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建设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_大学论文

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实践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理论研究论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意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内容提要

本文第一部分提出,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开展以来,已经在三个方面展现出它的巨大实践意义:一是推动了高教战线联系实际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活动的深入;二是促进了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新思路的形成及其实践的深化;三是发展了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科学。

本文第二部分提出: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并结合当前困扰高等教育的主要问题,提出深入该课题研究应为促进两个机制——“高等教育投入,社会收益及个人收益之间的良性循环机制”和“高等学校自我约束,自主发展机制”的形成,做出新的贡献。

由国家教委高教司牵头组织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课题,以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吸引了全国众多优秀的高教理论工作者和高教实践工作者。正因为拥有这样一支出类拨萃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研队伍的全力投入,三年来,该课题不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理论成果,更重要的是,已经开始展现它所具有的、巨大的实践意义。

自开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以来,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已经展现出明显的成效:

第一,推动了高教战线联系实际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活动的深入。党的十四大指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伟大旗帜。其最重要的理论贡献在于:它突破了以往对马克思主义某些原则、某些本本教条式理解的束缚;突破了对于社会主义一些不科学的甚至被扭曲的认识的束缚;突破了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思想的束缚,使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根本性问题,有了新的、更科学的认识,从而为我们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大道。所以,我们说,它是新时期团结全党、全国人民沿着社会主义方向胜利前进的根本保证。

我们今天所从事的高等教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实践中将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系列新的理论问题、方针政策问题,需要我们做出回答。诸如:“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它与我们过去所理解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有什么区别?”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建设我们的高等教育?”等等。所有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都需要我们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去寻找答案,去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所以,系统地开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极大地调动了高教战线广大师生员工带着问题,深入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积极性,形成了一个不断深入的学习热潮。许多高校还总结出诸如:

——把学习理论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起来,使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从适应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上来。

——把学习理论同分析解决学校在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起来,从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入手,开辟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新路子。

——把学习理论同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素质结合起来,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结合起来,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学校的培养目标得以更好地落实,等等。

这些成功经验表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其实践意义已超过了搞清自身理论问题的范畴,已起到了推动全战线深入学习特色理论,自觉地用特色理论武装头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 年不动摇,保证“三步走”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的巨大作用。

第二,促进了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新思路的形成及其实践的深化。历史上,我们有多次改革和发展吃了盲目性的亏,损失很大,教训深刻。这一次在深刻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自觉地(也可以说是超前地)开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使我们对新形势下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能够从全局的关系,从深层次的原因分析等多方面把握其要害,抓住其实质,认清其趋势,从而高屋建瓴地提出改革和发展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其按正确目标发展。例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理论,破除了传统的以单一公有制为主要特征之一的社会主义模式下“高等教育由国家全包的办学理论”,提出了建立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办学思想,从而推动了办学体制、投资体制、招生收费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等改革新思路的形成,诸如:

——在办学体制上,改革“国家包揽办学”的旧格局,逐步实行“以中央和省两级办学为主(指高等教育),社会广泛参与、共同办学”的新格局。

——在投资体制上,改革单一依靠国家拨款办大学的旧方式,逐步实行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从总体而言。至于各校,要因校而异),多渠道筹措高教经费的新体制。

——在招生收费和毕业生就业制度上,改革国家单一的指令性招生计划,学生上大学免费,以及“大学生包当干部,包分配”等制度,逐步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符合人才供需“社会化”要求的学校自主招生(指自我约束机制健全的前提下)“学生缴费上学,毕业自主择业”的新制度。

再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破除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权的管理思想,破除了“统得过多,管得过死”、“该管的没管住,不该管的管了许多”等体制弊端,提出了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思想,从而推动了高教宏观管理体制及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新思路的形成,诸如:

——在宏观管理体制上,改革“政府统得过多,管得过死”以及“政府进行直接行政管理”的旧办法,逐步建立“政府主要运用立法、规划、拨款、制订政策、信息服务、检查评估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管理”,高校作独立的法人实体,将“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新体制。

——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上,改革人事上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分配上平均主义、大锅饭等弊端,形成“公平竞争、择优上岗、优质优酬,合理流动”的新机制。

特别是去年年末上海会议,提出的到2000年或稍长一点时间,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原则、目标、途径以及保证措施等,充分体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成果,是该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决策,转化为指导实践的方针、政策的重要体现。

三年来,伴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稳步方式顺利向前推进。例如,在我省出现的东北大学模式的“一校两制”、沈阳农业大学模式的“一校多制”、大连海事大学模式的董事会、沈阳工业大学模式的“部、省联办”、鞍山钢铁学院与鞍山大学、沈阳冶金专科学校与沈阳大学模式的合并,以及1995年度省属8所高校招生收费“并轨”改革,还有30多所民办高等学校的兴起,等等。这些改革与发展,虽不能说是在成熟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至少可以说是在“理论研究先行”的前提下,有理论作为后盾的改革。所以,改革的思路清晰、方向明确、步骤稳妥、措施得当、进展顺利。

