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源市八台乡中心小学校万源636350)
【摘要】:新的2012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语文课应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进行情感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
授文传道,教书育人。小学语文课的教材内容思想性、艺术性和针对性很强,每一课文知识和基础训练的具体内容,都反映了作者的立场、观点,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感情。这些课文,无论是优美清新的散文,还是诗歌,或是含义深刻的寓言、童话,都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的,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对学生具有极大的感染力。有的甚至能震撼学生的心灵,使其终身难忘。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就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把握住跳动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脉博,启动学生的感情的闸门,激发学生去体验、去思考,让思想教育自然地渗透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和每个训练中。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说春雨可喜,除来得适时外,还在于使万物不知不觉中得到润泽。教书育人,也同样贵在细雨无声,自然渗透。教师要把思想品德和情操意志等教育自然地融合在知识的传授中,起到传情悟理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下面,笔者就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把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有机结合所采取的手法或方法,形成点滴体会,与同行共勉。
一、紧紧抓住课文中情感的主旋律
课文是反映一定的生活的,所以,蕴含的情感是多层次、多侧面的。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地把握每篇课文感情的主旋律,即感情的基调,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共鸣。如陆游的《示儿》是一首催人泪下的绝笔诗。作者把对亲人的依恋,对腐败朝廷愤慨和以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渴望祖国能早日统一的复杂感情交织在一起。
教学时,一时很难把握住全诗感情的主旋律。但细细咀嚼,琢磨诗句,再看看作者留下绝笔诗时的社会背景,就会深刻体会到作者抒发的不是深沉的骨肉情,而是强烈的爱国情。作者不因自己生命垂危,看不到国家统一而悲观失望,而是激励儿孙报效祖国。抓住了这一感情的主旋律,教学时,教师首先可设计这样的练习:南宋有一位爱国诗人,他一生热爱祖国,渴望祖国统一。但因当时统治者的腐败,他报国无门,直到晚年形容枯槁,卧床不起时,仍不忘国家的统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天,他预感到自己生命的火花即将熄灭,便把几个儿子叫到面前,留下了几句遗嘱。同学们想一想,他会对儿子说些什么呢?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纷纷构思出陆游的“遗嘱”。接着教师启发道:你们给陆游立下的遗嘱和当时诗人的感情是否吻合呢?陆游如活着能接受吗?请读课文吧。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反复吟诵诗句,体会诗句中蕴含的感情,深刻领悟到“九州同”是作者一生的追求。于是爱国诗人崇高的形象便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将此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要把诗人临终前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刻画出来。由于学生抓住了全诗感情的基调,被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所感动,因此改写的记叙文能充分表现作者的感情。
二、仔细把握和揣摩人物的内在感情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篇幅是通过记事来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和精神风貌的。虽是不同的人和事,但都揭示了人物美好的心灵。其中不少人物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们中有为苦命操劳一生、鞠躬尽瘁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有面对凶残的敌人大义凛然、坚贞不屈的革命先烈;有在战场上冲锋陷阵、顽强拼搏的战斗英雄;有为祖国的振兴和富强而作出无私奉献的科学工作者;也有不少在平凡的岗位上孜孜不倦地工作和学习的普通劳动者。他们虽然身份不同,形象各异,但他们的感情是十分高尚的。教师在老汉宫应仔细揣摩这些人物的情感,并将其凝聚和升华,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使其受到教育。例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揣摩;五壮士把敌人引到绝路上,为什么在眺望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时,脸上会露出胜利的喜悦?跳崖就意味着牺牲,就要牺牲了,却能喜悦,五壮士的内心激荡着一种什么感情呢?学生通过思索和体味,五壮士那种为保卫祖国江山,保护人民群众而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壮烈情怀会使学生心灵震颤,五壮士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会给学生留下不灭的印象。
三、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感情体验
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感化别人,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能实际上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是感情的传导者。“亲其师,信其道”。在情感的陶冶过程中,教师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课文中蕴含着的作者高深的思想情操,要靠教师自己丰富的情感及健康的情绪来拨动学生的心弦,才能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学生才会受到潜移默化的情感陶冶。情感是发展学生认识能力的动力。教学中,教师对真、善、美的热情的歌颂、对假、恶、丑的无情揭露,无不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把自己的心放到文章中去,必须进入情境,进入角色,才能体验到蕴含在文章中的真情实感,并将这种感情传导给学生,使其由情悟理,受到教育。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将作者的思想感情与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合起来,把自己获得的真情实感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之中,担负起授文传道,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从而培养出一批批知识与情感的栋梁之才。
论文作者:李全渠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3年8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17
标签:感情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情感论文; 课文论文; 作者论文; 思想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3年8期(上)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