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巴基斯坦某项目P91钢管到货后经抽检发现部分母材硬度较低,按照常规焊后热处理工艺进行热处理将会造成管道母材硬度偏低,如何在热处理过程中降低焊缝硬度的同时,避免母材硬度低于规程要求的范围,经过讨论及评定试验,采取了降低热处理恒温温度,采用更为精准的控温方式、增加加热宽度等措施,控制母材硬度值在规程规定的范围之内。
关键词:P91焊口;母材硬度低;热处理;精确控温;加热宽度
一、引言
P91钢属于马氏体耐热钢,其焊接性能较差,焊后需进行热处理,本项目到场的部分P91管道母材硬度较低,硬度值在180-190HB之间,按照传统工艺处理将造成部分管道母材硬度低于标准下限值180HB,热处理过程需进一步调整并采取有效措施,在降低焊缝硬度的同时,减少对母材硬度的影响,满足施工要求。
二、P91管道硬度检测
巴基斯坦某火力发电项目,P91管道到货后进行抽检,存在部分管道硬度值偏低,接近硬度合格范围值的下限180HB,但管道的硬度值在180HB到250HB合格范围之内,随即联系实验室人员将所到管道100%进行硬度检查,经检查后统计,其中29只规格为 Φ595.8×82焊口将要使用硬度值偏低的P91管道,管道的硬度值在180-190HB之间。P91管道焊口焊接完成,经低温转变后,需要及时进行焊后热处理,以便于焊口焊接过程产生的应力及时释放,降低焊缝硬度,在焊缝硬度降低的同时,母材硬度也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这将会造成母材硬度值进一步降低,甚至将低于规范允许的范围。
三、常规热处理方法将造成母材硬度低
通常采用的热处理恒温温度为760度,恒温足够的时间,焊缝应力充分释放,焊缝硬度检测结果良好,母材硬度值一般也会降低0-10HB左右,母材硬度将会低于180HB。现场组合安装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如果要求厂家重新供货将会影响工期,且厂家供应的P91管道硬度值尚在火电厂金属监督技术规程规定合格范围以内,只是硬度值已经接近合格范围的下限值,因此需要现场施工人员调整现有的热处理工艺,根据目前所到管道的硬度值进一步研究,充分利用现场现有的设备、材料,制定有效的热处理工艺,做到降低焊缝硬度,满足应力释放的同时,避免母材硬度过度降低,满足施工需要。为了满足在降低焊缝硬度的前提下,较少对母材的影响,避免母材硬度进一步降低。在这里我们通过采用更为精确的测温方式,从降低加热温度,增加加热宽度,调整保温厚度等方面着手,保证焊口及管道的热处理质量。
四、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
1、确定恒温温度
抽取硬度较低的管道焊接后进行焊接热处理测试,焊接前坡口附近管道硬度最低点为183HB,热处理设备使用DWK-360型热处理设备,按照原先工艺设定恒温温度为760°C,热处理后进行检测,管道硬度为176HB,略低于规范规定的硬度最低值。减少管道母材硬度值降低的一个有效途径为降低恒温温度,焊接热处理规程规定的热处理恒温温度750-770°C之间,尝试采用较低的温度进行热处理,参考已完工各项目经验,古德洛尔项目P91焊口热处理,采用的恒温温度为750°C,通过了工艺评定及焊接热处理实践,热处理后焊缝的硬度值在合格范围内,且管子硬度降低相对较少,古德洛尔项目采用的热处理设备为感应热处理设备,加热从内到外,热处理效果良好,保证了焊缝硬度100%合格。本项目部采用的热处理设备主要通过电脑控温,采用陶瓷加热设备对管道进行加热,通过管道本身进行热量传导,结合本项目使用的热处理设备因素,将热处理温度定为752°C,通过降低恒温温度来减少对母材硬度的影响。
2、选择更为精确的测温方式
热电偶固定方式主要有绑偶和点偶两种方式,绑偶的方式是通过铁丝绑扎固定将热电偶与管道紧密接触,这也是最常用的固定方式,优点在于对管道没有损伤。点偶的方式是指用点焊机将热电偶直接点焊在管道上,其优点在于测量的温度更接近于管道。两种测量方式测得的温度具体相差多少,现通过简单实验进行测量,热处理过程中,将控温热电偶采用点焊的方式与管道固定,并在其附近绑扎两只监控热电偶,分别采用绑偶和点偶的方式,通过反复多次测量,绑偶测量的温度与点偶相差10-25度,温度相差较大,因此可以判定采用点偶的方式温度测定更为准确;针对另一种疑问,点偶的方式损伤母材,甚至有人提出点偶过程会造成P91管道产生裂纹,影响管子质量,这可能也是多数人选择绑偶方式的一个重要原因。为验证是点偶对管子的损伤是否影响管子质量,我们打磨出一块150×150mm 的P91试块,进行点偶试验,检测对试块影响的深度及是否会产生裂纹。将热电偶点焊机电流调与现场点焊时相同电压(约100伏特),为便于测量,在金属板边沿的四个边位置进行点焊试验,并将测点按顺时针标号分别为1、2、3、4,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并记录四个测点位置的厚度,点焊合格后用磨光机将点偶的痕迹打磨掉,直至表面显示出金属光泽,再分别对四个点进行厚度测量,并计算厚度减少量,测量结果如下:
