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汉学[1]2004年在《高频彩超结合微淋巴管密度对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价值判定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为了解浸润性乳腺癌高频彩超声像图特征与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本文借助免疫组化法利用VEGF-C及其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染色乳腺癌病理组织标本,得出病灶内微淋巴管密度(LMVD)指标,并与乳腺癌高频彩超声像图特征进行对比研究。探求乳腺癌不同彩超声像图特征以及病灶内LMVD的高低与腋窝淋巴结发生转移之间的相关性,并共同成为判定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参数。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的有价值信息。材料与方法:本课题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2003年6月至9月资料完整、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59人,其中腋窝淋巴结转移32例,腋窝淋巴结未转移27例。仪器为Philips公司HDI 3000彩超仪,探头频率5-12MHZ。患者于术前一周行乳腺高频彩超检查,观察并记录病灶大小、边缘、肿瘤内及肿瘤周边血流信号分布情况。将上述观察图像、测量数值指标分别存储于彩色超声仪器硬盘内,进行脱机分析。病理检查:采用VEGF-C、VEGFR-3及CD34抗体对获取的术后乳腺癌患者标本进行免疫组化研究,得出微淋巴管密度(LMVD)指标,并与高频彩超乳腺癌不同特征进行对比研究。
申学舟[2]2013年在《高频超声与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对照研究及联合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以及磁共振检查联合应用对乳腺癌诊断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经手术并经病理学证实的12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采用高频超声检查及磁共振检查对乳腺肿块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根据乳腺癌的术前高频超声成像、磁共振成像及综合高频超声及磁共振表现进行联合诊断,作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高频超声成像对乳腺癌的符合率为82.1%,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的符合率80.6%。超声与磁共振联合应用的符合率为91.8%,与单独应用高频超声成像或磁共振成像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超声成像与磁共振成像两者相比较没有优越性。结论:对于乳腺癌的诊断,高频超声和磁共振各自有自己的优势,但二者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对临床诊治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高频彩超结合微淋巴管密度对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价值判定的研究[D]. 赵汉学. 大连医科大学. 2004
[2]. 高频超声与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对照研究及联合应用[D]. 申学舟. 新疆医科大学. 2013
标签:外科学论文; 肿瘤学论文; 乳腺癌论文; 淋巴论文; 浸润性乳腺癌论文; 淋巴结转移论文; 超声成像论文; 乳腺癌免疫组化论文; 腋窝论文; 磁共振论文; 肿瘤论文; 癌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