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财务指标能否提升财务预警模型的预测能力——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盈余论文,视角论文,财务指标论文,模型论文,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Healy和Wahlen[1]认为盈余管理是“经理人员通过运用会计方法或者安排真实交易改变财务报告,从而误导一些相关利益者对公司业绩的判断,或者影响那些有依赖于会计数据的合同的执行结果”。由于盈余管理的存在,作为外部投资人所能获取的最重要信息——财务报表信息的真实性会受到很大影响。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波动性加剧,如何在企业发生财务危机之前对其进行预警,对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而言有比以往更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现有财务预警模型大多是以公司财务数据真实性为前提,在使用财务指标时没有考虑这些指标由于盈余管理而导致的“失真”问题。在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愈演愈烈的状况下,利用这些被“管理”过的财务指标所建立模型的预测有效性和准确性势必大受影响。
财务预警领域国内外学者的基本思路都是对反映公司状况的各种比率进行研究,选择适当的比率运用各种方法建立模型来判断公司是否会陷入危机,其关键点在于各种预警指标的选择。Beaver[2]首先开展了单变量的实证研究。Altman[3]最早运用多变量分析法探讨财务预警问题,他将若干变量合并入一个函数方程(即Z分数模型),此模型推动了财务预警的发展;Aziz[4]等发展了现金流量信息预测财务困境模型;Yermack[5]检验了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的关系;Liu[6]分析了宏观经济因素对公司失败率的长期和短期的影响。吴世农等[7]选择以财务指标为主的21个变量建立了预警模型;吴超鹏等[8]在财务预警模型中引入公司治理变量;王斌等[9]研究了公司治理、财务状况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
综上所述,学者们选择预警指标都是运用经验和参考前人的研究,缺乏相应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支持;各学者选用的指标不相同,没有统一标准。已有研究对预警指标的选用可以归结为三类:常规财务指标、调整后的财务指标及非财务指标。
多数研究采用了常规财务指标作为预测变量,这可能导致:(1)经过审计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公布常常会延迟到年中,以财务变量所建立的预警模型易失去时效性;(2)忽略大量的表外信息;(3)财务指标可能包括管理层操纵的结果,这可能掩盖企业实际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了解决第(1)、(2)类缺陷,学者们引入了各种非财务指标作为预测变量以便更全面地考察企业的状况,提高模型的预测效果;而且以非财务指标所建立模型的预测精度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加强了模型的时效性。
而对于第(3)类缺陷,即财务指标的失真从而影响模型的预测效果问题,国内外已有的研究较少。吕峻[10]、许溪南[11]、蔡伟[12]、王敬勇[13]等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但这类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缺乏有效的方法和工具,系统性不强。
本文将对可能受盈余管理手段影响的财务指标进行调整后再进行财务预警做实证研究,并对比未经调整而建立的预警模型的预测准确率,来检验运用调整后的财务指标所建立模型预测准确性是否会提高。
二、盈余管理动机、策略、手段及其关系
(一)盈余管理动机对财务指标的作用机制
盈余管理动机、策略和手段之间的关系是:首先是盈余管理的动机,即出于什么目的要进行盈余管理;然后制定相应的盈余管理策略,即希望企业利润按什么方向变动才能达成目的;最后为了达成相应的策略,采用具体的盈余管理手段实现对企业利润的影响,这些影响最终会体现在财务指标的异常变化上。可以通过分析这些财务指标的异常情况来获知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相关信息,提炼本文研究所需要的盈余管理指标。盈余管理动机的这种作用机制可以用图1表示。
图1 盈余管理动机的作用机制
(二)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策略和手段的关系
1.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和策略
进行盈余管理的公司,其动机主要可以归纳为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和政治成本动机三类。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为资本市场动机,内容主要是:
(1)获得融资资格。根据有关证券法规的规定,发行新股或者配股的公司必须具备三年盈利的条件,于是一些本不符上市条件或配股条件的企业,为了能上市或配股,采用各种手段进行盈余管理。
