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建筑功能的提高正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而设计的。暖通空调设计和室内综合网络技术应用设计施工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设计阶段,根据实际情况对全局的考虑,以确保最大程度的暖通空调设计和内部网络集成技术的不断推广设计。
关键词:暖通设计;室内管网;综合设计技术
一、暖通设计与室内管网设计应用现状
1、暖通设计局限
以室内暖通户式中央空调设计应用现状为例,室内暖通设计内容主要包括:采暖系统设计、新风系统设计、空调系统设计以及卫生间排风系统设计等。其中最为关键的空间系统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水系统与氟系统。建筑工程中,大多按照每种一台的设计形式进行使用,且具有外机规模较大的特点。经分析,此形式与分体类型进行对比可以得出,其优势在于无需太多空调板就能降低运行所产生的噪声。室内机具体的安装方式为暗装。为进一步保证暖通设备使用的美观性,在设计冷媒管线时,要通过做好预留工作,获取梁方位分析的准确数据。但在进行冷凝管设计时,只有室内机本身具备冷凝水提升泵,才能使预留活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价值,这就增加了设计应用的局限性。
在室内暖通分体空调设计方面,其作为分体空调使用几率最高的设备,能够保证每个室外机与室内机保持对应。其中,前者大多作用于较大的区域,如客厅等;后者则大多应用于卧室等空间较小的区域。值得注意的是,在设置室外机时,要保证其立面性,即完成安装后进行适当的检查,以提高其作用于实践的效果。然而,近几年,随着建筑结构形式的多元化以及实际使用环境的多变性,暖通安装的室外机出现了掉落现象,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要想对其进行控制,需从冷媒管的处理入手,即通过控制其长度提高空调设施应用的安全稳定性。
2、管网设计局限
现阶段,建筑工程实际设计层高均未达到计划要求,这是由于项目各个专业未进行有效沟通导致,使得管线设计仅作用于较为简单的方位。此情况下,管网运行就会出现高度不适用现象,再加上设计并未预留改进的空间,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程项目建设使用的安全稳定性。此外,在进行暖通设计时,住宅散热器并未针对建筑层高提出相应的附加要求,这就使得低温地板辐射比散热器采暖系统高出40~66mm。总的来说,如建筑物层高越大,其管线布置工作的开展优势就越大,但这也会使相应的造价成本增加,进而导致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为此,研究人员应将现有的科学技术成果充分利用起来,即将综合设计技术作用于建筑工程的暖通设计与室内管网设计,以提高其作用于实践的安全稳定效果。
二、暖通设计与室内管网综合设计技术的重点
1、室内暖通户式中央空调设计
室内暖通设计主要包括空调系统设计、新风系统设计、采暖系统设计以及卫生间排风系统设计等,这些设计中最为关键的是空调系统。一般来说,它分成两个类型,分别是水系统以及氟系统。在很多大规模的建筑里面,一般来说都是按照每家一台的形式来安装的,外机的规模较大。该形式和分体类型比对来看,它的优点是不需要太多的空调板,而且能够降低运作过程中噪声对使用人的负面影响。通常来说,室内机的安装是暗装,这样就能够确保美观,在设计冷媒管线的时候,要认真分析梁的方位,此时必须做好预留活动。对于冷凝管来讲,也应该运用该措施来处理,不过在处理的时候要确保室内机本身就具有冷凝水提升泵。
2、室内暖通分体空调设计
对于广大的使用人来讲,其使用几率最高的是分体空调,也就是每个室外机和一个室内机保持对应,而且室内的多是明装,常见的是柜机或是挂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前者来讲,较多用到客厅等规模较大的区域之中,对于后者来讲,它一般被用到卧房等不是很大规模的空间之中。在设置室外机之时要保证立面性良好,而且安装以后还要适当的检查保证效果良好。最近几年,我们经常听说一些因为安装室外机而导致的危险问题,比如从较高的地方掉下来,这种现象一旦出现,就会导致工作者失去了人身安全,因此在安装的时侯必須要保证安全性较高,便于日后维护。在处理冷媒管的时候,如果它过长就会导致空调无法很好的运作,因此要合理的测量来明确它的长度,在施工时还要确保它的设计以及规划等具有美学性。
3、系统放水与排气设计
在室内热水系统的设计中,既要注意水的平衡,又要注重排水系统的设计。由于设计和施工因素的影响,管道的坡度不能满足水系统排气的要求,导致供热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局部发热。因此,该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水平管路应保持小于0.002的坡度,立管和散热器的支管,不小于0.01的坡度,当客观条件保持必要的边坡,边坡局部铺设,但水流量不小于比0.25m/S。
4、管网设计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设计对建筑的预计层高常出现达不到要求,因为在最初设计的时候,各个专业之间没有很好的交流,每个人都负责自己的专业,在设计的时候也只会找那些相对较为简单的方位来设计管线,因此在实际处理的时候常会出现高度不合适的现象。
在暖通设计中,住宅散热器的采暖系统对于建筑层高虽然没有附加要求,但是设计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要求却要比散热器采暖系统高出40~65mm。在设计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的风机盘管处在吊顶内高度要有400mm左右,并且要保证梁下有250mm的空间布置新风管以及排风管。总的来说,当建筑的高度越高,管线布局工作就越容易开展,不过也会导致项目的总体费用增加,导致资源得不到合理的使用。
5、管网综合、暖通设计融合
暖通系统在进行施工之前必须对负荷进行详细的计算,保证其平衡,不可以通过人为的手段将空调水管放大,或者扩大通风排烟管的直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将空调系统尽量最小化,空调机房应该进行分散式分布,并且保证上下层之间对齐。通风空调管道尽可能做成矩形,增加建筑自身的使用高度。
空调水系统除了水力平衡以外,系统排气及放空也是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由于设计或施工原因,管道坡度无法达到需求,造成系统运行常出现问题,如何解决好干管和支管的交叉、供水管和回水管的交叉,都是设计人员需要认真考虑的,只有利用管道综合概念进行设计,做好多专业协同进行支管与干管的分层布置,才能做到复杂管线的最优化设计。
在进行机械排烟系统设计的时候,不要将防烟分区划分得过大,应当尽量使用双速风机进行排风排烟系统设计,减少排烟管占用的面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根据防火分区面积计算出平时通风量,结合预选风机类型,搭配选择适当的排烟量,再划分合理的防烟分区,再优化双速风机的选型及排风量排烟量的确定。通常情况下使用排风排烟合用的管道进行设计。在进行不吊顶区域送排风系统设计中,应当选用侧风口,而且要确保其离变电所一定的距离。任何设计都是经由图纸展现出来的,因此在绘图的时候要确保精准。对于暖通专业来讲,要将空调风管单独的设置为一个图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暖通设计与室内管线设计中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相关行业的发展,影响用户使用效果。因此,为了提升用户满意度,提高暖通设计与室内管线效率,相关企业与单位应在实践经验的指导下,采用科学、有效手段,优化暖通设计与室内管线设计,促进两者高效融合,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厚贵宁.暖通设计与室内管网综合设计[J].中华建设,2016(3):100~101.
[2]邵珠文.谈建筑暖通工程中室内管网的综合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3):230.
[3]徐绍松.浅谈暖通设计与室内管网综合设计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28):82~83.
论文作者:葛金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8
标签:暖通论文; 室内论文; 管网论文; 系统论文; 管线论文; 空调论文; 的是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