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圈与循环经济的耦合效应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循环经济论文,效应论文,都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都市圈作为城市发展的一种形态,主要是从城市空间拓展和协作的角度来合理协调区域发展。实施大城市战略搞好都市圈区域经济融合对于处于城市化加速时期的我国来说极其重要。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说过中国的城市化和新技术将是影响21世纪的人类最重要的两件事情。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是基于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瓶颈束缚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循环经济是目前全球除新经济之外的另一大趋势,它能合理解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是当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为理想的经济发展模式。表象上循环经济和都市圈相关度不高,但细究其实两者在共同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存在很多必然联系。在都市圈发展过程中融入循环经济的思想,将两者相互结合不失为一种科学的可持续的区域经济发展新范式,并将会对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产生积极有效地促进作用。本文就都市圈和循环经济在促进区域发展方面的耦合效应做了一些可行性分析。
1 都市圈思想的理论内涵及实践意义
1.1 都市圈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内涵
早在上世纪的1957年,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J.Gottmann)就提出了城镇群体空间发展理论“Megalopolis”(大都市带),引起了当时学术界广泛的争议。与戈特曼的“大都市带”理论紧密相联系的是“都市圈”理念,1951年日本学者木内信藏提出了“三地带”学说,其思想进而被发展为“都市圈”的理论,成为日本及许多西方国家城市发展主要空间组织形式。
所谓“都市圈”是指由一个或多个核心城市,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城市与地区组成的圈层式结构[1]。都市圈是客观形成和主观推动的产物,其形成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使然并且打破行政界限对区域经济融合的束缚。都市圈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导致的经济与环境功能的整合需求及发展趋势,构筑起了完善的城镇群体空间组织结构,提升了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可谓是市场配置资源的空间实现形式。
1.2 日本都市圈发展及对我国城市化的指导意义
目前在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都市圈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形式。二战给日本经济造成沉重的创伤,战后日本工业化快速发展经济得以复兴。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城市化快速发展,经济和人口逐步向城市集聚,在市场推动和政府引导下形成了东京都市圈,名古屋都市圈,阪神都市圈等三大都市圈[2]。日本三大都市圈是其国内产业和人口的聚集区,据日本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三大都市圈面积为国土面积的31.7%,却集中了全国总人口的64.8%,创造了69.5%的国民生产总值。都市圈内的大城市是承担着区域或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金融、科教等功能。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城市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在一些经济发达和城市化水平高的区域,一些大城市成长为由中心城市及周边城镇相结合的都市圈,如长三角都市圈,珠三角都市圈,京津冀都市圈等。目前我国现实国情“面”似美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压力,资源分布不均,区域差异较大,“质”上却与日本极为的相关性。所以,城市化的现阶段必须借鉴日本的有益经验走大城市战略,在市场推动和政府合理的规划下积极引导大都市圈发展。
2 循环经济的理论内涵及实践
2.1 循环经济产生的背景
20世纪60年代美国生态学家卡尔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其中前瞻性提出了人类与自然界生物圈所要面临的危机。“循环经济”源于现代循环经济理论鼻祖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其经典的“宇宙飞船理论”如今被人们视为循环经济学的最早的理论思想,其中的大致内容是把地球比作太空的宇宙飞船,飞船飞行就必须消耗自身的有限的能源获取动力,能源耗尽飞船就走向毁灭。地球上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如果利用方式不合理,环境就会遭到破坏,地球就会像宇宙飞船一样毁灭。20世纪后期,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逐渐受到世人认可。
2.2 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原则
目前对于循环经济的准确定义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关循环经济不同理解的本质上还是相同的,即循环经济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运用生态经济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3]。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循环经济摒弃了传统的粗放的单纯依靠资源成本高投入换取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倡导通过物质资源的节约利用,循环利用使整个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4]。
循环经济的活动的基本原则为减量化原则(Reduce),再使用原则(Reuse),循环利用原则(Recycle),即3R原则。减量化原则要求经济活动的开端为了达到生产目的尽量减少资源投入,从源头上控制资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再使用原则,反对一次性产品使用,倡导产品使用周期中,尽可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循环利用原则要求在产品的使用寿命终结时,其残值可以重新成为可以利用的资源。
2.3 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就开始采取末端治理和管端预防相结合的方式治理环境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如日本,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循环经济理念就逐渐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1997年日本通产省产业构想认为循环经济将使日本环保产业达到近40万亿日元的产值规模,提供1400万个就业机会。日本在2000年颁布《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法》,从法制确立建设循环型社会的行动准则,新世纪日本又提出“环境立国”战略,即创建循环型社会的国家目标。