(2)提高首次公开发行时的股票发行价格。确定新股发行价格基本的公式是“发行价=每股收益×适用的发行市盈率”。市盈率通常受限制,要提高每股发行价格就只有在每股收益上做文章。有学者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盈利预测误差大,说明其在招股上市时,存在操纵盈余预测行为。[13-15]
(3)避免被摘牌或被特别处理。我国证券交易所规定: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或当年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就要被“特别处理”;如果连续三年亏损,上市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为了避免公司股票被特别处理,一些公司会竭力操纵其经营业绩,避免连续亏损情况的出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上市公司采用了不同的盈余管理策略,主要可以归结为:(1)巨额冲销:当本期盈利低于目标盈利时,以“巨额冲销”的方式把后期的费用和损失提前入账以求在后续年度内实现较高的会计利润;(2)最大化利润;(3)最小化利润;(4)收益平滑:通过各种手段使公司利润平衡增长。
2.盈余管理手段及其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策略,公司可能采取下列具体调节企业盈余的手段,并且这些手段可能相应导致部分财务指标出现异常波动:
(1)通过非营业活动提高净利润。通过非营业活动提高净利润的手段包括出售资产、改变投资的核算方法、出售投资等提高投资收益或营业外收入的活动。通过非营业活动提高净利润会影响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的比重、营业外收入占利润总额的比重及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一般而言,用该手段调节利润的企业,其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例较一般公司低,而投资收益或营业外收入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可能较一般公司高。
(2)虚增销售调整利润总额。虚增销售的手段主要有虚假销售、提前确认销售或有意扩大赊销范围等,通过这些方法调高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因为虚增销售无法获得现金,因此当企业采用虚增销售的手段时,其应收账款的占用一般会增加,在财务比率上就表现为应收账款周转率减小和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增加。
(3)对已经发生的费用或损失推迟确认。当企业采用对已经发生的费用或损失推迟确认手段时,资本化的费用比例升高,导致递延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其他长期资产等与资本化费用有关的财务指标就有可能出现异常,包括其他资产占流动资产的比重、无形资产占流动资产的比重等。
(4)利用关联交易调整利润。关联交易会导致企业的关联交易额占销售收入或销售成本的比例发生变化,且应收账款中关联方的应收账款比重较大。由于上市公司对关联交易披露得不够详尽,投资者较难从财务报表及附注中取得关联交易的上述数据,但投资者可选择分析其他应收款指标占流动资产比重作为判断是否存在利用关联交易的替代指标,因为其他应收款反映企业与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有关各方的资金往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表达企业与关联方的往来关系。其他应收款占流动资产的比例越大,说明企业与关联方越可能存在较密切的关系,越有可能利用关联方调整利润。
(5)各项准备的计提。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改革了资产减值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八项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冲回”,但对流动资产计提的准备,仍允许计提和冲回,为企业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盈余管理留下了空间。操作手法有两种:①在今年大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明年冲回使明年财务报表扭亏为盈,以保住“壳资源”,避免退市;②选择某一年超大额计提,其后几年缓慢冲回。体现在财务指标上,会使资产减值损失或管理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先增大后减少。
(6)股利分配政策。统计资料显示,有部分公司的经营现金净流量和每股收益均低于每股派现值,出现了超额利润分配的情况。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公司的净资产从而提高净资产收益率。
