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大幅提升,城市化建设的进程进一步加快,给建筑工程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加强工程管理,尤其是施工现场的管理,保证工程的质量,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文中对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施工现场;问题;优化策略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中,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可以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能,保证建筑物的质量,树立施工企业良好的行业形象,对此,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如下: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可以提高建筑物施工安全,保证质量,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与控制的各个环节与细节内,通过强化对材料的管理,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严控机械设备的操作,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可以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对精神生活和物质享受有了新的追求,特别是建筑施工事故频发的现状下,人们更加关心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问题,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有利于提升建筑企业的整体形象,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企业的管理方式和责任意识,提高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下的优势地位;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有利于提高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企业在进行建筑施工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做好对成本的有效控制,无论是人员还是材料都降低成本支出,避免不必要的材料与资源浪费,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提升建筑施工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对施工机械管理不到位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很多构件都需要通过机械完成转场运输工作。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是工作人员正常施工的重要辅助工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影响施工的效率和整个工程的进度。为了保证施工机械高效工作,在施工前要对所用的机械进行仔细检查。
2.2对工作人员管理不到位
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作为工程建设的主体,其操作水平和工艺技术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效率。由于对工艺水平掌握的程度不同,每个人拥有的工作经验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呈现出来的作业质量和工作效率各有差异。对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管理主要是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人尽其才,依据每人所擅长技能合理安排工作岗位。
2.3对施工现场物料管理不到位
目前,许多工程队物料的管理偏于离散式,工作人员可随意进出仓库,对于所需物料即用即取,也没有出示相应的使用单据。如此便无法实现对物料的有效管理。此外在施工过程中,物料费用占整个工程施工成本的60%,且由于物料种类繁多,用途广泛,性能各不相同,因此在储存和放置过程中需分门别类,按性质及其物料要求合理放置。如若存在不规范的堆放和取料操作,会直接影响物料的性能,导致物料性能大大降低,造成材料的浪费和资金浪费,影响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
2.4施工现场安全意识不足
施工安全是整个工程能够进行下去的保障,但工作人员往往忽视了安全的重要性,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管理人员也没有将安全管理进行很好的落实。安全管理不仅仅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而且关乎一个企业的外在形象。就目前情况而言,施工现场安全事故时常发生,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2.5施工现场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对于一个工程而言,需要大量的工程机械和建筑材料,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例如:施工现场排水通道堵塞,水污染情况时有发生;大型搅拌机,合灰机密封不严密,造成粉尘飞扬,空气污染;某些工程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夜晚仍旧进行施工,机器声响大,对周围居民带来了噪音污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
3.1严格把好材料关
现代建筑工程具有品种多、技术含量高、材料新的特点,同时出现了诸多新兴材料和应用的问题。因此,有效管理建筑材料可以有效保障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技术条件和物质条件。建筑材料质量的技术条件是保障建筑工程材料的前提,建筑材料质量和要求不相符,工程质量也不可能达标。因此加大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力度,是促进工程质量提高的关键。材料的成分、技术标准、化学性能、物理性能等直接影响着建筑材料质量,有效控制建筑材料是确保建筑工程总体质量的重中之重,更和各个管理环节息息相关:用现代知识对优秀的建筑材料采购人员进行选择,促进他们建筑材料质量鉴定水平和道德素质的提高,确保进入建筑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和相关标准相符;应用现代网络技术将建筑材料最新信息掌握到,从而将优秀的建筑材料的供货厂家选择出来;对建筑材料供应节奏进行合理统筹,保证施工的正常性;加大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查验收力度,对质量关进行严格把控;将材料的现场施工管理抓好,合理使用建筑材料;其流,将材料的试验、检验、记录工作做好。
3.2制定严密的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措施,要就工程施工的特点以及施工中存在的不利条件和不安全因素,和过去的施工经验、教训相结合,按照相关规定,将其全面具体地将其在全部施工工序中体现出来。实施安全技术措施,势必可以使劳动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将职工的积极性有效调动起来,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获得经济效益的最佳化,让之前的投入获得回报。在安全管理中,要严格坚持“工料要适当,投入要适度,精打细算,统筹安排”的原则。不仅要是安全生产得到有效保证,同时还要做到经济合理,并将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到。为了使资金得到节省而不重视安全生产或一味追求、标准过高,都是不科学的。
3.3促进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专业素养的提高
现场施工管理是施工企业调度和管理施工人员,只有将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素养有效提高,才可以确保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效果。现场施工要遵循“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建筑施工中有诸多安全隐患存在,建议施工企业将专门的安全小组成立起来,安全坚持施工的各项环节,做到有备无患,使参与人员的施工安全得到有效保证。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的好坏,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每道施工环节的质量息息相关,只有将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素养提高,对建筑工程的县城施工管理予以完善,才可以确保建筑工程整体施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选拔施工人员的时候应实施考核上岗制,对相关人员展开专业技术培训以及安全意识教育,通过考核后才能上岗,以实现施工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3.4加强施工现场的总进度和总计划
在接到工程的时候,要对工程各项所需时间以及项目的进度进行合理安排。进度的计划和安排应由各个方面展开密切配合。包括前期的投资、合理规划和布置场地、供应材料、维修设备以及各安装公司的配合和投产要求。就各方面将不同的有针对性的科学方案制定出来,同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专业人士参与其中,并第一时间提出指导性意见。就一些具有特殊性的施工过程,要严格按照制定的计划展开有序施工。但在一个项目中,不能将制度和进度绝对化,因为在施工中不可能完完全全根据预想计划和进度的发展展开,要灵活地根据制度以及计划将进度规划完成,并运用PDCA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不断改进现场施工管理的质量与安全。
4结束语
总之,施工现场的管理是整个工程管理中比较复杂的一部分,其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的整体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不仅能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提高专业素养和团结意识,还能合理的放置和使用物材,减少浪费,保障工程的经济效益。文明施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符合我国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邹宇.探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J].江西建材,2017(20):290.
[2]田天生.探究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7).
[3]张东兴.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策略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14).
论文作者:尹东光,孙继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施工现场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物料论文; 质量论文; 材料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