发达国家在推进循环经济走在前面并且取得了可喜成绩。一方面工业化国家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放在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上;一方面工业化国家在技术创新与应用领域对实践发展循环经济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并且在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方面已经获得可喜的成果。所以,发达国家通过废弃物的再资源化以减少对原生资源的消耗,即管端防治,在生产流程初始源头上减少资源的投入也就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 都市圈和循环经济的耦合效应分析
一个为指导城市化发展空间组织思想,一个为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理念。表面上看似联系不是很大的两种思想,其本质上都是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资源合理配置,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都市圈和循环经济理念均是指导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有益思想,两者协同效应要大于单独应用的作用,即所谓“耦合”效应即是循环经济和都市圈相互融合,发挥两者之合力以促进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
3.1 都市圈经济和循环经济具有同一性
循环经济作为实现经济发展中物质和能量循环的一种新型经济形式,以与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以最小的代价、最高的效率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5]。都市圈经济本质上是我国市场经济发育最完善的区域,是市场作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性手段,以市场机制调节经济运行的方式。在市场经济主导下的,一切的经济活动都在价格机制供求关系等“无形的手”的掌控之中,经济运行中的所有生产要素和产品的配置都要通过市场。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实现经济利润的最大化。整个社会生产活动是由市场机制中的供求关系和价格机制进行调节。都市圈市场经济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因而,都市圈市场经济在归属上都是为了优化配置资源要素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从本质上来看两者都符合一般经济学的发展规律,只是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体制上的区别,存在同一性。都市圈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同一性证实,循环经济和都市圈市场经济相互耦合是使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最佳选择之一。
3.2 都市圈的生态问题的解决依赖于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不可否认我国几十年的城市化建设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都市圈内城市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又是不争的事实。并且越是经济发达的都市圈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和程度越是严重,所以说都市圈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已经是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
要实现都市圈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得促进都市圈经济增长方式向环境友好的循环经济模式转变。都市圈作为我国经济的发达区域,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引擎,其本身又是资源消耗最多的污染严重生态恶化的区域。
首先都市圈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可以缓解资源瓶颈对经济发展的束缚,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同时都市圈循环经济的模式的示范作用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可谓是起到一举多得的“乘数作用”;其次转变传统的环境保护理念,变革以前的消极的“末端治理”模式实行“管端预防”和综合治理相接合的环保新模式,将循环经济理念渗透到产业发展中去,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再次政府在制定都市圈规划时,要注重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规划,国外都市圈规划就十分注重生态环保建设,(如表1)。都市圈规划在产业发展上要“因地制宜”的配置产业的空间分布,将高污染,高能耗的工业企业逐渐迁出城市核心区,并且迁移过程不能简单的复制,而是要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重新构造产业,比如首钢迁址唐山曹妃甸就是很好的实践;第四建立严格有效的环境保护制度,这其中包含制定严格的环境排放标准,文明监察执法队伍,大力扶持环保事业的发展,加强环保生态理念的宣传教育,树立群众循环经济的生活生产意识。
表1 国外都市圈规划实例[6]
荷兰兰斯塔德都市圈 德国柏林—勃兰登堡地区日本大阪都市圈
特征 都市圈中心保留着一个由农业和游 都市圈规划跨越两个州,曾先后成都市圈内部组成了“商业
憩带组成的“绿心”,在城市发展
立区域统一政府委员会联合空间规的大阪,港口神户,文化
中,这块绿心曾一度成为空间争夺 划署等机构,共同制定都市圈规划的京都”的职能协调体
的焦点,1950-1970年几次规划方案并通过协商方式负责规划实
系。
报告中明确提出保护中心绿带不受 施。
侵占和持续开放。
关注 人口、经济高度密集情况下都市圈 跨行政区划的都市圈规划的组织模 都市圈内部城镇职能分
问题 持续发展问题。 式与规划实施途径。 工。
理念 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的平衡和协调 建立都市圈管制协调机构,协调解 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结成
发展。 决规划编制和实施问题。 内部互补协调、整体独立
完善的都市圈自能体系。
资料来源:沈洁,张京祥.《城市问题》.2004.1
3.3都市圈土地利用与循环经济发展的耦合性
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国情决定了加快我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应当走以大城市发展为主导,促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布局集中、城镇集聚、用地集约的城市化发展道路[7]。土地是社会经济活动中基础性要素,合理有效的配置土地资源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人多地少的现实使土地的稀缺性不言自明,即是如此我国城市建设中,仍存在惊人的浪费现象,根据国土资源部的专项调查表明,到2004年年底,全国城镇规划范围内共有闲置土地107.93万亩,空闲土地82.24万亩,批而未供土地203.44万亩,三类土地总量为395.61万亩,相当于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所以,充分挖掘现有存量土地潜力,集约利用土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重要的课题。
紧凑的都市圈模式可以控制大城市无序蔓延扩张,采取尽量在有限土地面积上容纳更多的市人口,减少都市圈之间的交流从而少占土地[8]。都市圈的发展模式既可以吸引和安置更多的人口和产业,实现对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从而减少了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集约节约利用,提高效率是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现实促使我们在城市土地利用时,在考虑城市生态环境基础上按照市场机制调配土地;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时,依照循环经济原则,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建设节地型城市;在城市规划产业布局时,政府发展循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可以握住“地根”鼓励循环产业发展,限制能耗高,污染重,占地大的产业。
