴趣、与同学沟通的愿望,以及语言交流能力和经济条件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表现的直接因素,其中只有FAC5(与同学的沟通)正向影响其学业表现。
建筑工程施工的流程十分复杂,而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施工环节,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发展下,面临的施工技术要求愈发增多,这使得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运用水平十分重要。目前,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逐渐演变出各种技术类型,这些类型也因施工流程和施工方式不同,使得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愈发重要。针对此,若想切实于保障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规范性与有序性,应当注重于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专业课程难度是影响学业表现最主要的因素。由于疆藏地区大学生学业功底薄弱,进入内地高校后,有50.63%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都认为所学课业比较难,有7.17%的学生认为课业非常难,认为比较简单的仅为2.95%,认为一般地有39.24%。从受访者的学科背景来看,工学、医学、理学以及经济学类专业的学生占到50.9%,相对来讲这些课业难度大,这对内地求学的少数民族学生而言非常具有挑战性。
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己不够刻苦努力,其次是学习方法不正确,对所学专业没兴趣等,有89.17%的受访者认为是自己不够努力,有76.67%的受访者认为是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对影响了学业表现,有68.33%的受访者认为是老师教学进度过快。说明少数民族同学自身付出的努力不足和专业选择的原因,对于其学业表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表3 回归系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查结果显示,19.41%受访者比较赞同“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是造成其学业困难的重要原因,有高达10.13%的受访者完全赞同“对所学专业完全没有兴趣”是导致其学习困难的重要。因此,专业兴趣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生学业表现的重要因素。访谈中了解到,多数疆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采取“随大流”的方式填报了自认为的容易就业的专业,有的则是听从父母建议,但是上大学后才发现自己对所选专业并不感兴趣,继而失去刻苦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
与同学沟通的愿望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业表现。通常遇到困难,特别是学习上的困难,同学之间的帮助是最直接、最容易实现的。然而,调查结果显示,该群体在遇到问题时首先会选择与家人沟通(这比例占到61.18%),选择与汉族同学和本民族同学沟通的学生分别占46.84%和44.3%,与同学沟通的愿望不强。因此,其他同学的学习经验和示范作用对于该群体的影响有限。以往的研究认为汉语水平和文化因素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适应性有关键影响。在本文研究中发现汉语水平仍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表现,但已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这得益于近年来汉语的普及,该群体的汉语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此外,调研中了解到少数学生家庭条件有限,缺乏足够资金投入到学习中(例如,与专业相关的课外辅导课、考取相关等级证书等),有的甚至为了学费、生活费去兼职,占用了一定学习时间,进而影响到学业表现。
五、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以及统计分析等方法,在借鉴相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疆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表现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随着一系列促进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的落实,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内地高校的学业表现总体较好。其学业表现的基本特征为:该群体的学习动机明确,个人发展目标清晰。在学习行为方面,该群体能积极参加与专业领域相关的学习、实践活动,学生组织及竞赛活动的参与度高,学习主动且自我约束比较强。与他人关系比较融洽,学业收获较为显著。但自我评价较低,内地院校文化的适应能力和归属感不强。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表现的主要因素有课业难度、该群体自身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与同学沟通的愿望、语言交流能力以及家庭经济条件等。
(二)建议
根据研究结论,为了进一步调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以下建议。
1.采取针对性强的学业帮扶措施。针对基础知识薄弱、专业学习能力有限的少数民族学生,高等院校可以采取“一人一策”措施帮助学生。调查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英语、概率论、高等数学等基础课程较差。高校可以根据该群体的学习程度,开设这些基础课程的辅导课。采取相应措施,鼓励学生成立学习互助小组,增进学生间的交流和帮扶。推行导师制,为该群体学生配备学业导师,提高学业指导的针对性。
2.开展多样化的专业学习活动。培养和发展专业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此,高校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可以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如引导该群体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科研项目以及学术型比赛等活动,提高专业兴趣。深入开展专业实践活动,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
3.积极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辅导。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内地学习,面临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挑战,其心理变化较大。因此,内地高校应加强对该群体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一方面,高等院校的心理健康中心应积极发挥作用,做好该群体的心理健康调查、测试工作并提供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另一方面,应加强少数民族学生与其他师生的沟通交流,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化解内地高校学习遇到的各种问题。
4.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调查发现仅有17.5%和5.42%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所在高校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传统节日比较重视和非常重视,认为不重视的占到19.17%。而访谈中也了解到,少数民族学生认为民族节日可以体现少数民族特有的习俗文化,所在高校是否通过一定方式庆祝其节日是他们感受学校关心、同学友爱的最直接方式,并认为高校对少数民族节日和文化习俗的重视会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内地生活,有助于他们更快地适应内地大学学习。对此,内地高校应努力营造有利于多元文化融合的和谐校园文化,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院校文化的认同和归属。通过学校微信平台、广播、宣传栏等介绍少数民族节日、习俗等,促进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了解和尊重。特别是通过一定形式(比如歌舞比赛、民族知识竞赛等)庆祝少数民族学生的传统节日。这些措施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内地学习适应的提升。
在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的背景下,本文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动机、个人发展目标、自我约束、参加学生组织及竞赛活动、奖学金获得情况、与他人关系以及院校文化融合等方面,对该群体大学生内地学习表现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由于能力和时间等因素,本研究只针对陕西省的高校进行了研究,在区域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来自疆藏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民族、性别以及年级方面存在差异,其学业表现及影响因素不尽相同,这也是后续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7全国教育统计数据[EB/OL].http://www.moe.gov.cn/s78/A03/moe_560/jytjsj_2017/qg/201808/t20180808_344692.html
[2]孙晓燕,魏琳,黄如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观念生活习俗的调查及教育管理[J].西北医学教育,1999,17(4):217-220.
