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探讨论文_韩聪

基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探讨论文_韩聪

摘要:我国建筑安全管理水平不高,建筑市场存在很多不规范行为,施工现场安全监管环节比较薄弱,与国外同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和加强施工安全现场的管理工作,构建全面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现场管理体系,本文分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现场管理现状,对安全现场管理的必要性和具体策略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一、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施工工程现场中所涉及到的施工工人、施工技术操作、工程所需建筑材料等等数量都是很大的,哪怕是一个极小的不确定因素,都会影响施工现场的安全,导致施工现场出现生产安全事故。因此,安全管理对于工程施工现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对于我国施工现场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在建筑施工现场强化安全管理是势在必行的。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

1、施工活动空间狭小

由于建筑施工的特殊性,需要在固定的空间范围进行多种作业,容易受到场地的限制,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因为空间范围的狭小,致使施工作业时容易受到物体的打击,从而造成安全事故。在施工中,需要很多的建筑施工材料,如果大量的堆放在施工现场,容易造成火灾隐患。

2、非标准化施工增加危险因素

施工企业单纯注重生产进度和经济利益,忽视对安全的投入。一些生产厂家为了自身利益,不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制造施工机械设备。随意降低产品性能、安全系数,在生产中偷工减料。致使劣质设备在施工现场泛滥成灾。这些都给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带来了隐患。而当前的安全管理和控制手段较单一,很多仅依赖经验、安全检查等方式,技术标准难以统一,难以形成详细的统一管理标准。

3、施工交叉作业,工作条件恶劣

建筑工程施工环境具有露天、高空、受场地局限等各种不利因素,再加上建筑工程的结构复杂、工期相对紧迫,需要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等多个单位多个工种相互配合、进行立体交叉作业,这决定了建筑施工极具危险性。如果对现场施工环境管理不到位,安全教育不全面,就很容易导致建筑施工的工作防护不当,诱发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三、我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现场施工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大部分的施工工地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制度,奖惩不严格,虽然有些工地表面上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但那也只是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我国的施工生产措施很多不到位,无法落实;班组检查与公司的安全检查不能有机结合起来,整个施工保障体系比较薄弱。项目经理只注重生产,很少关注施工人员的安全,更有甚者,一些被查出具有安全隐患工程非但没有进行整改,反而变本加厉,全然不顾上级的督促与管理。

2、安全措施不到位

由于工程使用的材料种类繁多,很多工地没有根据材料的性质以及重要性分类存放,往往是将不同种类的材料堆在一起,相互影响, 降低了材料的使用性能,无形中降低了使用效率。不按规定在钢筋棚内设置支垫堆放,造成钢筋变形、锈蚀。还有些材料保护措施不到位,导致其失效。另外,工具性材料如脚手架、模板等在装拆时不规范,乱扔、乱碰,损坏程度大,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3、缺少必要的监管手段

因为经费不足,技术装备、检测器具短缺落后等因素,安全监管人员的施工现场监督检查工作,多数还是眼睛看、耳朵听、手触摸的传统方法,凭经验,影响了安全监管的科学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安全教育没有受到重视

企业和部门漠视国家法律法规,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监管力度不够,忽视安全生产这一基础性工作,再加上一些项目经理及事故现场管理人员,尤其是一线操作人员缺乏基本安全知识,不执行国家标准和规定,违章违规操作,且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安全培训流于形式。

四、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

1、加强责任意识,提高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施工人员是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核心,因而施工现场管理应该以施工人员作为主要的控制力,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以实现对现场安全管理。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设立“安全负责第一人”的角色定位,要让该项目经理和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各自承担起这个“安全负责人”的角色,要熟悉的认知安全生产的法律规范,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领导和管理,协调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同时,也要负责把不同的工作安全责任分派到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个人身上,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2、加强基础安全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针对建筑工人整体文化程度偏低,应采取观看安全知识宣传片、施工现场讲解、安全操作实际演示等方式,提高学习效果。并坚持长期组织开展“安全建设月”等活动,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在施工现场作业区设置安全防护用品配备、佩戴示意图,并有安全管理人员现场检查。通过深入扎实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使建筑施工人员真正做到牢记安全宗旨,坚守安全纪律,落实安全措施,实现安全操作,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3、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提高安全生产的责任标准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实行责任管理。从企业的各级领导、各级工程技术人员、各个职能部门再到各个岗位的工人都应明确自己的安全职责,并对自己的安全工作负责。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要从思想上对安全高度重视。加强对职工队伍的安全技能和安全知识的培训, 组织职工学习安全技术规程,掌握各种安全操作要领。让“安全第一”深入人心。

4、提高认识,加强监管

施工企业的各级领导人员必须提高对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认识, 从思想上入手,加强职工的技术业务素质,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企业要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抽查等制度,落实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责任制,重视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律和管理经验的研究。及时采取措施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加以调整和解决,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能正常进行。

5、强化现场管理,提高安全保障意识

能不能对施工现场的各项安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关键在于现场的管理人员是否具备较高的素质、管理才能等等,企业应该重视对管理人员的培养,例如,可以定期地对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现场安全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现场管理能力。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的强弱和安全技能的高低影响着项目的整体安全工作。因此,除了组织管理人员参加安全生产的学习、培训、考核外,项目部经理还应围绕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经常举办一些相关内容的专题讲座或讨论会,邀请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参加安全工作座谈,以强化各级管理人员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大家的安全技能水平,保证安全工作在各领域的积极开展。

五、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现场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建筑业发展的全局、国家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以及全社会稳定。所以,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安全现场管理工作,真正贯彻和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现场管理工作的水平,真正将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黎凯旋.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科技资讯,2010,(22).

[2]李艳华.浅析如何加强施工项目安全管理[J].工程与建设,2010,(06).

[3]陈秀莲. 建筑工程安全监理工作的探讨与实施[J]. 山西建筑,2013,13:221-223.

论文作者:韩聪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4

标签:;  ;  ;  ;  ;  ;  ;  ;  

基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探讨论文_韩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