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的2018年,中日两国总理时隔8年实现了正式互访,中日关系在两国领导人的战略引领和强有力推动下,重回正常发展轨道。《东北亚学刊》编辑部围绕中日关系的现状与未来,特邀中日两国学者展开讨论。中方学者张薇薇、项昊宇、荣鹰提出应以促进民间自发交流、主动了解认知作为开展人文交流的使命。日方学者川岛真提出,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很有可能迎来世界历史的大转折,需思考如何追求双方共同的利益。
新时代中日人文交流的使命
张薇薇 项昊宇 荣 鹰
本文作者: 张薇薇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 副研究员
项昊宇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特约研究员
荣 鹰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副院长 研究员
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的2018年,中日两国总理时隔8年实现了正式互访。2019年,习近平主席有望对日本进行正式友好访问,中日关系即将迈入新时代。人文交流是中日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主席在2018年会见安倍首相时指出,“双方要弘扬民间友好传统,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夯实两国关系的社会和民意基础”[注] 《习近平:中日关系正步入正常轨道,面临改善发展的重要机遇》,新华网,2018年9月13日。http://www.xinhuanet.com/video/2018-09/13/c_129952787.htm. ,对中日人文交流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期待。
一 、中日人文交流的变迁
作为一衣带水的近邻,中日两国民间交往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间,两国人文交流随时代几经变迁,呈现不同特点,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5)从平均发展的视角上看,整个研究期间建筑业平均SRR仅为45.4%,较全行业低8.5%,幅度达15.77%。但随着建筑业市场机制的激活,创新驱动发展新动能得到培育促使这种差距迅速收窄,未来有望进一步缩小。
第一个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从贸易入手,以民促官,精英为主。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中日两国在1949年后的23年里没有正式的官方接触。但政治铁幕挡不住民间的热情,中日民间往来始于贸易需求,逐渐扩展至其他人文领域,并最终成为两国邦交正常化的重要推手。20世纪50年代,两国签署四份民间贸易协议(协定)和一份文化交流协定,开启了中日民间交流之门。这一时期的人文交流主要由双方红十字会、中国对外友好协会、日中友好协会诸多友好团体承载,经办了在华日侨归国、中国劳工遗骨返还、农业交流、青年友好大联欢、文化友好团体、人员互访等活动。双方的交流以民间形式展开,参与者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其中也不乏在政府任职者。这些活动大多带有一些官方背景,并相当程度地充当了两国政府间沟通的渠道。这一时期,两国人员往来的数量最多时不过数百人,但交流以友好往来为目的,气氛总体和谐。
第二个阶段是从邦交正常化到20世纪90年代初。这一时期中日人文交流进入恢复和繁盛期,并开始由精英向大众普及。七、八十年代,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恰逢日本经济处于繁荣扩张期,在恢复邦交的促进下,两国间人文交流出现井喷式的热潮,呈现出官民并茂、蓬勃发展的势头。1979年两国政府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政府为促进文化交流的协定》,提出要发展两国间文化、教育、学术、体育等全方位交流。中日民间相继设立“中日友好交流会议”“中日民间人士会议”“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诸多定期交流机制。同时,中日经济合作全面展开,日本开始对华提供官方发展援助,日本企业纷纷来华投资设厂,日本影视剧、动漫等文化产品大量进入中国,加上互派留学生、民间旅游等活动,极大带动了中日人文交流的开展。特别是1984年的“中日三千青年大交流”活动在两国形成极大的社会反响,推动了两国国民感情大幅改善。从80年代末开始,中国自费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日本是主要目的地之一。这一阶段,中日人文交流的数量直线上升,而且纯民间自发交流逐渐占据主流。
为了清楚地说明问题,在此仍可围绕“课例”进行分析,特别是这样一个问题:一堂具体的“课”究竟在何种意义上可以被看成一个真正的“课(案)例”?或如舒尔曼所说,可以被看成一个关于什么的“课(案)例”?
