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工民建工程;工民建施工;技术;创新措施
1工民建施工管理创新模式的必要性
1.1满足国内生产发展的需要
工民建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工民建行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目前工民建施工整个市场来看,所面临的竞争非常大,想要获得社会以及经济效益,必然要改进自身的管理模式,通过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方式的应用,提升自身企业的竞争力实力,这对于促进我国整个工民建行业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1.2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
我国传统的工程施工管理中较为粗放,在很多工程资源在配置优化上存在非常多问题,人力、物理以及财力存在非常大的隐患,导致最终这些资源无法得到更好的利用,因此对于工民建企业来说要积极的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从而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利用率,以此方能改善经济效益。
1.3符合科学化管理的必然要求
现代化管理工作中非常注重科学性和高效率性,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工程质量的要求提升,想要保证施工企业目标的进一步实现,就要对施工管理模式进行积极创新,通过先进的管理技术实现此目标,这与科学管理的要求也是相互符合的。
2工民建工程工民建施工技术控制的要点分析
2.1认真细致地做好图纸会审和施工方案优化工作
图纸是工民建工程的灵魂所在,要想完成高质量的工民建工程,就必须要对设计图纸进行仔细严格的核实,如果发现图纸有任何问题,一定要及时的更正完善。根据图纸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科学的进行预算分析,在保证工民建工程质量的基础上降低造价成本,减少资金浪费。此外,要对加强对混凝土结构质量的控制,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监督,加强技术管理,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混凝土工程的科学施工。
2.2工民建工程工民建施工与安装施工的配合协调技术要点
工民建工民建工程综合性程度较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其它专业的密切配合。以水电安装工程为例,水电安装工程中的一部分工作,其施工时间必须是在工民建工民建工程尚未进行地下室施工时来完成。像预埋线管、套管、预留洞等工作需要工民建工民建工程单位和水电安全工程单位密切配合,重复检查和交接。在进行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地下室施工的进度也必须要得以保证,比如,要及时进行施工测量放线与安装,对墙内暗埋管线以及设备基础预埋件安装好,对地下室顶板无吊顶部位的管线与设备支架以及穿墙管道或套管要及时布置完成,直到地下室顶棚和墙体安装完成,才能进入水电工程施工的下一个阶段。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工民建工民建工程施工务必要与水电安装工程的施工配合好,相互之间要及时跟踪对方的施工进度,比如说,水电安装工程暗埋管线的配管必须要在工民建工民建工程尚未进行土建墙体浇筑或砌筑前完成,否则会影响其安装效率和质量。水电安装工程对管道井预留洞的位置及尺寸的确定必须要在工民建工民建工程尚未进行管道井墙体浇筑或砌筑时完成。工民建工民建工程在进行管道井墙体浇筑或砌筑时需要确认水电安装工程是否已经完成了对管道井预留洞及尺寸的确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工民建工民建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水电安装工程已经完成的成品,避免这些成品受到破坏。卫生间的施工对工民建工民建工程和水电安装工程的配合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水电安装工程施工单位要反复对土建墙体的施工测量放线进行认真仔细地检查,工民建工民建工程施工单位要为其提供标高线、墙砖地砖铺贴网格线的要求,水电安装工程施工单位根据这些要求进行测量工作,从而确定墙面开关插座、感应器的位置。
3工民建工程工民建基础施工技术
3.1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地基基础是工民建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基基础的工程质量与整体工民建物质量关系密切,一旦地基基础施工发生问题,进行补救都会相当困难,因此,在进行基地基础施工时,要做好工程地质勘查及设计计算,并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确保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主要方法有桩基基础施工,根据受力不同分为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基础是由若干个沉入土中的桩和连接桩顶的承台或承台梁组成,其作用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把工民建物上部的荷载传递到承载力较强的土层之上,其二是压实软弱土层以提高地基土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
3.2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混凝土结构是工民建工程中最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其施工技术主要有泵送混凝土技术、钢筋技术、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工民建防水技术。以泵送混凝土技术为例,泵送混凝土技术是工民建工民建工程施工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技术手段,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混凝土泵的巨大压力沿输送管道运输并在管道出口进行混凝土浇筑。虽然我国泵送混凝土技术的研发使用较之发达国家要晚,但经过多年的发展,该技术的应用已经十分成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3.3钢结构施工技术
钢结构是工民建工程结构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钢的出现使我国工民建行业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钢结构在工民建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工民建工程中,钢结构的使用要求十分的严格,在施工过程中要利用木枕垫底,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钢结构摩擦面干燥清洁,避免因操作不当使钢结构性能发生改变,影响钢结构的质量。
4工民建工程工民建施工技术的创新措施
4.1以节能降耗为核心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
工民建工程工民建施工技术的创新要充分考虑到节能降耗的目的。目前工民建工程工民建施工浪费现象严重,不仅增加了施工成本,也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如果能够通过技术创新改变当前施工中能耗量大、浪费严重的现象,可以有效降低工程成本,实现工民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4.2鼓励企业运用新型的施工技术
技术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运用,如果只创新不应用,创新就失去了意义。有些施工单位的管理者思想落后,对新型施工技术具有排斥心理,这样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一方面,企业自身要充分认识到先进的施工技术潜在的经济价值,不断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提升自身施工技术水平,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要鼓励企业运用新型施工技术,以此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工民建工程进行施工管理的创新来说,不仅仅是从管理理念上进行提升,还应该是对于施工管理制度和一些本质内容上的改革,对于现阶段的工民建企业的管理工作人员来说,要对自身企业的发展形势和现状进行充分的认识,并且与当代经济的发展模式相适应,将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改善,避免通过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管理,对新的方式方法加强应用,从根本上完善工民建施工管理,提升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让企业获得可持续性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钟育麒.工民建项目中绿色施工管理模式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16):265+268.
[2]方金刚,李斌汉.建筑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模式研究[J].广东建材,2008,(05):204-206.
论文作者:赵海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6
标签:工民建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水电论文; 技术论文; 安装工程论文; 钢结构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