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工业生活用电量急剧增多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这对我国的能源优化配置体出现的要求,尤其是对我国建设高效电力系统的要求。正是基于这种发展形势,智能变电站的规划与组建应运而生。基于此,本文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我国作为一个工业大国,人们生活生产的各方面都离不开电力资源,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变电站的改革就十分必要。变电站的智能化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这其中就包括继电保护系统的智能化,继电保护系统直接关系着整个变电站的稳定运行,因此分析研究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智能变电站的相关概述
广义来说,智能变电站系统主要是一种变电站系统。智能变电站比传统变电站更能充分融合网络技术,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管理。此外,智能变电站系统将多种数字管理手段应用于变电站系统管理,从而对变电站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分析结果,以及对变电站系统进行更全面的保护和故障排除。智能变电站系统还应用了大量变压器设备,利用数字信号控制和维持电力系统设备的运行。因此,智能变电站系统导致变电站系统的技术革新,从根本上推进电力系统智能和自动化的发展过程。现阶段在智能变电站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是智能断路装置以及智能变压器。随着我国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光纤网络及电子感应器也被有效融入到了智能变电站系统中,并以此实现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之间的数据自动传输以及电力系统各部门之间信息的共享。
2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
实现对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是对继电保护最基本的要求,要求继电保护不发生误动、不拒动。建立分析模型作为当前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的必要环节,主要包括模拟法、解析法两种。所谓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更加侧重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关键指标的分析,通过加强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智能元件、整体系统进行分析,进而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要分析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既要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进行有效评估,又要加强各元件本身的可靠性监控。其中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包含对可修复系统以及不可修复系统的综合分析,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更多的是采用控制的方式进行,以更好地在控制需求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继电转化。
3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结构及原理
现如今的变电站愈发智能化,智能化的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也区别于传统的变电站,传统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一般都是通过点对点的方式将互感器、断路器及其他的保护单元连接起来的,智能变电站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元件,通过合并单元汇总合并互感器收集的数据,并对其进行格式化处理,最终把数据帧传到交换机。智能化的变电站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断路器可以通过接收跳闸信息和闭锁信息对自身进行操控,还会在这个过程中将开关部位信息收集起来并把信息帧传到保护单元;相关网络和交换机则发挥了传统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中的二次电缆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完善更新;交换机帮助信息实现在不同设备中的共享,是合并单元和二次设备进行信息传递的媒介;同步时钟源的作用是帮助各个设备进行统一对时。此外,继电保护系统还要有对应接口和通信介质,其中,接口是通信介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4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分析
4.1对变压器采取保护措施
由于目前对电力的需求量增大,变电站就容易出现承载过重或电压不足的问题。所以为了保护继电保护系统,保障变电站的稳定运行,就要对变压器配置采取保护措施,使之可以在继电系统中最大化地推动电力发展,提高变电站配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提升变压器保护力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智能变电站系统应用程序的可靠性,当前从事相关业务的人员也必须关注提高变压器保护能力,利用二次谐波等手段对继电器进行恶劣的实时监控和控制,同时结合变压器的实际工作情况,提高设备的故障检测和操作监此外,在保护变更电气设备运行的安全的过程中,员工也必须与当前先进的微机保护技术相结合,及时监督、管理和维护变更电气设备的运行。
4.3通过数字化保障继电保护的性能
加强重视互感器的传输性能,以减少互感器故障,降低其他因素对继电保护造成的影响。这能够保证传输电气量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同时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性能。合理利用数字化,通过数字化的组网方式分析和计算数据,可以有效提升数据的准确性,从而保证继电保护的性能。
4.4进一步提高软件系统的可靠性以增强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
在当前网络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对网络技术的要求也逐渐增多。为了更好地在这种依赖上实现安全运行,需要提高软件系统的整体可靠性。在具体操作上,可以使用插值算法来代替时钟源,通过对时钟源发出同步对时信息流,将光纤同步到智能电子设备中,以确保智能电子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同时,可以使用软件积分的形式来增强报文信息的可靠性。SV报文作为继电保护系统保护单元的数据报文,能够对整个保护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通过使用软件积分,能够对数据采集器以及保护系统中的电子设备的功率损耗进行了解,增强保护系统维修的精确性,进而实现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目标。
4.5间隔层的继电保护
通过间隔层的继电保护来进一步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首先就要在继电保护系统中应用双重化的装置,以集中配置后备保护,因为后备保护可以给变电站的后备设备、开关失灵、相邻的相连的线路以及对端的母线提供保护,进而结合后备电流就可以准确诊断电网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故障,针对跳闸问题制定解决对策。还可以对整个变电站的电压按等级进行集中配置,通过技术进行调整,以适应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具体情况。
4.6提升变压器保护力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智能变电站系统应用程序的可靠性,当前从事相关业务的人员也必须关注提高变压器保护能力,利用二次谐波等手段对继电器进行恶劣的实时监控和控制,同时结合变压器的实际工作情况,提高设备的故障检测和操作监此外,在保护变更电气设备运行的安全的过程中,员工也必须与当前先进的微机保护技术相结合,及时监督、管理和维护变更电气设备的运行。
4.7加强线路故障维护
为了进一步提高智能变电站系统应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工作人员必须以现有标准加强线路故障的维护,将相关检测措施结合起来,以一定的间隔单位控制,从根本上控制和监督电源系统的整体运行。
结束语
就目前来看,由于智能变电站系统应用时间较短,所积累经验不足以解决电力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需针对其对继电保护的影响进行不断的改进及优化,并以此从根本上提升智能变电站系统的应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温乐.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化工管理,2018(35):241.
[2]杨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问题探究[J].智库时代,2018(45):148-149.
[3]陈栋梁.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四川水泥,2018(10):300.
[4]于航.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J].山东工业技术,2018(19):149.
[5]王成斌.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科技风,2018(22):168.
论文作者:何艳艳,畅旺旺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5
标签:变电站论文; 系统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智能论文; 可靠性论文; 变压器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