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创新_非公有制经济论文

2003年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创新_非公有制经济论文

2003年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主义经济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3年我国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对十六大报告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议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学习、贯彻、探索、研究上。本文简要综述一年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发展与创新中的一些主要观点。

一、关于十六大在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上的发展与创新

有学者把十六大报告在经济理论上的创新点归纳为:首次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第一次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问题;第一次提出了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上提出“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第一次提出了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思路;提出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化对公有制私有制关系的认识;第一次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深化了分配制度改革;明确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都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要保护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提出要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逐步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在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上,提出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第一次提出推动农村经营管理体制创新及进行土地经营承包权流转等观点;第一次提出了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的思想。一年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探讨,也多是围绕着这些问题展开的。

二、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是一年来经济界探讨最多的一个热点问题,本专辑在第4、6-12期专门开辟了小康社会专栏,其他各期也都有涉及这个问题的讨论。

有学者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要深入研究以下若干重要经济理论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研究;新形势下的三农问题;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问题;开创对外经济关系新局面的问题;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问题;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如社会保障、就业和社会收入分配的问题等。

关于小康社会的内涵,首先是一些量化指标,如到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再翻两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等主要经济指标。此外还可以用平均工资水平、人均住房面积、家庭汽车拥有量等一系列较为具体的指标来衡量。但不少学者指出,要正确深刻解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内涵,还须从更广泛的方面和内容上把握。比如,人民生活的水平的改善,将更多表现为发展需要的满足,人的发展不仅包括生理意义上的需求的延伸,而且包括社会意义上的需要,如提高文化水平,掌握更多社会竞争技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等。社会富裕程度的提高,将更多表现为私人财产的加速积累,私人财产的资本化将使人在收入增长的同时,积累起一定的私人资产。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风险,将获得更完善的制度保证,要建立健全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各方面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将得到更大程度的调整。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

学者们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靠合理的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国有企业改革,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三大问题。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所有制结构,要有公平的市场及其平等的准入制度,要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确认各种生产要素存在的合法性,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要依法保护私人财产,这也是保护市场经济下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有学者指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艰巨性,主要表现在实现工业化的任务还相当繁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趋势还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人口、就业、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还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以及经济、政治体制和法制建设、思想道德方面的不可忽视的问题。但也要看到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诸多有利条件,如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广阔的发展空间,有资金、人力等因素支持的经济高增长,不断改革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各族人民的顽强奋斗,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等。

此外,还有很多学者从不同侧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这些内容在下面的各专题中会有所涉及。

三、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进行了更为深入概括,学者们对有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本年中主要的研究重点有以下一些方面:

(一)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特别要搞好国有经济的改革,使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创新的基本前提。从生产关系角度看,不同所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来说,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和自主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公有制为主体必须有新的认识:公有制为主体是指各种形式的公有制经济的整体,而不是指传统意义上单一的公有制;公有制为主体是针对国民经济整体而言的,并不要求每个部门、地区、企业都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为主体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它要求公有资产有一定的量,但重在质;公有制占主体必须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联系在一起;公有制为主体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公有经济只有在竞争中不断增强其活力,才能在与其他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中,真正坚持其主体地位。

(二)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很快,对其的认识和定位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变化,从公有制经济的有益和必要的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到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这是经济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和突破,十六大报告指出,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不是相互对立的,完全可以统一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这样明确地提出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不是对立的经济形态,是十六大首创。不仅如此,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来说,非公有制经济还是必须长期发展的经济形态。归根结底,一种所有制形式、一种经济形态是否有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是要看它能否推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在我国非公经济在它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长时期里,必然会长期存在和发展。这之中要充分发挥非公经济中资本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资本,就谈不到非公经济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承认和尊重资本的作用,是十六大报告的重要创新之处。同时,要真正承认非公经济的各种合法收入,包括合法的非劳动收入,这才能从根本上奠定非公经济的合法地位。还要切实尊重非公经济的各种劳动,包括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要使非公经济的所有者和经营者拥有完全的法律和社会地位,使之有充分的要素获取形式,拥有完整的投资经营范围,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与此同时,非公经济也要在发展中不断提升自我。

有学者对为什么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出了如下观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绝非以退为进的权宜之计,而是为了发展市场经济。因为非公有制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没有非公有制经济就没有市场经济,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就没有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必须提出保护私人财产的问题,因为市场经济的各种规则都是建立在明晰的私有财产基础之上并以此为前提的。保护私人财产才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还要正确地看待资本,资本在市场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使潜在的生产要素转化为现实的生产要素;它是一种将各种生产要素粘和在一起的粘合剂,使之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它还能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它还有一种特殊的贡献即开拓市场的功能,同时它还承担市场的风险。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还必然会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而中产阶层在人口中占多数,呈纺锤形分布,这将标志着我国人民的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并向着更富裕的水平提升。

(三)探索公有制的新实现形式。有学者认为,新的公有制形式可概括为以下四种,一是经过改制的新的国家所有制,它主要存在于少数特殊的行业中;二是由国家控股或参股的股份制企业,现在通常把这类企业称作混合所有制;三是没有国家投资的公众持股的企业,这种新的公有制形式可包括多种具体形态,这是一种新型的集体所有制;四是公益性基金所有制所办的企业,它不同于上述三种企业形式,但也是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是新公有制的另一种形式。这四种形式除了第一种形式以外,其余三种形式全都和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关。在中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转轨中,出现了这样一些公有制的新形式,它表明中国并非实行私有化,而是正在实行新公有化。

