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地利用鲶鱼效应振兴无聊团队_鲶鱼效应论文

巧妙地利用鲶鱼效应振兴无聊团队_鲶鱼效应论文

巧用鲶鱼效应盘活沉闷团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鲶鱼论文,沉闷论文,巧用论文,效应论文,团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激发团队的活力,提高团队积极性,企业管理者们似乎都想尽了方法,绞尽了脑汁。包括提高员工的薪资待遇、提高销售团队的提成比例,又对业绩不好的人员或不够积极的成员实行末位淘汰制等等。也就是一手拿着面包,一手拿着大棒,可是效果似乎也并不理想。

一个团队需要不同性格、不同技能、不同工作经历的人加盟,如果都是清一色的员工,那么这个团队产生奇思妙想、产生高绩效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比如笔者认识的一家企业,运作了将近15年,团队成员大部分都是当年跟着自己打江山打到现在的,但是由于企业获得了前期的高速成长,现在都躺在了功劳簿上过日子,安于现状,不愿意吃苦。当引进了新的人才,没多久就被这样的一个氛围所影响,也都变得迟缓懒惰。上班盼着下班,出去跑客户也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跑不到客户就怪市场,又怪产品和服务等等,总之就是不考虑自己的原因。

老板急了,先是实行末位淘汰,可是发现要淘汰的人都是有关系有后台,动不得。然后执行提高奖励措施。可是这帮爷都比较容易满足,特别是那些领头的中层干部,手里都有了些资本,真正想做点事的,也早已离开公司自己干去了,所以到头来两个措施都是以失败告终。

那么我们是否能从“鲶鱼效应”中获得些启发呢?

如果公司里有那么一些“鲶鱼”式人物,其他工作不积极的人是不是都会被激励起来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你企业里有了那么几条鲶鱼,其他的同事肯定会有危机感,只能也跟着努力工作,再加上“末位淘汰”和“面包政策”,那你的企业就会盘活。

那么到底如何运用“鲶鱼效应”呢?

“鲶鱼效应”是企业领导层激发员工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它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企业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把那些富有朝气、思维敏捷的年轻生力军引入职工队伍中甚至管理层,给那些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懒惰员工和官僚带来竞争压力,才能唤起“沙丁鱼”们的生存意识和竞争求胜之心。二是要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管理观念,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市场大潮中搏击风浪,增强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

领导自身成为一条“鲶鱼”

在死气沉沉的沙丁鱼箱内,沙丁鱼就象征着一批同质性极强的群体,他们技能水平相似,缺乏创新和主动性,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整个机构是一种臃肿不堪的状态,而鲶鱼领导者的到来(或者内部沙丁鱼进化成鲶鱼),新官上在三把火,整顿纪律,规范制度,改造流程,合理配置岗位和人、财、物,逐渐组织的经营有了起色,成本减下来了,臃肿的机构简化了,无能的沙丁鱼被吃了、赶走了,有能耐的沙丁鱼得到了正面的激励,这样整个机构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在鲶鱼领导者的带领下,整个组织的活力都被调动起来,从而使集体的力量更加强大,占领市场、保有市场才有了坚实的基础。

从这个角度看,鲶鱼领导者应该具备如下特质:

1、办事果断、雷厉风行:迅速发现组织停滞不前的病症所在,并能够快刀斩乱麻,迅速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说话算话、强势作风:科学地决策,并能够监督决策的执行,及时评估政策的有效性。

3、倡导创新、结果导向:提倡创新,塑造鼓励创新的氛围,从业务流程、工作设计、人员招聘与配置、薪酬设计和考核等方面体现创新思想。

4、成就需求、前瞻视野:有短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目标,能够预见组织发展的方向以及现存人力资源与未来的差距,能够有效地辨别未来人才,裁减掉不适合组织发展的拖后腿人员。

5、系统视角、敢于变革:能够从系统内外观察组织系统结构的变化和功能,既要把自己当作组织的一部分(相对于渔夫,鲶鱼领导者本身也是沙丁鱼,渔夫才是领导者),又要把自己看成一个小系统中的领导者,能够带动员工队伍打开局面、打破常规,取得良好效益。

一个团队需要不同性格、不同技能、不同工作经历的人加盟,如果都是清一色的员工,那么这个团队产生奇思妙想、产生高绩效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6、铁面无私、身先士卒:不讲私情,不徇私舞弊,不收受贿赂。凡事带头,最难最苦的事,冲在第一个。公司规定自己第一个做到。

对于在鲶鱼式领导者下为了共同目标而奋斗的职工群体而言,要生存下去的方法就是运动起来,激发自己的能量,至少要和鲶鱼同步速度,并且要保证同一方向(企业愿景),这样才不至于被鲶鱼追上吃掉,或者被其他沙丁鱼挤到最后憋死。

引入鲶鱼式团队成员

如果这条鲶鱼是团队的一员,那么它就意味着新、奇、异,包括观点的不一样、行为的不同、习惯的迥异,敢说敢做甚至敢骂。正因为不同,才会激发智慧,正因为敢说敢做,才会影响别人,激励别人。

一个团队需要不同性格、不同技能、不同工作经历的人加盟,如果都是清一色的员工,那么这个团队产生奇思妙想、产生高绩效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在注重团队建设、致力团队沟通的今天,适当地吸引一些鲶鱼加入团队,会给整个团队带来活泼的工作气氛,带来创新,带来多赢。

