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若干国情分析(上)_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21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若干国情分析(上)_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发展的若干国情分析(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情论文,我国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只有从基本国情出发,才能正确分析和科学预测我国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①]我国是在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和国际风云变幻的形势下,不断巩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因此,经济、科技、人口、社会文化、地理、民族等因素对教育发展产生着不同的影响。研究探索面向21世纪的教育发展战略,就必须考察上述国情背景分别对教育产生作用的性质和程度,从而预测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这对于逐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经济宏观背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近16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迈出较大步伐,“八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年均增长率达到11.7%,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GNP)达到57600亿元,在经济总量上提前完成了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为今后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90年代中期到2010年间,将是我国基本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逐步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国民经济结构包括产业和就业结构、消费结构、城乡结构等将有显著的变化。在这一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应当形成可持续增长的态势,综合国力将进一步增强,并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战略的“第二步”目标,开始向“第三步”目标迈进。

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中期发展战略对未来教育发展将产生深刻影响,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在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轨道上运行,主动适应需求和寻求支持。我国的受教育人口在总量和质量水平上都应足以支持今后15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同时由经济增长带动的社会进步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又对教育系统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这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1.经济体制改革对教育体制改革的牵动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尤其是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以来,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取得进展。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系统地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两个转变”,再次强调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战略方针,并规划了改革的部署与进程。近十多年来的实践表明,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次伟大的社会变革,其主要特点是:

第一,经济体制改革将越来越深刻地涉及到我国政治社会文化教育各个领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劳动人事体制的配套改革也势在必行。

第二,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这一体制改革是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中共中央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相应的法律体系等等。[②]这些目标的实现,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既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条件。

第三,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长期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不仅对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关的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教育体制提出了综合改革的迫切要求;而且要求相应改革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教育体制方面已经开始的改革主要有:

——逐步建立以国家办学为主和社会参与办学相结合的新体制,提倡多种形式办学,积极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逐步推进薄弱学校的改制。

——农村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探索了“农科教结合”、普通、职业和成人教育“三教统筹”的新型发展模式,开创了农村教育的新局面。

——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在政府的统筹管理下,开始主要依靠行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公民个人举办,鼓励社会各方面联合办学。

——高等学校的办学体制、招生收费和毕业生就业等制度方面的改革也全面展开,高等学校多种形式的联合、共建格局正在形成和扩大,在以专门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为导向的调节机制下,招生缴费并轨、毕业生“供需见面”及“自主择业”的改革也在进一步完善。高校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调整办学方向、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进行“产学研一体化”的实验,为市场经济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人才和高新技术的支持和保障。

由此可见,经济体制改革有力地冲击了以往政府包办教育、教育与社会没有直接联系的旧有运行模式,通过初步形成的要素市场机制,为用人单位和学校双方同时打开了直接联系的渠道,使社会需求和投入水平与教育系统的供给能力、特别是学校培养学生的规模与质量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端正了教育系统的方向和功能,为教育体制改革和事业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但是,目前“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适应日益深化的经济、政治、科技体制改革的需要,”[③]应当说这种不适应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经济体制改革是个动态过程,各方面的关系都在不断地调整和梳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化、规范化还需一定的时间,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还有待于进一步缩小,特别是近年来在体制改革过程中,财政收入在社会总收入中比例、中央财政收入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比例均呈下降趋势,使教育的持续发展以及体制改革所需的支持条件面临比较严峻的挑战。此外,劳动、人事、工资制度与教育体制的配套改革困难重重、人才培养和合理使用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中还很不平衡;二是由于教育特定的运行周期和规律、传统思想和文化等影响,教育内部之间的体制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同时也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完善和成熟还需相当长的时间,教育体制与经济体制及其他体制方面的改革还需进一步相互配套,因此对各级各类学校增强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力,培养适应产业就业结构变动中的劳动力需求、适应体制转轨中经济运行和管理实际需要的专门人才,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也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探索和实验。

