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要教给学生有用的东西——访北京四中特级教师顾德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京论文,四中论文,语文论文,有用论文,东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年逾70的顾德希是北京四中的语文特级教师。几十年来,在他指导下成长为特级的青年教师已达两位数,他被同行誉为“特级中的特级”。尤其令人称道的是,退休之后,顾德希继续攀登语文教育教学研究的高峰,开创了双课堂教学模式。他是如何达到这样的人生境界,其语文教育教学思想有何独特之处……带着这些疑问,笔者采访了顾德希老师。
语文学习要注重日常积累
夏仕武(以下简称夏):早就听说您的国学底子很好,是什么样的教育为您打下了这样的基础?
顾德希(以下简称顾):我的国学功底首先得益于我的家世。我父亲是大学教授,他所接触的人,高级知识分子比较多,老知识分子也比较多。在他们的谈吐之间,我会耳濡目染一些有益的东西,这对我的帮助很大。有时候,他们说的一些事,我在书上找半天也找不到。他们用了一个成语,我觉得挺好,就记下来。就这样,在不经意间,我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另外,我从小看书很多。在念初二、初三的时候,学校图书馆跟文学有关的书,我都看遍了。当然,中学图书馆的书是有限的。上大学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个人粮食定量不足,人就不能活动太多。我是篮球队员,我的粮食定量还高一点。每星期我有四次训练,除了这四次训练和上课之外,我就在宿舍待着,在宿舍待着干什么呢?我把大学图书馆里所有中译本的外国文学作品全读完了。当然我读得很快,我是采取一种有意思就细看、没有意思就翻翻的阅读方法。那个时候,拿着学生的借阅证在图书馆一次就可以借十几本。每天,在宿舍里,有空我就看。我的阅读面比较广,古今中外的书我看得比较多。那时,我没有有意去积累,我所做的就是读书。
夏:既是兴趣所至,又是一种日常的积累,让人受益终生。
顾:纯粹是兴趣。我是中等资质之人,看完之后不是都记得,但也不会都忘掉,都有一些印象,一般的情节还是记得住的,也可以说是无意中的有意积累。
在工作过程中,我也很注重平时的积累。对于工作,我很负责,但我没有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也不是天天在那里学习、工作而顾不上其他,我还是该打球就打球,该下棋就下棋。
要抓对学生真正有用的东西
夏:语文教学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一方面语文是母语,学生不存在一窍不通的问题;另一方面,语文教学费时费力却收效甚微。这种尴尬境地在上世纪70、80年代曾经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的批评,甚至喊出“误尽苍生是语文”的过激口号。针对“老大难”的语文教学,您在教学过程中是怎么做的?
顾:“文革”一结束,我就开始做北京四中高中语文教研组的组长,一直到退休。在这个岗位上,我是做了许多事情,也有我自己的语文教学观点。
比如,我认为语文不能光靠讲,还有比讲更重要的东西。
当教研组长的时候,我组织教师相互听课,也让别的老师来评析、讨论我的课,这是主要的教研活动。但是,我觉得这种教研活动只是让老师重视课堂教学,要好好上一堂课,不能瞎对付,没有别的作用。当时我觉得,这其实是有问题的,很多讨论实际上都是在说空话。比如:“这堂课,这个地方挺好,但是要这样就更好了……”这堂课已经上完了,你说的那是设想,怎么去实现?第二年,他又不教这个年级,又没有这篇课文,即使过若干年再上,他还记得你这个话吗?而且学生也变了。再有,你说这样就更好了,也没有什么根据,只是凭自己的经验而已。如果,教师一天到晚在讨论这些事情,有意义吗?教学水平能提高吗?
