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
生物在高中学习阶段是重要基础学科,在传统教学时期,可能因为这一学科参与高考才会备受重视,而如今教师在新课改的有效施行下有了新的教学思想,意识到了教学生物除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外,还能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高中生物教师,必须以可行的教学策略调动起学生学习生物的心。下面,我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在新课改下提升高中生物的教学有效性作以下探讨:
一、深入分析教材
若想保障的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首先要保证形成课堂环境的关键元素存在,教师与学生自不必说,但是很多教师忽略了教材,须知教材是教与学之间的重要媒介。因此,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我们要对教材做深入分析,在教材中找到教学目标,理清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从而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达到在新课改下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水和无机盐的调节》这一节时,首先,我在大屏幕上展现了这一章的主体图,让学生思考屏幕上所展示的内容与哪些生命活动有关,从而引入了课题,诱发了学生探究本节知识的欲望。然后,我引导学生分析了“人体内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和“排尿是排出体内水分的唯一途径吗”这两个问题,由此培养了学生阅读教材的意识。之后,我继续以提出问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使学生了解了水、无机盐的平衡的调节和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且在此过程中为学生渗透了对立、统一的哲学观点,帮助学生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最后,我引导学生回顾了所学知识,让学生交流了这节课的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深入分析教材,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了三维教学目标,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从而达到了在新课改下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二、创设直观情境
直观情境的创设能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充满趣味性,而这需要归功于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出现,是它为课堂环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因此,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我们要重视创设直观情境,更要创设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主动学习的直观情境,如此方能使学生最大化的获取知识,实现在新课改背景下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一节时,首先,我在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了数量庞大的人口情境图,让学生想象自己在图里会是什么样子,由此引入了课题。然后,我继续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直观数据,引导学生分析了我国人口发展的现状与前景,使学生了解了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之后,我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人类生活环境的图片,让学生知道了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带领学生探究了“如何协调人口与环境间的关系”这一问题,旨在提高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现实中的能力。最后,我让学生交流了这节课的学习感受。这样,我通过创设直观情境,让学生清晰认识了人口增长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充分实现了在新课改下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三、融入生活元素
在课堂融入必要的生活元素能够让学生发现学习的意义所在,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都十分有帮助,而生物学科中的知识也与现实生活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我们要注重在课堂实践中融入生活元素,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学到有意义的生物,实现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人类面临的问题之一:粮食问题》这一节时,首先,我对学生说道:“民以食为天,粮食是我们每天生活中的必需品。”说着我在课件上展示了我国的粮食生产状况,进而引入了生物科学技术是如何解决粮食问题的话题。然后,我通过引导学生从人的角度,找出了判断粮食是否短缺的标准。之后,我在课件上展示了生态环境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了造成粮食危机的原因,并通过随堂检测的方式,巩固了学生对这节课所学知识的印象。最后,我与学生一同分析了应对粮食危机的可行性措施,让学生交流了这节课的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在课堂中融入生活元素,使学生认识到了现今很多问题同可以通过生物技术解决,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动力,实现了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需要一个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而不是充斥着严肃氛围的课堂。因此,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我们要从和谐课堂气氛角度设计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学习,如此定能在新课改下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周哲.以多种教学方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性[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9,36(03):21-22.
[2]吴根旺.新课改下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9(03):162-163.
论文作者:刘晓蕊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学生论文; 高中生物论文; 有效性论文; 新课改论文; 我在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