2.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确定教育发展重点的关系

90年代以来,我国在主要工农业产品的总产量(如钢、原煤、原油、布、粮食、棉花、肉类等)以及对外经济贸易总额均居于世界前列,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从1982年到1993年一直位于世界的第七位,而且GNP与人均GNP的年均增长率都高于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进出口总值占GNP的比例也与世界各国的平均水平相当,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100位以后,而且80%的人口在农村。从农业看,大部分劳动力从事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我国粮食单位产量虽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仅为法、德等发达国家的70%,农业机械化水平在130个国家中排101位;从工业看,一部分现代化工业同大量落后于现代水平很远的工业并存,少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同普遍的科技水平不高的状况并存。产业结构还不合理,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目前我国机械产品的60%还停留在世界70年代初以前的水平,工业产品装配技术还停留在50—60年代以人工为主的水平[④]。我国的人均消费能源水平已经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但是,1965年发展中国家每生产100美元国内生产总值需消费能源折合142公斤原油,当时我国需消费195公斤;到1991年,发展中国家这一指标平均下降为80公斤,而我国仍高达187公斤,同年发达国家才27公斤,全世界平均为36公斤,这与长期以来我国高固定资产投入、高能耗、较低技术含量、劳动力素质低下等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是直接有关的[⑤]。据世界银行数据,在1992年全世界209个国家中,每公斤能源产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少于1美元的只有19个国家,而同年中国每消耗1公斤能源只能产生0.7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⑥]

以上表明,以粗放型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只重速度和数量,较少关注效益和质量,只重产品生产过程而忽视其商品化过程,结果造成高投入低产出、效益差、浪费严重等一系列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难题。对此,国家提出从“九五”期间到2010年要“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⑦]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特征是提高效益和质量,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途径是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大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含量,这对于今后教育发展和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影响。江泽民总书记最近指出:“我们的经济工作正在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们的教育工作必须解决好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二是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这也可以说是当前全国教育工作面临的‘两个重要转变’。”[⑧]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必须重视教育事业发展中同样存在着重速度轻效益、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基本上是多年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环境影响所致。目前我国基本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受教育人口已高达2.8亿,占全国人口的23%,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事业发展必须更多地考虑如何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和劳动力的需要,从扩展数量规模为主逐步转向提高质量效益为主。

——必须通过调整教育结构增强适应性。教育系统要面向逐步发育的人才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积极调整层次、科类专业和地区布局结构,从不同产业变化的实际出发,坚持“两基”、“低重心”的宏观发展战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在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

——必须尽快改变现有办学和教育管理体制中长期存在的部门地区之间“小而全”、“条块分割”等弊端,切实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教育系统要通过优势互补、合作共建等方式,进一步提高跨地区跨行业的办学规模效益,这也是教育办学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调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积极性,克服当前学校教育不同程度存在的脱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现象,按照现代化建设及当前科技进步的综合需要,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

——必须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在不断争取增大教育经费总投入的同时,要制定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和质量标准,建立和完善教育监测、评估和督导制度,注重发挥现有教学场所和设施的利用效率,在高等教育的发展方面特别要以挖掘现有学校潜力为主,限制学校的数量增长,扩大专业服务方向。

3.产业结构变化对调整教育结构的影响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是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心的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劳动力就业结构和专门人才结构具有直接的影响,从而对教育结构产生进一步的影响。

从不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历程看,工业化初期产业结构存在着一种规律性变化,国民生产总值中工业所占份额上升,农业份额下降,而第三产业则变动缓慢;在劳动力就业结构中,工业所占份额变化缓慢,而农业所占份额下降,大部分农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为第三产业所吸收。[⑨]1978年到1992年(按可比价格计),我国第一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份额从28.4%下降为17.3%;第二产业份额由1978年的48.6%提高到1992年60.9%;而第三产业产值份额从23%上升到25.8%。同期,第一产业劳动力比例从70.5%下降到58.5%;第二、三产业的比例从17.4%、12.1%分别上升为21.7%、19.8%。[⑩]除上述特征外,我国的产业和就业结构还有一些其他特点:一是第一产业处于低技术含量水平,农业劳动力比重长期偏高,而且对总产值贡献率很低,中等及以下发展水平的农村地区劳动力隐性失业现象比较普遍;二是受制于经济体制转变时期的不规范因素,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不稳定,对基本建设、劳动力以及人才就业都产生不稳定的需求;三是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以往低工资、高就业率和城镇充分就业政策缓解了社会问题,但对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一定阻滞影响;四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调整的方式以及步骤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劳动力就业结构以及区域之间的流动性也有不同。