3.4 都市圈和循环经济对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协同影响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重生产,轻生活”的错误城市建设理念,在本质上是没有搞清楚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属一人。人是城市的灵魂和主人,人推动了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发展目的也是为人们提供美好的生活环境,所以说人才是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属,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思想才是真正的科学的发展观,建设以人为本宜居城市应当是我国今后城市建设的重点,如新编制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一2020年)定位是“国家首都,文化城市,国际城市,宜居城市”。在2005年7月召开的全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会议上,副总理曾培炎呼吁各地按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端正城市规划指导思想,促进城市健康发展,并提出要把“建设宜居城市”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
循环经济亦体现着以人为本。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的循环经济宗旨在于推进人类社会的可续发展。循环经济对资源、环境问题关注,也就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关注,资源是人类发展的条件,而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石[9]。人和资源存在于环境之中,任何资源都是稀缺的而传统方式下人对资源的利用,尽管取得显著的经济成效但忽略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最终导致资源枯竭,环境的恶化。因而,循环经济对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矛盾的化解亦即是对人类持续发展考虑,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与此同时循环经济在实践过程中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如促进了社会技术水平提升,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兼顾了生态经济效益等等。
都市圈推动城市居住环境建设时,可以从注重环保生态的角度,以循环经济的理念为指导,比如在布局产业时迁移安置污染重,能耗高的企业,建立绿色工业园区;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时应当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地铁或城际快速轻轨,限制大排量私车发展,适当鼓励发展小排量汽车;住房建设时应以树立环保节约意识,限制高耗能、占地多的住房建设,鼓励发展绿色节能节地型住房;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注意减少建筑垃圾对周围的影响,少占用土地资源的原则等。
以人为本,依照循环经济的理念推动都市圈人居环境建设,既使城市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又可以带给我们一个舒适宜居的城市,兼顾生产和生活。
4 推进两者耦合效应显现的措施
4.1 政府政策推进
都市圈是当今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空间组织形式,其形成与政府的规划指导密切相连。而循环经济就是一种新颖、前瞻性的发展模式,是普通企业、社会团体难以自发贯彻实施的,政府在这方面应负有引导、示范、推广的责任。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在未来城市化进程中选择大都市圈战略和经济增长上向可持续的循环经济模式转变是我国的必然选择。由于两类理念的相关性,政府应当制定相关的政策推动都市圈和循环经济战略的落实,促进两者融合以致发挥其耦合效应。如在编制都市圈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都市圈土地利用规划,都市圈空间区域规划以及各城市相关规划时将循环经济理念融入其中,建议将编制权集中,避免规划政出多门相互扯皮的局面,使规划密切融合;政府制定循环经济政策,产业政策,技术政策,消费政策等。
4.2 法律制度保证
日本都市圈的形成中,客观因素(市场推动)和主观因素(政府主导)起到了耦合作用,而法制建设作为政府主导的一部分作用尤为明显。日本先后制定《土地基本法》,《国土综合开发法》,《国土利用规划法》,《首都圈建设法》,《首都圈整备法》等等为都市圈规划提供了保障和依据,提升规划的权威性且能落到实处。同样的例证在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方面亦出现,德国为规范引导循环经济发展相应的制定了《废物处理法》,《废物限制及废物处理法》,《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日本的循环经济立法体系也很完备地出台了《废弃物处理法》,《推进形成循环型经济社会法》,《容器包装循环法》用以指导和鼓励循环经济的发展[10]。
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和国土规划领域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几部相关法律,法律体系不完善且对于都市圈区域整体规划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机制较成熟,全国和各级地方都已编制了相应的土地利用规划,但城市规划却存在一些弊端,如今全国性的城镇体系规划却一直没有编制,虽然大部分省市的城镇体系规划已经编制,因而缺乏约束力,大部分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几乎一个模式即以本省省会为中心的城镇体系格局,往往行政区与经济区不能简单的划等号,这样就使行政区划阻断区域经济的融合。与此同时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矛盾重重。都市圈经济区作为一种区域经济的新范式在规划协调上却受到当前制度的制约,这也是造成我国都市圈“诸侯经济”、产业趋同的病根之一。另一方面我国环境保护领域已建立了相应的法律体系,但现行的法规体系仍旧停留在“末端治理”上,与循环经济的所倡导的“管端防治”理念不相适应,促进循环经济产业化的法律更是空白。
为了推动都市圈和循环经济耦合效应的显现,借鉴国外经验,建议应当修订现有的规划法律法规,制定专门的国土开发和都市圈规划等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区域经济融合,调整规划编制体系,集中现在分散规划编制权。循环经济方面应当对现有环境保护法律按照循环经济的3R原则进行修订,在此基础上加快制定具体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
5 结语
面对经济发展中如影随形的资源束缚,生态恶化以及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空间组织模式取向问题,将都市圈和循环经济理念融合并应用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之中无疑是提供一个合理可持续的区域空间发展模式。目前有关两者结合思想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将两者充分融合以致充分发挥其耦合效应还需要政府引导,学界、企业界、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以便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即完成思维方式的变革,实现城市化进程中的理论创新、思路创新、制度创新。
标签:循环经济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