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施工机械设备;维护及保养;现状;措施
一、施工机械设备维护及保养现状
(一)机械设备操作工人素质不高
当前,工人绝大部分是未参加过任何培训的、散兵似的临时工、农民工。这部分人流动性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机械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等基本常识知之甚少。他们或不了解所操作机械的主要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 或不清楚设备日常保养的具体内容, 或不能辨别机械运行是否正常, 或不能规范操作设备, 或检查保养不及时、不到位, 致使机械设备技术状况下降甚至恶化, 油料浪费严重, 修理费用增加, 单机使用成本居高不下,尤其和现在项目所开展的精细化管理不相符, 严重影响了项目(尤其是切块承包经营类型)的经济效益。 机械设备安装技术人员技术落后,安装过程中不注意细节,并且在安装完的调试阶段存在缺陷,严重威胁着设备的安全作业。
(二)机械设备超负荷工作,且使用不规范,减短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往往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机械的使用率也是越大越好。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单位便不得不加班加点,长时间超负荷工作。这种“轻管理,重使用”的行为大大影响了机械的技术状态和使用寿命。另外,大部分操作人员只会操作,对于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使用知识了解不多,特别是聘用的临时工,对于机械的正确使用方法与条件不予重视,甚至还会出现一些违规操作的不良现象,这就加快了机械的老化与磨损程度。
(三)只注重设备使用而忽视保养
项目部为追求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效益,往往造成设备加班加点,长时间超负荷工作,而忽视了设备的保养和寿命。这种“忽视保养”“注重使用”的行为直接影响机械的技术状态和使用寿命。而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生故障的机械,尤其大型机械,项目部都不愿承担高额的维修费用。
二、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及保养措施
(一)加大资金投入,机械设备及时更新换代
作为企业,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从长远利益着想,严格落实设备报废制度,做好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必须遵循机械更新换代的原则,通过科学检测,将磨损严重,技术性能落后,耗能高、效率低,修理维护费用高,已不能达到正常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的机械设备,坚决进行淘汰更新,以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另外,属于国家明令禁止淘汰的工程机械,必须一律做报废处理,不得以各种借口继续使用,防止造成不良后果。只有确保了机械设备的良好状态,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才能加快工程项目建设进度,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大工作人员技术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
要采取各种培训方式,培养一批掌握现代检测仪器,能准确判断故障,及时排除故障的高素质人才,以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为企业及时提供所需的机械设备,保证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时,考虑到自身企业的实际状况,在培训时要注意不断调整培训方案,如在对维修人员进行培训时,要同时对维修监督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而在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时,要适当增加设备操作与磨损规律的讲述。在培训时,要及时讲述新的、先进的工艺技术和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普及安全常识,加强安全教育,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在日常工作中,要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技术人员积极地学习、和采取先进的维修技术。通过这些方法提高相关人员的技术能力,保证设备维修质量。对那些因操作不当、不规范的维修引起的设备损耗应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适当的处罚。
(三)严格执行磨合规定
新出厂或新大修的机械设备在投产使用初期,必须经过运行磨合过程。因为新加工的零件表面比较粗糙,装配表面也不一定达到良好配合的程度,虽然在出厂前已经进行了工厂磨合,但这种磨合一般都是空运转,而且时间短,达不到满负荷使用的要求,必须在生产条件下再进行一定时间的运行磨合。机械设备的运行磨合就是在使用初期的摩擦表面做高度精密的加工,使配合表面逐渐达到良好的配合状态。在磨合期内应按下列规定执行:(1)机械设备在磨合期内,应减载运行,负荷应减少20%一30%。内燃机上限速装置的铅封不得拆除。(2)操作要平稳,避免突然加速或增加负荷,防止传动机构承受急剧的冲击。(3)在磨合期内,应注意各部机构的运转情况。如声响、振动、连接部件的松紧程度、工作温度、压力等,如发现异常现象,应分析情况,找出原因,并及时消除。(4)磨合期完成后,应按规定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保养,并加注传动机构及更换润滑油。填写运转磨合记录,由主管技术人员审查合格后,拆除限速铅封,正式投入正常生产。
(四)正确使用,提供生产率
设备就其价值而论,使用阶段是设备寿命周期中最长的一段时
间,也是决定寿命周期长短的主要环节。任何施工机械都有一定的使
用范围和特定的使用条件,如土方机械的经济运距、限制坡度、超载
等。只有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定正确使用,才能保证安全生产,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并且延长设备的寿命周期。
(五)做好机械设备的技术保养
技术保养管理既是机械设备现场管理的“过程”,也是“手段”。技术保养的原则:树立“以养代修”的机械设备现场管理思想,突出“科学性”、“强制性”、“预见性”,做到“防患亍未然”,避免小故障扩大化。 技术保养作业内容:机械设备技术保养是对机械设备进行“消沾”、“紧固”、“润滑”、“调整”、“防腐”的十字作业,使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技术保养的方法:技术保养不是简单的“打黄油、换润滑油”,而是根据机械设备隐含着的戒表现出的异常磨损、裂痕、变形、断裂;中击、剪切损坏等情况,联系机械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各系统、机构、总成、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推理,判断出异常损坏的原因,及时给予正确、有效的处理,并对保养内容及时迚行调整,使其更趋于合理有效。同时总结出机械设备各部件磨损、损坏规律,为合理订购配件、有计划地安排修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及保养[J]. 孙书鑫.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10)
[2]西岙岭隧道施工机械设备配套选型与计算[J]. 庄泽亮,袁霈龙,刘晓敏. 公路. 2018(07)
[3]高寒高海拔隧道施工机械配套技术[J]. 韩连涛. 山西建筑. 2013(23)
[4]铁路隧道施工机械管理方法探究[J]. 朱铁路. 山西建筑. 2017(26)
论文作者:付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机械设备论文; 设备论文; 技术论文; 机械论文; 操作论文; 磨损论文; 技术人员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