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_刘宏见,岑婧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重庆401331)

[摘要]目的:在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可视化健康教育,探讨对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从我院中选取2016年5月到2017年8月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50例,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而在观察组中,则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采用可视化健康教育。最终运用护理能力量表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等内容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从自我护理能力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可以看出,观察组的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可视化健康教育,大大提升了冠心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指的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可视化;健康教育;冠心病;自我护理能力;

可视化(Visualization)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成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它是一个过程一一它将数据、信息和知识转化为一种形象化的视觉表达形式,充分利用了人们对可视模式快速识别的自然能力,以形象化的姿态接受大众的解读[1, 2]。健康教育也是属于治疗手段种的一种,而将健康教育放入护理服务的内容的当中,则可针对和知识缺乏、卫生习惯缺乏有关联的疾病进行治疗,而相应加强健康教育则可极大程度的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帮助患者从心里上缓解压力,无论是在治疗过程中还是在预后中均可起到有效的改善作用,而这其中就包括了冠心病。为此,本论文从我院中选取2016年5月到2017年8月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50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中选取2016年5月到2017年8月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50例,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而在所有患者中,有21例为男性患者,有29例患者为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在23岁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10.3)岁。在对研究对象进行选择时,所有患者均没有严重的精神疾病、肝肾疾病,均未接受过任何形式的可视化教育,且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调查,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另外,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临床治疗方面存在差异,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3]。

1.2方法

选取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患者。在对照组中,运用常规的健康教育,其中的内容可包括病情和治疗方法的讲解和介绍,一般形式表现为被动接受,互动性较差[4]。而在观察组中,则一般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健康教育。可视化健康教育包括:(1)可视化健康教育的内容,即介绍与疾病相关的、与治疗过程或预后相关知识,不良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影响以及家庭护理相关的重要性等等[5]。(2)可视化的视频光盘,即运用较为简单的语言、图片文字以及音频将其制作成与健康教育相关的光盘,在医院内进行循环播放,播放的时间保持在30分钟左右。(3)家庭健康教育手册,其中的内容可包括不良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影响、饮食的禁忌、用药指导以及患者的身体功能锻炼。(4)宣传彩页广告。其中主要可包括的内容有冠心病发作和自主护理的方法[6]。

1.3研究工具

运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简称ESCA对患者的护理能力进行测定。就ESCA而言,其中主要可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即: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能力、支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满足方差齐性,运用±s来表示计量资料的均数,并采用t来进行检验,并采用百分数来进行计数资料的表示,并采用x2来进行检验,而来表示有关数据。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

2结果

对两组患者护理能力评分进行对比分析

自我护理能力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可以看出,观察组的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通常情况下,造成冠心病的原因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导致的,而防止冠心病的发生最有效的措施目前也就是健康教育。而通过本文可以看出,在提升患者对疾病知识的基础上,对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掌握会对疾病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可以预防诱发冠心病的因素等,最终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而与之相关的学者通过研究指出,在运用社区健康教育对患者对相关疾病的知识进行掌握,同时相应提升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护理能力是现今除药物治疗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有必要在以后的疾病医疗过程中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的开展,最大程度的预防冠心病的出现和发展。

而在本文中也可直观的看出,从自我护理能力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可以看出,观察组的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可视化健康教育大大提升了冠心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因为可视化健康教育应用较为直观的新媒体、电子读物以及宣传手册,给患者营造出更加直接了解病情的条件和基础。为此,可视化健康教育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湛信,沈绪明.可视化技术在物流监控系统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2011,(2):49-53.

[2]莫永华,魏文晨,吕永峰.分层可视化方法原理与实践[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11:44.

[3]宋金玲,于静姝.可视化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10):186+188.

[4]柯梅芳,罗淑平,熊璐,王平,谢芳.护理干预对促进冠心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5,37(06):947-949.

[5]罗真华,张宁.护理干预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研究[J].河北医学,2016,22(01):160-163.(2016/3/2 1)

[6]汤莉娜.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SF-36评分、自我效能、认知度及社会支持的影响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1):1238-1240.

[7]潘承琼,潘唐远,杨小玲.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获得社会支持的影响[J].内科,2011,6(01):84-85.

论文作者:刘宏见,岑婧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0月下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8

标签:;  ;  ;  ;  ;  ;  ;  ;  

可视化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_刘宏见,岑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