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_政治论文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_政治论文

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过程中各构成要素由于某种机理形成的因果联系和运转方式。它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各个侧面和层次的整体性的功能及其规律,包括其运行所依据的原理和原则,运行过程的状况即运行中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之外的其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等。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主要含义是:第一,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各构成要素的总和;第二,它的功能是各相关因素功能的耦合,其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衔接、协调运转,依赖于各类要素功能的健全;第三,它是一个按一定方式有规律的运行着的动态过程。不言而喻,把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是为了揭示和再现思想政治教育复杂、生动的过程。因此,它的立论重点并不在于一般地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而是力图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动态运行过程的考察,对多因素、多变量的思想政治教育运动作一种整体的、动态的刻划,从而达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最优化控制的目的。

要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科学内函的理解,还必须从机制自身的特点上进行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1.目标性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目标性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或指向性。它首先确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运行方向,即做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一目标不仅指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各项工作的方向,也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应达到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标是由总目标分解而成,统一于总目标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始终沿着目标所规定的方向运转。

2.规律性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由人们主观意志所决定的,而是由其产生和赖以存在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因而具有客观必然性。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的客观反映,因此,在运行中必然呈现出许多带规律性的特点。

3.整合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对其工作系统内部,还是与外部的联系,必须进行整体性的统一协调,才能使其处于一种良性运行状态,保证目标的实现。整合性特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具有的这种整体综合、统一协调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整合性功能,能协调各部分的行为,使之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形成共同的着力点,产生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综合效应。同时整合性还体现在系统内部各个要素间的相互制约作用。

4.能动性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能动性特征,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具有自我约束、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建立、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一个随着客观情况变化、人们思想认识的变化不断深化、完善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必然是在适应——不适应——新的适应过程中前进。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主要由八个方面的要素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动力、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控制、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程序、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保障。

(1)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主体。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是相对而存在的,它们之间的界限既确定又不确定。只有在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模式中,才有可能和有必要划分主体和客体。因此,作为一种政治实体,它究竟是主体还是客体,完全取决于他们处于何种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之中,即取决于由这种关系所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方向。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地位是交错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诸要素中起主导作用,对它的研究,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的基础。

(2)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何行为均有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则更为鲜明、更为强烈。而且,除了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环境外,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诸要素中,起着导向的作用。其他诸要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都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派生的。能否最大限度地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要求,是它们根本的也是唯一的价值标准。为此,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研究,客观上成为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研究的重要前提。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可分为两对:总体目的与分项目的、终极目的与阶段目的。它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作用的过程、状态及程度等,都各有不同,有必要对其特性分别加以研究。

(3)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运行的动力。作为一种能够自我运行、 自我调节的系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必然存在一种能够推动这种自我运动稳定向前发展的动力。离开了动力,一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不能正常进行。一般而言,动力分为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

(4)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运行的环境。 任何思想政治教育都必定在一定的环境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运行环境有小环境和大环境之分。小环境指直接与思想政治教育发生关系的环境,大环境则指整个社会系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运行的正常与否会改善或破坏环境,环境本身的变化也会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

(5)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控制。没有控制的行为是不可想象的。 行为越复杂,控制越需周密。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着强烈目的性的复杂行为,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控制也需缜密、有效。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控制是整个机制运行不可缺少的基本保证、运行控制的好坏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目的能否达到。根据运行主体(指具体主体)、运行方式、运行阶段、运行程序、运行状态及具体运行目的等方面的不同,可相应采取不同的运行控制方式。

(6)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因具体的运行目的、运行动力及运行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往往采用不同的运行方式。运行方式是为运行目的服务的,最有利于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方式,是最佳的运行方式。

(7)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程序。 即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步骤与次序。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范围、环境、内容及所处运行阶段不同,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程序有所不同。运行程序是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与效用的重要保证。

(8)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保障。 即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得以正常运行的必要的内外部条件。它包括专门的机构及其人员,相关的规章与制度,必要的资金和装备,以及相关的外部环境等四方面内容。

以上八个要素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有机整体,其中每一个要素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它们各自的状态如何,每个要素与其它要素的关系如何,都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运行的整体状态。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展开。既可以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结构层次入手,分析处于不同结构层次的要素及其关联性的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影响以及形成的运行规律与运行状态。也可以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要素间双向建构、双向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影响及其形式入手。还可以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发生、发展的逻辑过程与实际过程相统一的角度出发,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看作一个整体的动态发展过程,将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分为动力机制、目标机制和保证机制加以研究。但最为恰当的方式是从纵横两方面立体地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一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横向运行机制,即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每一个具体层面上,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一个共时性平面内,各构成要素的系统结合方式,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和往返流动。二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纵向运行机制,即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由横向的共时性结构向纵向的历时性结构的转化,把思想政治教育在时间上的发展序列看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一系列的空间状态相互连接和依次转化的过程,分析各种不同层次和等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辩证转化。上述两种机制并非相互分割的两种不同机制,而是同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行机制的两个不同侧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共同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运行轨迹。

当前,我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从理论方面的意义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种类很多。按性质分,有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按研究方法分,有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按研究角度分,有结构研究、功能研究;按研究层次分,有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微观研究;按研究领域分,种类则更广,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史、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学等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既是对上述研究方式的综合,同时又是一种新的研究方式和角度。前面我们曾经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过程中各构成要素由于某种机理形成的因果联系和运转方式。在这一定义中我们强调了构成要素间的因果联系,这有助于我们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运行中的影响因素,找出这些因素带有规律性的作用模式。同时,突出构成要素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内在过程,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发生作用的一般原理,进而运用这些原理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发展。这种研究不是纯粹的抽象思辨,而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现实贴近,有助于贯通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宏观研究、中观研究与微观研究。

从实践方面的意义看,研究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有利于更好地为改革开放服务。从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研究角度看,当前需要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要研究旧体制下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发生的,其运作的条件是什么,表现出何种具体的规律等。只有弄清楚这些,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起作用的条件和范围,起作用的过程和原理,了解它存在的一定合理性以及现今的适应性和不适应性。

第二,要研究我们建立的新型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什么,有哪些,其运作的条件是什么,如何运用这些机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并不都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发展,即使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机制,也不一定在实际运行中发挥预想的作用,关键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有特定的运作条件,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机制才会正常运作并发挥应有的功能。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不仅要建立,更重要的是要研究机制运作须具备的条件,否则,难以取得预料的效果,甚至会发生负作用。

第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新旧两种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转换时期,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将会发生哪些机制性“病变”,如何预防和治理这些机制性“病变”。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转换是一个渐进的、逐步过渡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会产生过渡性机制,这种机制整合性不强,稳定性较差,易发生机制性“病变”,轻者使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发生紊乱,产生内耗,重者引起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瘫痪。

总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学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研究。

标签:;  ;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