打磨的厚度远远小于硬度检测打磨深度(0.5mm-1mm)的范围,在母材厚度打磨允许的范围之内。
对试验板表面做渗透检验,没有发现裂纹的存在,由以上可以判定热电偶采用点焊的方式对母材影响较少,且更有利于准确测量管道实际温度。
3、增加加热宽度
现场焊口采用局部热处理,用来改善焊接接头的性能和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加热宽度是影响焊口热处理效果的最重要的控制参数之一,然而对于加热宽度的确定,各国标准规定就很不一致,研究表明,局部热处理后的最大残余应力随加热宽度的增加而降低,当加热宽度达到一定值时,残余应力变化十分缓慢, 可找到临界加热宽度,其残余应力值与均匀热处理时十分接近。规格为 Φ595.8×82的P91管道,按国标规程规定,加热宽度不小于328mm。为达到良好的热处理效果,我们可以适当增加加热宽度,提高热处理的效果,将总加热宽度增加到1000mm(每侧500mm),保温宽度每侧增加200mm,并将焊缝位置300mm采用两侧岩棉搭接方式,确保焊缝热处理效果。
4、与三通焊接采用辅助加热
管道与三通等异型结构焊接,焊缝处采取同样措施,使得实际被加热的最高温度位于被热处理的焊缝上。由于三通等厚度大,升温困难,应在其内部采用辅助加温,如果与三通相连接的管长度大于1米,应采取加短节与三通焊接,保证内部可有有效布置辅助加热设备,并采用塞岩棉方式将加热器片与内管壁紧密接触,确保热处理一次成功。
5、热处理工艺如下:
预热温度控温点制定为200度,预热温度达到200摄氏度后,恒温一小时。
氩气纯度需≥99.995%,流量正面采用8-10L/min,背面保护流量10-12L/min。
层间温度不超过250℃。
热处理工艺,恒温温度控温点752℃,恒温7h,焊后升降温速率控制在76℃/h。
焊后不采用后热,将焊件温度降至90℃,恒温2小时,进行低温转变。
热处理采用远红外陶瓷加热法,热电偶测温,电脑温控仪控制,自动记录温度曲线。采用铠装热电偶接触测温,每只焊口布置四个主控热电偶,四个监控热电偶。测温点布置在焊口的焊缝中心,横口测
温点采用对称布置,吊口测温点分别布置在顶部和底部,监控热电偶分别布置在3点、6点、9点和12点位置,加热宽度从焊缝中心算起,每侧不小于管子壁厚的4倍(采用500mm)。保温岩棉采用50mm,保温宽度每侧700mm。
焊接热处理过程曲线如下:
此批管道29只焊口采用此工艺进行焊接热处理,热处理后进行了硬度检验,焊口硬度降到的合格范围,母材的硬度值下降在0-5HB,母材硬度合格,焊口无损检验合格,各项性能均能满足要求。
结论 经研究制定的新热处理工艺满足了焊缝应力释放要求,且母材硬度降低较少,适用于母材硬度较低的P91管道焊接施工要求,可以用于指导现场焊接工作。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时,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本着科学的态度去认真分析研究,找出最佳方案,不断地完善焊接热处理工艺。
参考文献
[1]张文钺.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1.
[2]DLT 869-2012.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国家能源局发布 2012-1-4
[3]DLT 819-2010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国家能源局发布,2011-1-9.
[4]刘双奎.P91焊接热处理工艺研究.科技创新导报,2014-8-12.
论文作者:刘双奎,张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3
标签:硬度论文; 管道论文; 温度论文; 宽度论文; 热电偶论文; 恒温论文; 方式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