当时,我从自己的感受出发,提出要抓语文教学的基本建设。语文教学的基本建设就是狠抓对学生语文学习真有帮助的东西,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抓资源。资源建设很重要。我认为,光靠一本教材,它起的作用是有限的,一学期就这20多篇课文,光靠老师把这几篇课文翻来覆去地揉,是很难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的。所以,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跟一位同事一起合编一本指导学生写作文的书。编写这本书时是以这个老师的思想为主,我很赞成他的思想,我觉得这就是一种形式的基本建设。这本书印了130多万册,在当时很有影响。
另外,我当时还有一个主张,就是编练习卷子。因为有时候老师讲课,学生并不好好看课文,你说这个方法、那个方法,学生听完就完了,不如编一些让学生实际操练的题目。比如说写一段话,他得去琢磨这个意思该这么说,还是该那么说。当时北京四中老师编写的语文练习册在社会上受到好评。因为,原来教材里的练习题不好用,很多练习题是大而空,编者没有给出答案,到底学生怎么说就算对,也不清楚。我认为这种练习,没有训练价值,因为它没有衡量的标准和结果。到底想让学生在语文应用上解决什么问题,教材中的练习是没说清楚的。教材中还有一种练习,就是语法练习,我也不赞成。弄一堆句子,划分主语、谓语,我说这个东西它不是语文应用,它是学习语文知识,这个跟语文应用不是一回事。
北京四中的教师参与编写练习册之后,他们的水平真有提高。因为,教师设计一道好题是很不容易的,他得看很多东西,然后提出恰当的要求,这是给学生的语文应用行为设计一个指令性要求的过程。这对教师来说就是一个学习过程。当然,如何合理设计这个指令性要求是很重要的,并且指令设计应有新意、具有启发性,也应符合统计测量的要求,在区分度、难度上,都必须是合适的。
命题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不是一件小事情。考试的作用之一是让学生去操作、练习。所以,让学生考试也不是坏事,考试也是学习。但是,把考试作为唯一的目的和手段就错了,因为大量的语文学习行为不能通过考试的方式来检验,考试所能测查的只能是局部的东西,什么事都不能过头。但是,你不要轻易去否定考试。
高考的备考过程也可以进行语文教学改革
夏:对于语文高考的备考,常常是学生复习抓不着要领,教师指导也难以奏效。很多教师自接上高三毕业班的重任就胆战心惊,高三语文教学更被视为“钢丝上的舞蹈”。您是如何举重若轻地走过来的?
顾:在退休之前,我一直承担着北京四中高三语文的教学任务。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提出,要把指导学生高三的语文总复习当成对语文进行教学改革的事情来做。高考跟改革不是对立的,它们可以有结合点,这个观点我讲了好几年。为什么呢?就是高考题里有合理的因素,可以用来指导学生的语言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水平。
高三总复习,今年考什么,我们要怎么准备,这些问题我从来不谈。我认为每年考的都是一样的,都是在考学生的语文水平。那语文水平怎么提高?你看高考的题,它要求的语文水平,是哪种语文水平?那里面的要点是什么?这些要点对学生的语文应用是有帮助的。我从这个角度来谈,老师们都很认同。
我反对那种把高考跟素质教育对立起来的观点。一定要找它们的结合点,找到考试和素质教育的一致性,并对学生产生切实的帮助。我并不认为高三的总复习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
新课标对有志于改革的教师是一个极好的平台
夏:您如何看待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
顾:新课程改革有一个总的要求,具体到语文学科,概括为五个方面:“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语文学习是一个行为的过程,这20个字,是把过程作为抓手和切入点。学习,学习,既要学,还得习,这是一个过程。你看,这20个字全是动词,都是在强调“学”的行为。
这五个方面也可以说是五个维度,它们合起来是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我觉得非常好,这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特点。语文学习的特点是什么?那就是读、写、说、听。学生知识的要求、能力的要求、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都反映在这20个字里面了。所以我觉得它描述得很好,是了不起的发展,是创造的,是向前推进的,以前的大纲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
过去读是读文,写是写文章。多读多写,没问题,但只是把多读多写定义为读文章、写文章,就有局限性了。传统中的精华和问题有时候是重合在一起的,我觉得重新确立这20个字的目标是非常有必要的。以上是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第一点看法。第二点看法是,我觉得新课标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化这种观念非常好。这在课程标准里体现得比以往任何大纲都要明确,这是对的,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具有很大改革力度的原因。但这一点对教师挑战很大,就是教师必须清楚教学不是你自己所能唱的独角戏,教师要更多考虑学生学的问题。并且,学生的学更重要,这是素质教育的关键。
夏:在您看来,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是什么关系?
顾:对于素质教育,我的解读是很简单的,就是让各类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本质上就是承认差异的教育,要尊重每一个人的个性。而这一点我觉得在新课程标准里面规定得很清楚,这一点也是了不起的。
我觉得课程标准给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无比广阔的空间。应该说,新课标对有志于改革的教师是一个极好的平台。它是标准,但不是枷锁,给教师提供的改革空间非常大。概而言之,我觉得新课程标准有三个非常好的地方:一是目标方面的问题;二是学生为主的问题;三是改革空间的问题。
但新课程也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可操作性比较差,就是大量的教师距离标准比较远,不好做。二是教学实际的问题。这是语文教学自身存在的问题,不光是一个学习方式的问题,还有学科知识本身的问题,新课程对语文学科知识体系如何改革触动不明显。三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具体解决方法不明晰。
双课堂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可能
夏:您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双课堂教学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顾:我一直在思考和探讨语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多年来,班级授课制就有一个难以克服的难题:不能针对学生个性进行因材施教,也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和他人实践的启发下,我在退休后开始借助互联网创建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紧密配合、协调运作的“双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夏:您是希望通过双课堂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呢?