预计到下世纪初,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按1990年可比价格计)将从1990年的28.4%、43.6%和28%变化为2000年的17.7%、52.6%和30%,在经历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的阶段后,预计到2010年这三次产业产值的比重将达到12.7%、51.3%和36%的水平,其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将显著增加。同期,社会劳动力总数将从1990年的5.67亿人增为2000年的6.4亿人,到2010年则增加到7.18亿人,其在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在1990年为60%、21.4%和18.6%,2000年将为50%、24%和26%,2010年将为40%、25%和35%。(11)最近,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2010年远景目标明确要求,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上升,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服务功能大大加强。(12)国家为保证今后15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产业政策是:“切实加强农业,全面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振兴支柱产业和调整提高轻纺工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13)这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结构的调整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教育如何不断适应下一时期产业结构调整、改善、优化和升级的需求,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教育事业必须重视产业结构变化过程中劳动力总量逐年扩展的现状。从1990年到2000年,社会劳动力总数将新增1亿多人,到2010年则再增1亿人左右;每年平均新增1000万人,以1995年各级各类普通学校毕业未升学(或在初中小学阶段辍学)进入就业的学生计,当年共1590万人,其中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下的新增劳动力占23.3%;初中占48.5%;高中/中专/职高合占23.1%;大专及以上的占5%。(14)这说明,目前教育现行规模基本可以满足社会新增劳动力的总量需要,但需要注意,当年进入就业的毕业生的文化程度只能随着“普九”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等步骤逐步提高,预计到2000年,各级各类普通学校毕业未升学进入就业的学生约1950万人,而上述各文化程度毕业生的比例分别为13.7%;52.7%;29.1%和4.5%。其次,1995年全国小学和初中阶段辍学的学生达到191万和172万人,如果没有足够的措施,小学阶段部分辍学学生还有“复盲”的危险,而绝大部分初中辍学生直接进入就业,无论从文化素质还是职业技能方面都十分欠缺,必须引起教育系统和全社会的重视。

——教育必须为产业结构变化引发的劳动力流动提供培训和教育机会。预计从1992年到2000年,农村显性和隐性剩余劳动力将累计达2亿人,目前各地乡镇企业每年的吸纳能力仅为400—500万人,同期最多可以消化5000万人,其余的劳动力一部分仍将处于隐性剩余状态,其中相当一部分劳动力(约1亿人)将继续流向中小城市寻找就业机会。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进入21世纪,我国农村增产途径将越来越与规模经营、新技术应用和中低产区综合治理联系在一起,对农业劳动力的素质要求逐渐提高,数量要求逐渐降低;另一方面,随着国营大中型企业体制改革和技术更新换代,城镇中需换岗、再就业的现有职工就达3000万人,劳动就业将呈现从数量型向效益型的宏观走向。对于新流向城镇的农村劳动力以及城镇中原有需换岗、再就业的职工,都需进行必要的岗前和上岗后的职业技术培训甚至文化补习,这对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发展将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以往以教育部门办学为主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这一社会需要,为此,教育系统必须积极探索建立与产业、企业和社会各界合作发展教育和培训的机制。

——教育应当特别注重今后第三产业发展形势对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多样化需要。从我国和部分东南亚国家近年来第三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在第三产业发展初期,因技术含量需求不高,可能有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在这段时期内,第三产业中的大部分行业特别是许多地区的商业服务业基本以个体经营和手工劳动为主,因此对就业劳动力的基本素质要求并不很高,专门人才在不同层次和类型岗位上的替代性或兼容性显得特别强。由于少数高新技术产业与大量较低生产率产业的并存,比起第一、二产业来,第三产业中不同文化程度和专业结构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更出现很不规范的混用状态。但当第三产业达到一定水平后,必须提高产业的集约化程度和技术含量,否则难以继续快速增长,如果今后信息经济在第三产业产值中比重逐步增大,对就业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素质方面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其中,教育系统将在整个第三产业人才资源开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把面向第三产业多样化需要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结构调整和发展成人教育的重要切入点,特别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改革办学管理体制、确立培养和服务目标、设置专业和课程以及调整学校地区布局等方面,都应紧密联系当地产业结构变化的实际。

