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研究论文_陈娜

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研究论文_陈娜

(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 222000)

摘要:我国电网体制通过这几年不断的深入改革,其智能电网技术取得的发展和进步也越来越大,可以说我国的智能电网技术已经进入高速建设的阶段,变电站是智能电网中一项可以对电压进行接收和分配的电工装置,也是电力系统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所以供电系统中变电站是具有核心作用的,本文以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等技术研究展开讨论,提出了维护管理中的具体措施和要求。

关键词:智能化变电站:维护:研究

一、引言

与传统电网相比,智能电网在操作性与共享性上都远远高于它,其在管理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变电站的智能化与自动化让变电工作的效率一再提高,变电站的维护运行工作,也是由机器进行操作,减轻了不少的人员劳动负担,但是我国变电站的智能化建设目前还缺少成熟的实践经验,在投入和使用上仍然不够稳定,所以,我国在此方面仍面临着许多新的技术挑战和问题。

二、智能化变电站

智能化变电站和传统变电技术相比,在系统的智能化操作,系统分层化及数字采集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优势。在数据采集上,其都是按照国家电网的要求标准将不同的数字信息进行统一整理收集,再通过建模将一系列具有关联性的数字变成相对独立的部分,进行过单独处理后,再汇入指定系统中,从而使变电系统中的信息都得到技术共享。即使是电子设备的厂家不同,也能够简单的完成互相操作。另外,电子互感器的开发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电压互感器的多种不足,例如饱和,谐振,铁磁过载及开路等方面,都得到了完善,可以说智能化变电站是非常值得使用和推广的。

三、变电站的环境影响

1、高污染环境对设备的运行影响

倘若变电站的多处环境在相对较差的地理条件下,不仅需要进行两个重点变电站的连接,而且在进行变电输送的时候,还需要承受更多的任务压力,这样便对变电站的正常运行产生了严重影响。设备的材料选择需要绝缘,表面要喷涂绝缘材料,同时,还要根据要求对变电站房屋进行特殊处理,这样才能保证其正常安全运行。

2、大风及沙尘天气对设备的运行影响

西部环境较为恶劣,会时常出现沙尘暴和大风,存在严重自然隐患,这种天气严重影响了变电站的运行,所以,要求有关部门进行对天气的实时监测,对天气准确预知,做好防范。有天气预警的时候,及时根据信号调整运行处理方案,尽可能减轻恶劣天气带来的影响,减轻人民群众与变电站的损失。

四、变电运行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

1、快速保护

在目前的智能电网技术条件下,传统互感器与现代电子互感器相比,在变电站保护动作的所需时间上要慢5-6毫秒的时间,这是因为传统互感器是把数据从互感器中传输到保护交换机上,这期间过程需要增加许多环节,传输时间也随着环节的增加而造成智能终端的处理保护动作在时间上会延长。现代电子互感器在此方面具有快速保护的优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安全可靠性

电子互感器的改良基础是传统电子互感器,然后在带有电源的电子元件上安装互感器和一些其他带电装置。所以必须进行长期供电,用此种方法来增加传统电子互感器的可靠性,运行能力及稳定性。除此之外,电子互感器用在高压输电网的时候,会特别容易受到电磁场的影响,其运行能力会因此降低,所以需要进行特殊保护。电子互感器一旦受到环境的影响,那么光学互感器也将受到来自于外界温度因素的制约而影响到运行性能的稳定性。

3、安全性

我国变电站过去都是以点对点的通信形式进行操作的,因为其所具有的安全性能特别的高,所以它也被叫做局部特征交换机。因为传统变电站点对点的通信方式具有稳定性特征,所以,在其局部范围进行信息交互,安全性较高,一般情况下不会轻易受到攻击而被损坏。智能化变电对比传统变电来说,其系统是由共享网络构成,具有多个子系统,这种共享方式有一个弱点,就是一旦其中一个部门受到了攻击,整个系统都有可能面对被摧毁的命运,所以变电站面临的安全挑战也较多一些。

4、注意事项

智能化变电站的一次设备安装保护设置是在室外进行的,所以工作人员必须注意自身安全,另外,安装智能汇控柜时,一定要对安装环境条件及温度严格控制,需要保持在--24℃~71℃之间的范围内,控制温度在90%之内。

五、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措施

在进行变电站的维护工作时,一定要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当做基础目标,然后才是积极维护和管理变电站相关设备,确保其运行效率。智能化变电站应该进行两个方面的维护:分别为一次与二次设备维护。智能化变电站在一次设备运行维护的时候,其原则类似于传统变电站,首先就行建立好规范化的工作准备,设计员在进行变电站的设计以前就要做好与厂家的沟通活动,要充分,具体,且没有任何分歧之后,再进行设计。这样才可以保证智能化的理念是与现实应用完美结合的。智能化变电站在二次设备维护中,主要蕴含两点内容,第一是自动保护装置,第二是单元形式合并。在合并单元时,出现的报警信息主要是因为导航失稳的关系造成,我们从后台记录中,都可以找到这些报警信息。为了保证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必须保证其运行方式的可靠性。因此,在设备维护时,我们要对职工技术素质加以提高,在进行设备维护的实践工作时,应保证专业管理技能的达标,同时对于工作中的各项事宜,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在生活中,值班人员应提高巡视警惕,时刻对机器运行状况进行细致观察。

总结:实现我国电网的现代化与自动化,首要任务就是实现电网的智能化,这也是一种必然选择。虽然现在我国已经建立了上百座智能化变电站,但变电站智能化技术还不够成熟,国家在变电站的技术投入上也不够积极。所以,在变电站的运行和维护上仍然缺少管理经验,一些智能变电站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但变电站的智能维护技术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希望有更多的专业人员可以对此进行深入探索。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变电站的稳定运行,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其的维护力度,以待早日实现变电站的现代化与自动化。

参考文献:

[1]智能变电站功能架构及设计原则[J].李瑞生,李燕斌,周逢权.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21)

[2]智能变电站及技术特点分析[J].李孟超,王允平,李献伟,王峰,蔡卫锋.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18)

[3]电气设备智能化技术在智能变电站的应用[J].田科峰.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

论文作者:陈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4

标签:;  ;  ;  ;  ;  ;  ;  ;  

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研究论文_陈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