顾:教师在网上设置论题,组织学生参与学习,然后在现实课堂中共享,解决共性问题。在现实课堂中把共性问题解决得好一点,自主课堂不就有了?
但是具体怎么做,还要因地而异、因校而异、因学生而异,这个没有统一的、具体的模式。因为,教学内容不同,论题的设置也不一样。这个做法呢,历史也可以做,数学也有成功的,但是数学有它的特殊性。
要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就要建构这种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因为,现实课堂要在40分钟里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偶尔搞一两次还可以,一个单元接着一个单元去做就不太合适了。况且,这40分钟也很难做到让每位学生完成合作、探究的任务。所以,我们必须寻找一个新途径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过去,也有人尝试过网上学习,但他把课堂教学撇到一边,完全在网上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那就变成放羊了,不好管理呀。教学无管理,教学就不能称之为教学了。所以,我提出双课堂的概念,就是用一个新型的网上教学环境来支撑现实课堂的教学。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必须有支持的资源,一个多元的、立体结构的资源才能适应各种类型学生的多种需求。所以,一是强调新型学习环境,二是强调新型的资源观。比如,要学生学《左传》,但《左传》的文字不好懂,让高一的学生都读懂《左传》是不可能的事情,那怎么办呢?先把《左传》原文发到网上,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然后,围绕烛之武所说的话,把涉及秦晋两国二三十年恩怨的内容分别摘出来,也放在网上。但是,这只适合少数优秀的学生去学。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教师可以把《东周列国志》里的有关章节摘出来,放到网上,供学生自学时参考。因为《东周列国志》读起来容易,有的地方甚至跟白话文差不多。这样,也未必每个学生都喜欢看,我们还有小人书呢。我们将《东周列国志》的小人书找几本来,将反映秦晋恩怨的故事放到网上。另外,我们还将别人对这个事件的评论放到网上。古人怎么评论,今人怎么分析,这些都是学生所爱看的。这就是教学资源立体化的体现。这些立体化的资源都放在网上,学生愿意看就看,然后在此基础上能有所发现,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一定是不一样的。
夏:实际上,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改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能够实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确实可以使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但是,这些说起来容易,具体落实是很难的。
顾: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一定的材料,所以我想到了编写适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材。其实,我所考虑的主要是语文教学怎么以学生为主的问题,怎么尊重学生语文学习常态的问题。比如阅读,阅读的常态是什么?阅读的常态就是精读和泛读并重。我们过去语文教学太重精读,每篇课文都得翻来覆去用上3课时、4课时,那犯得着吗?有什么可说的呀,有些课文可以说一些,有的课文就不需要说。对于某一个学生来说,他不愿意读这些,那不一定非得按着头要他去学。
对于那些所谓的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方法,一句一句地、从词到句再到段落地去分析,教师和学生都很累,很无趣。所以,我就强调精读和泛读并重。对于写作,我认为教材就是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写作机会。我突破写作的基本知识点,强调多元写作,在教材里提供多种类型的作文题,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选择合适的题目。我编写的教材里基本上一个单元不会少于20个题目,甚至30个题目都有,它涉及各个方面,阅读思考中的问题都可以成为写作的题目,有些问题的探讨也可以作为写作的题目。
对于教材编写,我就是想把教材当成学生“学”的一个凭借,就是教师和学生有一个共同的凭借,师生一块学,就是这么一个思路。我认为新课程教材,它的核心就是把教材当成学生学习的一个凭借,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凭借。因为,若没有这个凭借,学习和探讨就难以持续。
此外,我们必须将学生的创造当成一种重要的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使学生的创造力得以释放,这样才会实现高质量的自主、合作、探究。
我们不能把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责任都压在教师的肩膀上,那是不科学的。即便教师浑身是铁,又能打几根钉呀?一人之力是解决不了太多问题的。自主、合作、探究的主人应该是学生。所以,要通过双课堂的实验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力。虽然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但是,这个是能做的。通过语文教学信息化的项目证明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北京市平谷区第六中学的一位老师一直在进行这种尝试。他通过双课堂,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得很高,他那个班的语文高考成绩特好,而这所学校在平谷属于很一般的学校。这就说明:在一种新的学习环境下,只要能够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给激活了,就有教学质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