(四)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有学者认为,解决国有资产管理上的“所有者缺位”现象必须改革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国家实现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首先遇到的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如何在实现国有资产所有权中的定位问题,这里涉及到如何认识所有权改革与产权改革的区别。十六大提出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前提是坚持国家所有,实质是产权改革;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只是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从产权关系及管理权利关系上看,中央、地方的国资管理机构是独立的、平等的民事行为主体。建立国资委关键是要明确什么是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国资委使企业出资人代表由虚变实,政资分开得到了实现,进而使政企分开得以真正实现。国资委成立后,如何划分清楚国资委的出资人职责和企业的经营权之间的界限,从根本上理顺出资人和经营者的关系应当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成效的试金石。

四、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3年十月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整个2003年,我国理论界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一直进行着热烈的讨论和深入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也很多。

有学者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和现状作了回顾和分析,认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表现在:通过调整所有制结构和改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的微观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市场竞争机制和市场价格机制对调节商品供求、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明显;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已在较大程度上相互沟通;国民收入宏观分配格局和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积累机制和收入分配制度;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转变和经济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体系和法制体系基本框架初步建立。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要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要进一步调整所有制结构;要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化进程;要理顺分配关系,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要构建国际化的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要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和全面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化。

有学者认为,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就要清除前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影响,树立社会主义可以建立在多种所有制基础上的理念,时刻不忘追求社会公正,实现共同富裕这个社会主义的大目标,使我们的具体工作和具体政策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所谓好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公正透明的游戏规则之上,是法制的市场经济。实现法治,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在近中期内如何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学者认为,应加大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力度,进一步发展多元化所有制的格局;按照管住政府、放开市场、吸引民间资本、加强风险约束的思路深化投融资体制的改革;统筹考虑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按照中性、简化、效率等原则推进税制改革;加快农村经济改革,进一步打破城乡分割的壁垒;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健全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宏观调节体系。

五、关于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收入分配问题一直是经济理论界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本专辑2003年各期都辟有相关专栏,如公平与分配,收入分配问题,分配与就业等专栏。

(一)对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不同理解。自从提出在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中要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以来,对二者的关系以及如何结合的问题经济学界就一直在讨论。十六大报告提出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以后,学术界又进行了新一轮更加深入的讨论,其焦点之一就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否同时也创造价值,如果各种生产要素都是形成价值的因素,都对价值形成做出了贡献,那么按劳分配理论、劳动价值理论如何与之衔接?

有学者认为,创造价值的源泉同社会产品及消费资料的分配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二者属于不同的范畴,各有自己的理论根据。马克思不是由于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才提出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按劳分配原则同劳动价值论无关。按生产要素分配同价值源泉的理论更是风马牛不相及。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但不是财富的唯一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构成物质财富的使用价值的源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中,劳动以外的各种生产要素,虽然不是创造价值的源泉,但对于创造社会财富却是不可缺少的因素,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它们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具有各自无法取代的作用,因而应当相应根据各自的贡献获得各自的所得。只有使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能够按贡献参与分配,才有利于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表明国民财富或社会财富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这实际上为要素分配论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个理论基础就是价值源泉与财富源泉的一致性。财富论和价值论是相同和衔接的,财富论涉及人如何与其他要素相结合以生产出财富,价值论则涉及生产出来的财富如何满足人的需要。财富和商品的价值都是财富或商品与人的需求的关系,在需求既定的条件下,财富或商品的源泉与价值的源泉必然是一致的。它们都是由包括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和自然资源等要素共同创造的,财富多元论在这样条件下也就是价值多元论。

(二)公平与效率问题

自从党的十四大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后,我国理论界一直在探讨公平与效率的问题。有学者指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并非权宜之计,它是总结经济发展历史经验得出的一条基本结论,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当前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不合理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不应归咎于这个原则的实行,而要探索出一套贯彻这一原则的社会收入分配调节和整合机制。

有人提出,在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状况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应向“效率与公平并重”方向发展的观点,也有人认为当前这样提还为时尚早。对目前分配领域中的问题,应放在重点解决非正常收入问题上。还是应针对具体国情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但是也要认识到,这并非市场经济分配的唯一原则,一些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并无这样的提法。在效率问题得到相应的解决后,公平问题应逐步成为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应逐步实现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效率与公平并重或公平与效率的优化结合过渡。

六、关于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的问题

近年来关于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的问题有很多讨论,2003年中较有代表性的是人民日报8月22日发表的《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一文,其主要观点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科学总结新中国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是一项重大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建设工程,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经济学人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新发展,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逻辑结构应既不同于《资本论》,也不同于各种版本的西方经济学,更不能模仿原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而是以分析中国的实际经济问题为基础,以实现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为主线,以先进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市场经济的有机统一为主要内容,以史论结合为基本叙述形式,由生产力的发展到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的调整,再到参与业界分工和国际市场,由总体的历史分析到经济运行、经济关系中各个分支的具体论述,再回到整体优化的综合,分层展开,廓清基本原理和发展道路。在研究方法上,应当破除从定义出发、用书本剪裁现实的先验式、教条式套路,避免和克服两种教条主义(土教条和洋教条),要突出历史分析、实证分析、比较研究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标签:;  ;  ;  ;  ;  ;  ;  ;  ;  ;  ;  ;  ;  ;  ;  

2003年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创新_非公有制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