二、科技进步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1.我国科技事业的主要成就和现存问题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国的科技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中央提出的科技要面向经济主战场的正确方针初步收到实效。特别是90年代以来,我国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技成果丰硕。“八五”期末,全国专业技术人员已近2000万人,比“七五”期末增加了80%(15)。同期国家级重大科学技术成果从年均1.8万个上升为3万多个,5年共取得国家级科研成果16万项;国家发明奖的年均数量也增长了10%。一批成套技术装备研制成功,在生产建设中推广应用(16),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明显缩短。

在“八五”期间,国家预算内用于科技的支出达到109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4.8%,技术引进和技术开发已成为我国科技进步的主要途径。通过科技攻关、技术开发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我国在铁路重载运输、准高速铁路、光纤通讯、大型数字程控交换机、大功率火力发电机组、超高压交流输变电、核电站、石油钻采、石油化工、煤矿综采综掘和钢铁铸轧等方面的设计、制造和生产技术水平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缩短了与国外的差距,有的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装备水平(17)。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也取得重大进展,开始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推动的模式,逐步走上市场拉动和法制化的正常轨道。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我国还是一个综合国力不够强的发展中国家,在科技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是:第一,我国经济增长率虽位居世界前列,但基本上属于靠大量投入劳动力和资金维持的外延型扩大再生产或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体现在: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劳动生产率低下,物耗能耗高,技术含量低,形成上述问题的关键之一是产业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据估计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贡献率为60—80%,而我国到近期才达到35%(18)。第二,我国科技队伍总量不足,素质不高。近年来,科技队伍人数逐年增长,但在不同地区还存在科技队伍布局不够合理、人员老化等状况。与此相关的是,我国长期在国际经济体系中仍然处于技术上垂直分工的不利地位,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依然是低工资基础上的低成本,并以资源密集、劳动密集及低附加值的出口产品为主,资源转换技术的进展缓慢。第三,高新技术产业刚刚起步,还缺乏具备足够实力的大企业。近年来,我国5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已认定12000家高新技术企业,从业人员达到83万人,1994年的产值超过800亿元,但总体规模还不够大。第四,科技体制尚未完善,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的配套还不够密切,在体制转变时期,将始终存在着地区间技术结构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存在着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的矛盾,存在着技术市场竞争不充分和竞争过度的冲突。

2.加速科技进步的发展战略与教育发展的关系

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出发,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越来越证明,加速科技进步的直接目标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而加速科技进步的基础在于发展教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强调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并就统筹规划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提出了若干重点:(1)适应市场需求,强化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进程。集中力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和关键技术。(2)积极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积极应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3)加强基础性科学研究,瞄准世界科学前沿,重点攻关,力争在我国具有优势的领域中有重大突破。

预计到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贡献率将达到40%以上,加速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高要素生产效率,从而提高国民经济总体的投入产出率,使经济增长速度逐步高于投入增长速度;二是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表现为产业结构的多样化和高级化,将主要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通过改进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效益来实现。因此,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必将对教育发展产生以下影响:

——今后加速科技发展将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加大对科技人才的需求总量,并在产业结构上具有全方位的特点。80年代以前世界范围的科技发展曾对所谓“朝阳工业”和“夕阳工业”有不同的侧重点。但进入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考虑到21世纪将出现高新技术对各种产业进行全面渗透和革新的大趋势。我国加速科技进步对人才持续扩展的需求也会在所有产业中都较为明显,不过,在某些产业的某些领域将更为迫切。如农业,在中低产区综合治理、商品粮基地建设、荒漠化防治、节水技术和旱作技术等方面;工业在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开发、新材料技术、新能源、交通、电力、制造业的电子自动化技术方面;在生物、医药、航天、海洋、通讯等方面发展高技术以及产业;在计划生育、重大疾病防治、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方面,均是科技人才总量增加和结构调整的重要结合部,特别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缩短,要求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工艺开发的人员、现场技术组织管理人员以及熟练技术工人的相互配套,对此,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层次和科类专业结构需要及时做出反应。