3.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策略和手段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1)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是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和政治成本动机并不普遍。(2)为了实现融资资格等资本市场动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策略主要是最大化利润。这和我国证监会对获取融资资格和确定IPO发行价格的相关规定有关,这些规定几乎都以利润指标作为企业融资资格和确定发行价的标准,这无疑促使企业采用各种可以最大化利润的手段达到上述目的。(3)若是出于避免被摘牌或特别处理的动机,上市公司除了采用最大化利润策略外,还会采用巨额冲销策略,这是因为我国证券监管法规的特殊规定,即只对连续两年亏损的上市公司实行特别处理,对连续三年亏损的上市公司终止上市,而对一年亏损一年盈利的企业则不进行任何处理,这无疑给了上市公司运用盈余管理手段调节不同年度利润以避免被特别处理或摘牌的机会。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策略和手段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用表1来说明。
三、异常财务指标的提炼与调整
(一)各盈余管理手段影响的异常财务指标
前述各种盈余管理手段及其可能影响的财务指标类别及变动趋势可总结如表2所示。
(二)异常财务指标的调整方法
根据前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异常指标按照其被盈余管理时的变动趋势可以分为三类:增大、减少、先增大后减少。我们分别采用如下步骤对这三类异常指标进行调整。
(1)分别计算危机公司异常指标;
(2)分别计算危机公司所在行业异常指标的行业均值和行业标准差;
(3)对增大型指标:若危机公司的指标值大于行业的均值+标准差,则调整为均值,否则不进行调整。这类指标包括:营业外收入/利润总额、投资收益/利润总额、应收账款/流动资产、其他应收款/流动资产、净资产收益率、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流动资产;
(4)对减少型指标:若危机公司的指标值小于行业的均值-标准差,则调为均值,否则不进行调整。这类指标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资产/总资产、应收账款周转率;
(5)对先增大后减少型指标:若危机公司的指标在[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的范围内,则不进行调整,否则调整为均值。这类指标包括:资产减值损失/销售收入、管理费用/销售收入、投资收益/销售收入、营业外支出/销售收入。
四、基于财务指标调整的财务危机预警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本文基于财务指标调整的财务危机预警实证研究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基于未经调整即调整前的财务指标的实证分析。对未经任何调整的原始财务指标作为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预测变量建立模型并考察预测效果,主要目的是为了和使用调整后的财务指标所建立的预警模型的预警效果相比较,考察根据调整后的财务指标所建立模型是否确实提高了预测精度。
二是基于调整后的财务指标的实证分析。根据前述异常财务指标的调整方法,将考虑了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并采用一定方法调整到正常值范围后的财务指标作为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预测变量建立模型,并考察其预测效果。目的是验证用考虑盈余管理手段因素调整后的财务指标建立的模型预测精确度是否有所提高,也即验证本文对盈余管理动机和手段的理论和方法在财务危机预警领域的引入是否成功。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收集
本文以因连续两年亏损而被“*ST”①作为企业陷入财务危机判断标志,剔除金融类企业,选择2006年至2008年中国A股市场新增的128家被“*ST”的且前三年数据可获得的公司作为危机企业样本,其中2006年57家,2007年51家,2008年20家,这些企业行业分布状况见表3所示。
确定了危机企业的样本之后,按照1∶1的比例和“年份相同、行业相同、资产规模相当”原则随机选取128家从未被*ST处理过的正常企业作为配对样本,这些正常企业的年份与行业分布状况与危机企业相同。本文将*ST年份作为基准年份,记为t年。选择危机企业和配对企业被*ST前t-1年到t-3年,一共3年的数据分别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所用数据主要来自Wind和CSMAR数据库。
(三)指标的选取及说明
根据表2所总结的在盈余管理时有可能出现异常的财务指标共有14项,考虑到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特点和可取得性,经过处理后,共确定了12项预测指标。为了在变量名上即能有效区分调整前和调整后的财务指标,又能有效地表达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本文对调整前后的财务指标都用了同样的变量名,区别只在于调整前的财务指标变量名后面加上“'”,具体说明及定义详见表4。
