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市第三中学 362305
一、可以在课堂当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学校,同学之间在学习、体育、文艺等方面的竞争压力,应该是人生过程中自主地培养正确的竞争意识的重要阶段。竞争可以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能激发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提高学习效率。人在竞争的条件下能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工作,而且在竞争中能获得对自己能力比较实际的评价;竞争也还能使集体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我们的学生应尽量减轻对日常生活的单调感,增强对学习与生活的兴趣。我们应持之以恒地把竞争意识作为努力学习的驱动力,而且有了这种竞争意识能更好地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自主的“动”的意识。如在《奇妙的对联》这篇课文中,我首先布置了一项预习任务,先了解什么是对联及对联的基本要求,并让学生回家去收集春联,把它抄写下来,看哪组找的春联最多(分四组)、最符合对联的形式。这样无形当中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对对联产生兴趣,也就达到了我要的效果。在课堂上,各组学生纷纷把他们抄写的对联展示出来,如“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山清水秀风光好,人寿年丰喜事多”、“一家和睦一家福,四季平安四季春”、“富贵平安福满堂,人顺家和万事兴”等。并让其挑选出不符合对联要求的春联,如“一家和睦一家福 四季平安四季春”、“富贵平安福满堂 人顺家和万事兴”等,课堂气氛非常的浓烈,而在这浓烈的氛围中也角逐出了第一回合的胜利组。有意识的竞争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
二、可以在课堂当中有意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就应把握这一点,抓住学生的心理,因材施教。如在教授对联的基本要求——种类要相当时,为了让学生更有兴趣、印象更深刻,于是讲一个有关的笑话故事给学生听,让他们知道对联若不知道对的时候种类要相当是会闹笑话的。故事情节如下:“在私塾里,学生都要学习对对联、对对子。有一次,教师出了个两字联“嫩松”让学生对。学生甲对出“老柏”,注意“柏”本来应该念bǎi,但在这里“柏”是念成bó的。我们看到了,“嫩”对“老”,形容词对形容词,“松”对“柏”,名词对名词,完全符合对联要求,很好。所以,私塾老师夸奖了学生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乙听到甲对出“老柏”受到表扬,就得到启发,连忙说:“我也会对,我对‘干爹’。”老师很生气,认为他胡闹,用戒尺打了乙一下,乙被打了还不服气地说:“老师,你怎么不打老‘伯’,而打干爹呀?”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在这个基础上我慢慢引导,让他们知道这个故事其实很好地反映了对联的基本要求,为什么学生乙所对的“干爹”不符合要求,学生很快反应说是因为词的种类不一样,所以才闹了这么一个笑话。这样,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整个课堂的气氛非常好,学生的思维都活跃了起来。因此,课堂教学应适时地讲一些相关的故事或者笑话,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在课堂上自主地动起来。
三、给予学生一些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空间
高中生思维活跃、积极好动,无论是在活动中还是在课堂上都欲欲跃试,总想找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能力。针对这一点,我想不能白白浪费掉,要很好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展现出来,让他们在课堂上“动”起来,作课堂的小主人。于是,在《奇妙的对联》里,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情节,让学生根据上联“学问藏古今”对出下联,请学生积极思考,并将自己的答案写在黑板上。学生们纷纷踊跃参与,黑板上的答案五花八门,如“知识贯中外”、“智慧集东西”等,并让学生自己点评哪个答案最佳、哪个答案不符。在这样的氛围中,让所有的学生都“动”了起来,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因此,在教学中应适量给予学生一些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空间。
四、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课程不是孤立的,而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课程不能把学生与生活割裂开来,而应使学生与生活有机融合。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导学生在习得书本知识的同时,形成对待生活世界中各种问题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本来就是为学生服务的。”“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流个不歇。”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如在讲授对联的基本要求——词性要相同时,课本上有一个人名对“孙行者”,引导学生知道为什么“胡适之、祖冲之”等为最佳答案后,为了让学生更有兴趣,就巧用班上学生的人名出了一个人名对,如“洪振兴”。此时班级的活跃气氛就出来了,学生们非常主动地积极思考,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更贴近自己,“洪振兴”就在自己的身边,这样更为新鲜。于是在激烈的讨论声中找出了几个最佳答案,如“刘招治”、“蔡承发”等。因为学习本来是源于生活而又回归生活的,所以教学时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要为学生服务,这样更能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才有自觉“动”的意识,才能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再是“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了,这样不仅老师累,学生也累。课改之后的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给予学生一些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空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这样能够让我们的学生思维活跃起来,有了自主“动”的意识,让他们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
论文作者:李燕婷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月总第2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学生论文; 对联论文; 自己的论文; 兴趣论文; 出了论文; 平安论文; 活跃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1月总第2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