具体来说,到2000年前后,随着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中技术含量较高的领域,如金融、交通、通讯等行业对高中阶段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有较为持续的需求;农业问题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沿海地区和近郊区发展较高技术含量的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将要求初中后教育有相应的发展。随着信息和高新技术应用研究和产业化,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和录用将在相当长时间内有旺盛的需求,目前,跨专业跨行业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流动已经形成初步规模的人才市场,对外经贸合作的增长也对这一人才市场给予持续的压力和刺激,预计在2000年以后的第一个十年内,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将向社会输送2000多万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才,相当于90年代输送同类人才总量的1.6倍以上。

——产业技术含量的提高对劳动力的再就业和在职培训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任何产业技术含量上升的过程中,都需要对现存劳动力进行调整和筛选,预计到2000年,因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和产业技术更新可能造成3000万职工换岗或待业,为转岗和再就业准备的成人培训必将有大规模的扩展。与其他劳动力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不同,我国产业技术含量的提高,往往与待就业人口群的持续压力、已就业人口中显性及隐性失业的问题形成突出的矛盾,而且,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制度还不完善,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流动还不够规范,这些反过来又会影响产业技术含量的提高。

因此,在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技术进步的速度可能是渐进的、适度的,配合技术改造和更新的生产要求,对现有劳动力进行岗前、在岗和换岗的技术培训,在这方面,必须改变学校系统“包打天下”的局面,以往在部分产业因技术含量低、技术更新周期过长,职业技术学校为劳动力提供的就业前培训的确可以发挥相当长的效益,而在产业技术含量高、更新周期加快条件下,必须逐步形成就业前学校教育、上岗前企业培训、在职继续教育的连贯性教育培训体系,发挥大中型企业支持学校教育、自办企业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学校教育系统应当注意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外向型企业对高级专门人才和劳动力的需要,特别要在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三条战线为其培养能立足生产、科研开发和企业管理第一线的复合型专门人才;而对于大量的、规模较小的、产品转型快的、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自办在职培训项目的小型企业和乡镇企业,则需要根据企业对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各种需要,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培训服务。

——配合国家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和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发挥自己的优势,结合人才培养,大力组织科技攻关,开展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和咨询服务。在高新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已经确定了加大科技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快改革和建立科研、开发、生产和营销紧密结合的机制的重要策略。今后,以技术开发为主的科研院所将进入大型企业集团或转化为高技术企业;大中型企业将自办技术开发中心,成为技术研究开发的主体,我们认为,我国高校现有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科技开发中心和自办高新技术企业等实体,经过近十多年发展,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为国际高等教育界所瞩目,今后应当继续加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合作,依托高校巨大的智力资源优势和技术研制开发的实体,对我国产业技术发展必需的新兴带头学科、交叉学科和应用基础学科进行攻关,特别是在生物科学、信息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等方面实现突破性进展,提高工程化研究的能力和产业技术含量。

——科技将进一步推动学校教学内容的现代化,一方面,科技革命带来的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可能引发包括终身教育思想在内的教育思想的革新,科学的分化和综合,新兴、边缘和交叉学科的发展也会导致教育内容的变化,要注意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成果,从人类知识结构入手更新和整合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从而减轻中小学过重的课业负担;另一方面,科技革命要求培养大批创造性人才,也会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要加强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就业后产业技术进步的需要。

科技进步还将促进学校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在我国信息和高新技术发展的进程中,教育系统既是人才和科技成果的供方,又是全国最大的用户,信息和高新技术将逐步引进学校办学条件的装备中,辅助教学过程提高质量和效益,特别是远距离教育手段,现代化电化教育设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都将对我国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师资和成人培训以及高等教育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三、人口状况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我国拥有十二亿以上人口,提高人口素质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之一。也就是,要保证适度的人口总量、优良的人口素质、合理的人口结构,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人口发展的状况将在以下几方面对教育发展产生影响:

