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宁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和《大连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落实中,大连市送教上门工作历经从点到面、从建章立制到内涵发展的过程。通过加强整体规划、打造教师队伍、夯实档案管理、发挥督导职能四个途径,使全市送教上门工作持续有效开展,提高了全市送教上门的服务质量。
区域统筹推进 提高送教上门服务质量
刘稀凤
(大连教育学院)
让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这是全纳教育的根本思想。送教上门工作正是基于全面推进全纳教育理念,让不能到校就读的残疾孩子同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而在我国全面铺开的。目前,通过送教上门为每一个不能到校就读的残疾孩子提供“一对一”适合的教育服务,已成为推进全纳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提高送教上门服务质量,已成为特殊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招数2:看是否有进口保健品注册证号,只有标示“蓝帽子”及注册证号的才是保健食品,进口保健食品也不例外。进口保健食品注册号格式为“国食健注J+4位年代号+4位顺序号”或者“卫食健进字(4位年代号)+4位顺序号”。消费者可以上国家药监局的官网进行查询,鉴定产品真伪。
为了解决大连各区县(特别是普兰店、瓦房店、庄河和长海县地区的乡镇及村)因送教对象数量多、师资力量不足而普遍存在教师负担过重、专业性不强、家庭支持不足等问题,大连市加强送教上门工作统筹推进,历经从点到面、从建章立制到内涵发展的过程。通过加强整体规划、打造教师队伍、夯实档案管理、发挥督导职能四个途径,确保了送教上门工作处于“市区两级协力”的标准化常态运行阶段,实现了以区县为单位的完善的送教上门制度,为残疾学生提供规范、有效的送教服务。
一、市区协力“建章立制”,加强整体规划
办好特殊教育,就要努力让每个残疾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大连市送教上门工作始于2013年,最早是由西岗区日新学校教师对西岗区残疾儿童少年开展送教服务。2015年全市铺开,各区送教人员分为特教学校教师送教和普校、特教学校教师共同送教两种形式。2016年至今建章立制,送教上门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大连市送教上门的重度残疾学生达478人(占全市在籍特殊学生总数的18%),全市共有148所普通小学和11所特教学校承担了此项任务。
(一)市级加强顶层设计
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是送教上门有效推进的重要环节。大连市为保证各项送教上门政策及制度的有效执行,提高送教上门工作的质量,鼓励各区(市)县配套制定相关制度及可操作的实施办法。各区积极依据本区实际情况制定区级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意见或推进方案,制定区内送教上门服务管理制度及规范,建立送教上门联席会制度,明确经费、师资等保障措施。各区配套性制度支持解决了一些没有特殊教育学校的区普校开展工作无经验、无依据、无效果的问题,促使各区统筹安排教师承担送教上门任务,提高送教上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课外是课内的延续和升华,英语教学应主要放在课内,但要学好英语光靠每周几次的英语课是不够的。所以,教师还要大力开展课外教学活动。在开展活动时,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学生来进行科学组织。比如开展英语游戏、演唱会、朗诵会、演讲比赛、听力比赛等,既可在一个班进行,也可同年级进行,其目的是活跃学生的课外生活,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创造英语学习气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课内外结合,相得益彰。
二是制定了《大连市关于开展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或远程教育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并在全市一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推进会上下发。《实施意见》对健全送教上门工作机制、规范送教上门工作要求起到重要作用,促动了送教上门工作的全面开展。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中提出,“加强督导检查,以县(市、区)为单位,对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进行评估验收”。督导检查不能为了“查”而查,必须明确是为了更科学、更规范地推进特殊教育发展,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张明耀等[9]通过在接枝聚合过程中调节TDDM(硫醇)加入量,控制接枝SAN形态和分子量,研究发现:不加TDDM时橡胶内接枝数量多,橡胶模量增加,产品冲击性能变差;加入TDDM后内接枝减少,同时接枝SAN分子量也减少,提高了ABS树脂的冲击强度,并提高产品的流动性能。
四是制定了《大连市特殊教育工作评估标准》(以下简称《评估标准》),将送教上门工作作为评估各区特殊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提高各区对送教上门工作的重视程度。其中送教上门工作评估具体包括人员设置、制度建设、保障机制、方案计划、过程实施、档案管理等六个方面。
(二)区级配套相关制度及实施措施
送教上门工作的有效推进需要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各方协力搭建送教上门服务工作格局。大连市从支持政策、管理文件入手,完善送教上门工作体系。
一是落实了送教上门学生的公用经费和承担送教工作教师的补助经费,即一方面针对送教上门学生执行特殊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标准,另一方面解决送教上门教师经费问题。
二、市区协力“研训一体”,打造教师队伍
“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应遵循的基本理念。面对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的教师仅仅给予学生爱与尊重是不够的,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补偿缺陷以及为其提供合适的教育服务是关键。因此,针对送教教师送教理念缺少、“一人一案”经验缺乏、康复训练教师缺位的现状,大连市通过市区专业培训引领、市区系列化主题教研指导,构建了“研训一体”——促进送教上门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以最短的时间提高送教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市级“培训+教研”先行,引领送教教师专业发展方向