第三,发展了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科学。我国高等教育科学是在认真总结建国以来高等教育实践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和毛泽东教育思想为指导,坚持学科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不容否认,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之间,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但是实践还表明,十四大以来,随着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完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教战线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强烈地呼唤着新的高等教育理论来指导新的高等教育实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开展,顺应了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在为飞速发展的实践提供新的理论指导的同时,又为丰富和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科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指出:

——高等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最主要的是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高等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的思想;

——高等教育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集中地体现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思想;

——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遵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统一”的战略思想,实行“多方集资,增加投入,宏观规划,地区统筹,深化改革,加强双重,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的战略对策,等等。

这些新思想、新见解,不断充实到我国高等教育科学体系之中,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以上,仅是粗线条地展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实践意义。由此足见,该课题研究的重要价值。但是,必须看到,对于一个伟大历史性变革的进程而言,这还仅仅是一个序幕,高潮还在后面。随着实践的深化,还将对理论建设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下面仅就我所遇到的问题,对本课题未来深化研究提出一点希望。

当前我感到最困惑的问题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调门越喊越高,而相当一部分高等学校日子却越来越艰难”。什么原因?

让我们先从现象上来看:

第一,现象两个:投入严重不足和高校办学自主权不到位。

一是投入严重不足,诸如:

——国家拨款占学校总支出的比例不断下降,生均公用经费的比例及其实际使用价值不断下降,学校为维持正常运转而面临的“创收”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导致领导的管理精力投入不足,教师的教学精力投入不足等现象日益加剧;

——社会上脑体倒挂现象无大改观,教师待遇低,住房紧张,队伍不稳;

——教育设施、仪器、设备陈旧落后,图书资料严重匮乏,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或有下降的危险);等等。

二是办学自主权不到位。由于对这个“自主权”解释和理解上会有意见交叉,这也正是本文在后面所要论及的,所以,这里暂不举具体例子,只点两个较为共性的现象,诸如:

——许多本来属于高校自己权限范围的事,现在仍由省或国家管着;

——学校希望省或国家管理的事(帮助解决的事),也是省和国家力所不及之处(至少是暂时)。

所以,高校自主权问题尽管从1985年《决定》就强调起,但至今少有几位校长感到手脚已经施展开来。

第二,原因也是两条:根本在于“两个机制”没有形成。

1.经费投入上的良性循环机制没有形成,相反,两个逆循环状态仍然十分严重。什么是这种良性循环机制?我认为它包含以下两个良性循环状态:

其一是“教育上的高投入,与生产上的高效益(也可包括非生产领域的高贡献),与个人的高收入之间”形成良性循环,见下图1:

图1:教育投入上的良性循环状态

其二是“学校办学的高质量,与社会高信誉、与教育高投入之间”形成良性循环,见下图2:

图2:学校办学质量上的良性循环状态

现在是什么状况呢?存在两个逆循环:

其一是:“受益者投入意识不强,而教育者却是花很大精力去为其张罗投入”。见下图3:

图3:学校培养人才越多,亏空越大,需教育者挣钱为受益者补贴越多的逆循环状态

其二是:高投入,低收益所带来的教育投入上的逆循环。这里又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因社会分配不公,脑体倒挂,而导致的高教育层次的人低收入的反差,影响了个人对教育的投入;二是因教育质量方面的问题,导致某些“有文凭,无水平”的现象,影响了用人单位对教育的投入。而投入不足,又进一步影响到教育质量的提高,形成逆循环,见下图4:

图4:教育投入与教育质量上的逆循环状态

可以说,当前,高等教育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来自以上两个逆循环。

2.高校“自我约束,自主发展”的机制没有形成。

客观地说,当前影响高校办学自主权到位的原因,不仅仅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不愿放权,不愿转变职能,因为确实存在“一放就乱”的可能。关键在于高校“自我约束机制”尚未形成。什么原因?例如国家按学生人数和生均定额标准拨款的方法就是致因之一。这种拨款制度,导致学校不顾条件争扩招生计划,它不利于促进学校形成“自我约束机制”。再如,国家该重点保证的高师教育,不但未体现重点,反而特别困难,这就逼着高师“弃长就短,向办‘非师范专业’方面去找出路”,这也是妨碍其自我约束机制形成的一个致因,等等。

第三,深入开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应当为尽快找到解决上述两个机制问题的答案做出贡献。

1.关于“谁受益,谁投资”以及“投资越大,受益越大”的问题。

高等教育,在我国目前阶段还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接受高等教育的仅是同龄人中的极少数。在这个前提下,有人认为应当遵循“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否则部分人受益,全社会公摊投入,是“不公平”的。并认为,遵循上述原则,将有三种情况:

一是全社会受益的部分,如师范教育、国防教育、某些艰苦专业等,应当由国家投入;

二是企业受益的部分,鉴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已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主发展”的独立法人实体。所以,企业用人,不能再无偿,应由企业担负投入。有人说,“企业已纳税,不应再担负用人投入”,这是站不住脚的。

