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工业学校 261000
摘 要:教育信息化问题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每一个教育管理者和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都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推进教育信息化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参与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是最重要的一条接触教育信息化的途径。而参与这项比赛首先就是选题,正确的选题、恰如其分的教学分析与课前任务设计是比赛成功的前提。文章将详细论述参赛教学分析这一环节,为教育同行参加比赛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分析 信息化 教学能力
一、选题
参加比赛,第一个面临的问题就是选题,选题一定要有价值。信息化并不能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但信息化教学是大势所趋,所以在这种看似矛盾的情况下,参赛的选题一定要适合用信息化来进行展现。也就是说选择的这个题目它涉及到的必须是在传统课堂中比较难解决的。这时通过信息技术来进行突破和解决就变得非常有意义和有价值。
二、教学分析
第一步都需要对所选择的这节课程内容进行相关分析。教材分析模块主要要通过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学情分析模块主要是针对所教专业的学生在上这节课之前掌握的关联知识、学习状态、性格特点,并且结合一定的专业分析。这些主要是为了设计教学策略或相关教学活动做准备。何谓连续内容?目录是否连续不重要,但内容得是连续的。十几个课时内容庞杂,不能武断地认为一定是目录连续。教学分析除了上述的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和内容分析外,还有两项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通常来说,知识目标比较容易确定。一般确定知识目标都会表述为学会某某知识、理解某某方法、掌握某某结构等等。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都比较容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情感目标也比较容易确定。比如,通过学习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升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等等。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所写的情感目标内容一定要同课堂活动设计相匹配,情感目标是贯穿整个课程始终的。举例来说,如果确定的情感目标写明了要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就一定要在课上有团队协作完成的内容。否则是怎么培养的?因此,在这里老师们应该了解,情感目标虽然看似很容易确认,但一定要与实际教学内容相对应。此外,思政教育、立德树人应该要融入其中,并非假大空的生搬硬套高喊口号而是水到渠成的认同。
在这三维目标中,最重要的是能力目标。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最不好确定。能力目标老师们都知道,要比知识目标有深度、有广度。而往往很多时候在确定能力目标时,都会写能够某某、分析某某、应用某某等等。这有什么问题呢?问题就在于很多时候,能力目标容易掉入官话套话的“陷阱”,容易出现实际教学中无法确认实现教学目标的情况。相对来说,理工科的能力目标比较容易写,也更容易通过课堂活动去实现。所以在确定能力目标时,一定要确保这个或这几个能力目标能够落地,而且可以量化。所谓量化指的就是评委能够判断出确实可以实现这个能力目标。
教学重点是对应知识目标的,教学难点是对应能力目标的。只要把握好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教学重难点就不是问题了。教学重点难点并不是二三十年都不会变的,应该是随时移势易,随实际而改变的,这就需要老师们要充分了解学生、驾驭课堂、把控内容。
教学分析完成后,接下来要开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通常又分为三个阶段:课前设计、课中设计和课后设计。
四、课前设计
课前设计一般包括:设计任务、发布任务、执行任务、反馈任务。设计任务,教师需要给学生布置非常明确的任务要求。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论布置的任务是什么样的,课前任务必须有结果,而且要反馈结果。在真实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有很多教师设计了课前部分,但往往忽略了课前任务的结果。这间接导致了老师所设计的课前任务根本同整个课程没有关系,而致使课前准备没有意义。一个真正好的课前任务,一定是能够和课上任务或活动进行对接的,也就是说,课前任务完成的结果,往往可以辅助课上来解决知识目标或能力目标。
要想设计一个好的课前任务,怎么做呢?首先,围绕教学目标设计能充分激发学生兴趣的课前任务。前期的学情分析正好是为此铺垫的。在设计课前任务时,需要考虑如何让学生觉得它有趣,并且想要去完成它,这样他们才会去做。在做课前任务设计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其次,课前任务应与课堂任务对接。要让课前任务同课上任务或活动联系起来。只有联系起来了,课前任务才不会沦为走形式,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再次,课前任务应带有一定挑战性。如果课前任务太过简单,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传统课堂教学已经讲得很好的课是不适合用于参加这样比赛的,因为不适合新时代下的推广,不利于整个职教环境的升级。所以所选的课一定要有一定难度、高度、广度。本身就是很新的东西才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手段来做现代化的东西,从经济层面促进职教生态发展。最后,允许学生犯错误。这一点老师们既想不到也想不通。因为当下教育实情更多偏向于零错误教育,不允许学生犯错。但在实际生活、工作、学习中,人不可能做到一点问题都没有,因此应允许学生出错,而且学生出了错远比学生不出错更能说明其所存在的问题。问题的有效解决才能让一堂课变得有实际意义。
论文作者:宋文 李东倩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月总第3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
标签:目标论文; 课前论文; 能力论文; 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内容论文; 情分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月总第3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