大连市教育局将送教上门教师培训作为全市特殊教育培训项目之一,列入《大连市特殊教育教师培训方案》,定期对培训实施情况进行管理及评估。在对全市送教上门教师培训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明确市区两级培训共同推进的工作思路,以解决普通学校的送教上门教师特殊教育理论水平不足导致难以完成送教任务的问题。市级培训聘请专家以送教上门的通识知识和康复训练技能培训为主,组织了结构化教学培训、脑瘫儿童动作康复培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知动课程培训、韦氏儿童智力测量从业资格培训等专题的康复训练领域培训,并从中选拔优秀者作为康复训练种子教师重点培养,提供深入学习的平台,进而保障了送教上门的学生能够接受到有效的康复训练。
市级教研一直以个别化教育理念的有效落实为大主题,每年确定一个小主题,开展了“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系列化主题活动,指导送教上门教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课程,落实个别化教育计划。
依据现代管理理论,工作的有效推进除了方向明确、程序清晰、人员保障,还需要评价跟进,以保证方法得当、过程合理。在送教上门推进过程中,教师“送没送”“送的质量如何”等问题难以把控。因此,大连市以“可视化”的送教上门学生档案为抓手,以“内容明确、形式多样、鼓励创新”为工作思路,落实个别化教育理念,为每个学生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夯实学生档案管理,引导各区形成送教上门档案特色。
(二)区级“培训+研讨”跟行,解决送教教师操作实施困惑
区级培训以“送什么、怎么送、送的效果如何”等操作性内容及家长培训为主。由各区教育局牵头,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开展个性化培训及研讨活动,解决不同残障类型重度残疾儿童少年的评估、训练、建档中的问题,及时给出可行建议,提高了送教上门质量。
三、市区协力“务求实效”,夯实档案管理
系统是若干部分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形成的具有某种确定功能的整体。因此有必要对司法鉴定管理信息系统中主要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下图为司法鉴定管理信息框架图(图1)。
(一)市级提要求、定内容
2014年至今,随着送教上门工作的推进,大连市进一步明确学生档案要求,制定了《大连市送教上门学生档案标准》,就送教上门学生档案的基本内容给出具体规定,着重引导各区关注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的有效性,强化“评估、制定、实施、总结”的一致性及系列性,注重过程性资料积累。
各区依据送教上门学生档案基本内容,制定体现区级特色的送教上门学生档案的内容、呈现方式、存储形式等。目前,各区均已形成规范的学生个性化档案标准。纸质档案内容包括送教上门学生基本情况、评估资料、个别化教育计划(评估结果及能力描述,家长需求,长、短期目标等)、教学过程资料、送教记录表(包括学生姓名、送教时间、送教地点、送教教师、训练内容及过程、家长签字)等几个方面。其中评估资料尽可能采用操作强的量表,便于普校教师研究使用,利于其迅速进入角色,更好地开展工作。同时,要求送教上门教师建立电子档案室,做到每次送教有照片,每学期有一个精彩的送教视频,并及时保存。这样的档案管理即有利于跟踪记录学生成长过程,更便于监督检查送教教师服务质量。
(二)区级定做法、展特色
三是宣传工作力度不大,群众了解政策渠道单一。大多数农民对新农保的了解是通过村委会的介绍。由于村领导班子宣传不够深入,政策解读不清晰,导致很多农民对新农保并不是很了解。有的根本不明白新农保的业务流程。还有一些农民在外务工,也不能及时了解情况,村干事只是在一定的时间上门通知,没有进行差异化解读。
四、市区协力“两查一展”,发挥督导职能
三是自2014年开始,将送教上门教师纳入省市区级评先评优等活动中,并对表现好的责任教师在教师年度考核、评优、评先时适当倾斜。
大连市在送教上门工作推进中发挥督导职能,通过“两查一展”,加大支持与指导力度,提升服务质量。“两查”即定期检查及不定期抽查,市区两级共同开展送教上门推进情况定期检查工作,同时市级开展不定期的抽查活动,以确保送教服务真实有效;“一展”即打破区域限制,开展区内、区际送教上门工作交流活动。
本文基于多源数据,采用假设检验方法实证研究了我国两化融合绩效情况,并探索性地分析了两化融合在加强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推动行业综合发展、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等方面绩效产生的机理,得出以下3点结论:
(一)市级定期开展学习交流及督导检查活动
大连市教育局每学期对各区市送教上门工作情况以拉练活动的形式进行检查验收,市区教育局、市区研训部门及市区两级资源中心相关人员及骨干教师参加。第一轮交流督导活动重在看送教上门工作做没做,指导怎么做;第二轮交流督导活动重在看送教上门做得怎么样,指导内涵的有效性,指出要有课程意识,形成评估标准;第三轮,以标准为依据,重在看没有没亮点,指导如何科学总结、提炼特色,强化课程建设。每次活动中,督导人员依据评估标准打分以区分各区开展情况,各区负责人自查反思,市教研员总结指导。
(二)区级督导检查常态化、规范化
送教上门工作遵循“属地负责、任务到校、具体到人”的原则,责任教师所在学校负责督促责任教师按计划进行送教服务。各区成立督导小组,定期随送教教师到每一位学生家里沟通、指导,了解家长的需求,指导教师调整和实施送教内容,考核送教任务完成情况。每学期末,特殊教育学校或区教育局定期召开总结会或经验交流会,总结会的具体内容包括总结现状、展示成效、发现典型、问题反思、下步设想等,经验交流会重在树立送教典型,示范如何在送教评估、内容、形式、过程、管理、保障等方面扎实工作、创新发展,并按多个残障类别进行送教培训,促进区内送教质量均衡发展。
经过5年的积累,2018年“辽宁省特殊教育送教上门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大连召开,大连市送教上门经验、普兰店区特殊教育中心以及西岗区日新学校送教上门经验作为典型在会上做培训交流,获得一致好评。
大连市开展送教上门工作虽取得了一些经验,但同时遇到一些困难,如送教学生的类别太多、教师康复专业知识匮乏、家长认识程度不高、家庭的支持不足,送教教师工作任务繁重、身心压力大等。面对困难,我市将努力寻求解决问题办法,继续积极探索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经验,逐步完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保障体系,进一步推进我市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赵昆伦)
标签:特殊教育学校论文; 教育局论文; 个别化教育计划论文; 大连市论文; 区域统筹论文; 上门服务论文; 大连教育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