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管理模式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分析论文_李艳均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中医院 四川遂宁 629200)

【摘要】目的: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护理管理中实施6S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84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住院单双号的形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护理组则给予6S管理模式,分析止血效果、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护理管理后,护理组患者的止血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实行6S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帮助患者快速止血,缩短患者的止血时间,减少对其身体的影响,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6S管理模式;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6-0230-02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其发病原因较多,也是较多疾病的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较大。消化道出血患者会出现呕血或便血,影响患者的食欲,其病死率约为3.8%~20%。良好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的快速进行止血,帮助患者加快恢复速度。本文选取84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护理中给予6S管理模式,分析其护理管理的效果,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84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时间段为2015年5月-2017年5月,以住院单双号的形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护理组患者42例,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2例,20例,年龄22~62岁,平均年龄(41.2±1.8)岁;对照组患者42例,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3例,19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1.8±1.7)岁;分析其基线资料显示,资料数据可以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

1.2 方法

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首先判定其情况,当患者出血较多则应立即抢救,然后进行各项检查,当患者病情稳定,则先了解其情况,完成相关检查后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给予患者心理安慰,然后保持病房干净整洁,指导患者按时服药和治疗。

给予6S护理管理模式(护理组):(1)成立6S管理小组,由护士长作为组长,主管护师和护士等组成,然后对护理人员进行上消化道出血护理的培训,使得护理人员了解在上消化道出血中如何应用6S护理管理模式来减轻对患者的影响。(2)护理质量的跟踪:在护理中遵循6S管理模式的理念;①整理:对病房的物品进行整理和归纳,清除不必要的物品,当患者疾病未愈时应将可能诱发出血的物品和食物进行保管,然后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事项。②整顿:将病房内的物品规整好,放在指定位置,让同事做好相应的标识,安排专人进行保管,显著提高工作效率[1]。③清扫:对于病区卫生安排专人进行检查,督促保洁人员将病区内的污染位置和垃圾清洁干净,定期对病房、检查室等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同时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工作。④清洁:由护士长定期对工作环境和仪器设备进行检查,使得仪器设备均处于正常状态,对工作环境应维持在最佳状态,重视药品的管理,从而提高用药的安全性。⑤素养:制定并落实护理行为规范,定期对护理人员的服务礼仪、沟通技巧、人文修养等进行培养,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素养,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同时根据科室的特点优化和改进工作流程,及时安慰和鼓励患者,减少其不良情绪的产生[2]。⑥安全:由护士长对护理质量进行严格抽查,定期展开护理安全知识讲座和应急训练,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护理风险的能力。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版本计算,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值检验,正态分布的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用χ2值检验,计算后若观察数据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则采用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分析治疗后两组的止血效果

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的止血效果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1 分析治疗后两组的止血效果(n/%)

注: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3.结论

上消化道是外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有很多,如:胃、十二指肠疾病,食管疾病、血管病变、肝胆胰疾病和全身性病变等。当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时,小量出血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有轻度的头晕;而大量出血时,患者会出现心悸、冷汗、烦躁、面色惨白、皮肤湿冷等症状,若不能及时治疗则容易引起休克,威胁患者的生命。

而在上消化道出血中实施6S管理模式,通过6S管理模式,使得护理人员明确了自己的职责,显著优化护理的工作流程,同时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6S护理管理的培训,显著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操作水平、个人修养以及临床应急能力等,让护理人员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降低突发状况对患者的影响,降低死亡率[3]。同时,通过6S管理模式还使得护理人员的行为得到规范,要求护理人员用文明用语,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到科室的管理中,激发护理人员参与管理的主动性,通过对病房的整理和规范,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提高患者护理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实施6S管理模式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居素芹.6S管理模式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管理中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08(36):190-192.

[2]周爽.探讨6S管理模式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01(01):151+153.

[3]郑香玲.护理干预在脑干出血患者6S管理模式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与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实践,2016,25(01):63-65.

论文作者:李艳均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0

标签:;  ;  ;  ;  ;  ;  ;  ;  

6S管理模式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分析论文_李艳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