三是个人和家庭受益的部分,应由个人、家庭来承担。

如果这种投入合理分担机制能够形成的话,国家将能够从“现在‘按人头拨款,致使校校不足’的重负下解脱出来”,集中财力保证“全社会受益部分”和代表国家水平部分的教育投入。并认为:这是高校走出当前“谁也吃不饱,谁也饿不死,谁也长不大”困境的唯一途径。

但也有人认为:现在“企业受益部分不明显,个人受益部分看不见”。相反,脑体倒挂挺明显,怎么吸引企业教育投入和个人教育投入。

有人认为:前者“不明显”与教育质量有关,而后者,则与全社会“分配机制有关”。并认为,解决脑体倒挂问题,超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范畴,涉及到全社会人事、劳动、工资制度的改革问题。所以,他们认为要形成教育投入的良性循环,关键在于国家政策导向,在于政策上保证受教育程度越高(必要条件),而且实际本领越大(充分条件),其劳动报酬、待遇、收益也必然越高。这种投入与收益的对应关系,将是激励和形成教育投入良性循环的根本保证。

关于教育质量方面的良性循环问题,与高校自主权、面向人才市场等有关。

2.关于高等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问题。

有人认为:所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就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法律为依据,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学校拥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他们认为作为独立法人实体的高校必须具有如下一些实权,诸如:①学校具有对高中会考合格的学生,按自己学校办学特色和要求自行组织考试并录取学生的权力;②学校具有依据预测和自身实力,决定专业设置的权力;③学校在保证执行上级规定的办学条件的前提下,具有决定自己办学规模的权力;④学校在保证执行国家教育方针和人才培养基本规格的前提下,具有建立本校课程体系的权力;⑤学校具有根据人才培养的实际开销自行决定收费标准的权力;⑥学校具有依据实际需要确定教职工人数及其职务聘任和工资待遇的权力;⑦学校具有对各科学业合格的学生发放文凭乃至授于相应学位的权力等等。有人则担心,如此将会导致文凭满天飞。反驳者认为:那是“按文凭分配工作,按文凭拿工资”的制度造成的,而人才市场不会只看文凭,不看水平。所以接受人才市场的检验,将对高校产生巨大的压力和动力,将促进高校“自我约束,自主发展机制”的形成。

有人认为,学校自主办学,国家投入主渠道也不能变。有人则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作为非义务教育的高等教育不一定每所学校都要以国家投入为主。应当通过改革产生一批“以缴费为主,以国家拨款为辅”的“国有民办加公助型”高等学校以及企业办学,民办乃至境外人士依据我国法律办学等多种形式。

有人认为在我国现有收入水平的情况下,允许学校“按支定收”行不通。有人则认为,在我国现有生产力水平条件下,多数人将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就业,只有少数人才能接受高等教育,所以,接受高等应视为“做出一种高投入的就业选择”,“从而为未来高收益奠定基础”。既然做出这种选择,就要通过一切努力来准备“高投入”。包括贷款念书。还有人认为我国目前城镇家庭结构正在向“4—2—1”型发展,只要集中家庭财力实施这种“高投入就业选择”是可行的。

还有人说“现在特困生都这么多,如果允许学校自主收费,那不是拒这些人于大学校门外了吗”?有人则说,我国50—60年代经济水平比现在低得多,也没有什么“特困生”,现在国家总体经济水平大为提高了,反而出现一种新概念——“特困生”,这是不正常的。其根本原因,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高等教育特点、性质理解不深所致。他们认为:国家有奖学金,不管家庭多困难,真正优秀学生一旦录取,就应有奖学金保证,不应再困难。至于那些并未达到优秀的学生,得不到奖学金,还可以申请贷学金,作为“投入”的一种借贷,毕业后返还,这也不应该出现特困生。所以,他们认为:“特困生”的出现,有悖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即既不具备优秀条件,又不具备经济基础的人,却做出了不合适本人及家庭的“高投入的就业选择”。这种情况,不应当鼓励。相反,到可以鼓励他们先去就业,边挣钱边读大学,或先挣钱后读大学。发达国家尚且如此,我们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更应如此,这叫合理选择,等等。

还有人认为:所谓“面向社会”,就是面向人才市场,就是要接受人才市场竞争的挑战与选择,只有真正面对优胜劣汰的选择。才能增强学校的“质量意识”和“特色意识”,才能改变我们现在“千校一面,缺乏特色”的现象,也才能够发挥人才市场对高教资源合理配置的促进作用。他们认为:我们现在虽然看到了高教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性,也开始投入较大的力量着手专业调整、联合办学等,但有的地方,还停留在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的工作和思维方式上,还没有意识到人才市场的巨大作用。甚至把“这只手”的作用与宏观调控对立起来,这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应有之义。也有人认为,高校之间的竞争,旨在促进办学水平的提高和办学特色的形成,不能实行“优胜劣汰”。他们担心发挥人才市场对高教资源配置的作用,其副作用会大于正作用等等。

总之,针对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困境,我认为,下一步深入开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应当致力于解决这些困惑和难题。特别是事关我国高等学校活力以及高教事业兴衰的“两大机制”问题。

这里,我仅是提出问题,希望求教于全国从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同行们。

标签:;  ;  ;  ;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建设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