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桐浦乡制止季节性抛荒有新招——村集体承包 零成本插秧 零风险种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瑞安论文,季节性论文,新招论文,种粮论文,集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日,记者从瑞安市农业局了解到,该市桐浦乡通过加大扶持、让农民零成本插秧和土地流转、由村集体和大户种田两项政策,目前已完成早稻种植面积7133亩,有效解决了该乡连片5000亩水田的季节性抛荒问题。此举获副省长茅临生的充分肯定。
在桐浦乡岭南村的田野上放眼望去,尽是绿油油的稻田,一株株新栽的秧苗在微风中轻轻摆动。“这些早稻都是村集体种植的,”村民张叶钦告诉记者,去年,全村1062亩水田只种了50亩早稻;今年,村“两委”出面流转水田种植早稻,除已种植西瓜、蔬菜和留作晚稻秧田外,目前820亩水田全部种上了早稻。
据岭南村党支部书记胡盈洁介绍,由于该村地处低洼、易受水灾,加上早稻收益较低,农民大都没有种植双季稻的习惯,土地存在着季节性抛荒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乡政府今年提出了由村集体种植早稻的思路。村干部们通过做农民思想工作,把大量滞留在散户手中的小块水田集中到村里,再由村集体统一耕作,实行统一排灌、统一机耕、统一供种、统一管理和统一收割,早稻收割后水田仍还给村民种晚稻,而早稻的收益将按比例返还给农户。胡盈洁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不计入工成本的情况下,当地散户种植早稻的收益每亩200元左右,晚稻每亩300元左右,单季稻则为400来元;村集体流转土地进行规模化经营、机械化耕种后,早稻收益有所增加,预计返还给农民的收益也将在200元左右。“这有效弥补了村民不种早稻的损失,充分发挥了土地的粮食生产能力,得到了村民的认可。”
村集体成了种植水稻主体,那么风险如何承担?桐浦乡乡长张筱珍告诉记者,通过调研,他们发现种植一亩早稻的插秧成本为180元,而省、市、县各级补助资金为160元,在此基础上,乡政府为推广机械插秧技术,每亩由乡财政再补贴20元,农民和村集体种粮实现了“零成本插秧”;乡政府还以桐浦乡慈善分会和农业奖励资金为平台,成立了一个农业风险基金,要是村集体在认真管理的前提下种粮仍然亏本,承诺将由乡政府承担损失,村集体无需承担风险。与此同时,桐浦乡还大力鼓励土地流转,一个村流转给种粮大户或村集体种植早稻的面积超过200亩,可得到5000元的奖励。“零成本插秧,零风险种粮,还有土地流转的奖励,我们还有啥理由不好好种粮?”胡盈洁说。
目前,桐浦乡38个村中已有14个村把土地流转给村集体进行早稻生产,其他村的土地也已大部分通过流转,转包给了种粮大户。该乡近1.49万亩水田除了4000多亩油菜、1000多亩蔬菜、500多亩瓜果和1500亩其他作物外,绝大部分种上了早稻。瑞安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桐浦模式”将在全市推广。
联系电话:0571-86757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