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中学英语口语教学 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培养学生论文,英语口语论文,交际能力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学的口语教学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缺乏对口语教学交际性目的的认识。(2)不重视跨文化语言的导入,忽略中外文化的差异。(3)教师在口语教学中角色地位的界定错误。(4)口语教学的手段单一,无法创造有利的语言环境。这就使得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有着四个明显的缺陷:(1)口语训练上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远不能引起口头交际能力质的突破。(2)缺乏英语交际规则和交际模式方面的知识,不大知道尊重外国人的交际习惯。(3)用英语说话自信心不足,由此造成的心理障碍问题。(4)没有更多机会与人用英语对话,没有高效率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习惯。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人结合自己在英语教学中的点滴体会,谈谈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一、明确英语口语教学目的,强调交际性的认识
我们的学生很少有机会用英语参与真正的社会交际,学生与英语的接触主要在课堂里进行,但以往口语课堂练习过分强调内容和语言形式,是操练意义上的“说”,而不是交际意义上的“说”。如先要学生牢记“购物”时应用什么样的句型,“找工作”“上餐馆”等应用什么句型,然后要求学生用一些替换词进行机械的套用练习,学生照葫芦画瓢,不能越雷池一步。这种“符合式”英语口语教学方式在中学各个阶段的对话练习中非常典型,它只强调 accuracy。这不仅不能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相反会阻碍学生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此种教学与其说“教说”,还不如说是一种“说教”。而真正的英语口语教学应是以内容为中心的口语表达,有信息差距,有交际目的和需要,它不控制语言材料,只强调fluency。学生只有将所学的语言材料运用到现实交际中,才能真正达到口语教学的交际性目的,才能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所以,中学口语教学的中心任务应放在以提高学生适应各种社会环境,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材料的能力培养上。教师不仅在思想上要充分意识到口语教学是强调交际性的教学,而且要在口语教学中真正去实施为交际性服务的各种活动。
二、加强客体文化的导入,避免“文化休克”
众所周知,外语教学的最主要任务是培养跨文化交际的人才,所以教师要尽早给学生传授有关的口语交际理论以及有关英美国家的风俗习惯、社会文化等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较早地熟悉口语交际常规,掌握如何根据不同的语境用得体的语气、语体和语汇来进行交际对话,以避免出现“文化休克”现象。
例如,西方人非常注重隐私权,所以要让学生明白询问个人收入、女性年龄、婚姻情况等是对对方的不尊敬或侵扰,在交际中要避免这样的话题。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在交际中考虑到汉语习语和英语习语差异。如Love me,love my dog.是爱屋及乌的意思。a lucky dog是幸运儿。as faithful as a dog意思是像狗一样忠诚。可是汉语中不少含有狗的词是贬义的,如痛打落水狗、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等等。汉语中形容人胆小时说“胆小如鼠”,而译成英语应为as timid as a hare.中国成语“力大如牛”译成英语应为as strong as a horse.而英语bad luck在西方是安慰、同情的话语,而在中国听来却未免有自嘲、幸灾乐祸之嫌,这都是由于不同的文化造成的不同的思维心理。
语言与文化联系密切,语言学习离不开文化背景,教师在口语教学中要加强文化差异教学,要加强客体文化的导入,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
三、界定教师在口语教学中的角色,发挥教师作用
1.教师在口语教学中充当学生情感因素的激发者
美国语言教授克拉申曾指出:语言学习者的动机、自信心以及焦虑程度等情感因素对语言输入到大脑中的语言习得器官起着阻碍或促进作用。如果我们的学生在口语练习中动机明显,自信心强,焦虑程度低,语言输入量就较大,输入效果好,反之,输入效果就差(王振亚,1991)。因此,为达到英语口语教学的最佳境界即学生“开口说话”和“开口能说”,教师一定要在口语教学中让学生保持良好的情感因素。应力争做到:(1)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降低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2)采用鼓励式教学原则,鼓励学生大胆参与,以真情鼓励学生克服自卑心理,要让他们体验到成功表达的快乐和尝到用英语交流的甜头,从而提高口语交流的动机。教师应避免采用批评、挖苦或讽刺性的话语,以免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抵触情绪。(3)应该容许学生犯错误,不应把错误看成消极因素,应尽量减少其挫折感和失败感,让学生轻轻松松,毫无顾忌地说英语,在错误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2.教师在口语教学中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
在口语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在说方面的时间少于听的时间,这违背了口语教学应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教学原则。教师应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多说多练,创造一个人人参与,个个愿意开口的主动活跃的课堂气氛。这就需要教师要改变那种让学生不断机械性操练所学固定句型的方法,要尽量创造符合学生的年龄、实际水平、学习进度的言语环境,引导学生处理相关的口语信息并进行内化和活化,进行广泛交际,最终达到口语熟练之功效。
如在学完L37,SB(2A)中的购物对话,要求学生活用对话,我引导学生创设了2-3个不同情景,有易有难,如Dialogue 1:一个顾客想买衬衫。向售货员询问面料和价格。Dialogue 2:一个顾客到商店去更换衣服。Dialogue 3:一个顾客发现衣服会褪色,到商店去退货。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编排topic,遇到表述有困难时,教师可适当提醒,引导他们完成口语练习。分层次的练习给那些口语水平不高的学生增加了锻炼机会,也增强了他们参与的信心,使每个学生都被浓厚的英语氛围所感染,变为一个积极主动的语言探索者和学习者。
3.教师在口语教学中充当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促进者
高中学生虽拥有一定量的英语知识和词汇,但口头表达能力极端贫乏。所以我在其中扮演着“促进者”的角色,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材内容,尽可能以现实生活为话题,激发学生主动表达和交流的欲望,让学生开口说。在高中大量的阅读课里我也穿插了口语练习,加大学生的口语练习量。例如在 L70,Unit 18,SB(2B)课文中出现找工作的 interview,我就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尝试着自己大学毕业后求职的经历。由于此话题是学生将来可能遇到的生活活动,学生兴趣大增,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笔者要求学生先讨论interview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然后编排对话。有的学生编排出的对话很切合实际,又很实用。
(A:job-seeker,B:the manager of the company)
A:Good afternoon,Mr,Green.