[3]李卫英,张霜.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差异的影响[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55-58.
[4]张拴云.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学习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5]戴芸,夏拥军.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和对策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22):134-135.
[6]唐德忠.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以E大学维吾尔族学生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7]张学娟.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校园适应性调查与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89-91+95.
[8]托娅,夏增艳,杨京鹏,夏志兰.内地班少数民族学生文化适应策略状况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3):45-48.
[9]刘剑霞.广州地区新疆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比较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9):69-71.
[10]白华,王媛.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收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2所高校的实证数据[J].2018,3(29):79-86.
[11]林秀莲.研究型高校本科生学习成绩的城乡差异分析——以XX大学为个案[A].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2006:14.
[12]丁澍,缪柏其,叶大鹏.高考成绩与大学成绩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8,(11):29-31.
[13]初云宝.户籍与大学生学习成绩相关研究——以广东省三所大学为例的实证分析[J].高教探索,2011,(3):110-116.
[14]权小娟,边燕杰.城乡大学生在校表现比较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7,(3):88-93+109.
[15]梁耀明,何勤英.大学生学业表现性别差异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6):55-59.
[16]崔盛,吴秋翔.自主招生、学业表现和就业薪酬[J].复旦教育论坛,2017,15(2):101-107.
[17]王小虎,潘昆峰,吴秋翔.高水平大学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学生的学业表现研究——以A大学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5):66-75.
[18]刘亚敏.专项计划学生的学业表现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8.
[19]李彩彦.大学生特殊群体学业表现调查研究——以K校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52):223-224.
[20]刘进,贾慧卿.再论自主招生的科学性——基于对学生入校后学业表现的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6,(9):28-31.
[21]高耀,刘志民,方鹏.家庭资本对大学生在校学业表现影响研究——基于江苏省20所高校的调研数据[J].高教探索,2011,(1):137-143.
[22]郭俊,李凯,张璐帆,马颖.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学业表现影响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2,(8):29-34.
[23]张建茹,刘海军,张彦.少数民族远程学习者学业表现变化研究[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17-125.
[24]江晓陵.形成“学习目标取向”,促进学习适应性——基于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的探索[J].新课程(上),2015,(4):46-47.
[25]李颖.大学生学习态度现状分析及干预措施研究[D].西安:西安工业大学,2008.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Study of Minority Students from Xinjiang and Tibet in Shaanxi
YANG Min1,YU Ya-ting1,QI Xi-hong2
(1.School of Business,Xi’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Xi’an 710110,China;2.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062,China)
Abstract: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have become a hot issue of ethnic education of the universities in inland China in recent years.Taking the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from Xinjiang and Tibet in Shaanxi universities as the research subje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this group by means of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s.On this basis,factor analysis is used to explo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this group.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se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demonstrate strong desire in studying in inland universities,high participation in students’organizations and competition activities,harmonious relationship with others and overall good academic performance.The major factors influencing their academic performance consist of difficulty in studies,students’attitude to and method of study,their interest in their majors,their desire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 students,their ability of language communication and the financial situation of their families.
Key words: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Studying in inland universities;Academic performance;Influencing factors
[中图分类号] G75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4336(2019)04-0017-10
[基金项目] 西安财经大学教学项目“进阶式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7xcj10)、“校企共建模式下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7xcj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杨敏,西安财经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余雅婷,西安财经大学2015级学生;祁喜鸿,陕西师范大学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教学法研究。
[责任编辑 王立平]
标签:少数民族大学生论文; 内地学习论文; 学业表现论文; 影响因素论文; 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论文; 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