1.人口基数大形成对教育总体规模持续扩展的要求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总量规模最大的国家,1965—1980年间,我国人口年自然增长率曾高达21‰,1990年降至14.4‰,1995年已为10.55‰,预计在“九五”计划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将控制在年均10.83‰,2000年总人口控制在13亿人,到2010年控制在14亿人以内,争取为本世纪末我国实现小康和下世纪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口环境。

江泽民总书记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的基本国情之一,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办大教育。”所谓“大教育”首先体现在教育的总体规模上,1996年,全国各级普通学校93.4万所,在校学生2.3亿人,各级成人学校61.7万所,在校学生6957.3万人,总计各级各类学校155万所(包括18.7万所幼儿园),受教育人口近3亿人(包括在园儿童266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3%,占世界受教育人口的近1/4,这一当今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既为实现和支撑中国现行的经济发展规模和促进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保证,同时也显示了人口压力对发展教育形成的严峻挑战。

在80年代,我国政府和人口专家曾对2000年中国人口进行预测,当时一种低预测方案还不到12亿,结果,我国在1995年就达到了12亿人口,这样到2000年预计接近13亿,而且将出现新的7—14岁的学龄人口高峰期。再考虑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提高各级各类入学率和培训水平,预计到21世纪初,我国的教育人口将达到3.2—3.5亿人,而20世纪90年代教育人口为2.4亿人,这意味着,在10年间需要增加1亿人的受教育机会,无疑需要对教育事业进行更多的投入和更有效的管理。

2.人口规模大使得提高国民教育文化基本素质的进程比较缓慢

1949年,我国人口中80%以上是文盲,1982年的全国人口普查表明,全国文盲人口的比例减少到23%,1990年减到21%,1993年减为15%。“八五”期间,政府大力发展扫盲教育,每年平均扫盲400万人,使青壮年文盲率从1982年的18.5%下降到1993年的7%,我国从80年代开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七五”期末“普九”的人口覆盖率仅为20%,1996年增长到50%,预计到1998年和2000年将分别达到60%和85%。再据1964年、1982年和1990年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估算,全国六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2.2年、4.5年和5.4年,也就是说,中国人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在近30年中大约每10年增长1年,预计到本世纪末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实现之后,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的幅度还会更大。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人口总量规模巨大为提高国民教育文化素质带来了很多困难。1990年全世界成人文盲约为9.48亿人,3/4分布在10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中,其中我国文盲达2.24亿(仅次于印度的2.81亿),女性受教育水平比男性要低得多,在60岁以上的中国妇女中文盲占90%以上,15岁以上的女性文盲率为31%(男性为17%)。我国妇女在成人劳动力的比例高达43%,其就业率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但妇女劳动力中识字率差,影响了现有劳动力的素质。可见我国妇女扫盲和女儿童入学问题将始终是教育发展的重点之一。

在义务教育阶段,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国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从1980年的93%提高到1990年的97.8%,在1996年达到98.8%,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从1995年小学阶段未在校的学龄人口仅占1.5%的比例看,也有182.9万人之多,其中女童为109.3万人,占未在校的学龄人口总数的60%。此外,小学和初中阶段在校的年辍学率到1995年已经分别控制在1.49%和3.98%,在这样低的辍学率水平上,每年小学和初中阶段辍学的学生分别达到191.1万人和171.8万人。由此可见,人口总量规模过大形成的庞大的基础教育体系,即使是较低比例的未入学率和辍学率也直接影响到相当规模的人口群,特别是在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处于巩固阶段,而西北西南的贫困地区的人口群则普及小学阶段义务教育还存在很多困难,集中了绝大部分的未入学和辍学学龄人口群。这都直接阻滞了国民教育文化素质提高的进程。

3.人口压力大导致庞大的教育对象需要与有限的教育资源的矛盾

现实的国情是,人口高居世界第一,不发展“大教育”不行,强调经济条件落后而少投资办教育也不行,只有重视教育发展和教育投资,才能逐步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从联合国教科文公布的1990年左右各国教育统计数据的比较来看,我国的成人识字率、中小学入学率都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要好,但在大学入学率我国尚有一定差距,我国的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比例要低于同期最不发达国家的水平,我国中小学阶段的生均教育经费指数低于同期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说明我国教育多年来一直在经费偏低的条件下运行。但1980年我国的大学阶段生均教育经费指数接近4,说明我国近4个人的国民生产总值才够1个大学生上学,而发达国家为1个人的国民生产总值供3个大学生,差距是12倍(即使到1990年差距也为6倍左右)。因此,我国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教育发展的重点还是义务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只能在有限的国力条件下稳定发展。