B:Good afternoon,Tom.
A:I learn that you need a manager of the Sales Department.I want to get this job.
B: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the company?
A:Of course.This company produces electrical equipment.
B:I have gone through your personal details.Do you think you are up to the job?
A:Of course.I study marketing management at the college.
B:You made a good result at the college,but this job calls for not only knowledge but also experience.
A:Although I have no working experience,yet I have self-confidence.I hope you can give me a chance.
B:Thank you,Tom.That's all for today's interview.Please wait for the reply.
A:Goodbye,Mr Green.
这种在阅读课中也兼顾了口语对话训练的教学方法,体现了教师作为“促进者”的身份。教师在口语练习中只需对教学内容巧作安排,就可以让学生多进行交际,从而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
四、开展课内外英语活动,提高口语能力
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离不开“说”。在Modem American English一书的introduction中,作者指出了“Talk,Talk,Talk.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ssroom,speak English with your teacher and fellow students” (康志峰、陆效用,1997)。而开展英语口语活动是通过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来实施的。
1.课堂活动
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导演”具体活动方案,给学生提出主题,并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进行课堂英语活动。以下几种方法是以学生为口语交际活动中心,同时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1)角色分配活动法。
这是口语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角色化的活动会让学生使用一些课堂上并非常用的语言,他们为了沟通,为了使角色成功,便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语用能力。此种方法可增加学生的活动面,让更多的学生有口语练习的机会。
(2)自由式活动法
每堂课前十分钟的duty report或free talk可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自由登台表演,内容不限,可新闻、可幽默故事、可趣味杂谈、可介绍学校的一项活动、可推荐一部影片,体裁也不限。并且大胆鼓励学生创新,可自己拟稿。此种活动可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又加强了口语训练。一些自卑焦虑、金口难开的学生也会慢慢活跃起来,不把此种活动看成是一个包袱。长久下去,只要台上的学生有话可说,台下的学生也得到了听英语的机会,在耳濡目染中自然形成听觉记忆,促进了说的能力的提高。
(3)分析式活动法
教师在活动中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再创造,进行增补练习,提出一个话题,让学生分析讨论。
笔者在教授高中课文时,就让学生分析讨论以下的话题:
1.What are the bad results of the new car factory? (L22,SB1A)2.Is smoking good or bad for the youth? DO you think that smoking should be forbidden in public places? (L6-7,SB2A)3.Why are western restaurants like Mcdonalds popular with the young people since the western food is not a healthy diet? (L58-59,SB1B)4.What would the boss of the Notco company want to do with Ms King?(L74-75,SB1B) 5.Can you imagine what Jeanne would do after she heard Mathilde's story? The visible necklace is just like a rope around the working people's neck,isn't it?(L69-70,SB1B)教师让学生针对话题,进行小组活动,让小组成员互相交谈,达成共识并集思广益。然后每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论述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此种活动可活跃课堂气氛,颇有趣味性,同时又可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4)采访式活动法
此种方法在高中课文的口语练习中很常见。高中课文出现了很多介绍人物的阅读文,教师可充分利用这机会,通过让学生向他人询问信息而进行口语实践。我曾让学生模拟采访过以下人物:Walt Disney,Chalie Chaplin,Albert Einstein,a famous detective-Shertock Holmes,a freeclom fighter-Martin Luther King等。在进行活动时,教师要为交际活动提供帮助和指导,如回答问题、提供确切词汇等;要评估学生的交际活动,如活动结束后给予简单扼要的总结和评价。
2.课外活动
根据心理学中“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原理”,有些内容在识记后短期内遗忘较快,以后逐渐缓慢,所以光靠课堂上教学是不够的,应有计划有目的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开辟第二课堂,使学生在课外学习实践中及时复习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课外实践可让学生先尝试做self-talking练习,selftalking即自己跟自己用英语交流,以促进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它有利于克服害羞心理,是课堂、课外口语训练的有益补充。教师要鼓励学生采用selftalking,可先复述课文、或即兴演讲,内容力求丰富,体裁多样,要注意说的质量,即保持正常语速,流利自然,力求语言的准确性和连贯性。只要坚持selftalking,有恒心,有耐心,最终会给自己创造很多练习口语的机会,逐步建立起自信,最终达到同他人流利交际的效果。
中学课外英语学习虽然条件有限,但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听英语录音,听英语广播,观看英文影视节目,欣赏英文歌曲,收看英语新闻等,创造一切有利于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同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英语演讲竞赛、背诵比赛、朗诵比赛、编演短剧、参加英语夏令营等活动。这样,学生开口越多,语感就越好,就能更好地把握语速、语流连贯性和流畅性,语言能力也就越强。同时各种活动或比赛,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材料,推进口语能力的发展。
总之,英语口语教学越来越受重视,它从封闭型转向开放型,从静态型转向动态型,这既促进了教师的能动性又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因此。英语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对策,并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抓住英语学习的“黄金阶段”,培养出口、笔头都优秀的英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