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融合及当代价值论文_李欣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融合及当代价值论文_李欣

天津广播影视职业学院 天津 300211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实践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和科学性,更源自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并不是简单的相结合,而是一个不断的生成过程。我们应当立足于现实生活,以当代人的视角重新诠释、革新传统文化,通过逐渐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不断寻求新的契合点,使二者达到一种更高的普遍性,创造当代新的价值。本文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融合点,以及如何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这一当代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保留至今的文化积淀,优秀的传统文化则是其根基和精华,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当前我国的国家意识形态,在引导、指挥党和民众的意识形态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理论创新和发展自是不能忽视,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是摆在党和国家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为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好地发挥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必须要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二者的融合创新,并立足于现实国情和实际需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创造出兼具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特色鲜明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一、探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新契合点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是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产物;虽然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性的科学理论,但这决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已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二者存在时代差异性和理论矛盾。尽管如此,我们不可否认,二者之间存在着“视界融合”的契合点。以马克思主义为"体",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和重要成果,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1.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和民族性

早在马克思开始创造自己的哲学理论时,“就明确地提出让哲学成为世界的哲学,让世界成为哲学的世界的宏伟目标”。所以,自马克思主义产生之日起,它就关注世界性的矛盾和冲突以及整个人类的历史命运。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便注意到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已经出现了“世界的文学”——世界的文化。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广泛传播,早已真正成为世界性的科学理论。既然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性的科学理论,那么它必然具有理论的“向上的兼容性”,是“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不仅如此,恩格斯也曾指出:“马克思的世界观远在德国和欧洲境界以外,在世界的一切文明语言中都找到了拥护者。”因此,就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在其“向上的兼容性”的范围之内,二者能够融合。此外,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它日益同各民族的解放斗争和各国的社会主义运动结合起来,从而使其与各民族的历史、文化、语言等方面发生接触、渗透和相互作用,进而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一些民族的特性;正是马克思主义的这些民族特性使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成为可能。

2.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和而不同,具有海纳百川的和谐精神

在中国传统思想格局中,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相辅相成,共同铸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虽然儒释道三家各有侧重——“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但其基本精神中都包含这海纳百川的和谐思想。换而言之,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兼容并包的特性,对任何外来文化都具有一种亲和力。确切地说,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和其他文化和而不同、兼容并包,就在于它们都是为了适应于人类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体现了人类的“类”属性。由于人类生存方式的普遍性以及人类所面临的共同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各民族的文化必然超越自身的局限性而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共存、共同发展。正是基于此,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国的土地的扎根、发芽,进而得到丰富和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补性

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补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人生哲学方面。在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中,人生哲学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揭示了做人的一般规律,主要包括人生价值观、孝道观、生死观、人生境界观、人性观等。很显然,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详细阐述上述问题,如果把它们纳入马克思主义,不仅有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且能使其穿上了中国民族的服装,具有了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结构,进而有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3)认识论方面。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认识主体的道德修养,即把道德的修养作为取得“真知”的前提。虽然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全面阐述了人的认识能力、认识过程以及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等,但是它却很少论及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的道德修养对于获取正确认识的重要性,对此,中国传统文化给予了补充。此外,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悟性思维,这种思维与理性思维一样,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在一些重大的科学创造、实验发明中,起着比理性思维更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的悟性思维,充分挖掘悟性思维的宝贵资源,以补充马克思主义的理性思维,进而丰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路径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以其引领和谐文化的发展方向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尤其是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这一基本前提决不可动摇。当前,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们要适应社会思潮的多变性,融合社会思想的多样性,兼容社会价值的多元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统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引领和谐文化发展方向。

2.汲取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的精华,夯实构建和谐文化的基础

建设中国特色和谐文化,需要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积极的精神理念和思想共识贯穿、凝聚、融通在全社会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创造中,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整合利用。中华民族历史悠久, 我们的先贤曾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这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夯实构建和谐文化的基础, 必须把传统价值观念作为基本的价值资源, 并将中华精神和传统底蕴与时代精神和时代要求相融合,注入新的内涵、新的释义,使其传承文化特色,彰显中华韵味和中国气象。

3.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蕴涵的价值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这些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独特理解和对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追求,是一种全新的理论贡献和文化资源,其中许多思想内容已经为广大群众所熟知并接受。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熔铸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 把那些富有时代精神、具备实践特色、涵养旺盛生命力的价值理念挖掘出来, 使其转化为当前社会主义独特文化的精神源泉。

4.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为构建和谐文化提供不竭动力

毫无疑问, 推动历史不断前进的最终依靠力量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治理的主人,也是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关键点就是要使人民群众的力量与智慧充分发挥出来, 不断激发他们无穷的开拓力、创造力和建设力,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提供不竭动力。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并不是简单地相结合,而是一个不断的生成过程。我们应当立足于现实生活,以当代人的视角重新诠释、革新传统文化,通过逐渐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不断寻求新的契合点,进而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大的活力,使二者达到一种更高的普遍性,最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参考文献:

[1]金忠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

[2] 姚秀雯,刘永.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 2013(1).

[6] 岳雪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飞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结合[J].文化学刊, 2015(1).

论文作者:李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融合及当代价值论文_李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