我国人口呈年轻型结构,劳动人口比例高,增长较快。预计2000年8.58亿人,2010年9.65亿人,形成了庞大的义务教育和义务教育后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的需求,特别是为了应付本世纪末出现的中小学学龄人口高峰的压力,实现普及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提高我国在成人识字率和中小学入学率方面的水平。一方面,我国的教育投入水平还须持续提高,在我国,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拨款一直是教育经费的主渠道,1993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76%,按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到本世纪末,这一比例将上升到4%以上,仍然属于教育投入水平低的国家。从社会多渠道的筹措教育经费固然行之有效,但是,作为主渠道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必须保证在更高的水平上持续增长,这将成为能否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关键。另一方面,为了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发展教育,改革教育结构和体制,改进教育内部管理和提高办学效益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必须首先提高高等教育经费管理的效益。

4.人口的不同结构对教育发展形式多样化的需求

人口的动态和布局结构是直接影响教育发展重点和布局的重要因素,从动态结构上看,在工业化初、中期,人口增长呈现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增长率,称为“过渡型”,多见于发展中国家,我国基本属于该类型。我国近几十年来人口增长出现几次时高时低的涨落现象,已经造成不同地区在校学生数的不规则的波动,预计到2050年左右,我国人口将趋于增长率的平稳阶段,届时义务教育在校学生的总量规模将处于大体平稳的状态,随之到来的将是人口老龄化的压力,这要求从以往正规学校教育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的联系,向着以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为设计出发点的整体结构演进,以适应人口动态结构中各层人口群受教育的需要。

从人口区域布局结构看,首先是城乡布局的二元化,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1960年的19%增长到1992年的28%,增长比较缓慢,即使到2000年,我国城市化的水平仅为35%,仍低于1992年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与此相关,劳动力中从事农业的占73%,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而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农业的贡献率只占27%,我国的服务业从业人员比例和财政贡献率均不如同期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预计到下个世纪,我国人口城乡布局的基本走势是,控制大型城市的人口规模,发挥县镇作为城乡结合部的缓冲区域,一方面,发展大中城郊的卫星城镇,建立规模结构和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发展跨区域的经济开发区、产业带缩小城乡和不同地区的差异,逐步从长期以来典型的城乡人口二元结构向三元和多元结构转变。

其次,我国的人口地域分布很不平衡,东南沿海省份每平方公里超过400人,而西北西南地区的人口密度很低;城市人口密度远高于农村的密度;平原地区的人口密度高于山区。在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发展教育比较容易形成规模效益,社会相对充分的就业机会也对当地教育体系有持续的促进作用,而人口稀少的地区办学困难增大,如学校分散布点,则师资和经费投入的成本较高,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如学校集中布局,则网络稀疏,给低龄学生上学增加很大困难。

再次,我国的人口迁移问题越来越明显,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近年来的人口迁移现象主要有,一是从农村流向城市(县镇);二是从边远和内地流向沿海;三是政府组织的移民;四是向发达国家的移民;五是国外向我国的人口流动。作为经常性的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主要是前两种,在“八五”期间,从农村向各城市流动寻找就业的人口每年已达1.2亿人,预计在“九五”期间,除了新增城镇就业4000万人外,城镇失业率力争控制在4%左右,国家还计划向非农产业转移4000万农业劳动力,其中相当部分劳动力被城市和县镇吸纳。

为此,根据以上人口结构的特点,应本着“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普及义务教育,因地制宜地发展城乡职业技术教育,特别在农村地区继续推广农、科、教结合,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教统筹”的经验。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对处境不利的贫困地区、人口密度小的山区的人口群以及流动人口群及其子女受教育的问题要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根据人口结构的变动情况调整教育结构、学校布局,探索面向人口结构变动的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形式相结合的途径。

标签:;  ;  ;  ;  ;  ;  ;  ;  

21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若干国情分析(上)_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