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度控制在建筑工程测量技术中的应用论文_唐鎏鎏

精度控制在建筑工程测量技术中的应用论文_唐鎏鎏

山东同园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 250000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在建筑工程中,工程测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建筑的质量、结构以及安全。精度,作为工程测量控制的核心,同时也是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根本所在。由此,本文就精度控制在建筑工程测量技术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精度控制;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在随之提升。能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提高测量的精度是提升建筑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目前在建设施工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电子计算技术以及红外线测距技术,这些测量技术不仅精度高而且操作简单,为建筑工程中的测量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文章将主要就建筑工程中的测量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

1提升测量精准度的必要性

在进行施工建设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会对建筑物的最终质量产生影响。如果测量数据不精准还有可能给建筑物带来安全隐患。所以我们必须要在测量精度方面进行把控,从建筑设计开始到施工建设再到后期的建筑完工每个阶段都要做好测量工作。

1.1规划阶段

在建设设计开展前期首先需要对建筑施工区域的周边环境以及建筑的功能用途进行规划。通过对施工区域的地质测量以及环境情况的数据对比来得出详细的数据结论。这些数据对于精准度的要求非常高,因为一旦数据出现偏差就有可能导致在施工中造成一些不需要被拆除的建筑物被拆的情况,不仅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导致资金投入和施工工期的增加。但是如果过度的强调测量的精准度就会占据大量的测量时间,反而也会造成人力资源、物资资源以及时间资源的浪费。

1.2施工阶段

在进行施工时开展测量主要是为了确保施工工作的精准度,当然在进行测量时还会依据施工对象的不同要求制定出不同的测量标准。例如在进行测量时民用建筑以及商用建筑在测量标准上就有所不同,同时对于测量的误差要求范围也有不同。因此在开展测量工作时需要搞清楚这些要求,才能够更好地展开工作。1.3经营管理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测量主要是体现在对建筑工程整体情况的监督测量工作上,通过测量工作来检查建筑物是否存在变形,给后期的维护和维修提供相应的参考。

2建筑工程测量控制要求

2.1主体结构

对主体结构的控制主要体现在梁、板、墙柱等几方面,其中尤其要注意对墙柱平面的控制。这主要是因为墙柱定位是否准确,会对建筑物水平位置的精确性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会对结构主体的垂直度带来影响。如果出现误差无法及时进行纠正,存在的工程缺陷就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2.2工程标高

测量放线能为工程提供准确的建筑标高数据。标高准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建筑结构的外观及住户的居住体验。如果建筑物本身的规模偏大,那么对标高的控制要求也会逐渐提高。因此,测量人员要具有较高的测量水平,以精确地控制工程标高。

3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有效措施

3.1施工控制网点的布设及复测检核

施工控制网的布设要结合实际情况。如果建筑工程本身处于丘陵或者是山地区域,可以选择三边网或者是三角网;对于平坦的地形,但通视条件受到影响,可以考虑不规则的导线网;但是如果地形平坦,拥有较多的建筑物,如相对规则的住宅区,那么可以考虑使用建筑方格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确定施工控制点位后,在实际测量中,有可能会受到外界的影响,需要布置全新的控制网点,并对原有的控制网进行复核处理。一般会运用坐标检验、方位检验及距离检验的方法。坐标检验法主要是通过GPS来实现静态观测,测量已知的控制网点。首先,控制网点需要直接形成固定的观测点,并将其看成GPS的网约束平差,之后将其划分几组开始后续的操作。在进行复测处理的过程中,由于测量方式、测量仪器存在差异,因此,测量难免会出现误差。针对这一点,需要利用误差计算公式来进行处理。方位检查法主要是在已知点上进行设置,基于已知点,重新观测,并针对点位与点位之间的实际方位角进行分析与计算,这样就可以直接比较新旧两个方位角。如果差值达到标准要求,就不会有点位变化,则可以直接将其看成新的控制网点。

3.2制定完善的工程测量策略

在工程测量过程中,具体策略的应用是非常关键的影响因素,对测量的结果有着一定的影响。鉴于测量策略的重要性,对当前的测量策略进行完善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工程测量之前,测量人员应该先对实际的施工场地进行测量,对施工周边环境有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测量人员应进行布局,对施工导线控制网进行规划,并对测量误差进行确定。与此同时,测量人员还应该对施工进度以及施工工序进行了解,并将质量管理、工程进度管理作为主要的参照目标,对测量目标进行拟定。在确定了测量目标之后,围绕这一目标制定具体的测量方案,明确测量可能导致的误差参数与测量的精度。在实际开展测量工作期间,测量人员也应做好缜密的安排,考虑施工质量以及进度,进一步优化测量方案。在测量观测点实际确定之后,测量人员应到现场进行勘察,在获取了较为全面的数据之后开展校正审核。

3.3对工程测量人员进行培训

在精度控制中,工作人员是不能缺少的主体,若是没有工作人员,则工程测量工作无法开展,面对这样的情况,对工程测量人员进行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测量是一门学问,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事测量岗位工作的,此岗位工作对工作人员的专业要求较高。因此,为了保证测量的精度,就应选择有经验的员工来从事这一工作,而同时也需要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在培训中将测量流程、测量精度要求等内容告诉工作人员,并让工作人员进行具体的测量实践,以此来提高工作人员的测量水平,提高其专业素质,进而为工程测量精度控制工作的落实奠定良好的基础。

3.4对精度控制技术进行完善

在精度控制技术中,目前最常用的技术由GPS技术、GIS技术。这两项技术都属于高科技技术,通过对这两项先进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实现精度控制,进而保证工程测量的准确性。GPS测绘技术中包含了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所以此测绘技术和传统测绘技术相比更具有优势。GPS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借助空间群,与多个测量卫星建立连接,连接的卫星越多,能够获取的信息就越多,进行计算工作的时候误差就越小,测量的准确性就越高。GPS测量技术可以满足很多精度工程测量要求,而且其平均的误差在毫米之内。GIS技术就是指利用电子地图的形式来发布空间数据的技术,其是在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集成了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遥感测绘技术等,设计领域较多。在工程测量中,应用GIS技术,能够做到“实景”的测量,这样的测量精度更高。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当前的工程测量中,GIS与GPS两项技术的应用效果较好,对这两项技术进行持续的研究,有助于技术实现再次突破,进而更好地保证工程测量精度。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建筑工程的发展越来越快,工程测量作为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此同时,人们对工程测量要求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提高工程测量的精度是非常有必要的。想要提高工程测量的精度,相关人员就应该坚持不懈的研究精度控制技术,通过不断提高精度控制水平,确保建筑工程测量中的精度控制能够发挥良好的作用,进而保证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为民.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7):224-225.

[2]张建媛.浅论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3):216.

[3]黄维.建筑工程测量模式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3):196.

[4]郝蓉.建筑工程测量精度的有效控制[J].江西建材,2016(23):213-214.

论文作者:唐鎏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0

标签:;  ;  ;  ;  ;  ;  ;  ;  

精度控制在建筑工程测量技术中的应用论文_唐鎏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