二 、新时代中日人文交流的使命
中日关系进入新时代,坚实牢固的社会和民意基础不可或缺。两国关系要向成熟化迈进,彼此需要建立客观理性、可预期的相互认知。既要脱离相互厌恶的情绪化对立,同时也要改变“为友好而友好”的僵化模式。应该以促进民间自发交流,主动去了解认知作为开展人文交流的使命。但这一目标并非要求两国民意达到完全契合和相互喜爱的程度。更为现实的目标是要达到“彼此虽然不相互喜爱,但大致了解相互间的优劣长短;彼此虽不认同和接受对方的一些想法做法,但能一定程度上理解;彼此间可以批评争论,但斗而不破,知道相互合作共存的重要性”。事实上,这也是欧洲各国,以及美、加等邻国彼此民意的基本状态。
上述两个新的时代特点给发展深化中日人文交流提出了新的课题,也提供了新的启示。从我们主动塑造、引领新时代中日关系发展方向,解决“国民感情”这一制约两国关系改善发展的主要症结出发,下阶段两国人文交流可向三个主要方向发力。
一是中国方面拿出更多资源和精力推动两国人文交流的深化。中国的经济实力已显著增长,可官民并举,主动搭建交流基金会、文化会馆等新平台促进两国人民的交流,也要运用网站、社交媒体等新方式直接打通和日本民众的接触渠道。事实上,尽管日本年轻人由于种种原因对中国抱有一些反感情绪,但他们对中国的好奇心也在增加。不少日本年轻人反映,很想了解中国的事情,却无从获悉。
二是新的交流和舆论环境。近90%的中国人通过新媒体获取有关日本的信息,赴日旅游和留学的中国人数量也屡创新高,这意味着中国人可以更直接地接受来自日本的信息。与此同时,绝大多数日本人仍依赖传统媒体,如报纸和电视等,获取关于中国的信息,受日本国内主流媒体影响很大。“日本言论NPO”和中国外文局在两国开展的联合舆论调查显示,近年两国民间感情有所回升,其中中国民众对日印象改观显著,日本民众对华印象改观不大。调查同时显示,两国民间缺乏深度认知,民意与政治热点问题的捆绑度较高。对经济合作等课题,仅泛泛了解,对两国经济关系如何互补互利,不明所以。双方社会大体认同中日关系重要,但对因何重要,如何合作共赢缺乏清晰、具体的认知。
一是新的国情民情。与之前相比,中日两国的实力对比和民众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2010年中国的GDP总量超过日本,现在已是日本的将近3倍。中国在经济、科技、军事的不少方面,均赶上甚至超过了日本的水平。但同时日本依然是世界第三经济大国,在高端制造、社会管理、科技人文软实力诸多方面仍拥有领先优势。从国民的角度看,在经历经济高速发展后,中国人普遍更为自信、外向和开放,而日本由于长期发展停滞、少子老龄化形势严峻等原因,政治社会思潮趋向保守,国民性格日趋内向化。这一基本面的改变给两国人文交流带来至少两方面影响。第一方面是人员流动的方向,从过去以日本人来华和主动搭建交流平台为主,到现在中国人赴日人数猛增而日本人来华规模缩小。第二方面是日本人对华优越感下降,“恐华”心态蔓延,而部分中国人大国心态膨胀,甚至出现轻视日本的风潮。双方这种心态的急剧变化导致客观看待彼此的难度显著增加。
依据近些年的研究数据体现出,主动详情线模型有着强悍的提取和追踪特定区域内所想要去的的目标的功能,所以适用于医学图像比方CT、MBI和对于超生图像的处理,从而获得想取得的器官和组织的详情。有研究人员以活动详情模型为基础,对医学超声图像的分割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文章一梯度矢量流主动详情线为模型和基础,对软组织中的肿瘤图像进行分割尝试,达到了预期的理想效果。
90年代中期以后,中日间人文交流进入第三个阶段。交流稳定化、认知复杂化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交流稳定化是指两国民间往来频密,经贸、留学、旅游、文化交流等均稳定开展。2017年双边人员往来已超过1000万人次。现在每天仅上海和东京之间的往返直飞航班就多达八九十架次。认知复杂化是指两国民间感情不再以友好为唯一主旋律,随着彼此认知更加深入多元,由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因素引发的矛盾不时爆发。这一时期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和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相重合。其间历史认识、领土争端等问题曾数次引发两国民意的对立。随着中国实力强劲增长,过去建立在战争负罪感和优越感之上的日本对华友好感情难以为继,“中国威胁论”几番甚嚣尘上。
为实现这样的目标,首先需要充分了解中日人文交流面临的两个新的时代特点。
1.3.1 冠脉造影所示IRA前向血流情况。IRA前向血流定义:TIMI 3级或TIMI2级为有前向血流;TIMI 0级或TIMI 1级为无前向血流。
二是改善我们的外宣传播方式,结合日本民族的特性,注重发出具体化、人性化的信息。人文交流的主体是普通民众。过于教条化、抽象化的语言和信息很难入脑入心。大众不理解,声音就传不远。中日两国有很多长期在对方国家工作生活的人,同时中国游客大举赴日改变了两国交往的旧有模式,邀请他们讲解对两个社会的观察与体会,介绍民间交往中有正能量的故事,将这些声音通过有影响力的平台传播出去,特别是要用好社交网络等新媒体平台,无疑有助于增进两国民众的感情。
三是加大力度吸引日本人来华旅游、学习。现在日本人来华旅游和学习的规模缩小既有日本社会整体内向的因素,也有中国旅游和留学市场不发达不健全的原因。宣传不够到位、环境不够舒适、服务不够细致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其实无论是中华传统文化还是中国的现代社会气息都对日本民众有很强的吸引力。如能下功夫把产品和服务做好,日本人来华旅游和学习的市场仍然大有潜力。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国人出境游的相关教育,让越来越多人了解两个社会的差异,主动规范自己的言行,树立中国人文明、友善的形象。
维护和发展好中日关系,基础在民间。新时代,我们应拿出新的手段,拓展新的渠道,“从心开始”,大力推动两国人文交流走向深入,走向成熟,为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石。
责任编辑 :张 倩
DOI: 10.19498/j.cnki.dbyxk.2019.02.002
标签:人文交流论文;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论文; 中日两国论文; 中日关系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领导人论文; 编辑部论文; 东北亚论文;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论文;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