但是鲶鱼的数量应当加以控制,全是鲶鱼的话,整个团队就会出现“个个是英雄、整体是狗熊”的现象,因为个个鲶鱼都想坚持自己的观点,合作和沟通就不存在了,整个团队就乌烟瘴气了,所以日本有些企业信奉“一流管理者、二流员工”的用人信条,既然一条鲶鱼能够带动一群鱼翻腾搅动,那就没有必要再放第二条了,一山不容二虎也是这样的道理。从这个角度看,团队中的鲶鱼分子应注重良性沟通、影响力的塑造,其他员工对待团队中的鲶鱼,也应该在工作的基础上与其加强合作。

当然对鲶鱼成员的管理也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业绩虽然都很出色,但是往往行事怪异,与同事相处就不佳,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甚至经常会在团队内引起矛盾。因此,在对鲶鱼成员的管理中,首先是要不断表扬和鼓励,还要引导他学会和其他同事沟通,学会不止自己成长发财,还要率领整个团队获得成功。

让工作内容如鲶鱼般来劲

现在很多企业,组织结构和工作设计依然成为流程改造的一大课题,不合理、枯燥无味、没有前景、单调无聊的工作内容让人们感觉像一桶拥挤的沙丁鱼一样没有激情,不愿意在岗位上多思考多改进,以致慢慢地形成了集体惰性。如果能够把工作扩大化、丰富化的鲶鱼效应应用到工作设计上,那对组织的财务贡献也是显而易见的。如何把好动、充满激情的鲶鱼放到一潭死水的工作中呢?这又是一门棘手的学问,有人主张从横向和纵向扩大工作范围、深化工作内容,让员工们体验丰富的工作活动,感受努力工作的成就,让他们体现面对挑战性、来劲性工作时的激动与欲望;有人主张运用轮岗的方式增长员工的才干,让他们工作中的鲶鱼越游越欢;笔者则主张在应用以上措施的同时还要注重人与岗位性格的匹配,鲶鱼就要做鲶鱼的事情,沙丁鱼就要做沙丁鱼的事情,岗位中既要有鲶鱼性工作内容也要有沙丁鱼性工作内容。最重要的是要发现员工的偏好,看哪些工作能够让他们产生鲶鱼的动力与激情,只有匹配了之后,鲶鱼效应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不然虽然设置了鲶鱼性工作内容,却发现这种工作根本不能让员工为之动容、为之奋斗,那么这条鲶鱼就成了死鱼了。从这个角度看,工作中的鲶鱼代表着丰富的工作内容、令人来劲的责权利、充满挑战的工作期望、新鲜的其他岗位体验等等。对于领导者和人力资源管理者而言,是否要在工作中设置鲶鱼工作、在什么层次上设置鲶鱼工作,都将是一个组织的战略问题。

综上,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鲶鱼代表的内容是不同的,对于一个从业者,领导可能是鲶鱼,那么你的努力最好和组织保持同方向,不要往后游,否则就有被吃掉的危险,永远充满激情地向上游,也许某一天你也变成了鲶鱼,赶着一群沙丁鱼向上奋斗;你的同事也可能是鲶鱼,那就和他比拼比拼,看谁翻腾的能量更大;你的下级也可能有鲶鱼,那就在激励下属成长的同时,别忘了给自己充充电,保持强劲的势头发展,否则你也有被下属吃掉的危险;你的工作中也可能有鲶鱼,那就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分清主次,让鲶鱼工作越游越欢,最好能到上一层工作岗位上去搅动一番。

所以说,引入“鲶鱼效应”,是激发团队活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从领导、成员、工作方法三个方面入手,把团队鲶鱼化,就会得到一个积极奋进的团队。

不过,在实行“鲶鱼团队”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引入“鲶鱼”领导或成员时,承诺的高薪资高回报一定要保密,而且也要让“鲶鱼”们一起承诺保密,并签署保密协议,否则一旦被“沙丁鱼”们知道,后果不堪设想。

2、“鲶鱼”们在没引入之前是鲶鱼,但引入之后可能会被“沙丁鱼”们同化,因此要不断提醒“鲶鱼”是条“鲶鱼”,给他们定更高的目标,给他们更严格的要求。

3、“鲶鱼”往往都非常自负,和其他人一般来讲是无法相处的,特别是和另外一条“鲶鱼”。所以一个团队里只能有一条“鲶鱼”,否则要么消极怠工,要么走掉一条,让你得不偿失。

4、“鲶鱼”们往往性格外向,张扬跋扈,经常会不顾情面的提出一些意见。他们不光是容易得罪你的老部下,很有可能还会得罪你这个领导。因此在引入鲶鱼之前你得做好心理准备,要懂得一个道理,就是:一定要感谢那些愿意批评你的人。

5、“鲶鱼”一般都是从其他公司“挖角”挖来的,而且也往往是公司最耀眼的人物,因此常被同行企业盯上也属正常。所以鲶鱼的忠诚度是你做老板最要考虑的事。有一句话要送给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小贴示

鲶鱼效应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沙丁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得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却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很多渔船都非常羡慕。可是船长一直严格保守着秘密,不肯透露他的秘诀。直到船长去世,谜底才揭开。

原来是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沙丁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鲶鱼进入鱼槽后,看到了那么多的食物,便非常开心地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它们的天敌当然是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加速游动,四处躲避。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

鲶鱼进入鱼槽,使沙丁鱼感到威胁而紧张,加速游动,使得大部分沙丁鱼都活着抵达了港口。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标签:;  ;  ;  

巧妙地利用鲶鱼效应振兴无聊团队_鲶鱼效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