对于X6指标,根据表2,“对已经发生的费用或损失推迟确认”的盈余管理手段可能导致无形资产/流动资产和其他资产/流动资产这两个指标发生异常变化,但是由于大部分上市公司其他资产数据显示为0,为便于分析,将其与无形资产类指标合并;又因为2007年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待摊费用项目,原可能带来待摊费用变化的业务的影响会体现在长期待摊费用、其他资产等科目上,由于本文的样本数据涉及新旧准则的过渡,考虑数据统计口径的一致性,采用了新旧科目相加的方式。对于Y10指标,资产减值损失是2007年实施新准则后才出现的新科目,新准则实施前的资产减值损失计入管理费用等科目,由于本文的样本数据涉及新旧准则的过渡,所以采用了新旧科目相加的方式。因此,实际用于预警的财务指标从14项综合为12项。
(四)研究过程
(1)对异常财务指标进行调整。按照3.2所述方法对全部样本的12类异常财务指标值进行调整,计算调整后的对应指标值。
(2)分别利用调整前和调整后的财务指标筛选生成预警指标。分别提取全部样本公司前三年的12项受盈余管理手段影响的财务指标,形成财务预警的初始指标集;其次,用T检验和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分别检验各指标在危机发生前三年(t-1、t-2、t-3)的信息显著性,将置信水平设为0.05,只要一种方法未通过检验,就认为该指标不具有信息显著性,将其从初始指标集中剔除,得到t-3年、t-2年和t-1年调整前后各三套预警指标集。
(2)建立预警模型。根据调整前后各三套预警指标集分别运用多元判别模型、逻辑回归模型两种主流统计方法建立t-1年、t-2年和t-3年的财务预警模型。建模首先依据2006年至2007年间新增*ST的危机样本及其配对样本的数据进行,然后用2008年新增*ST危机样本及其配对样本的数据进行测试。在分别得到t-1年份、t-2年份和t-3年份各模型回判、外推准确率后,评价两种建模方法的优劣性。
五、基于财务指标调整的财务危机预警实证研究
(一)基于未经调整财务指标的实证研究
1.预警指标体系的筛选
利用未经调整的原始财务指标数据,综合T检验和Mann—Whitney两种显著性检验的结果,我们分别得到t-1年、t-2年、t-3年用于建模的预警指标体系,总结如表5所示。
2.多元判别分析
用变量K'描述样本类别,将正常企业的K'值设为1,危机企业的K'值设为0。首先依据2006年至2007年108对样本(共216家)的数据进行建模,然后用2008年20对样本(共40家)的数据进行测试,可以分别得到ST前1-3年的判别分析模型,分别如公式1—公式6所示:
将建模数据和外推数据分别代入判别模型,分别得到回判和外推的结果,如表6所示。
3.逻辑回归分析
用变量P'描述样本类别,将正常企业的P值设为1,危机企业的P值设为0。可以得到ST前1-3年的逻辑回归模型,分别如公式7—公式9所示:
将建模数据和外推数据分别代入逻辑回归判别模型:当P>0.5时将样本归入类别1,当P≤0.5时将样本归入类别0,可得回判和外推分类的准确率结果如表7所示。
(二)基于经调整后财务指标的实证研究
1.预警指标体系的筛选
利用调整后的财务指标数据,综合T检验和Mann—Whitney两种显著性检验的结果,我们分别得到t-1年、t-2年、t-3年用于建模的预警指标体系,总结如表8所示。
2.多元判别分析
用变量K描述样本类别,将正常企业的K值设为1,危机企业的K值设为0。建模数据和方法同5.1.2所述。可以分别得到ST前1-3年的判别分析模型,分别如公式10—公式15所示:
将建模数据和外推数据分别代入判别模型,分别得到回判和外推的结果如表9所示。
3.逻辑回归分析
用变量P描述样本类别,将正常企业的P值设为1,危机企业的P值设为0。建模数据和方法同5.1.3,得到ST前1-3年的逻辑回归模型,分别如公式16-公式18所示:
将建模数据和外推数据分别代入判别模型,分别得到回判和外推的结果如表10所示。
六、结论
对比未经调整指标的实证结果,调整后的指标所建立模型的精确度提高的程度如表11所示。
从表11可以看出:(1)基于调整后的指标建立的模型,其预测精度相对未经调整指标所建立的模型有较大的提高。其中,逻辑回归分析在t-1年的预测精度达到最高的92.6%。(2)而逻辑回归分析建立模型的效果又要好于多元判别分析的结果。(3)从各年份提高程度的均值可以看出,平均提高幅度最大的是t-1年的预测精度,平均提高了42.1%,其次是t-2年,平均提高了30.15%,最后才是t-3年,只提高了26.5%。这表明越靠近被*ST时间,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越强,幅度越大,这导致盈余管理公司未经调整的指标越是背离企业实际财务状况,从而使未经调整的指标在区分正常企业和危机企业时效果更差,所建立模型的预警效果也越差。因此,考虑盈余管理的影响将财务指标进行调整后再建立模型的预测效果有了更大的提高。这也说明了本文基于盈余管理影响调整后的指标建模思路的必要性。
总之,本文的研究证明可以通过上述考虑盈余管理对指标值的影响调整样本的指标值来建模,所建立的模型可以有效提高财务危机预警的效果;企业盈余管理程度越高,使用调整后的指标建立模型的效果越好。
注释:
①根据2004年修订的《股票上市规则》规定,最近两年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被施以退市风险警示,标注*ST。
②分类标准依据中国证监会2001年版《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
标签:盈余管理论文; 财务指标论文; 财务预警论文; 预测模型论文; 能力模型论文; 企业利润论文; 财务预测论文; 数据建模论文; 模型公司论文; 财务分析论文; 流动资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