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初探论文_韩秋波

情境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初探论文_韩秋波

山西省晋城市星河学校 韩秋波

 

摘要: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课堂在情境中有机拓展,学生情感在情境中得以体验,教学效率在情境中不断提升。情境教学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或创设生动、形象且带感情色彩的场景。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情景教学;应用探究;

相关研究表明: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创设生动、具体和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够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激情,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遗憾的是,目前情境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运用并不成熟,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情境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有效运用,对于我们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教师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科学合理地利用情境教学,为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从而构建一个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一、情境教学的概念

情境教学其实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课题,它已经广泛应用于很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需要的角度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合的具体场景或者氛围,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教学效率,继而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也可以解释成,教学情景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心理考虑如何让教学内容更好的传输给学生而有目的的创设的教学环境或者氛围。

二、实施课堂导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能否抓好上课的开头,即上课伊始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握学生注意的心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这对一堂课的成功至关重要。注意的心向,是一种学习者倾全力于学习的内部状态。学生是否集中和维持这种心向并贯穿于整个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之中,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学习的效果。因为保持良好注意状态的学生,总能认真专注、自始至终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课堂导入,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其他部分最自然、恰当、精彩的开端。它犹如文章的“凤头”,虽小巧玲珑,却能安定学生情绪,诱发学生的感情,激发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情境中。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式课堂导入应该具有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和简洁性。因为有针对性的导课能满足学生的听课需要;富有启发性的导课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新颖的导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趣味性的导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简洁性的导课能够节约学生的听课时间。

“导入”是一堂课中提供给学生的第一感知,因此,导入艺术讲究的是“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应注重它的吸引力。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就在于它能运用音乐、图片、动画、影视等手段强化感知,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加深学生对实境的感受和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注重教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以八年级下册第七课简单的动画补间动画这课为例,这节课知识和技能方面要求学生掌握理解关键帧的用法,学会位置移动、大小缩放的动画制作,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Flash制作动画,个性化设置。这节课,采用的流程主要就是先展示动画比如海贼王中的蒙奇?D?路飞的动作变化吸引学生兴趣。引入动画补间动画与形状补间动画的区别。接着通过让学生绘制海盗船(教师提供素材)由远及近的变化(海盗船由远及近则是需要用到位置的移动、远小近大的变化),这样设计以学生喜欢动漫为出发点,引起学生兴趣,猜想电视里面这些动画片是怎么实现的。海盗船由远及近运用了Flash中元件、位置移动,学生不会觉得枯燥。做的过程中强调动作补间动画中关键帧的用法和形状补间动画的区别。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情境的创设要有趣味性、目的性、合理性和针对性。建构主义这样以为,应该将情境建设作为“意义建设”的首要准备工作,而且它是教学建设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四、创设故事情境,调动学生视听觉

故事情境就是在教学设计中将教学内容,通过各种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以“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创设故事情境就是要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调动学生视听觉等尽可能多的感官理解和建构知识。

很多所谓的“故事情境”的案例往往是生搬硬套进一个故事,使得故事与教学格格不入,最后以失败告终。创设的故事情境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原有认知水平和学生无意识的心理特征,引起学生积极情绪反应的形象整体。

五、采用问题情境导入

问题情境导入法可以说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最为常用的情境导入法之一。教师通过问题情境导入,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其问题意识。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问题情境导入的过程中,设计的问题一定要合理,要尽可能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要通过具体的、明确的目标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过难,即使学生努力地思考,也无法获取答案,那么这样的问题导入也就失去其应有的意义和价值了。此外,由于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的角度也各不相同,因此,问题的答案不应当是唯一的,应多样化。

六、总结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应该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创设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灵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优化学生课堂学习评价,切实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时进行课后反思,才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茆爱梅.初中信息技术优化情境导入的应用探究[J].教师教育,2015(18).

[2]艾奉平.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1(9):

论文作者:韩秋波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情境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初探论文_韩秋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