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张仁超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张仁超

泰安市泰山区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中心 山东省泰安市 271000

摘要:BIM技术主要的主要价值就是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中的,先进数字化信息技术,所形成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这对于施工安全管理进行全面的监控工作,有利于保证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施工提供了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相关技术支持,然而BIM技术的出现,则为施工安全管理提供一个优质的平台,从而让施工现场管理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准确性能有最大化的提升。

关键词:BIM技术;安全管理;建筑工程;应用研究

在新时期现代化建设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建筑行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力量。与此同时,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大大小小的建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施工环节是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其周期较长且影响因素繁杂。如何做好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成了当前建筑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不仅能够促进自身经济效益的提升,而且有利于打造良好的市场品牌,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在传统安全管理工作当中,由于缺乏先进理念与技术,导致安全隐患的排查不够全面。而BIM技术的运用,能够以其可视化、虚拟化等特点为管理人员提供参考,实现对安全隐患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以便制定针对性处理措施。

1BIM技术的特点

1.1可视性

毋庸置疑,BIM技术打破了传统建筑施工图的局限性,能够通过借助三维数字技术,模拟建筑物的全部信息,建立起建筑物的模型,使广大施工人员只需借助BIM模型,便能够更加直观的观测到二维图纸的立体形象,进而实现对施工现场的有效布控,达到防范风险的效果。这充分彰显出BIM技术的可视化特点。

1.2动态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BIM模型是融合真实性信息于一体的。对于大多数参数来说,其可能会因任意元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但BIM模型则具有动态性特点,其能够实时进行动态的更新,将更新后的动态上传到云端上,以便为管理人员及时进行施工建筑状态的分析提供便利,进而第一时间对施工现场的风险予以识别,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策略。

1.3模拟性

根据BIM技术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这一技术能够模拟建筑物的全部信息,并利用有效防护措施对建筑施工现场加以保障,以提升建筑物的牢固性。比如在建筑工程施工初期,可以结合设计人员对于地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建筑模拟实验的设计;对于高危工作,可以进行高空作业、深井作业施工等模拟实验,并制定出合理的安全管理方案。这体现出BIM技术具有模拟性特点。

1.4优化性

所谓优化性,也即是指针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在物理信息、安全性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及改进策略的过程。而通过借助BIM技术的可视化特点,则能够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加以调试、整改并进行优化,进而达到工程施工的高效化管理目的。

1.5预算可控性

借助BIM技术能够对建筑工程全施工周期内的工程预算状况予以了解,通过将每一阶段所投入施工成本制定成一组参数,并由统一颜色标注出来,有助于为相关管理人员对资金投入合理性与否的识别提供依据,从而保障预算成本的合理控制。

2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2.1危险源辨识

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当中,准确、快速辨识危险源,也是制定安全管理措施的基础与前提。在传统管理工作当中,主要是依靠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的个人经验,对施工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排查与汇总[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类方法不仅影响工作效率的提升,而且难以保障危险源辨识的全面性,导致在施工中面临较大的威胁。BIM技术具有模拟性特征,以实际环境为基础对其进行可视化模拟,能够增强危险源辨识的直观性,实现对各类危险源的有效排查。在三维模型当中,可以通过亮度调节以标识危险源,在技术交底工作当中帮助施工人员明确施工的难点与重点,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2.2科学化划分危险区域

BIM技术动态化跟踪能对完整的施工过程进行真实模拟,对施工中各类危险源进行识别。再发挥出BIM技术可视化功能,对各类危险源进行区域划分,分为不同危险等级。比如应用红色进行标记表明此处施工存有安全隐患,通过绿色进行标记说明此区域较为安全,借助各类颜色进行标记能真实展示出各类施工隐患。再结合危险标记严重程度制定对应的施工管理措施,比如在项目基坑开挖施工中,通过颜色标记掌握基坑开挖施工中的危险区域划分情况,再设定严禁入内的标志来强化控制,防止发生各类施工安全事故。

2.3安全措施制定

为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利用BIM技术具有的虚拟化能力,能够对工程建设过程进行模拟演示,从而根据虚拟环境产生安全问题,能够为施工企业制定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因此在进行工程安全措施制定过程中,需要施工企业能够按照BIM技术对工程进行虚拟演示,产生的危险因素,从而帮助施工企业能够制定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并在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根据BIM技术系统提示,能够实现对工程采取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

2.4云端安全检查

在云端完成三维模型的上传,能够实现对安全问题的即时管理,是增强施工安全性的关键方法。尤其是在BIM360Glue的帮助下,能够在移动终端设备当中实现对三维模型的有效存储,促进管理人员工作效率的提升。在实际环境当中发现施工安全隐患时,能够通过相机拍摄的方式对其进行收集和载入,以便增强三维模型的丰富性。利用云端存储的形式,能够增强问题发布的及时性,增进与整改责任人之间的联系,管理人员可以快速获取警示信息。相较于传统检查模式而言,云端安全检查能够有效消除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施工安全隐患的自查提供便利。在三维模型当中输入整改后的照片,由相关人员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估,以便实现对安全问题的及时处理。

2.5施工安全防护

应该严格审查施工的各个环节,为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明确前期设计、施工过程中各个流程的相关要求,做好施工安全防护工作。在实时监测当中,可以运用BIM技术,实现对安全指标的量化处理,在实际工作当中落实安全指标的相关要求。分析建筑施工中涉及的多项数据,确定科学化施工防护方案,通过反复核实,对施工中的各类环境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处理。尤其是在大数据背景下,BIM技术的运用是获取有价值数据的关键因素,为提升施工方案的防护性能提供保障。与此同时,可以借助于VR技术,通过虚拟现实的形式直观化展示危险源的状态,科学化预测施工现场周围环境的变化趋势,为施工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VR技术能够充分发挥BIM技术的虚拟化与可视化优势,帮助施工人员了解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2.6全面开展BIM技术安全培训活动

在建筑项目施工活动开展之前,要对入场的施工技术人员展开多层次施工安全教育工作,在安全教育工作开展中要讲述规范化施工操作要求,对施工技术应用要点进行分析,分析施工安全规范化操作要求。在各项培训工作中,要合理选用BIM应用技术,促使安全教育工作更加生动形象,强化施工人员安全认识。通过BIM技术对施工各阶段施工内容进行安全管理培训,确定施工阶段存在的多项危险要素,拟定完备的安全防控措施,强化安全教育工作实效性。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形态更加复杂、体量更加大、施工难度更高。人民的安全意识显著的提高,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显得很重要。在工程施工中充分运用BIM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计华.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9(17):141.

[2]任红妮.分析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14):201-202.

论文作者:张仁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7

标签:;  ;  ;  ;  ;  ;  ;  ;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张仁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